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了个财务自由退休失败的故事(下)| 提前预防

也谈钱 也谈钱 2023-01-11

我自己最爱看两类财务自由的相关内容。

第一类是利用财务自由的优势加上作者独特的视角,变着花地解决某个看似棘手的问题。

比如之前读《钱:七步搞定终身收入》,一个小伙豪言壮志觉得自己得赚 2 亿美金才能财务自由,而作者 Robins 自己偏偏又是个真赚过 2 亿美元的亿万富豪。然后分分钟就把小哥追求的生活水平用 2000 万美金给推演出来了,目标直接简化 90%,看完我都惊呆了。

第二类就是看别人分享遇到的种种现实问题和反思,多吃别人的亏,自己以后就能少吃点 

接着昨天财务自由失败的故事说,分享几个我的收获供大家参考。

……

能被看到的风险反而很安全,危险的是看不到的

我之前调查过大伙对于财务自由的顾虑,大部分回答都和钱有关,比如熊市、通胀、经济危机、买房消费等等。

但看了小哥的故事,我发现这些大家都看得见的东西其实反而最安全。因为大家都想得到,已经有非常成熟的应对策略,作业抄好,加上自己别作死,基本不会出啥问题。

就像作者先后遭遇种种意外,家庭破裂、身患重疾,真实开销比计划高出了 30%,但 5 年过去,净资产扣除通胀以后反而比当初又高出 20%。最担心的投资收益稳如狗,反而是最不担心的家庭和健康一波三折。

可以考虑定期给自己家做“压力测试”,设想一下各个方面可能出现的最糟糕的局面是什么,假如真的发生应该如何应对。考察得越多往往信心就越足,预案才是抵抗风险的根本。

……

财务自由适合每个人,但退休真不一定

几年前我给大家分享过《穷爸爸富爸爸》系列「年轻乐享生活」里这么一段:

1994 年,在经过了近 10 年的奋斗之后,我终于获得了财务自由,那年我 47 岁。我的朋友奈尔打电话告诉我:“在出售公司后一定要至少休整一年。”

“休整一年?”我回答,“我要退休,再也不会回来工作。”

“不,你会回来的。”奈尔说。

当时我还不太能理解背后的意思,最近我渐渐想明白了。

一方面暂时放下工作能看清真实的自己。如果不是这次退休经历,作者自己都没发现同行了 20 年的妻子居然和自己的价值观有这么大的分歧。

但另一方面,换个心态、换个生活方式,我们大部分人还是会回到工作的,「彻底的」退休生活并不适合每个人。

幸福感的重要来源就是成就感和社会联系,感觉到“别人需要我”。而工作恰恰是我们大部分人获得这些最容易的渠道(工作,但不限于上班)

财务自由对生活最大的价值是扩充生活的选项,当遇到困难时,不再苦逼地从两个都很烂的选项里二选一。

但退休只是各种选项中的一个,未必是最适合自己的那个。之前 Sam 也得出过类似的结论,我当时看完他的分享还 YY 了一把

就算决定退休,也要先仗着“反正我也不干了”的心态去跟老板谈一波“无理要求”,万一真成了呢 

我们要给生活时刻备好 Plan B,但千万别忘了,Plan B 没排上用场的时候常常才是最理想的结果。最好的保险,就是那些从来没被理赔过的

……

钱不能直接解决问题,钱最大的价值是排除干扰

作者遭遇了种种生活上的挫折,但最后帮作者走出阴霾的却都不是钱本身。我非常同意这个张潇雨这个说法 👇

我觉得变得有钱的一个重要好处是,它能让人被迫停止寻找借口,不再把自己的焦虑和痛苦都归因于外界,而选择直面内心的真正问题。当然,人本来不需要太多财富就可以这么做的。

其实不仅仅是钱,很多客观条件,像文凭、健康、时间、关系等等都是这样。

每当我想在某个客观条件上找借口的时候,我总能发现没有这个条件还把事儿做成的人,也总能找到具备这个条件最后一塌糊涂的案例。

然后我发现问题的根源常常不是客观条件,而是我在口头上对这件事儿非常重视、非常焦虑,但在行动上却从未投入过与之匹配的时间和精力。

就引出了下一个问题


……

如何克服和别人攀比的焦虑

看完昨天的文章,也太就很紧张地跟我说,当她听说别人又买了什么、又晒了什么的时候,还是免不了焦虑和比较,退休以后会不会也出有问题……

然后我就问,那我们假如没有退休,还是同样的情况,能比得过吗?

我俩各自想了 5 秒钟。

哈,好像还是比不过。一下就不焦虑了 😂

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我们越是从客观条件、过去的经历和选择里面找原因,人越是焦虑。但试着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认知的局限,反而更能专注做好眼前的事儿,抓住当下的机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