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回忆里总有梦魇?
图源:Pixabay
与儿子在一起的每一天,对我来说都是思维世界的重构。他会对我说:“Adam不是好孩子,Adam不跟我玩。” 那么我问他,“Adam以前跟你玩吗?” 儿子说跟啊,“那Adam是好孩子吗?” 儿子就沉默了。
生活真的是很有意思,经常用最朴实的例子,演绎着最深刻的道理。3岁的孩子懂得用自己微如轻尘的生活经验总结出“好”与“坏”,而我想自人类诞生那天起,“好”与“坏”就在社会的层面发生碰撞,同时也在每个人的心里永恒地展开斗争。
经常有来访者对我讲起童年的故事,她们会告诉我自己的母亲是如何用最恶毒的语言侮辱自己,或是自己如何在父母离异后像个皮球被踢来踢去。有时她们也会向我讲述当下发生的一些家庭问题,谈论老公如何忽视自己,埋怨老公如何没有情趣。
我会问她们,能否试着回忆一下和你所埋怨的那个人曾经有过的快乐时光?而此时来访者们确实也能回忆起很多细节,有时脸上也会情不自禁地泛起笑容。然而很快,她们又回到了一种埋怨和控诉的状态,有些还会声泪俱下。
图源:Pixabay
大家都很清楚,“好”与“坏”的定义在一个人心目中和记忆中,有时是很主观的。然而“好”与“坏”在一个人记忆中的份量却是非常不对等的。我们对小时候小伙伴的一次拒绝、一个恶毒的眼神或者一个误解,也许会铭记在心一辈子。而昨天与家人发生的摩擦和冲突,又仿佛颠覆了我们对身边最亲密的人的认知。我们难道忘记了童年的快乐,忘记了家人的宠爱了吗?
要去分析为什么“坏记忆”总是像梦魇一样缠绕着我们,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着并没有阻挠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努力。其实仔细思考一下,从进化的角度是可以解释的。一个人,若他选择去忽略一些产生积极后果的可能性,那么他最多会产生一些遗憾和失落。相反,若他选择去忽略一些导致危险或导致失败的可能性,也许他就会万劫不复。所以,造物主的设计是让人们从意识上,本能地去响应恶性事件,以及恶性事件所留存的记忆。
我们可以再结合一些常见的现象,细化分析一下。我们首先还是要抬出一些理论依据。1964年Harry Helson首次提出了“适应水平理论(adaptation level theory)”。他指出,人们对环境突变的响应,要远远高于对稳定环境的响应。而在随后的1971年被提出的另一个理论,叫做“享乐主义踏板车(hedonic treadmill)”,在大多数情况下,让人愉悦快乐的短暂事件(如加薪、蜜月)会导致幸福感骤然上升,但是没过多久(如几个星期到几个月),幸福感又会回到原来的水平。时间到了1978年,Brickman等人发现,遭遇负面事件(如意外、丧偶)的人群,他们的负面情绪会延续很久,并时常拿出事后的境遇和出事前的境遇相对比。这个理论被叫做“怀旧效应(nostalgia effect)”。
说到这里,我想很多人都明白了。尽管人类能够快速响应正面或负面的突发事件,但是它们对人们的长期作用力是不同的。很明显,负面事件对人们的作用力具有一定的持久性。那么具体到我们每个人的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里,会是一个什么现象呢?在来访者中,我时常会听到她们所倾诉的一些似乎令人难以置信的经历,例如:
我的妈妈曾经说我连猪还不如。
我被我父母丢到乡下养过好几年。
我母亲曾朝我脸上吐口水。
寄宿学校里我曾经被人在下雪天偷走被子。
我永远忘不了xxx在我面前死去的情景。
……
也许读者们在看这些文字的时候会觉得骇人听闻,但也许闭上眼睛,心海里可能会泛起一些思绪的涟漪。那些从童年到成年曾经遭受过的误解、羞辱、欺凌甚至虐待,它们持续的时间可能很短暂,也可能就此被掩埋在心底,但只要有一点似曾相识的刺激,或一个窗口来接纳你的倾诉,很多人的情绪都可能会决堤。
人类的大脑处理正面和负面信息的功能区是不一样的。当收集到正面信息后,大脑往往反馈的是喜悦和放松的信号,而针对负面信息的处理,则由大脑负责解读和分析的区域去处理。因此,对于人类来说,负面信息里包含了更多需要去理解、判断、解析的内容,因此同一时间人们心里所要承载的情绪负担可能来得更重。
因此对于幼儿或青少年,由于他们认知发展能力的局限,无论是对突发的负面事件,还是长期围绕在他们身边的负面情绪,都不具备足够的消化和解读能力。由此而引致的负面情绪,也可能不为大人所知,导致了负面情感的积累和发酵,最终导致童年创伤的形成。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认为童年创伤,类似于一种由外部作用力造成的先天心理残障。由于很多来访者错过了幼时的最佳治疗介入期,除了导致成人后受到很多情绪和心理困扰外,治疗的周期需要很长,难度也在变大。
图源:Pixabay
显然,记忆很难通过外力去擦除。那么,如果在我们生活里的某一天,或者某一段时期,脑海里总是频繁涌现这些负面的回忆,又该如何应对呢?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完美(PERFECT)的生活体验,尽管这是理想状态,心理学家们还是非常贴心地把这个英文单词的七个字母拆开,以每个字母为首制定出了7条方法,让大家去面对和处理自己记忆中的梦魇。
◆ ◆ ◆ ◆ ◆
P(Postmortem the past)解剖你的过去
承认自己的过去并不是那么美好,没有几个人生来就是锦衣玉食众星捧月,好与不好,都是客观存在,甚至是我们不一定有能力选择的。面对童年伤痛或人生道路上的挫折打击,需要自己的勇气去承认它,并准备好去寻求帮助。
E(Evaluate your expectations)评估你的期望
在挫折和打击面前,我们是虚弱而无助的。同时也可能会丧失对客观形势的判断。这时可以在自己或他人的帮助下,对自己的期望做一个评估。比如,失去亲人后,我总希望她能回到我身边。这样一个期望如何被修正,如何设定一个可替代的,可执行的期望。
图源:Pixabay
R(Reinforce new roads)巩固自己的方向
设定了合理的期望后,我们也需要制定一个计划去执行。让自己在生活的道路上为自己铺路,避免一种“脚踩西瓜皮”的思想。每一天的生活,每一步的路都是有根据,有规划的。
F(Fail forward)在失败中前行
即便如此,前进的道路也会充满荆棘。我们既然能接纳和面对过去的挫折,就必然能够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坎坷曲折。失败、消极、悲伤、愤怒……都是一种状态。竖立一个信念,这些都是生活中的一幕幕戏,会有落幕的时候。
图源:Pixabay
E(Eliminate extremes)消灭极端思想
我们在情绪来临时,或心胸被负面记忆侵蚀时,往往会被一些极端的思想瞬间控制自己。如果有这种情况,要在冷静的时候告诉身边信任的人,比如家人,请求他们的帮助。让家人在我们产生极端情绪时,平静地告诉我们:你的情绪来了,请你平复下来,再继续谈话。
C(Create, don’t compare)创造胜于比较
脆弱的人总喜欢比较。别人有温暖的家,有人爱,有成就,有钱……我没有。或者我曾经有过但失去了。在思想上,要避免以卵击石。在生活中,其实可以去创造很多专属于自己的瞬间,逐渐会发现,我们还能创造专属于自己的价值、专属于自己的爱、专属于自己的财富。创造永远胜于比较。
图源:Pixabay
T(Transcend)超越自我
我们最终的目的,其实就是活得比昨天更好。其实,只要我们只要走到了明天,就已经超越了昨天的自己。至少我们有勇气、有能量、有准备地去面对全新的世界。
图源:Pixabay
已故斯坦福大学教授Clifford Nass曾经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人们似乎会觉得那些对过往的苦难,或者人生的悲惨阅历侃侃而谈的人,相对于那些整天在你面前展示(属于他们自己的)快乐的人要显得更加“睿智”。我其实非常认同这个观点,没有苦难的生活是无比乏味的。那些悲伤负面的记忆,其实就是曾经被我们踩在脚下的那一个个腐烂的台阶。也许有时会在心头盘旋一会儿,但我们绝不至于重蹈覆辙。
参考资料
Baumeister, R. F., Bratslavsky, E., Finkenauer, C., & Vohs, K. D. (2001). Bad is stronger than good.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5(4), 323.
Brickman, P., Coates, D., & Janoff-Bulman, R. (1978). Lottery winners and accident victims: Is happiness relativ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6(8), 917.
Helson, H. (1964). Adaptation-level theory: an experimental and systematic approach to behavior.
Loewen, S. C. (n.d.). Stopping Repetitive Bad Memories. Retrieved March 19, 2018, from http://www.healthguidance.org/entry/16143/1/Stopping-Repetitive-Bad-Memories.html
Lombardo, E. (2014). Better than perfect: 7 strategies to crush your inner critic and create a life you love. Seal Press.
Tugend, A. (2012, March 24). Praise Is Fleeting, but Brickbats We Recall. Retrieved March 19, 2018, from http://www.nytimes.com/2012/03/24/your-money/why-people-remember-negative-events-more-than-positive-ones.html
黄贝尔
澳大利亚女性心理治疗中心,从业12年。擅长心理治疗,有焦虑、抑郁、家庭冲突等问题,可在怡禾健康公众号上向贝尔咨询。
本文作者黄贝尔,澳大利亚女性心理治疗中心的心理治疗师。
我们欢迎爸爸妈妈们来参与互动,养育过程中的心得体会,都可以投稿给我们,投稿邮箱:pr@yaeher.com(稿件一经选中会分享在怡禾的微信、微博等公众平台,同时也会有稿费哒)
如果有疾病相关的问题需要咨询,也可以搜索微信公众号【YaeHer】,关注怡禾健康,向儿童内、外科,妇产科,皮肤科的医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