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害羞、难搞?不,他们只是高度敏感

王馨 怡禾心理 2022-01-18

图源:pixabay


每一个孩子都有着与生俱来的的特点,这不仅让他区别于其他孩子,还让他成为独一无二;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拥有着高度的敏感性,有时会让爸爸妈妈和周围的人感到很困惑,有时也会让人觉得不容易相处,但也正是因为高敏感性能够带着我们去发现不一样的世界。


这种敏感性会一直伴随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理解和接纳能够让我们更好的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潜能和力量。


高度敏感的孩子有哪些表现?


高度敏感的孩子几乎从出生开始,就会表现出对周围环境中的声音、光线、人和物品的敏感性:

可能一点动静就会让他们惊醒;

一点亮光就会让他们眯眼哭闹;

总是对陌生人保持谨慎,不愿被他们拥抱;

经常会发现一些我们不容易注意的细节,包括声音、物品和一些特点;

对衣服的颜色、材质甚至是上面的一个标签都很挑剔;

对吃的东西的味道、颜色、质地,尤其是新尝试的东西也都会表现出明显的谨慎。


在陌生环境或者是有陌生人在场时会谨慎小心,粘人,对于安全问题比较小心,会经常性的向爸爸妈妈确认安全,所以他们会经常性的表现出紧张和焦虑,情绪也相对容易波动起伏。还有的孩子表现为特别注意社交细节。

如别人的情绪、表情或者关系。


有些孩子特别关注大自然的变化。

比如温度的起伏、植物的特性等。


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敏感性,他们所观察到的事物往往会比普通孩子多,他们会经常性的提问“为什么啊?”“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能够更多的描述所经历的事情,还喜欢编故事等。


图源:pixabay


然而高度敏感的孩子更容易受到过度的刺激,比如被细节困扰,在喧嚣和复杂多变的环境更容易崩溃;在应对这些对他们来说过度的刺激时,他们会经常性的抱怨:

衣服的标签太痒了、擦脸的面霜沾到嘴了,手太粘了、太冷、太热、太吵、太臭了等等,


这都是一些我们或者是其他孩子不容易在意的问题,还有的孩子不太喜欢和小朋友玩或者喜欢在旁边看着别人玩,他们会逃避那些激烈的可能和其他孩子挨得太近的游戏。


图源:pixabay


在受到过度刺激时,有的孩子会如坐针毡,注意力难以集中,有的孩子会突然情绪崩溃而大哭大闹,还有的孩子反而变得安静、沮丧、恐惧和退缩。这些因为过度刺激所引发的问题可能导致高度敏感的孩子在入园和入学的过程中表现出“慢热”和适应上的问题。

比如在集体课或者是音乐课等人多、嘈杂的环境中会显得紧张、抗拒,上课的时候容易分散去注意到一些环境中的声音和影像等问题。


高度敏感是一种疾病吗?


高度敏感更多的被认为是一种特质,而非一种疾病,这种特质在大约15-20%的人群中有所表现;且相关研究并没有显示出高度敏感和精神疾病存在关联性。


在英国2018年的一项关于儿童的环境敏感性研究中显示,在3581名8-19岁的儿童青少年中大约有20-35%的孩子属于高度敏感的范围。哈佛大学学者罗姆·卡根的研究显示,90%高度敏感儿童长大后没有明显压抑或焦虑症状。


在临床经验中,我们主要还是以孩子高度敏感的问题是否影响了孩子正常的社会生活和功能,如果因为过度敏感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情绪问题,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那我们仍然会建议进行相关的咨询和治疗。


高度敏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和高度敏感有明确相关的是气质,气质是孩子所表现出来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大约有60%-80%左右与遗传相关,20%-40%左右与后天的养育和环境相关。

科普小知识

关于气质研究应用最为广发的是Thomas 和Chess提出的九项特质,他们认为气质主要包括了九个维度:活动水平、节律性、注意的转移、趋避性、注意的广度或持久性、适应性、反应强度、反应阈值、心境质量等。

其中反应阈值指的是能引起婴幼儿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反应阈值比较高,则孩子会表现出对于环境中的刺激不太容易察觉,相对的如果反应阈值比较低则可能对环境中很小的刺激就产生反应,也就是高度的敏感。


图源:pixabay


另外一种科学理论认为,高度敏感儿童的行为差异如此之大,可能与“行为抑制系统”和“行为启动系统”两个相对的系统有关。

科普小知识

“行为抑制系统”的功能就是让人偶尔暂停,回顾和检查记忆中有没有类似经验,系统会起到暂时的抑制作用,在确认事情发展的结果不具威胁性后再继续;而“行为启动系统”则是促进我们去探索、尝试和积极行动的功能。

在高度敏感者身上“行为抑制系统”更加活跃,以致表现为谨慎、小心甚至回避。


如何更好地养育高度敏感的孩子?


01

理解孩子的行为,接纳高度敏感的特质

作为爸爸妈妈最需要做的首先是去理解孩子的行为、表现和反应,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孩子的特质,掌握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高度敏感的具体表现,不强求孩子去接受让他感觉不适的事物和人,接纳和包容孩子。


如果想要进一步了解敏感孩子的相关内容可以参考以下书籍:

《发掘敏感孩子的力量》

《天生敏感》


02

相信孩子的表达、认同他的不适感

对于孩子所表达的不适和抱怨,需要更多地相信他,而不要认为他是在无理取闹或者是故意而为,他们所体验的并非我们完全能够理解的,但我们也要尝试去体验他的不适感,认同他,回应他的感受,并且及时的去调整和改善引起他不适的原因。


但如果孩子重复性的关注一个问题,

比如有的孩子经常性的说我们给他的鞋带、裤带绑得太紧,要求我们多次重复调整。


则需要注意可能孩子过度关注这个问题,我们在认同他的不适时也需要适度的转移他的注意力,陪伴和引导他进行其他的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活动。


03

处理孩子的过度刺激

一方面我们需要了解孩子的高度敏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避免让他暴露在引起他强烈不适和崩溃的环境下。


另一方面,如果在不经意下让孩子接受到过度刺激,则要尽快的离开相关的刺激,同时陪伴和安抚孩子的情绪,在孩子情绪平稳后也尝试和孩子去谈论事情的发生以及所产生的情绪,从而帮助孩子进行情绪的调控。


图源:pixabay


04

预见性的给予提前的准备

对于环境转换、入园、入学、参加活动、就医等可能引起孩子刺激的事件,需要提前性的进行准备活动,让孩子了解即将面对的环境和状况,可能进行的活动和检查,让孩子有提前性的心理准备,但在进行准备时尽量以中性、温和的方式进行,避免反复谈论和叮嘱,徒增孩子的焦虑。


05

选择合适的活动

对于高度敏感的孩子,在给他们安排活动时,除外要考虑到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还需要避免那些有明显身体冲撞、明显刺激和太大压力和竞争性的活动,让孩子在舒适的状态下去充分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对于孩子中途所出现转变的活动需要全面的了解情况和分析原因从而帮助孩子克服困难。


我们家女儿目前2岁半,就是一个高度敏感的孩子,曾经我也因为她害怕拥挤、人多,在某些场合无端的哭闹、见到陌生人会躲起来、拒绝除了我、爸爸和姥姥以外的人抱等问题而感到很多困惑,在逐渐发现她的这一特质以后,接纳、理解和预见性的准备成了家常便饭,在旁人看来,她是一个“难搞”而挑剔的孩子,但是之于我,她带着我发现了很多的不一样,给了我很多意外的惊喜。虽然我也像其他妈妈一样,会担心她入园、适应和社交,但我也愿意陪伴她和她共同成长,去发掘她的力量,静待花开。


参考文献


1.Pluess M1, Assary E1, Lionetti F. et al.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 in Children: Development of the Highly Sensitive Child Scale and Identification of Sensitivity Groups.Dev Psychol.2018,54(1):51-70. doi: 10.1037/dev0000406

2.伊莱恩阿伦著,翟青译.发掘敏感孩子的力量:献给敏感的孩子及其父母.北京:华夏出版社,2015.4(2018.1重印)


往期回顾


26

-

2018-12

 原创 | 可不可以“理智”地打孩子?

27

-

2018-12

 原创 | 男人们看过来:为什么我伤她一次,她能记一辈子


王馨

东莞市儿童医院,从业8年。擅长儿童心理行为疾病的诊疗,儿童保健,尤其在儿童情绪行为问题、自闭症、多动症、学习障碍、亲子关系等方面有较为丰富的经验。


END


为大家分享实在又实用的心理学,为你的心灵找到正确的疗愈之路。


怡禾心理重新开放树洞信箱啦,如果你有什么心里话或者心理疑惑,育儿路上遇到的难题,欢迎写信给我们。


怡禾心理每周会有一个心理小问答栏目来回答大家的问题,每个月会邀请资深心理咨询师回复一封读者的来信。


信箱地址:yaehermailbox@163.com   欢迎来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