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香港商报专访|后疫情时代如何增强免疫力?尹芝南教授:回输免疫细胞重建人体免疫平衡

James 干细胞之父 2023-03-10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免疫力」一词成为普罗大众热切关注的高频词,什么是免疫力?免疫力与个体健康和疾病有什么关系?如何获知自身免疫力水平并使之有效保护维护机体健康?近日,本报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著名免疫学专家、长江学者、暨南大学生物医学转化研究院院长尹芝南教授。


尹芝南教授指出,人体免疫功能保持平衡才是机体健康的标志,重建免疫平衡,是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保障,免疫功能评估是个体健康的重要环节。他呼吁建立中国人群免疫功能参数,可更精准的指导生物医学界对疾病的提前干预和康复治疗。


免疫力失衡导致疾病


尹芝南教授将人体的免疫功能比喻为「三大部队」:

一是抵抗外来病菌原微生物的感染,称为「解放军部队」;


二是维持体内的稳定,清除体内衰老或「变异」的细胞,是「警察部队」;


三是对上面两种功能进行微调或监控,可以称为「安全」或「纪检部队」。



而免疫器官就相当于我们的政府机关部门,中枢免疫器官是淋巴细胞生成的地方,相当于中央政府;外周免疫器官由脾脏、淋巴结等所组成,相当于地方政府,由中央政府派出官员到地方政府完成职能;免疫细胞就是在机关中执行各项功能的「公务员」,由先天免疫细胞、后天免疫细胞和桥梁细胞组成;免疫分子是免疫细胞执行功能的「工具」,由补体、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趋化因子。


尹芝南教授指出,一个健康人体的免疫力应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并不是越高越好,越低就不好。免疫失衡易导致疾病,免疫力过高易导致过敏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仓等,免疫力过高是自己的免疫细胞攻击了自己的器官和组织造成;免疫过低容易导致病毒感染和肿瘤,如新冠肺炎。




影响免疫功能的因素很多,尹芝南教授说:一般来说,人在40岁以前,免疫功能相对稳定,过了40岁以后,免疫功能会开始逐渐下降。”因为正常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胸腺和骨髓造血功能下降,机体免疫力也会逐步下降,“下降的坡度不同,决定了寿命。”


相关阅读:央视科普:免疫力是第一生命力,细胞治疗的时代已到来!


此外,影响免疫功能的因素还有很多,例如情绪、药物等,基本上关于健康问题都与免疫问题相关。尹芝南教授梳理了摧残免疫力的7种生活习惯,其中包括焦虑抑郁等精神压力、吸烟、酗酒、缺乏睡眠、缺乏运动、缺水以及高盐高糖高脂等不健康饮食习惯。


尹芝南教授强调,重建免疫平衡是每个人都应重视的问题,重建和维护好免疫平衡,生活方式占六成,心态占四成,一个良好的心态,有爱心,有奉献,受人尊重,尊重别人,这些充满正能量的东西都有益我们的健康。



免疫功能参数体现免疫功能的平衡


如何评价免疫功能,这就是研究的关键。尹芝南教授介绍,免疫功能的评估是个系统复杂的工程。


免疫从整体上分为两大类,一是先天性免疫,例如人体与生俱来的头发,皮肤,粘膜,NK细胞等,二是后天免疫,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后天免疫,是机体针对外来刺激而产生的免疫反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其中细胞免疫是指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转化为致敏T细胞(也叫效应T细胞),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的细胞中时,致敏T细胞(效应T细胞)对抗原的直接杀伤作用(CD4和CD8两大类T细胞,NKT细胞和γδ T 细胞)及致敏T细胞所释放的细胞因子的协同杀伤作用,而体液免疫就是指以B细胞产生抗体来达到保护目的的免疫机制。


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分析是尹芝南教授团队研究的免疫功能检测技术,通过检测给出免疫细胞功能相关的参数,从而了解自身免疫功能是否平衡,有助于疾病早期发现和诊断,并指导临床用药和机体康复。


尹芝南教授建议医生在今后的临床诊疗过程中,能够对肿瘤患者进行系统的免疫功能的检测分析,指导临床诊治用药的时间与剂量,通过免疫检测结果,医学界可采用免疫细胞治疗等干预手段,也可以将免疫检测结果作为一种风险评估。



建立中国人群免疫基数标准


什么样的免疫力水平标准才是健康合格的?尹芝南教授坦言,之前国内还没有关于免疫力的标准参数。在他的推动下,启动了「全癌清零•关注免疫健康」大型健康公益活动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筛查」公益行动,完成了30万人的自身免疫力检测筛查。暨南大学生物医学转化研究院已完成了30万例70岁以下人群的免疫力检测数据。


尹芝南教授针对不同群体、年龄、地域以及不同收入人群进行的免疫力检测,形成一个中国人群免疫功能的健康参数,初步建立中国人群免疫基数的标准和免疫功能数据库,量化免疫指标,将每个指标的权重比进行打分,提出每个年龄阶段应有相应的免疫力平衡数值,如果个体免疫力检测数值过高或过低,可提前预知身体机能可出现的问题,做到提前干预防护。


另外,早在2018年,由尹芝南教授倡议牵头的中国人类免疫功能参数研究计划,已被纳入由金才院士牵米的「中国人类表型组研究计划」,并已全面启动,开展相关研究。免疫功能参数的建立能为中国人群免疫功能参数研究提供真实详尽的大数据资料,对中国人群健康与否的判定提供刚性标准,有助于人类免疫细胞功能评估,及早发现疾病隐患,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思路,是实现精准医疗必由之路。(记者 李芳)



尹芝南



尹芝南教授于2013年7月起作为广东省第四批引进创新创业团队带头人被引进到暨南大学筹建生物医学转化研究院并出任院长。在200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并担任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尹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γδ T细胞的分化发育及其在肿瘤免疫、肝炎和肠道菌群调控中的作用,并开展γδ T细胞治疗肿瘤、肝炎合并结核病的临床研究。在Nature,Hepatology,JEM,JCI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共发表学术论文138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或共同通讯作者发表文章63篇,2014-2019连续6年上榜爱思唯尔高被引作者。同时,还担任广东省免疫学会理事长,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免疫细胞分会理事长,中国免疫学会常务理事等社会职务。

精准医疗引领健康未来想知道更多,扫码关注公众号

   你若喜欢,别忘了点个在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