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差点被坑 3 万多……

也谈钱 也谈钱 2022-04-30

开头大家先容我用几百字吐槽一下最近遇到的事儿。

记得之前国内有段时间挺流行买那种带喷水、带加热功能的马桶盖。我自己碰巧也亲身体验过一回,感觉真心不错,就一直心心念念以后新家也要来一个。网上做过功课,差不多几千块就能买到很不错的。

然后今年买房,德国建房的开发商一般是既管建房、也管装修,所以我就把这个需求也给开发商提了一些,想要把原来标配的马桶换成一个带类似功能的。开放商说好,帮我去找一下。

后来我收到了开放商寄来的书面报价,新马桶有两个可选:

  • “基本款”,价格 4500 欧元,折合人民币 3 万 5

  • 高端款,价格 6900 欧元

 我 TM 当时就懵逼了,这啥马桶要我 3 万多…… 但在德国生活久了,我也知道欧美的人工费巨贵,比如想在阳台上装个额外的水龙头,就一个水龙头,报价 8000 人民币;想装空调,安装费 16000,还是促销价。

所以我第一个怀疑就是人工费太贵了,就去查价格。

结果这下可好,开放商贼良心,人工费根本没收多少,马桶自己就卖这么贵。

我反倒莫名其妙地就被种草了…… 开始纠结到底要不要接受这个“超值又良心”的马桶。而且还有一个背后推手,心态上想要主要是为了健康,为了健康花钱怎么能说是铺张浪费呢 

所以一段时间我都有点焦虑。接受报价吧,真不舍得这笔钱;但如果不要,又觉得好像健康离我而去了,怎么要花钱的地方这么多。

……

到后来,我收到了第二份报价单,是室内地板的报价。

房间原来标配的地板颜色是那种偏黄的原木色,有点丑。这个“丑”真不是我主观偏见哈,是小红书大数据公认的丑  不信你们自己搜搜,全是这类颜色

后来我们要求换成这种带灰调的 ↓ 也是经过大数据检验的那种 

没看价格盲选了自己觉得最好看的,后来收到的报价是加价不到 10000 人民币,换全屋地板。

看完这份地板的报价单以后,我立马不再纠结之前的马桶了,反而开始庆幸多亏没冲动。

  • 花 3 万多咬牙上个马桶,一天就能用上 5 分钟,花了大价钱对生活的改善却非常有限。
  • 给全屋地板换个颜色,以后一天要看 24 小时,对以后的幸福感改善巨明显。而价格才只要 1/3 ,省下钱干点啥不好。

该怎么选就显而易见了,随后好长时间都在暗爽自己这个“马桶换地板”的英明神武决定 

……

其实讲这段经历不是来吐槽马桶和地板的哈,而是想借着回答一个经常被大伙提到的问题:怎么坚持攒钱?怎么控制欲望?

当我们只是衡量一笔消费是否值得时很容易陷入一种纠结,买了伤钱,不买又害怕错过。

但换个视角,思考同样甚至低得多的价格,能不能花在其他收获更大的地方,选择就会容易得多。

相比之下我们很容易就会注意到

  • 有些开销的代价很大,但带来的改善却并不明显。
  • 有些消费的价格很低,却能显著提升我们的生活幸福感。

做选择就会容易得多。

这个思路不仅仅是消费这样的小事儿,大到具体的商业决策或者投资也是一样。


最近在读一本书,《复盘网飞》,讲 Netflix 的创业史。他们在做决策时有一个“加拿大原则”。

网飞当初的主营业务是邮寄租赁 DVD,当时如果把业务扩展到加拿大,可以把营收增加 10%。

但网飞最后没这么做,因为他们发现获取这 10% 提升所付出的额外精力投入到原本国内的业务上能够获得更大的回报。

所以每当网飞提到“加拿大原则”时,都是在提醒自己,做这件事儿需要的资源能不能花到其他更重要的问题上。

攒钱这件事儿本身不应该通过自律和控制来“坚持”

我们要关注的不是压抑和控制自己的需求,不是“不买东西”。而是思考有没有能用这笔钱带来更大满足感的地方,这个过程很爽、幸福。

PS:之前给大伙分享过一个自测思路,可以测试自己把钱花在什么地方更能获得幸福感,也许可以参考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