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一句话骗了 18 年……
你们以前上学的时候,有没有被出过类似这样的作文题目——「金钱买不来 XX」系列。
金钱买不来健康、买不来快乐、买不来时间、买不来……
钱不是万能的,这些东西钱都买不到,小时候天真的我真信了。但是后来我才发现,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虽然不能买时间,我们却能通过各种产品和服务省时间;不能买健康,我们却能通过更好的教练、餐饮和医疗服务保持健康;不能买快乐,剁手买到的美好事物却可以,而且脑科学早就证明了,快乐就是一点多巴胺,消费的瞬间人脑会分泌多巴胺,消费能产生快乐已经没啥可争论的了。
所以很多人会告诉你,对自己好点、活在当下、享受生活,给你安利各种所谓的品位、潮流和格调。
没错,钱能带来这些各种各样的好处,所以你觉得自己收入更高、开支更高,理应更加快乐。但却忘了还有后半句呢。
金钱能帮助你保持健康,但买了却没去几次的健身卡不能。
课程和书籍能提升认知,但只被用来盖泡面的 Kindle 不能。
购物能促进分泌多巴胺,但收货后却迟迟没拆的快递不能。
消费能带来快乐,但是浪费不能。
……
消费确实能换来快乐,但不等于每一笔消费都能如此。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消费就是快乐,但更多是在为各种「我以为」买单,我以为自己会健身、会读书、会省下时间认真工作,而当我们付款的一瞬间,这些快乐已经提前预支了。
花钱一时爽,但是这种快感很快就会消退。然后变成无边的焦虑,kindle 又积灰了,可我真的吃不下泡面了,这可如何是好?健身卡快过期了,但我洗澡都快洗秃露皮了,怎么办?然后还没完,叮咚一下,你的花呗又该还了。
有时候真不知道自己买的到底是快乐,还是焦虑和后悔。而且你会发现,靠消费获得的快乐,很快就会消散,你会再次渴望新的刺激。
金钱说到底只是个工具,重点还是如何用。创造幸福,真不一定是花钱,其实存钱也能。
……
相比于思考金钱能带来什么,我觉得考虑金钱能帮我们拒绝什么更有价值。
相比于买个好车舒服通勤,不用通勤的底气不是更香吗?
相比于买个大房子晚上回来安眠,随时有权宅在家里不是更惬意吗?
相比于给父母和孩子买好的、用好的,能够拒绝加班在家多陪伴他们不是更温暖吗?
网上之前有个刘玉玲的金句很火,你们可能看过——存下一笔 Fuck You Money
相比于金钱能买来什么东西,我更关心金钱能帮我从生活中剔除多少糟心事,做减法。
而且存钱和消费不一样,存钱还有个与众不同的亮点。如果你只关心获得什么,比如说消费,为了获得双倍的快乐,你要双倍甚至的付出。
但是存钱就不一样了,你只需要存下一笔足够的资金,然后就可以不断重复,一百次、一千次地体会这种 Fuck You 的快乐,多香啊。这笔钱存到最后,不就是财务自由吗?
花钱消费和存钱投资,就像点单消费对比自出餐。点单消费,想要越多、付出越多,而自助餐,是管饱的。
别去搞什么即时享乐、活在当下了,多给未来的自己存点家底,拿去财务自由多好。
很多人觉得财务自由遥不可及,得几千万,还有说几个亿的,其实根本不用那么多。不说什么大富大贵,单单是让自己的“睡后收入”超过目前的工作收入,让我们有能力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事业、可以根据意愿选择和谁在一起度过时光,对于生活就已经是巨大的助力。
财务自由为的不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而是当有东西不想要的时候,你能有底气拒绝。人的欲望永无止境,但是拒绝糟心事,真的没多难。假如能存下自己的一半收入,12 年财务自由无忧;如果能存下 75% 的收入,甚至可以在十年之内实现。
就算不以为财务自由为最终理财目标,多存一点钱面对提高自己的抗风险能力,在遇到困难更有底气直接面对而不是无奈承受,也是件幸事。
所以别信什么「金钱买不来快乐」这种鬼话,那只是自欺欺人的安慰、无聊的借口。
但更别迷信所谓的消费主义。钱确实能买来持久的幸福和快乐,但不一定是通过消费开支获得,更可能是以储蓄和投资,给自己创造对抗风险和不开心的底气。
与奋斗在财务自由之路上的大家共勉。
……
构建“睡后收入”的方式很多元,大家各有各的思路。除了我自己平时分享的直接参与投资以外,年金也同样是个值得考虑的形式,一份极稳的终身收入。上周一的文章有详细解读。发文前想起来提醒一下,需要的小伙伴不要错过,最晚截止到 4 月 30 日。
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