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约 #3 | 加了一只新基金
前言
想帮大家避免的焦虑
给大家当垫脚石
如果你的收益比我高,先要恭喜你。你可以把我的组合作为一个基准,看看自己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与自己多赚的钱是否匹配,是否有优化空间。 如果你的收益比我低,也许可以想想为什么自己花了更大的精力收益反而更低了,会不会不操作反而更赚钱呢? 如果你完全不知道投资应该怎么下手,那我的这个实盘也许可以成为你的一个起点。这不是最好的策略,但一定在及格线之上。
我的建议
2021 年 4 月 1 日
为了主动承担与大家一致的风险,我会定期更新自己在各个投资上的具体比例,基数是我的全部财产减去生活备用金。这不是给大家的建议比例,大伙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做调整。
(关于长赢和永久组合的说明在这里)
我的投资理念——像买房一样买基金,长期持有、淡定收租。投资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省下精力多放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
关于主动基金的思考我有在知识星球里系统整理,需要的小伙可以参考,没有也不影响大家参考我的实证。(后台回复「知识星球」)
我的主动基金账户最新数据如下,3 月整体下跌大约 6%(数据来自雪球组合,最新比例富国天惠 47%,兴全趋势 47%,兴全合宜 6%)
增加一只新基金
3 年啦,我的主动基金组合终于不再是“哥俩相依为命”了,这次把兴全合宜也加进来,变成 3 只基金。
从开始对兴全合宜感兴趣尝试了解,到买入一小部分本金作为观察“先亏点钱试试”,到最后非常有信心地放入我的长期持有、只买不卖清单,掰手指头一算,花了 6 个多月。
先说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我的买入思路——供大家参考。
每月定投照常,但分出更多资金给兴全合宜(一半以上);
当其他投资卖出时,优先换入兴全合宜;
最后自然而然达到三只基金差不多的比例。
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尽量少冲击原有的投资组合,尤其不要为了买新基金而着急卖出旧基金。组合调整越激进、幅度越大,犯错的概率就越高,所以我会慢慢来,自然而然达到就好。
这和我买基金「长期持有、只买不卖」的理念是逻辑自洽的。我很在意这个,如果投资体系有自相矛盾的部分,投资会很痛苦。
花 6 个月考察一只基金,值得吗?
在考察兴全合宜中间的这 6 个月,中间总有小伙伴问我「考察得怎么样啦?决定买没有?」
我的回答总是「再等等」
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展开说说我的第 10 条人生信条:
10、要“十分相信+大资金+中等回报率”而不要“将信将疑+小仓位试水+上等回报率”
我有个猜测——中国绝大部分家庭过去这些年通过 4~5% 收益率的银行理财赚到的钱,要比基金、股票多得多,不过没有证据,只是猜测。
道理也简单。
过去银行理财的收益是固定的,大家非常确定所以敢用自己的大部分积蓄来买。虽然收益率不高,但因为投入大,最后赚到的收益非常可观。
但相比之下,大部分家庭对于基金和股票是半信半疑的态度,不会重金投资,所以就算最后收益率很高,到手也不会有很多钱。
“十分相信+大资金+中等回报率”可以带来非常丰厚的收益,而“将信将疑+小仓位试水+上等回报率”带来的只是看起来不错的收益率。
这个道理对于买基金也是一样的——关键点就在于寻找“十分相信”的投资。
对我来说,花 6 个月的时间找到一笔足够确信、愿意大笔买入、未来很多年都不需要纠结卖出的投资,这笔买卖其实很划算。
……
但也正是知道建立信任要花很长时间,所以我一直提醒大家不要盲目照搬我的投资选择。
信任我 ≠ 信任我的投资,就像很多读者相信我,但 2020 年下半年却很难信任兴全趋势一样。还是上面那句话:
如果大家打算参考我的持仓,我建议大家先少买一点,观察几个月,确定是否适合自己再多下手。一笔投资是否适合自己,往往在买过一点点才知道。
最好观察到这个程度:
(投资大师的)制胜习惯 17:永不谈论你正在做的事
投资大师:几乎从不对任何人说他正在做些什么。对其他人如何评价他的投资决策没兴趣也不关心。
失败的投资者:总在谈论他当前的投资,根据其他人的观点而不是现实变化来“检验”他的决策。
————《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
这是投资真正开始赚钱的起点。
财务自由:我的财务自由实证之路
投资实盘:十年之约,躺赚不难
抵御风险:3 月保险方案参考
干货汇总:一文打包三年干货(第四版) 👈 最近有更新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