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想给孩子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奈何竞争太激烈

王馨 怡禾心理 2022-01-18

图源 | pixabay


有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们总是想孩子好好的,不想他们输在起跑线上的,也不想自己的不足和缺憾在孩子身上复制,于是焦虑开始不自觉的产生,更何况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年代,唯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于是,忙碌已不再是成年人的状态,画画、弹琴、平衡车、下棋、书法、英语……


各式各样的课程以兴趣的名义开始占据孩子们的课后、周末和假期,当发现孩子玩乐的时间越来越少时,我们也有无奈、也有不舍,当和孩子为了课后练习斗智斗勇时,我们也会吐槽、也有疲倦,有的时候也会搞不清楚兴趣爱好的学习究竟是为了娃还是为了自己,最终,唯有期许着孩子的一点点小进步和日后学有所成时的小肯定。谁不想自己轻松孩子也轻松,但是鱼和熊掌可以兼而得之吗?


1

无忧无虑的童年

与兴趣培养和学习有冲突吗?


首先,期待孩子的童年无忧无虑其实本身是不切实际的,人有七情六欲,孩子也一样,有开心、愉快的时刻,也会有难过、悲伤的体验,这些情绪对于孩子而言都是丰富的生活体验,在他们满足于“得到”带来的喜悦时,肯定也会因为“得不到”而沮丧,这才是真实的人生。因此,就算竭尽所能、什么都不学,我们也不可能让孩子每天都无忧无虑。


其次,在兴趣培养和学习创造的过程中,孩子能够体会到努力的过程、坚持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对孩子而言是一种经历,更是能够培养孩子毅力和坚持品质的过程,但前提是孩子所学的是他感兴趣、能够较好去完成的,又不会让孩子感觉到特别大负担的。能力和兴趣是影响孩子学习成果的两个重要因素,对于擅长而又感兴趣的,学习效率会最高;对于不擅长但是感兴趣的、擅长但是不感兴趣的或者是又不擅长又不感兴趣的,学习效率都会大打折扣。更甚者,如果因为兴趣培养和学习给孩子带来了过多的负担、过大的压力或者是占用了过多的时间,抑或者是因为和孩子就“要不要去”的问题彼此僵持、互不让步、影响亲子关系,那就会本末倒置,就算孩子再喜欢也难以持久。


图源 | pixabay


所以美好童年和学习的冲突并不是必然的,想要兼得也不是没有可能。


2

如何兼得“鱼”和“熊掌”


01

尊重孩子的选择

有时候我们总是认为我们用尽心思为孩子设计了人生、选择了最好,但是孩子总是难以按照我们的规划来进行,有时候给他报了画画,他又想去学钢琴;报名前都问过他的,可是最后不要去的也是他,究竟如何拿捏?孩子是一个发展中的个体,好奇心强但自我控制能力、自律性都在不断成熟,年龄越小的孩子自控能力越差,因此,在给孩子选择之前,我们需要给他们提供多一些的机会去认识和了解,比如乐器,并不是只有钢琴,还有很多不同的类型,画画也不是只有一种画法,给孩子创造一些去了解和尝试的机会后再做决定,然后尊重孩子的决定,并且和他对课程进行约定,让孩子明白最基本的规则。


图源 | pixabay


02

符合孩子的年龄发展特点

让·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几个阶段,正是因为孩子的认知是逐渐成熟的过程,在给孩子安排学习时需要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过早的进行学习,可能会适得其反、揠苗助长。因此,在给孩子选择和安排兴趣爱好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同时也要对孩子的学习产出做出合理的期待,比如:

  • 0-2岁的孩子更多的是通过感觉和运动认识周围的世界,则不必要过早的引入符号,如数字、字母、汉字等,更多的是让他们通过身体感官去认识世界,同样电视、手机、儿歌、诗词也一样不必引入太早;

  • 2-4岁的孩子学画画,不太可能画得出人的具体形象,他们可能会在头上直接画出手和脚,或者是用一些点、圈、线来表示想象中的某个物品;

  • 而4-7岁的孩子还不懂得进行数字计算,如2+3=?,但是可以数出本来有2个苹果,再给3个苹果是几个苹果。

发展阶段

年龄段

主要发展内容

感知运动阶段

(sensorimotor stage)

0-2岁

主要靠感觉与运动认识周围的世界,这个阶段孩子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不懂得从别人的角度去感知世界。

前运算阶段

(pre-operational stage)

2-7岁

开始玩假装/想象游戏,学习并逐渐能够熟练地运用符号象征事物,仍然以自我为中心。


2-4岁是符号功能阶段,孩子能够在没有实物在眼前时去理解、表示、记住和描绘头脑中的对象;4-7岁是直观思维阶段,孩子们倾向于提出 "为什么?" 和 "怎么会这样?"的问题,好奇心很强;

具体运算阶段

(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

7-12岁

能够运用符号进行有逻辑的思考活动,在分类、数字处理、时间和空间概念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发展出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从而增进了自己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形式运算阶段

(formal operational stage)

12岁以后

抽象思维的发展与完善。不再将思维局限于具体的事物上,他们开始运用抽象的概念,能提出合理的假设并进行验证,知道事物的发生有多种可能性,从而使他们的思维具有更大的弹性和复杂性


03

了解孩子的强弱项和优劣势


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但不会是完美的,按照智力的人群分布来看,约68%的人群是处在中等的智力发展水平,28%的人群是处于边缘智力发展水平和中等偏高的智力发展水平,而智力超高或者是智力低下的人群所占比例都是很小的,所以我们的孩子不可能在每个方面都表现得突出,总会有不平衡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更好地去了解孩子的强弱项和优劣势,这些能力是源于生活的,比如有些孩子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发展得比较好,但是运动和协调能力发展却稍有落后;有的孩子对颜色、画画擅长;也有的孩子对拼图、搭积木擅长,这种差异性是普遍存在的,所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观察孩子的表现,对他们的强弱项心中有数,从而对孩子合理的期待,更要避免人云亦云,适合别人家孩子的不一定也适合自家孩子。


图源 | pixabay


04

注重亲子关系和高质量的陪伴

亲子关系就像一个存钱罐,我们每一次的陪伴、互动、支持和鼓励都是在往里面存钱,储存的越多孩子就越有动力和勇气去独立去面对困难;而当对孩子批评、指责、奚落甚至大打出手的时候,就像是零存整取一样会将一点一滴存的钱很快的消耗完,所以亲子关系的建立需要不断的投入,才能让孩子的内心不断的富足,而拥有坚持的力量。但是我们要有面对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孩子站在一起,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支持和陪伴,是他们克服困难的后备力量。


05

帮助孩子克服困难


任何的学习都有可能会遇到困难、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无论是娃还是我们自己,畏难情绪也好、所学的任务难度太大也罢,都有可能成为阻碍娃持续前行的石头,这个时候也是最容易激化矛盾和产生动摇的时刻,究竟是应该狠心坚持还是应该放弃妥协呢?正如前文所述,兴趣爱好的培养对于孩子坚持、有毅力的品质是大大有益的,所以在这些时刻,该作何选择就不是爸妈的一念之间或者孩子的软磨硬泡,而是需要和孩子共同来协商决定的,爸爸妈妈需要做的是先理解孩子在遇到困难时的情绪,回应、接纳孩子的不良情绪,然后陪伴一起寻找困难的症结并去解决困难。而不要把这些事情都当作是孩子自己的事,学得好是应该的、学不好、坚持不下来就是他的错。抗挫折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经历生活中的困难时,由爸爸妈妈的处理方式反馈而来的,如果我们对于孩子是理解的、接纳的,愿意陪伴着他不断前行的,孩子也会拥有抗击困难的勇气;相反,如果我们更多地去指责孩子、高要求但是低陪伴,孩子会因为缺乏支持而难以建立勇气。


图源 | pixabay


其实,兴趣的培养和知识的学习很多还来源于生活,让孩子带着发现的眼光去探索、去观察、去体验,有时用一节英语课的时间蹲在草丛中看蚂蚁搬家也未尝不是一种学习的方式,适度、因人而异的协助孩子去选择1-2个兴趣并为之坚持学习,也给予孩子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和主动发现和学习的机会,相信童年的乐趣会是无限大。


往期回顾


11

-

2019-04

 原创 | 你了解起跑线上的左膀右臂吗?

15

-

2019-04

 原创 | 孩子遭遇被抢玩具实战篇


王馨

东莞市儿童医院,从业8年。擅长儿童心理行为疾病的诊疗,儿童保健,尤其在儿童情绪行为问题、自闭症、多动症、学习障碍、亲子关系等方面有较为丰富的经验。


END


为大家分享实在又实用的心理学,为你的心灵找到正确的疗愈之路。


怡禾心理重新开放树洞信箱啦,如果你有什么心里话或者心理疑惑,育儿路上遇到的难题,欢迎写信给我们。


怡禾心理每周会有一个心理小问答栏目来回答大家的问题,每个月会邀请资深心理咨询师回复一封读者的来信。


信箱地址:yaehermailbox@163.com   欢迎来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