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筛选主动基金的检查清单,别再只看历史业绩的高低了

也谈钱 也谈钱 2019-05-10

「哎呀,这个基金好,去年涨了 130%,就它了」
几个月后…………
「怎么回事,买了就跌,换换换。这个好,过去几个月涨了 30%,肯定比我这个跌的好。」

按照上面这个流程选基金的基民不在少数,除了只看收益,还有看名字看心情听推荐等几个非常简单有效的亏钱大法,各位看官不妨尝试一下哦。

指数基金越来越火,为什么还要谈主动基金?

主动基金虽然有很多不靠谱的,但是,依然有远远跑赢大盘、值得长期持有的主动基金。国内 A 股市场相对无效,也给了基金经理更大的发挥空间。

所以,在定投指数基金之余,我也会配置一部分主动基金。尤其是在市场全面低估,可选指数基金太多导致我犯选择困难症的时候,我会简单粗暴的直接投入主动基金。

我总结了如下几个选择主动基金的标准:

  • 穿越牛熊,尤其是熊市时期的历史业绩;

  • 持有人中有大比例的内部持有和机构持有;

  • 基金经理的过往经历;

  • 原则上,不买新发行基金;

  • 坚决不碰风格漂移的基金。

主动基金的检查清单

历史业绩应该怎么看

不是说历史业绩没用,而是要正确的看待。基金的历史业绩,尤其是 5 年以下的历史业绩,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而且影响最大的往往不是基金的水准,而是运气,如果只看收益的百分比数字,很容易受到误导。相比之下,更建议考察基金成立至今的完整净值走势,并重点检查:

  • 在穿越牛熊的过程中,跑赢大盘,实现正收益;

  • 下跌行情中表现稳健,下跌幅度远小于大盘;

看业绩的时间尺度非常重要,只看牛市表现的话,很容易选到那些操作风格激进冒险的基金,牛市出“股神”,傻子都在赚钱。而在熊市时,这种操作方法的风险就会暴露出来,导致基金的业绩大幅缩水。

相比于寻找牛市上涨多的基金,更值得考虑的是熊市下跌少的基金,市场下跌会让基金经理的水平和操作风险充分的表现出来。

巴菲特的财富从来都不是来自牛市多么高的收益,而是源自极少的亏损和回撤。

考察持有人结构

持有人结构中,下面几类群体最有说服力:

  • 基金经理

  • 管理人从业人员

  • 机构投资者

如果基金经理本人也持有自己管理的基金,对于基金而言是绝对的加分项。一方面表明了基金经理对自己能力的信心,另一方面把基金经理和投资人的利益捆绑在一起,降低“代理成本”。

管理人从业人员,指的是基金公司中的工作人员,内部人员和基金经理的接触最为密切,对于内部信息的把握和对基金经理人品的判断也相对准确。

除了内部人员,机构投资者的占比也值得考察。相比于散户投资者,机构投资者无疑更加理性、稳健,获得的信息也更加全面。

持有人结构可以在基金的年度报告中找到,也可以在天天基金查询。

考察基金经理的历史表现

基金的表现与基金经理直接挂钩,同款基金换了不同的基金经理基本等同于换了个基金。所以考察基金经理的过往业绩也很有必要,考察的原则和基金业绩一致。

另外还应当注意,基金经理当前管理的基金数目不宜太多,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而且,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太多,也会大大增加考察难度。有少数基金经理同时管理十几个基金,我都会直接排除。

晨星评级是用来排除基金的

晨星的评级是基于历史的业绩表现,但是正如前面所说,短期业绩的最大影响因素是运气而不是实力。高的评级并不能保证未来的高收益。

晨星评级更适合用来排除基金,而不是选择基金,我们可以参考评级排除那些得分特别低的基金。

警惕基金风格漂移

基金风格漂移是指基金的当前持仓和基金设立之初的目标不符合,比如精选小盘却拿着茅台,价值混合却拿着一把创业板。

基金的风格漂移是大忌,这类基金必须直接 Pass,甚至连带着也应该把基金公司“降级”,历史业绩再好也不行,这是基本的品质和道德问题。

除了基金的风格漂移以外,基金经理的风格转换也值得注意,不至于直接排除,但是也要万分小心。风格转换以后,过往的投资业绩必须打个折扣再来看,以前做成长投资做得好,不见得现在就能做好价值投资。

不建议投资新发行基金

一方面,新发行基金没有历史业绩和表现来辅助判断,选新发行基金和用飞镖选股的逻辑没差多少。另一方面,基金行业一向有牛市末期拼命发行新基金的传统,而这个时期其实是市场周期中的高危时刻。

资金还需合理配置

不管选择出来的主动基金再怎么满意,也不建议 All-in,还是需要合理进行配置。可以考虑主动基金和被动基金做好搭配,定投被动基金等待市场的平均回报,再持有一部分主动基金搏一搏超额回报。

另外,主动基金的数目也不宜太多,我觉得两三只就足够了,数目越多反而越接近平均回报,反倒不如直接购买指数基金,管理费用还要低得多。

我目前的配置方法是被动基金主动基金大约 2:1 左右,供大家参考。

相关阅读

高收益基金的一些特征 | Barron’s 周刊翻译解读

读书 | 《投资“抄作业”指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