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艳:景观具有文化自信和生态伦理的双重意义丨委员专访
本期导读
本期,CLA邀请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黄艳。
我们希望与黄艳副教授聊一聊跨学科背景下我国景观教学的新途径,以及在碳中和浪潮下景观行业的创新贡献。
黄 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长聘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设计学博士
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访问学者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持完成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在学术专业期刊及重要国际国内会议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和译著等13部,包括专著《文化生态视野下的北京城市景观》、教材《环境艺术设计概论》、《综合绿化设计》、《陈设艺术设计》、《环境照明设计》、《陈设艺术设计师手册》等,获得清华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作为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获得国内外设计竞赛多次获奖。
研究方向:景观生态与文化发展;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空间创新研究;空间情感化设计。
CLA:很荣幸您能接受我们的专访。能否请您简短地向CLA的读者们介绍一下自己?
黄艳:大家好!我是黄艳,CLA委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环境艺术与设计领域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工作。
我的学术主张是:在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注入生态历史观与生态物理观,把景观作为环境的基本资源、服务与媒介,聚焦于环境中生态、经济、文化、历史等问题,以支持社会的发展,从而使景观具有超越经济基础之上的文化自信和生态伦理的双重意义,也就是“文化+生态”的概念。
具体来说,强调以生态物理学为理论依据的景观系统就是为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挑战,包括可持续发展的景观和城市格局,使得景观在发展中不至于丧失应有的文化、生态和精神特质。研究如何通过重建我们的生态物理环境,并进而重建我们的精神家园,重建合理的生态结构、景观艺术生态良性发展的格局是研究的主要目的。
强调“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等中国传统哲学,不仅是一种审美观、世界观,更是是一种生态观。努力根植于中华土壤,将这些中国传统智慧与当代国际生态基础设施、生态服务系统、可持续发展等理念相结合,来构成我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由此提出的“文化化”的环境观,主张转变那种主要聚焦于美学形式问题或仅仅从经济物质维度出发的规划,而是努力找到生态健康与人们自身生活质量之间的关联,从文化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来思考生态学,同时实现生态和文化双赢的目标。
学术兴趣涉及景观规划、室内设计和艺术策划等。学术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人们的活动如何对景观和生态资源产生积极的影响,探索人们活动与景观生态之间的互动关系,强调在此过程中文化重建的意义,并总结提炼使之成为可供广泛使用的一种模式。
我的专著《文化生态视野下的北京城市景观》(北京市社科项目成果之一)一书正式出版发行。本书共40万字,热切关注近年来出现在国内城市建设中的热点事件和项目,打破纯学术的、专业的写作模式,努力反映城市文化、经济和政策等的多维度景象,描绘了北京城市景观文化生态发展的动态且多层面的全景图。以期提炼出对北京城市景观建设具有建设性的提示或借鉴,总结出符合北京城市特点的文化生态发展之路。
▲《文化生态视野下的北京城市景观》(点击图片获取详细内容)
CLA:我们知道研究和实践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您对于研究与实践这二者的关系是如何把控的?
黄艳:关于研究与实践二者的关系,我认为研究需立足于实践,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践和创新,研究的结果应具有一定普遍性,能运用和指导实践。研究为实践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扎实、可靠的依据。
反过来,实践为研究提供了素材并检验研究的成果。基于实践的研究才能避免纸上谈兵、空中楼阁,才能使得研究工作有的放矢。而缺乏研究的实践则难免流于表面化或一般化。因此这就要求教授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扎实的研究能力和一定的项目实践经验。
我对这个问题的把控是从梳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找到他们的交叉点与契合点入手。研究和实践都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投入,再加上教学工作,这对于教授来说确实是很大的挑战。但这二者并非对立的、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关系。
我把实践当做研究的一种类型或途径,力图把每一次实践都当做一个研究项目来做;也会在做研究中时时思考研究的依据、过程、方法、素材是否和实践具有密切的关联?其结果是否能够服务于实践?等问题。
鄂尔多斯阿康物流园区绿化景观项目的设计实践中,我们对当地的水文、植物、土壤等进行了实地调研,而且和项目场地周边居民、园林工人进行了多次交谈,了解当地长势好的植物物种、当地的民风民俗等。这样调研工作都为设计方案提供了直接的、可靠的依据。在项目建成五年后,不仅植物长势良好,而且公园内难得的一片水塘洼地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水量略有增加,同时还滋养了周边植物。
CLA:您认为当代景观教育有什么亟需改变的地方?
黄艳:首先,景观作为一个跨学科的专业、涉及的面非常广,因此各个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资源、历史、优势和条件等发展出各具特色的景观教学模式,而不必追求统一的标准。
由于当代景观的跨学科性特征越来越强,知识更新不断加速,因此当代景观教育亟需改变的地方也是与此相关的。
一是在招生的生源方面,可以弱化学生的学科背景要求,如文科生、理科生还是艺术生,使得所有对景观感兴趣的学生都有机会得到专业学习的机会。当然,这就要求在招生制度和招生考核具体办法上做出有效且可操作的变革。
二是在教学资源方面,增进大学内不同学院之间以及不同学校之间教学资源的流动、互补等,从而充分利用和激活现有的教学和科研资源。当然这就需要更高的管理决策层面的支持和变革。
三是在教学方面,就我个人这么多年、而且是在一个艺术院校的教学经验而言,需要建立一个从本科生、硕士生到博士生景观教育教学的完整框架,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强化跨学科的特点。
本科生以激发专业兴趣、建立专业思维和掌握基础性知识与技能为主,训练学生的设计逻辑思维能力;硕士生以增加专业及相关知识的宽度为重点,强调扩大知识面,掌握跨学科的、多种研究方法和手段;并参与实践项目,从而将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博士生则以强调知识的深度为重点,着重在专业的前沿性研究上。
近几年也发表了几篇关于景观教育方面的文章。《从国际景观学科发展看我国景观教学的创新途径》、《基于艺术院校的跨学科景观教学方法研究》(点击文字即可获取论文详细内容)
CLA:您怎么看当今以及未来设计与其它领域的跨学科融合?如果未来更多的跨界合作产生,您觉得景观设计在这种更加注重交流的复杂环境中会是什么角色?
黄艳:当今以及未来设计与其他领域的跨学科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工作对象的外延和内涵方面,会涉及到更多的学科,如新能源、农业、交通、政府公共管理、文化战略、艺术学方法和理论等。二是在工作手段、工具和途径等方面,会更多的借助跨学科手段,从而使得研究的过程更为扎实,研究的结果更为可靠,如大数据、AI技术、数字设计等。跨学科的研究和技术无疑将成为景观设计创新的重要源泉和支撑。
我认为景观设计在这种更加注重交流的复杂环境中将会扮演更为多重的角色。景观设计和研究的成果不仅是直接的、即时的、视觉可见的物质景观,而且将服务于空间规划、设计、建设的全进程,有助于管理部门的决策、评估、问题发现及纠错;为设计师提供直接的设计依据、素材和路径;并服务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景观管理、更新、服务等能力的提升。
未来可见的一个跨界合作就是社交媒体、AI图像技术等在景观设计方法和策略方面的应用,将作为我的一个研究重点。今年我带的一个毕业设计是《基于社交媒介图像研究的越南Cai Rang集市公共空间重构》,当代网络信息技术和社交媒介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数量、范围呈几何型增长,“社交媒介”经济模式能为具有地方性特色的公共空间复兴创造机会。
从社交媒介影像机制的角度研究城市公共空间组织、构成、形态和逻辑,通过重构城市空间形成适于社交媒介传播的各种图像、画面和场景,并植入当代消费经济内容,从而吸引更多、更远、更广的人群,从而达到振兴地方经济的目的。
设计的小尺度公共空间系统能够灵活地成为临时性事件发生的场所,包括表演、展览、商业等复合化的空间活动,使城市空间成为动态的沉浸式剧场,达到促进经济升、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品质、传播地方文化的目的。希望为经济欠发达但独具地域性的城市空间更新提供新的样本与视角。
▲垂直层次的空间图像塑造分析与视线捕捉关系
▲图像化的城市公共空间
CLA:针对“碳中和”和“碳达峰”任务目标的提出,我们景观行业可以有什么大的贡献?
黄艳:这是一个好问题!我的一位博士生正在做这方面的研究。
她的研究的一部分内容是关于为了应对全球变暖和温室气体的排放,碳纤维复合材料实现了建筑材料的轻量化,从而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碳复合材料除了具有轻质、高强度、高刚度、抗疲劳和耐腐蚀等结构性能外,还具有导电、导热和数据传输方面的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可以被更广泛地应用于建筑、基础设施和景观。用经济高效的碳复合材料取代混凝土、水泥和金属,可以大大节约天然木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将彻底改变建造模式,从而展示人居环境与碳循环之间的关系的改变。不仅如此,它还具有极强的造型能力,结合数字设计的手法,可以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空间形态和艺术形式,从而为环境带来新的景观体验。
最近我指导的一个大二学生课程作业参加国内设计竞赛获得学生组优秀奖。这个题为“水墨灵动”的景观装置作品考虑了阳光、季风等微气候条件,颇具当代感和科技感,也蕴含了强烈的文化信息。
作品从董其昌的《赠珂雪山水图卷》出发,建构起“山水画—抽象形态—参数化建模—景观装置”的转换模式,这种方法将古代山水画中的意象进行类比抽象,通过参数化设计将二维空间形态演变为立体构造形式,再运用到装置设计中。
在Rhino与Grasshopper参数化设计平台中,根据场地的长宽比、高差、日照、风动等条件设置参数,进行场地分析,并根据这些参数设计出装置的造型和结构。因而,“水墨灵动”装置作品具有较高的场地适应性,可以搭建在操场边上、空旷的巷道中、建筑物立面旁、台阶旁、室内环境中,解决局部空间利用率不高的问题。轻盈的柔性表皮会随着季节、天气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寓意人与自然山水的互动。行人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从不同的视角观看,会有丰富的空间体验和视觉感受。
作品以人的使用需求为核心因素,结合人体工程学,考虑了结构受力和建造尺度。曲面的柔性织物表皮呼应了人群流动的状态,装置还能灵活地适应使用者不同的姿势和使用需求。作品以人的尺度和姿态为原则打造了多样化的使用方式(坐、卧、趴、倚、靠、蹲),兼顾了社交距离,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灵活的使用空间,满足了人们与自然亲近、互动的情感需求。
画卷中云和山的意象一虚一实,一柔一刚,分别被转换为装置中的柔性织物膜结构和碳纤维复合材料框架。本装置的形式、材料和构造具有一致性,其空间形态、材料选型、结构型式、制造工艺可以改变与调整,各个环节相互衔接、相互依赖。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质量轻、强度高、模量高、耐腐蚀的优异性能,因而在空间塑造方面具有优越性,其加工而成的产品具有较高的精巧度、灵敏度、可成型度、刚性、韧性,以及灵活性。
这种材料还具有生态环保的作用,可以减少空气中的碳排放,其组件可以回收再利用。结合参数化设计的框架造型,3D打印技术为碳纤维复合材料杆件的制造提供了基础平台。通过3D打印技术将原材料加工成碳纤维杆件,再组装成结构支撑框架。这种受力体系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一定的柔韧性,框架的整体受力形式能随着结构布置灵活调整。
这件作品采用了参数化3D建模、模块化设计、3D打印、循环使用等智能技术,这些技术贯穿到了装置从预制到装配的整个过程。其柔性织物膜模块和碳纤维复合材料杆件都能够轻松维护、拆卸、运输、重新装配,具有较高的灵活性、耐用性和环保性。在这种模式下,可以在不同的建造阶段对组件进行控制和调整,实现了装置结构与建造的一体化。
如果您有什么话想要对黄艳老师说,
统筹:周明波
采访:周明波、明 卉
编辑:明 卉
感谢黄艳老师供稿
欢迎添加工作人员微信入群加入CLA社群获取最新线上线下讲座、大咖论坛、委员观点、案例分享等精彩内容
⬆ 《2021中国景观实践》作品征集
⬆ 加入我们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简称CLA,成立于2016 年底,是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下属分支机构。由多位来自生态、地理、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建筑、城市规划、环境工程、土木工程、景观设计及新农村建设等领域的专家学者联合创办。针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CLA提倡以景观学为应对途径,使之成为集认知与分析、规划与设计、营建与管理的科学和艺术结合学科。
CSUS
商务合作及活动推广:
联系人:周明波
电话:010-62747826
邮件:674221088@qq.com
· 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CL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