视界 | 香港辦馆:跨时代的“苦”与“甜”
辦馆:数百年前,辦馆是香港的洋人买“来佬货”(粤语中外国货的意思)的地方,之后华人们将他们带入屋邨,开始卖日常用品,玩具和水果零食等商品,辦馆后来便成为了香港屋邨的一处标志。
香港公共屋邨的变迁
1953年的圣诞夜,香港石硖尾寮屋区大火,火灾令5万多灾民无家可归。当时的港英政府为解决房屋问题,便开始大举兴建公共房屋。
60年代初,香港第一个公共屋邨——北角邨成功建成。与此同时,菜市场,冰室,辦馆等便民场所纷纷进驻,并成为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公共房屋后来又被称为“公共屋邨”(邨与“村”同音),截至2016年3月31日,香港约有三分之一人口居住在大小不一的公共屋邨内。虽然目前香港的住房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有的家庭甚至要一家五口挤在几十平米的逼仄空间内,还有很多日盼夜盼也没法排到一间公屋的中下阶层市民,但屋邨计划的实施无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住房压力。
自上世纪60年代发展至今,香港屋邨的内涵逐渐突破“居住场所”,衍生出了独特的区域文化。彩虹邨、南山邨、石硖尾邨等屋邨因外墙油漆的亮丽颜色抓人眼球,成为时兴的“网红打卡点”。“屋邨旅游”跻身成为新式“港式自由行”,一间间陈旧屋邨也齐换新颜,被改造成青年旅社。
/彩虹邨的“打卡”天台/
旧式屋邨与辦馆“情意结”
/嘉南辦馆/
1962年,彩虹邨建成,是最早的公共屋邨之一。嘉南辦馆于同年创办,创始人是现任老板的叔父,“嘉南”就取自叔父信仰宗教中一个教徒的名字。叔父移民美国之后,辦馆由刘老板接管,再后来刘老板成了家,街坊们称这对夫妻档为“刘生”“刘太”。一声声“刘生”、“刘太”里,一晃过去了两代人的时光。这五十多年里,辦馆内的装修和电器都没有动过,只有商品和顾客来来去去。
/嘉南辦馆老板——刘生/
辦馆看起来和士多无异,但在刘生眼里二者却有大不同,“士多一般指卖零食汽水还有香烟的小商店,而辦馆卖的东西比士多更多,所以辦馆更像是超市的前身。”
60年代的香港,超市还没有普及,辦馆成为屋邨家庭购买日常用品的首选,嘉南就是其一。但到了70年代初,百佳、惠康等超市像雨后春笋一样在香港涌现,不少居民也倾向于去光顾有空调的超市,辦馆的经营受到了很大冲击。
“我们是做零售的,卖的商品比较少,超市卖的种类和数量都比我们多,一般人买较大量的商品还是会去超市买。但学生还是比较喜欢来我们的店买东西,可能是觉得我们这边比较有亲切感吧。”刘生说道。
/在认真挑选零食的小弟弟/
/小朋友们和辦馆外的扭蛋机/
/穿着校服的小女孩在和老板结账/
80年代初,7-11、OK两家外资便利店相继进驻香港市场,辦馆处境持续恶化,可以说是“夹缝中生存”。
如今,像嘉南这样的老辦馆已经少之又少了,但幸运的是屋邨内的街坊情一直都在,一些在老屋邨内的辦馆还是能够依靠做街坊生意坚持到现在。
“这里很多零食你在超市是买不到的,而且这里的零食也比超市便宜,我还能在门口玩游戏机呢!”一个来到店里买零食的小弟弟向我们介绍他喜欢来辦馆的原因,还推荐了好几款零食:妈咪面,鱿鱼串,汽水糖、本地产的老牌雪糕……满满的亲切和复古气息。
/鱿鱼棒/ /妈咪面/
/可乐糖/ /怀旧雪糕/
被问及店铺经营,刘生坦言赚得不多,但也足够他和老板娘生活所需,加之子女们也已成家,不需要他们操心,所以并不是“难以维生”。彩虹邨成为“网红”之后,多少还是带动了邨内的店铺盈利。除了街坊,不少旅客也会到辦馆买东西。对刘生刘太而言,辦馆如今更像是一个维系街坊感情的地方,盈利已经不太重要。
/辦馆外几个小学生正在买零食/
但对于南昌辦馆来说,盈利与维系街坊感情一样重要。
南昌辦馆所在的南山邨同样是最早的一批公共房屋,二者同年诞生。四十三年来,南山邨和南昌辦馆相依相伴,“南昌”的意思就是“祝福南山邨能够昌盛”。
南山邨和彩虹邨一样,近年来凭借“颜值”成了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的打卡圣地。整齐划一的建筑风格加上不同明度的绿色,随手一拍都是“大片”,因此备受追捧。
/南山邨/
相比嘉南辦馆,南昌辦馆的货品更齐,也更具特色,店内没有收银台,老板娘会将收到的零钱先放进篮子,再把不同数额的硬币、纸币分类放到钱柜里。有许多年,从老人出门买菜到学生返家,再到街头的路灯初亮,老板娘都守在辦馆门前,或站或坐,一是为了看住店面,二是好招待街坊。不少街坊经过时都会和老板娘打招呼,一声声的问候,接起四十多年的南山邨街坊情。
/老板娘和儿子在忙碌地招待街坊们/
街坊们都叫南昌辦馆老板娘“梁姨”。辦馆的创办人是梁姨的父母,如今梁姨的儿子也来店里帮忙,已经是第三代了。
在梁姨看来,自家辦馆的方便之处不仅在于可以买到一年四季的货品,而且还可以弹性处理不同顾客的需求。比如他们可以帮买雪糕的顾客先结账,而这在超市和连锁便利店是不能做到的。更难能可贵的是,从收货到上架,从帮顾客找到所需再到帮顾客包装,辦馆所有的大小事务都是梁姨他们亲力亲为去做,大小事务一应上心,虽然操心操劳,但为顾客的需求提供了更多方便。
/辦馆零食/
来南昌的老客人都知道要“抬头看”:这里的薯片都会用晾衣架夹好,挂在天花板上。“一来可以节省空间,二来把薯片挂在天花板也是辦馆的一个特色。”
/吊起来的薯片/
“廿文啊唔该,冇带够钱八达通都得”(二十块谢谢,没带够钱的话八达通给也可以),一位客人没带够现金结账,梁姨马上拿出了一部八达通机给他刷卡结账。除此之外,店内还有微信支付的二维码——不同于路边摆摊都有码可扫的大陆,香港的微信支付还不是很普及。但“新潮”的梁姨认为:“想要经营的好,还是要不断学习和改善。辦馆卖什么东西比较合适要观察市场,支付方式也要更新换代,不然最后亏的还是自己。”
纵使梁姨自嘲辦馆盈利其实不多,每天重复的工作也很累,行内的话就是“拿钱出来给自己一个工作做”。但梁姨一边抱怨,一边利落地从天花板摘下一包薯片,递给客人,收钱,神色熠熠。
/南昌辦馆内已经用了40年的老冰箱/
/微信支付的二维码/
狮子山:沦陷的精神高地?
持续的政治风波使得香港社会动荡不安,年轻人在自己前途与命运的选择中挣扎与徘徊。因为这场混乱,香港经济遭受挫折,首当其冲的便是旅游业和零售业。昔日人头攒动的深圳福田口岸现在无人问津,而屋邨中的辦馆老板们仍然默默地经营,细看不出慌张,也多了一些无奈和苦恼。
作为香港本地老店,辦馆的奋斗史镶嵌在香港的发展史里,而香港的发展史又与五个字紧紧系在一起——“狮子山精神”。
狮子山,端坐于香港九龙塘及新界沙田的大围之间,镇在老一辈港人心里,象征着香港的精神高地。它见证了香港从小渔村到国际都市的转变,顽强、拼搏、追赶是狮子山精神的注解。有狮子山在,精神就在,香港就在。
/狮子山/
上世纪60、70年代,香港经济也逐渐腾飞。港英政府在70年代陆续推出关于房屋、教育和社会福利的政策——彼时,公共屋邨一座座拔地而起,其间辦馆林立。加之二战后土生土长的港人自我认同感不断增强,香港人整体呈现出了一种新貌。
顺应这些新的变化,香港电台电视部从1973年开始摄制了多辑《狮子山下》,贴合香港当下的民生议题,记录了1970年代至1990年代香港人生活面貌的流变。在那个人人奋斗、乐观便可有所获的时代,白手起家的李嘉诚,走出屋邨的梅艳芳、周润发、刘德华,无不是“狮子山精神”的最佳代言人。
港人走到今天,绝不是一程程风平浪静,而是老一代的香港人凭借着朴素刻苦、脚踏实地、乐观向上的“狮子山精神”,发挥聪明才智,历尽千辛万苦,才使香港腾飞。缺水、政府拆迁、廉政、毒品、医疗配置不足、金融风暴、SARS等难题不比今日容易多少,但是他们却从苦海中顺利“游”了出来。对老香港人来说,也许如今只是过去许多艰难时刻的重演。
/从狮子山俯瞰香港/
“就您看来,狮子山精神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
“以现在的情况来说,只有自己要更勤奋一点、顶硬上了。”嘉南辦馆的老板刘生说。
“我觉得这一代的年轻人处于一个收成期,但他们忘却了前人的努力,觉得享受这种丰盛是理所当然的。香港社会不是一年或者几年才发展成这样的嘛,他们却一出生就已经看到了这个成果。”梁姨随后补充,“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没有(狮子山精神)了。”
在告别之际,我们问出最后一个问题:“您觉得香港的明天会更好吗?”
“明天当然会好啦,明天会好的,要对香港的未来有信心,未来的香港会有曙光的。”刘生笑着说。
曾伟杰 苏城峰 金雅如 | 撰文
曾伟杰 | 图片
曾伟杰 苏城峰 | 采访
谭海燕 金雅如 | 责编
杜妍 | 排版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点击下方图片,阅读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