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面对宝宝的哭闹,有多少人会原地炸毛?

周娱菁 怡禾心理 2022-01-18

图源 | pixabay


有人说,单身人士和已婚人士是两个世界的人,有了孩子和没有孩子的又是两个世界的人。妈妈养育孩子不容易,从十月怀胎的种种不适或艰辛,到月子里没日没夜的喂奶、换尿布、焦虑和恐惧,再到孩子大一点时与孩子相处的困惑和不解,我们一路升级打怪,锻炼出十八般武艺。

 

育儿困难中,最让人难以忍受的就是孩子哭闹不止的时刻。小小孩不会说话,你要猜他的想法和需求。大一点的孩子要求多而固执,有时又不合理,脾气大,你常常无法满足他的要求。在孩子哭闹不止的时刻,妈妈的情绪最容易受到影响,感到烦躁、焦虑和愤怒。尤其是在一些特殊时刻,比如疲劳、困倦、疼痛、无能为力、不被家人理解、家人视而不见的时刻,我们会更加的委屈和愤怒,这时孩子的哭闹无疑是火上浇油。


很多影视作品也以母亲养育艰辛为题材获得了高分。


《Tully》

电影《Tully》被网友誉为“避孕”神剧。Marlo是三个孩子的母亲,老公无法理解育儿劳苦,Marlo分离出另一个人格,年轻时候的自己Tully,来帮助自己面对生活。


《坡道上的家》

日剧《坡道上的家》讲述了一个相似的主题。画面总是会出现一位母亲抱着一个哭闹不止的婴儿艰难的走在回家的上坡路上的样子。母亲密密的汗水往下滴落,眼神空洞,表情绝望。


《找到你》

姚晨的《找到你》同样也讲述了社会地位不同的女性抚育孩子的故事。


图源 | pixabay


孩子哭闹时,妈妈情绪崩溃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



| 自我指责

认为孩子哭就是自己做的不好,自我指责,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妈妈”。



他人评价

社会舆论对“好妈妈”的既定印象,比如像广告里妈妈和孩子在一起总是在开心的笑、孩子睡得像天使一样、孩子哭泣时看到妈妈一出现就露出笑容等等。在家庭生活中,孩子如果不舒服或者哭闹,家人会透露出“你没有能力做一个好妈妈”的信号。



| 无法理解孩子哭闹的背后含义

孩子哭闹时,妈妈担心孩子是不是哪里不舒服,或者是有什么需要没有被满足。面对无法理解的哭闹,妈妈束手无策,只能干着急。



| 体力不支

孩子哭闹时,只要妈妈陪,但是妈妈当时已经缺乏休息、体力不支、精力不济,只想喊投降。


图源 | pixabay


应 对


1. 把孩子当小动物看待

幼儿无论是言语表达能力还是情绪调节能力都十分有限。遇到事情一般会用最原始的方式直接表达出来(哭、闹、打、咬)。这不是对抚养人的否定,这只是成长的过程。


我们要允许孩子发泄情绪,就好像允许小小孩无法自己上厕所大小便一样。抵抗外界的评论和标签,对自己和孩子有信心。


孩子哭闹时,首先尝试说出孩子内心的感受。在做这一步的时候孩子有可能哭的能厉害,这是正常的(这就好像你失恋了,和朋友诉说自己的悲惨经历,朋友给你一个拥抱,那一瞬间你卸下了所有防备失声痛哭)。继续给孩子安抚,而不是想“我都哄你了,你怎么还越哭越厉害呢,那我走了。”安抚的方式可以是陪伴、拥抱、轻柔的抚摸、亲亲等。等孩子哭声小一些,给孩子一些转移注意力的指引(比如玩具、周围发生的事情、一个新的提议)


2. 把自己当人看

我们首先是人,然后是女人,再后来才是女儿、妻子、母亲、同事。允许自己有搞不明白的事情。孩子和成人的世界规则相差甚远,有不理解孩子的地方、无法更好读懂孩子情绪和行为的时候很正常,谁都是一边学习一边做家长的。孩子哭闹的原因不尽相同,我们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避免固执己见,及时查找、咨询、交流育儿应对之策帮助我们克服难题。


是人都要吃饭睡觉,要有自己的生活,为人父母也不例外。照顾好孩子的前提是照顾好自己。充分利用身边一切资源,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和育儿任务十分重要。


图源 | pixabay


如果你感到生孩子之后很久的时间都情绪不好,要警惕产后抑郁的发生。


产后抑郁发生率在13%-30%, 其中仅 1/3 的患者能被及时发现并且诊治。在我国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产后抑郁表现为长时间情绪低沉、郁郁寡欢、思维涣散、易困乏、易悲伤哭、易发脾气,即使有短暂情绪好转,但很快又陷入情绪抑郁。患者认知也随之改变,同时对社交活动缺乏兴趣,常伴有自卑、自责、内疚心理,反应迟钝,思考问题困难。对生活毫无信心和希望,甚至企图自杀或伤害婴儿;患者行为意志改变,表现在很难专心致志地工作,且处处表现出被动和过分依赖;数据表明80%的抑郁症患者经常出现失眠、头痛、身痛、头昏、眼花、耳鸣等躯体症状。这些症状大多随着抑郁情绪的解除而消失,约有2/3的患者可在1-2年恢复。


产后抑郁主要影响原因包括两方面:生物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

  • 社会心理因素:性格特征、分娩前无充分心理准备、长期失眠、过度疲劳、产妇年龄小、家庭不和睦、经济状况等。

  • 生物因素:内分泌因素、遗传因素、产科因素及自身疾病因素。


图源 | pixabay


我们可以首先尝试以下方法调节情绪:



| 1. 调整生活方式

1) 睡眠

睡眠不足会加剧负面感受,杂乱的念头又让人保持清醒,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可以通过执行睡眠程序来打破这个循环,比如每天固定的时间入睡和醒来。避免咖啡因和酒精、避免睡前过于兴奋、避免影响睡眠的因素(躺在床上刷淘宝、追剧)、保持房间温度适宜。重建睡眠规律并不容易,育儿过程中许多事情会让人失眠,平时保持规律睡眠很重要,无法入睡的时候也要原谅自己。


2) 运动

运动时大脑会产生天然的抗抑郁化学递质,帮助我们缓解情绪并释放压力。如果你平时没有运动的习惯,可以从简单、轻松的运动方式开始尝试,比如拉伸、体态训练、快走等。


3) 健康饮食

尽可能的摄入水果,蔬菜、全麦食物、水分,减少糖、快餐、加工食品的摄入。


4) 打扮自己

接纳自己现在的体态和面容,重新打扮自己,尝试新的风格,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优点上。


5) 保持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人是群居动物,我们在与他人的互动中获得资源(信息、人力、金钱、情感支持)以更好的生活。许多妈妈在育儿初期一门心思放在照顾孩子、做家务中,没有精力和时间去社交。孩子大一点之后,这个做法成为了习惯。这时候需要我们重新评价、定位我们与身边人(爱人、孩子、家人、以前的朋友、因育儿新认识的朋友、邻居、同事、微信群的伙伴等)的关系及相处方式。从而构建适应目前自身状态和生活的社交圈。



| 2. 调整生活内容

1) 列出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重新安排一周日程,为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留出时间。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可以先记录每天的生活内容,从中总结哪段时间、哪些事情是让你感受好一些的,以给自己提示。


2) 做有趣的事情

可以尝试一些新的事情。比如看喜剧片、读书、听书、玩一款新游戏、出门换一个路线到达目的地、邀请新朋友一起做事情等等。


3) 记录生活

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出口来表达我们的真实感受。可以是用传统的方式写日记,也可以写电子版的文档,用语音转文字的软件帮助我们记录,或者是拍视频。情绪和想法在我们的脑海中是混乱的,表达和记录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明确自己真实的感受,寻找来源,整理思路,寻找解决的办法。


4) 帮助他人

帮助他人度过难关会让你不再专注于自己的负面感受,同时获得被需要、被认同的价值感。但是我们不能过度劳累,帮助他人的前提是首先要照顾好自己。



3. 寻求专业帮助

当我们持续出现负面情绪、对自己的状态十分忧虑的时候,第一时间接受专业评估和指导。充分了解抑郁症。深度了解抑郁症有助于消除自己的恐惧和担忧,并能找到缓解方法。


参考资料

[1]Dennis C L, Hodnett E. Psycho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for treating postpartum depression[J].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4, 89(11):92-93


往期回顾


19

-

2019-06

 原创 | 你了解什么是宝宝的物权意识吗?

20

-

2019-06

 原创 | 我们到底是什么样的父母?


周娱菁

深圳市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从业5年。擅长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药物治疗及心理疏导;儿童青少年情绪问题疏导;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矫正;青春期成长问题咨询等。


END


为大家分享实在又实用的心理学,为你的心灵找到正确的疗愈之路。


怡禾心理重新开放树洞信箱啦,如果你有什么心里话或者心理疑惑,育儿路上遇到的难题,欢迎写信给我们。


怡禾心理每周会有一个心理小问答栏目来回答大家的问题,每个月会邀请资深心理咨询师回复一封读者的来信。


信箱地址:yaehermailbox@163.com   欢迎来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