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更新一下这个月的保险方案参考

也谈钱 也谈钱 2021-12-10

内容方面,我把之前经常被大伙问到的各类相关问题在这篇文章里做了个更新汇总。

推荐方面,相比于上个月的推荐做了这么几个更新:

  • 达尔文新增了一个更加经济实惠的惠享版,预算有限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下。

  • 奋战了多年的意外险小蜜蜂下架了,目前是锦一卫接替了意外险的位置。

  • 医疗险出现了第一款保证 15 年续保的版本,估计主流的几款医疗险也会陆续跟进。(不过因为现在可选还比较少,建议大伙可以先观望着,后面可选多了我再统一整理)

推荐摘要 👇

重疾险

重点推荐三款常规重疾险和一款易核版本重疾险:

达尔文 3 号、达尔文惠享版和健康保2.0,性价比都不错。比较好区分,保障越全的、保费也越贵,不用太纠结,根据自己的所需保额和预算来选就可以。有需要保定期重疾险的小伙伴可以重点考虑下健康保 2.0。

还有额外的一款专门针对身体亚健康小伙伴的重疾险了,达尔文易核版,20 多种常见病都有机会获得加价承保,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考虑下。

除了传统的重疾险保到终身方案,有一定理财投资基础的小伙伴也可以考虑把保险和投资结合起来,具体的思路可以参考我写的这篇干货,懂投资的小伙伴怎么买保险更划算,这里就不再赘述啦。

投保链接 

  • 👉

  • 👉

  • 👉

  • 👉

具体选项参考

身故保险金:不推荐

重疾险绑定身故并不划算,有更高的预算可以考虑另外三个去处:增加重疾险保额或者期限、投保一份定期人寿或者用来规划投资,都要更香。

癌症二次赔:推荐

浏览了 2020 上半年各家保险公司的理赔报告,重疾险 60% 以上的赔付原因都是恶性肿瘤,比如中国平安 62%,人保寿险 68%。

考虑到现在医疗条件改善,重疾治愈率越来越好,这个条款的价值还是挺大的。只需要加价几百元就能获得附加一份保障,远低于单独买份防癌险。预算充足的话建议勾选,值得拥有。

另外解释一下癌症二次赔付的条款,不是无条件赔付的,需要稍微注意一下:

首次确诊癌症 3 年后,再次确诊癌症(或持续治疗)提供二次赔付。

首次重疾非癌症,比如典型性心肌梗塞,180 天后确诊癌症提供二次赔付。

心血管二次赔:可选

从目前保险公司的赔付记录来看,癌症依然是赔付案例的第一位,心血管问题位居第二,性价比没有癌症二次赔那么高。但是特定群体,比如平时工作压力大、作息不规律或者有家族病史,可以着重考虑一下。

我这里也梳理了几个重疾险的常见问题方便大家参考。

如何选保额?

重疾险保额主要是用来弥补患病后的工作收入缺失,可以在治疗期间维持生活水平或者争取好一点的条件。建议保额 30 万起步,最佳是 50 万以上,保额太低是没办法覆盖这些风险的。

另外提醒一句,重疾险有个常见误区,不要用重疾险的赔付来支付医疗费,非常不划算。医疗费保障请用医疗险。

如何选择缴费年限?

选择缴费年限越长越好,一般重疾险最长是 30 年。缴费期限长、每年保费压力就小,多点钱早早开始理财或者给自己加个蛋也是好的。而且考虑到通货膨胀,保费越到后面越便宜,压力越轻。

如何选保费?

保险很重要,但是盲目追求高保障支付高额保费也不可取。保障过度、保费过高反而会削弱我们的抗风险能力,对现金流挤占过大,影响生活、影响理财还容易出现意外断保的情况。

一个比较好用的经验公式,用税后年收入的 10% 左右来配置保险,能够实现保障和费用的较好平衡。所有保险的保费总和不建议超过 10% 这条线。记住是年收入,不是每年节余呦,保险和投资一样,都是应该先规划后消费。

保险一定要买大牌公司吗?

这个问题被问到的频率很高,经历过 P2P 的阴影大家都明显谨慎了很多,小心点总是好的。

在保险这个问题上大公司可能算是加分项,但是小公司并不减分。保险属于传统金融行业,不同于 P2P,保险公司背后都有强监管和再保险托底,有问题先走再保,最差的情况也就是被监管介入接管,不会直接暴雷破产,在投保的产品也会有人接手。

选择保险的重点还是看条款而不是死磕品牌,大公司的每一份品牌溢价都会体现在保费里。

医疗险

因为已经开始有保证续保超过 6 年的医疗险陆续上线,不着急的小伙伴可以先观望一下。如果还在裸奔,也可以考虑先保一个作为过渡。推荐部分我就沿用上个月的了。

一如既往推荐大家优先考虑“保证续保”的医疗险产品,综合考虑,我个人比较喜欢好医保长期医疗 和 超越保2020。

支付宝好医保长期医疗比较有亮点的是 6 年共用 1 万免赔额,相当于赔付门槛一下降了 80% 多。

超越保 2020 比较均衡,如果当年无理赔,免赔额会逐年递减(最低 5000 元),而且保费很有优势,同样值得推荐。

另外还有个稍微奢侈一点的选项,超越保有个计划二 - 特需版,除了可以报销医院普通部,还能报销国际部、特需部和 VIP 部的费用,特需部一般都是专家医生、单间病房、也不用等待排长队,能获得更好的就医体验和保障。如果预算充足、所在城市医院有这些部门值得考虑一下。

投保链接

  • 👉

  • 👉

关于医疗险的常见问题。

有社保了,为什么还需要医疗险?

从设计来讲百万医疗险可以看做社保的补充,生病就医先走医保,自付金额超过免赔额的部分由医疗险来赔付。国内社保目前还只能提供最基础的保障,主要是保额有限,而且很多进口药品不在医保的报销名录中。所以需要医疗险作为补充,防范意外医疗开支的风险。

我画了张图,个人认为重要的点都在里面了。(里面的数字仅供参考,每个地方的具体规则都不太一样,大家还是要以当地文件为准)

对于医疗费用的焦虑,主要来自图里的后半段。

两方面,一是这部分医保支付到了上限,由大病医保衔接,自付比例相比于医保会稍微高一些,我查了几个城市,自付 30%~50% 不等,考虑到大病医疗的数额,就算自付 30% 也是不小一笔钱。

二是,真生大病了,一般都希望治得稍微“奢侈”一点、条件好一点,毕竟健康就一次。如果项目正好赶上不在报销范围内,就会比较吃力,所以真实自付比例还要稍微再高一点。

虽然大趋势来看,医保承担的范围正在越来越广,越来越可靠。但是现阶段还没到那种,一份医保就可以看病无忧的程度。所以我一直觉得商业医疗险是个比较刚需的险种。

百万医疗险(下面简称医疗险)算得上近几年国内保险行业很有价值的创新,本身杠杆极高,一年几百块的保费可以撬动上百万的保额,而且解决的都是救命问题。有了百万医疗险以后,因病致贫基本就成为了过去式。

为什么建议大伙优先选择「保证续保」的产品?

医疗险产品好、杠杆高,但最大的不确定性是续保。

连续续保 不等于 保证续保。虽然医疗险大都声明不会因为医疗和健康状况影响续保,但是重要前提是产品不停售。连续续保的医疗险虽然不会因为个人原因拒绝续保,可是如果产品整体停售,依然是不能续保的。

如果突生大病,又正好赶上对应产品下架不能续保,以带病体质换其他保险都做不到,到时候就真心举步维艰。所以我建议大家把目标优先锁定在保证续保的医疗险品种上。

如果最后还是决定选择非保证续保的医疗险,那就尽可能盯住销量大的热门医疗险。一款保险的群体越大,稳定性越好,产品停售可能性就越小。

医疗险的保额怎么选?

现在医疗险的基本保额都在 200 万左右,到了这个标准以后,再加个几百万其实区别就不大了。绝大部分疾病也就每年几十万的诊疗费,再往上其实也往往不是钱的事了。所以医疗险的保额不需要纠结,200 万基本保额绰绰有余。更何况开销大的癌症和重大疾病还可以获得保额翻倍,更是不愁了。

有了百万医疗险,是不是理财中的家庭备用金就没那么重要了?

有了医疗险一样不能忽视理财中的备用金,因为医疗险主要是先付款后保险赔付,我们还是需要准备足够的流动性来应对意外医疗开支。虽然有些情况下保险可以提供垫付服务,但是毕竟场景有限。而且还要考虑医疗险的 1 万免赔额呢,意外生病即使有保险,还是要先掏自己的钱。

医疗险有 1 万免赔,所以就不那么划算了。

有些读者对于这个免赔额有误解,觉得因为这个免赔额的存在医疗险其实没那么划算。1 万免赔看似很坑,实则是医疗险的精华所在。

正是因为免赔额的存在,才让医疗险成为一个人人都买得起、又能对抗高额医疗开支的工具。如果没有免赔额的存在,医疗险每年的保费至少要贵上几倍。而且大家不妨记住一句话,「保险是消费而不是投资」,划算从来也不是保险的初衷,保险的意义在于防范重大风险,你是要为保险掏钱的。

有了百万医疗险,是不是法定医保其实都不用了?

不是的,百万医疗险的定位主要重大疾病医疗开支,而不是基本保障,与法定医保实际上是互补关系。而且在有医保的情况下投保百万医疗险,相比于没有医保的情况,费用都会有相当的折扣。

有了医疗险是不是就不用重疾险了,或者反过来,有了重疾险是不是就不用医疗险了?

医疗险和重疾险的保障目标不一样,医疗险的目的是报销医疗开支,重疾险的目的是补充生病不能工作的收入缺口,不能相互代替。用重疾险的保额支付医疗费是很不划算的。

定期寿险

定期寿险赔付条款很明确——赔身故和全残——杠杆比较高,保额高、保费低。寿险的条款本身灵活性不大,没啥特别的发挥空间,所以选择比较容易,首要盯住保费即可

定海柱 2 号相比于原来的 1 号,条款更宽松、保费反而更低了,性价比新高,点个赞。几乎可以说是性价比最高了(在我了解到的范围内)。

另外提一下,定海柱 2 号附带的私家车责任性价比也很不错,有私家车或者近期有购买计划的读者可以考虑,私家车出行可以获得额外 50%(最高 100 万)的保额。注意:如果已投保意外险并且保额相当,那这一项也可以不选。

如果遗憾不能满足健康告知,还可以考虑瑞和2020,这一款的职业限制和健康条款都是最宽松的,保费加价也很良心,同样超有性价比。

投保链接 👉

投保链接 👉

对于这几类读者我还是蛮建议考虑定期寿险的:

  • 固定开销比较大的;

  • 家庭收入来源比较单一,一方为家庭支柱;

  • 有房贷等大额负债的家庭。

我给自己也投保了比较高额的定寿险。毕竟家里包括父母的投资理财主要都是我来打理,也算是两家的半个支柱了,很是担心假如哪天我……的话,怎么能够保障家人的正常生活。所以寿险一直是我很看重的险种。

常见问题

保额配置上,建议参考被保人年收入,一般 3~5 年税前收入比较合适,负债高的建议至少不低于负债额。定寿的杠杆很高,所以撬动高保额很轻松。定期寿险保障的风险主要是一方身故以后家庭收入缺失,导致家庭经济困难,保额太低保障很难到位。

保障期限,性价比最高的方案是保到退休或者退休前几年

缴费年限,我依然建议选最长的,这样每年缴费金额最小、降低对现金流的压力,多留点钱给投资理财和财务自由。

关于定寿险的一个额外提醒

另外给大家提个醒,涉及到身故赔付的保险,一定要投保后第一时间和家人沟通,最好能一起说明家庭财产情况。有些家庭谈钱很避讳,比较典型的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间避之不谈,再有的家庭一方管账,另一方只知道个大概,这样都不太好。

之前读报纸看过一项德国的统计数据,全德国约有价值 20 亿欧元的死账户,因为持有人意外离世而又无人知晓,就一直静静躺在那。其中大部分是老人离世,人年纪大了都会有意识的开始安排这些问题,依然会有这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更何况我们这些年轻人呢。

所以在这给大伙提个建议,有事没事多和家人沟通一下财产和保险配置情况,如果真发生点啥不至于抓瞎。好不容易攒下这么多家底,意外遗失了多可惜。

意外险

这个月新上的意外险锦一卫各方面算是比较均衡的,需要的小伙伴可以考虑一下。

另外经常有小伙伴问到有没有适合 4-6 类工作的意外险,有确实是有,但是因为职业风险的原因,保费真的不便宜,大家根据需求做决定吧。

关于意外险,有个数据大家可以注意一下。如果你看重的是意外险的身故赔付责任,其实意外险的性价比并不高,反而是寿险更划算。

从保险公司的理赔统计来看,身故原因中,意外占比只有 20%,非意外占比则达到 80%。

对于身故责任来说,同样保额下,寿险的获赔概率是意外险的 5 倍,而保费才 3 倍出头,性价比反而更高一些。

所以我的建议:如果把保险作为一个完整体系来看待,意外险提供的最大价值其实是意外医疗和伤残赔付,而不是追求赔付身故和猝死责任(但如果因为身体原因不能投保医疗险和定寿险的话,就另当别论了)。

但如果你们还是觉得很在意猝死赔付责任,也可以考虑复联爱无忧。意外险猝死责任有个细节大家可能要注意一下,意外险只赔付无“前症”的急性病猝死,也就是说病因需要是之前没有确诊过的急性病才在保证范围,建议大家投保的时候留意一下条款。

投保链接:

  • 👉

  • 👉 

  • 👉 

……

最后提醒大家一下,投保以前记得看好健康告知和免责条款,投保以后记得及时整理好家庭的保单汇总,和家人做好沟通。

如果还有其他疑问,也可以戳文章末尾的「阅读原文」,有个免费预约顾问老师咨询的福利,需要的小伙伴们可以考虑一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