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被人咬了、打了,叫他打回去合适吗?

顾莉萍 怡禾心理 2023-10-13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可能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的事件,尤其是在幼儿期(上幼儿园前和上幼儿园)的这段时间,即便同伴不是故意欺负人,但是总是会有一些本能的行为反应来解决社交冲突的问题,例如想要对方的玩具、一把推过去,对方还不给,上来就咬一口或者打对方。


即便自己的孩子不是故意打人的,或者孩子被其他人打了或者咬了,老母亲和爸爸奶奶的心都难免着急和心疼。


可能有的人会有一个本能的反应:打回去!可是孩子却偏偏不干,或者不知道怎么办,又或者真的“以打还打”了,大人的心情真的轻松么?


图 源 | pixabay


01

孩子为什么打人或者咬人?


常见的原因包括:

  1. 不知道有什么合适的、可以替代的方法解决自己的需要,所以本能地就用这样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个方法比较常见于1-3岁的孩子。

  2. 习得性的行为。大人在制止孩子、说明界限的时候,没有采取恰当的方法,而是反复用打骂来控制和要求孩子的合作。孩子学习用类似的方法解决问题。

  3. 情绪发泄的方法不当。每每生气的时候就打人或者咬人。

  4. 被人欺负,用这个方法来自卫和解决问题。

  5. 故意欺负人。这个比较常见于大年龄的、6岁以上的孩子。


那孩子为什么不打呢?这是在和孩子谈话的过程中,孩子自己说的:

  1. 不知道怎么办,也不知道为什么。

  2. 很害怕,不知道怎么办。

  3. 打回去又怎么样,打回去被老师批评、被妈妈骂。

  4. 大一点的孩子和我说,被个牛高马大的人打,我还打回去可能更惨,根本就打不过。还不如逃!不信看看哆啦A梦,大雄每次都被胖虎欺负,有法宝的时候可以大着胆子去抗议,法宝开始失灵了就惨了。


有的时候,孩子比大人清楚打的后果,有的时候、孩子有更多的需要而不能打。而真的选择打来解决问题的时候,孩子上学后不爽、不如意、搞不定就打,因此投诉多、麻烦多,这样前来咨询就诊的家庭也是不少的。


图 源 | pixabay


02

家长的应对策略


首先尝试共情和表达自己的感受。看到孩子被打或者受伤,大人都会比较心疼。有的时候很快地就给孩子一个建议,往往是太心痛了就直接要求孩子按自己的想法来做了。


这个时候更多是解决大人自己的心情对不对?尝试说出自己的感受:“宝贝,看到你受伤了妈妈真心疼”。


其次尝试共情式的表达:“被咬的时候很痛对不对/被人打的时候是不是很害怕?”等等。


其次还原和理解事件。经历的场景,年龄小的可能通常大人就在身边了,这样大人就会比较清楚;对于幼儿园就读的孩子,通常可能是讲不清楚的,可以通过询问老师、和孩子玩游戏来了解发生的背景。


图 源 | pixabay


最后才是探讨解决方法。


1、2岁的孩子

对于1、2岁的孩子,可能不大理解事件经过并且分析解读,这个时候至少可以保证大人的监护,并且留意哪些情境、和哪些孩子一起的时候容易出现这样的场景。


在这个时候大人在旁边“维持安全秩序”,对于可能出现的状况及时拉着孩子转移场地、或者大方支持来保证孩子的安全。


幼儿园以上的孩子

对于幼儿园以上的孩子,可以尝试从保证安全、保护自己的方法着手,同时理解孩子出现这些情况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来帮助他们学习找到对策。


我们可以在还原事件的过程中引入建议和探讨策略的有效性。下面是我自己的经历,供大家参考。


图 源 | pixabay


我们家大宝入园的时候一度被同学咬,在家玩的时候看到大宝手臂上的牙齿印很是心疼。


我:羲羲,你的手被咬了会不会很痛?妈妈看到很心疼。今天在幼儿园发生什么事了吗?

大宝:哦,今天**同学咬人,他都咬第二次了!不过班里的很多同学也都被他咬过。

我:哎呀,那怎么办呢?总是这样被咬着疼、受伤,好像不是个办法啊?可是妈妈没有办法和你一起上学,你打算怎么办?有什么妈妈可以做的吗?

大宝:打回去!

我:打回去确实是个办法,在被人咬的时候这样做,妈妈能够理解,没人帮助你的时候可以这样做。但是其他人打你或者咬你的时候,会不会他个子更壮?力气更大?打回去会更麻烦?怎样保证你安全一些、舒服一些还是妈妈希望的。

大宝:嗯,告诉老师,老师可以帮助我。躲开他,不和他在一个区玩。找同学一起帮忙。


我鼓励大宝试试,最后他自己找到班上几个长得最壮的娃做了好友,有人过来动手、哥们就说“谁敢欺负兄弟就来和我挑战”。


当然,我也提前和老师说了我的想法,请老师帮忙留意咬人的孩子,减少这些行为发生的同时,更希望这个孩子也能得到帮助和合适的同伴互动的方法。


除了和孩子找到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校方沟通了解背景因素,找到孩子社交环境中重要的支持,这是大人可以尝试的。


图 源 | pixabay


那么,当遇到孩子反击的行为,例如打回去或者咬回去,怎么办?


至少可以让孩子清楚,遇到威胁用这样的方法来保证自己的安全,可以理解。但是这是在自己被攻击的前提下来做,而且做的时候需要考虑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解决问题,回击的时候是不是会让对方弄得比自己更惨,回击后会不会带来更多的麻烦。


即便在成年人的世界,当有人出手打你的时候,武力反击有可能会受到更多的伤害,带来更多的麻烦,这是需要好好想一想的。


顾莉萍医生在怡禾医疗出诊,有相关需求可点击“阅读原文”预约医生。


相关阅读

《小朋友“打人”,到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打人,推人,咬人,你家有同款宝宝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