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借鉴 | TESTBED2贰厂文创公园:从二厂到贰厂 —— 一个装置艺术引发的老厂房新社区营造事件
2020年,CitylinX设计联城与乐平公益基金会通过2020斯坦福中国创新峰会城市板块共同发起“可持续发展的共益城市与社区”的探讨,旨在链接更多群体共同交流分享共益城市与共益社区在中国的实践,寻求更多国内外优秀城市实践案例,探索形成可实践落地的方法论,持续与大家分享经验、交流体会、展开讨论,集结行动并推动共同创新支持、合作与发展。
案例③上海新天地社区——全球首个WELL健康社区认证项目之“5C”战略方法论与实现路径
策略借鉴2:从二厂到贰厂 —— 一个装置艺术引发的老厂房新社区营造事件
在三个中国代表项目与国际实践的案例分享之后,论坛邀请不同角度的利益相关方与致力于打造共益城市与社区的创新实践者进行了对谈,本周将聚焦五位分享者的策略、观点,探讨在中国背景下,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利益相关方角色、与不同的策略探讨如何打造可持续的共益社区。
从周迓昕以“重庆新城市精神”为目标打造的老旧厂房变身新社区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以社区创新实践者的角色切入,从利益相关方(居民、商家)的痛点出发,建立连接,以及不断通过各种小的事件去改变、影响利益相关方,再建立新的连接的过程。
*全文字数约 9800字,建议阅读时间 29分钟
周迓昕
重庆图比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金融硕士、资深营销策划人。现任重庆图比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重庆嶺空间当代艺术中心投资人,2009跻身重庆十大渝商,2013年被评为重庆十大风尚人物。周迓昕先生崇尚艺术、创新与跨界,国内外合作艺术家与设计师已超过80余人。
TESTBED2贰厂文创公园
位于渝中区鹅岭正街1号,总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是重庆市渝中区旧城改造示范项目。
前身是民国时期的中央银行印钞厂,1953年该厂变身重庆印制二厂,并一度成为重庆的彩印中心和西南地区的彩印巨头;2012年重庆印制二厂整体搬迁,原址空置起来;2014年初,岭空间当代艺术中心创始人周迓昕开始着手将其打造为文创公园;2017年6月2日,TESTBED2贰厂文创公园开园;开园至今,二厂已发展成为重庆备具代表性的特色文旅商业项目,成为重庆对外一张靓丽的新城市文化名片。
来源/重庆日报、赢商网重庆站
Base在怎样的社区?社区的特点?在城市中处于怎样的位置?
社区中有哪些不同的利益相关方?自身又属于哪一类的利益相关方角色?
社区共建是从哪里入手的?路径?新的连接又是如何产生的?
如何产生新的行动和活力?如何塑造传播影响力的?
各位朋友好,我来自重庆,筹划的当地的文创园区项目——TESTBED2贰厂文创公园于2017年开业。文创园区所在的老工业厂房,原先是建于1939年的民国中央银行的印钞厂,改造成为现在的文化产业园区,到今年为止是第6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特别是在当地社区的联动方面,包括影响到整个当地商业生态发展上,做出了一些小的成绩,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
首先介绍下这个社区背景,“鹅岭片区”在重庆渝中区的一个山头上面,位于“健康路”街道。约80年以来,鹅岭片区一直处于城市的核心区,由于在山上,多年来交通都不方便,在相对山脚下比较平坦的地方会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或是有益处的开发。山体几十年以来一直没有人动过,所以从建国至今,都处于“城市飞地”的地位,居民数量日益减少,既没有传统的配套商业,也没有新的开发商带来新项目,老龄化的情况很严重,年轻人几乎完全离开这个区域,停车和交通都是这个社区存在的比较大的问题。原来在社区里也有一些工厂,但慢慢废弃了。所以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社区——虽然位于城中间,却很少被关注。
我们发现这个工厂后,就希望在城市相对核心区的地方营造新的社区文化,希望做成比较新潮的文化据点。重庆对外常见的形象符号如火锅、美女、“棒棒”已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但是我希望把城市多样性与多面性通过项目在社区里做实验,看到城市更多的可能性,所以选择了这个没有商业、没有居民的特殊社区。2014年时,我们希望,社区项目万一产生了一些影响力,获得一些成绩,是否可以让更多的人关注到文化的力量与社区营造的力量,而不是完全依托在做生意的传统观念定位上。所以,我们选择了一个大家看来非常不可思议的地方。
在项目里,我们做过一些非常小的事。比如说这个工厂一墙之隔的员工宿舍,大概有3、40年的历史。从厂区管理的角度来说,居住空间和生产空间是分开的,于是工人下班回家时,先要爬5~6层楼高的山坡,再爬到约8层楼高的宿舍楼,也没有电梯,每天要走十几层楼的山路才能到家。退休工人基本上都是老年人,特别希望装电梯,操作层面上无法实现;另一个想法是拆掉工厂和宿舍间的围墙,直接从工厂回家,大概能够节约6层楼路径。直到我们进入到项目之前,由于居民、街道办事处和原来的工厂管理方之间存在多年的矛盾,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我们认为很容易实现,愿意为他们打开围墙,他们从老工厂和文创园里面经过,我们没有任何的损失,营造和谐的邻居关系也是共建非常重要的标志。但是,遭到了反对意见和警告。比如一旦打开,居民在园区内遛狗,甚至办丧事通过等。我们坚持打开,装了电子铁门,给所有的居民发放了进出通行卡,一方面居民可以通过,同时也有相应的管理措施。
我们通过厂区的建设结合自身企业的努力,将整个园区的道路系统、绿化系统、灯光系统、排污系统等进行了更新改造,令当地及周边区域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大提升。还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小事。一些临街商铺虽然处于城市核心区,但非常破败,像3、40年之前的样子。我们发起了名为““山上山下好邻居”的活动,组织山上山下的小商铺业主来园区观摩,学习新时代下如何去装修、改造、优化店铺。由于他们没有设计能力,所以我们发起这个活动,为参与了“山上山下好邻居”的商铺提供无偿的商业计划建议、装修设计等等,帮助他们进行更新。截止目前,计划持续了3年多,上上下下影响并更新了40几家商业,无论是从服务质量到产品到装修方面,都有较大的改善。于是将园区内客户体验的半径无形中扩张到片区——不仅仅是只进到园区里才能感受,只要进入片区都能够感受到浓浓的“社区一家人”的感觉。这是我们做的一些小事。
利益相关方大概分为几个方面:第一,政府;第二,国有企业,资产持有人;第三,当地居民;第四,外来流入的务工人员;第五,社区创新的实践者。由于涉及面比较多,资产关系比较复杂,利益相关方各自诉求也不太一样。我们的核心工作自下而上,不是首先联动政府,反而先联动当地的商业和居民,为企业、居民、商业扎实地做事情,再把取得的成绩与总结的经验,形成方法论总结送给政府。包括我在2016年时邀请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到片区进行调研,前后花了200多万人民币形成的调研成果,作为当地规划研究的参考建议提交给政府,和政府之间形成了“我们干了他们想干不能干的事,我们的水平更高,我们做事情的态度更好”的参照模式。所以也慢慢接纳了我们的一些想法。到目前为止,我们这种自下而上的工作方式,反而使项目获得了比较大的发展空间,在项目的报批报建等传统规定的流程上产生了较大的突破。我们把这个突破的经验总结贡献给行业相关单位,如国土、规划、建设部门,让整个片区成为了重庆市的城市更新的示范样板项目,其中很多经验被推广到全市范围内。
项目得到的政府补贴很少,原则上,我们不接受政府的补贴,因为我们希望通过企业自身行为在市场上获取实打实的收益,让政府打消“很多企业做事只为政府补贴而来”的顾虑,反而建立了多方的信任感,从而让工作在当地开展得比较顺利。谢谢。
论坛时间有限,为便于大家理解加深项目理解,CitylinX设计联城引用了相关内容,从项目诞生的初衷、定位、历史沿革、空间视觉设计与策划手法、原则、逻辑等多个角度,较为全面地介绍了TESTBED2二厂文创公园项目在可持续城市与共益社区的路径方面的实践。
下列图文内容转载自TESTBED2贰厂文创公园
从二厂到贰厂 —— 一件装置艺术作品的诞生
本文撰于2018年8月
寻找一条归家的秘径
贰厂文创公园执行董事 厂长周迓昕
贰厂到底是什么?我不知道。这个模式是否能复制?我不知道。这个产业能赚多少钱?我更不知道。
当然,能获得多少人的认可,更无从知道。因为那些都不是我梦想的起点和逻辑。
在高速发展的城市中穿行,看着方兴未艾的城市建设和拆迁,逛着千店千面的商业空间,感受着贫瘠干枯的文化市场,日复一日的枯燥平淡的生活,严重的困扰着我。
这还是我的故乡吗?这还是我生长的那座城市吗?这还是我最美的家园吗?
No
我几乎迷失在这个现代化迷幻的城市之中,一直努力试图找寻出一条归家的秘径。那是一条充满生机的道路,那是一条自由欢畅的小径,那里通向我们心中的理想家园。也许这并不是所有人的需求,也许你今天甚至也看不到它的存在。可是,我却相信,这一条密径始终存在于我的好奇和渴望中。
在2014年的某一天,我和我的伙伴们联手摁下了一个神秘的按钮。从此开启了一场寻梦、追梦、筑梦的神奇之旅…
对于未来,我一无所知,但对于当下,我只能说,遇见你们,真好。
最让我欣慰的是,看到一群鲜活的年轻人也加入到这不可思议的乌托邦项目中。我的重要助手陈一中就是当中最为突出的一个。
我邀请他来作为贰厂团队的代表,给大家分享到底贰厂在他眼里是什么。
从二厂到贰厂—— 一件装置艺术作品的诞生
副厂长 / 设计艺术总监 陈一中
我的老板姓周,我们都亲切地叫他周厂长。他经常在公众场合这样介绍我和他相识的故事:“一中是一个优秀的青年艺术家,而贰厂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艺术作品,只有艺术作品才能把他骗到手。”
广场上,某快递公司脏兮兮的面包车,半块烂广告布包裹着的报废叉车,印象中常用在公共厕所的白色瓷砖贴满其中两栋厂房。
我伫立在一栋有红色老楼板的房子里,拿着单反相机兴奋地拍下吱嘎作响的楼梯、斜进光线的房间、斑驳破旧的墙面,还有浮在空气中的灰尘。穿过砖房之间的夹缝,扒开一人高的杂草,废弃小院里,烂了一半的藤沙发上摊着一本过期杂志,上面印着老外给某国产化妆品拍的广告,地上散落着报废的扑克...
多么戏剧性的场景!对于做试验影像的人而言,这里简直是创作的天堂。也许你们Get不到我的点。就像站在木讷的老厂房面前,颓废下隐藏的故事让人兴奋,但即便周厂长极具煽动性地描述着未来的规划和梦想,我还是很难想象贰厂到底会长成什么样。
最初,捧着总经理助理和项目艺术总监的官帽上任,每天面对的不仅是大量行政管理琐事,还有随时切换频道的脑暴会。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平面设计都成为研究贰厂的隐秘入口,那些艺术的观念和视觉经验似乎也终于找到其用武之地!
三年多以来,最初关于“TESTBED2贰厂”可能是一件艺术作品的想法变得越来越清晰。而她如果是一件艺术作品的话,那必定是一件伟大的装置艺术。
❶
— 关于装置艺术 —
一只保存在充满甲醛的玻璃柜中的鲨鱼
马赛尔·杜尚、约瑟夫·博伊斯、达敏·赫斯特,蔡国强、黄永砯。这些响当当的艺术大咖都是装置艺术的代名词。西方有小便池、黄油块、鲨鱼头,东方有瓜子、火药还有毒虫。我估计你也一头雾水,但这就是当代艺术的乐趣:面对你已经熟悉或麻木的对象,艺术家将他们抽离出日常生活,并重新进行排列组合。当你在艺术的语境下(例如在美术馆)凝视他的时候,他会为你打开通向另一个世界的入口,一切都可以被再解读、再认知、再创造。
美国艺术批评家安东尼·强森(Anthony Janson)对后现代主义时期装置艺术有一段这样的评述:“按照解构主义艺术家的观点,世界就是‘文本’(text),装置艺术可以被看做是这种观念的完美宣示。但装置的意象,就连创作它的艺术家也无法完全把握。因此,‘读者’能自由地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解读。装置艺术家创造一个另外的世界,它是一个自我的宇宙,既陌生,又似曾相识。
观众不得不自己寻找走出这微缩宇宙的途径。装置所创造的新奇的环境,引发观众的记忆,产生以记忆形式出现的经验,观众借助于自己的理解,又进一步强化这种经验。其结果是,‘文本’的写作,得到了观众的帮助。就装置本身而言,它们仅仅是容器而已,它们能容纳任何‘作者’和‘读者’希望放入的内容。因此,装置艺术可以作为最顺手的媒介,用来表达社会的、政治的或者个人的内容。”
装置艺术与文本,看似没有关连的媒介却因当代艺术重审一切的精神而被链接,观众需要用力穿透固有的思维,借助文本的阐释去理解艺术家想要展现的另一个世界。
在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中,客观世界是被文本化的。因为早在我们出生之前,整个语言文化系统就已存在,当我们开始学习语言的时候,这个潜在的语言文化系统逐渐将其整个结构与秩序强加给我们。“文本不是外在实物的反映,而是一系列符号的延迟和差异的永无止境的游戏。”就像你说“一把椅子”,它只是你头脑中的一个概念,实物并不总在眼前,无论你如何描述都只能无穷接近于所指的物体,在这个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就产生了差异和延迟。因此,阐释者无法超越解释,他被囚禁于语言的牢笼之中,必须面对修辞和差异构成的无休止的符号游戏。
常常被人问起贰厂到底是什么的时候,我们说:她是“国际化,无界,创意厂”,她是“旧城更新的区域性示范项目”,她是“重庆新商业旅游文化的地标”。但这些看似定性的概念背后,掩藏的却是无法定性的概念描述。德里达是想说世界不可言说么?不是的。这种不准确,撼动了已有的文本的完美,为革新撕开一个隐秘的口子。
实物、照片、文本构成我们认知世界的三个主要通道
装置艺术,直接运用实物引涉文本和意向。艺术家所挪用的物品或材料,变成意义的载体和通道,她让生活经验的对象变得陌生。例如一把“椅子”,瞬间转变为坐过这把椅子的人已经离开的证明(哲学上,叫做“不在场”);不同式样的椅子成为不同身份和社会等级的象征。装置艺术用隐喻的视觉文本对世界进行阐释,建构起另一个世界。
❷
— 创作素材 —
贰厂已有的文本素材非常丰富。上个世纪30年代她曾经是民国中央银行印钞厂的一部分。1994年,印制三厂与印制二厂合并,厂里斥资3800万,从德国进口了一台巨型绿色凹印机,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印刷技术。之后,因印刷污染问题作为重点整治企业被国家环保部关停。
在厂区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陆续新建了大小三十几栋单层或多层建筑,最老的是1939年的9号楼——曾经的造币车间。其他的每一栋楼从外观上都代表了那个时期的印刷工厂建筑风格与审美。2号楼的水洗石外墙、弧形转角修饰,1号楼的马赛克,31号楼和华江楼的白色瓷砖,等等。这里除了存在于文献和记忆里的历史故事,还有依然可见的建筑、装饰以及厂房空间。这些已有的材料,提供给我们一套绝佳的创作素材。
如何在这个材料基础之上,重新进行创作,形成一件真正意义上的装置艺术作品?
❸
— “还原”理论 —
现象学奠基人,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提出的“还原”理论,是我在创作上尊崇的基准。他帮助我将先入为主的经验隔离,回归原点,回到现场。设计上,我们将现存的对标案例隔离,从眼前的二厂进入,从头梳理思路。厂房空间、工业遗迹、建筑机理、残留的机械,当然还有无数垃圾、荒草。由于二厂历史久远,几度改朝换代,原始建筑蓝图遗失殆尽,我们和设计团队走遍二厂的每一个角落,亲手测绘需要的数据,研究现场的每一种材料,生产出大量照片、手稿、图纸。在这个过程中,二厂已有的厂房空间、楼与楼之间的夹缝通道、下沉庭院,建筑物和环境中的形状、色彩、机理等一系列原生符号被归纳出来,成为跳跃在白纸之上的初始素材和意向。
❹
— 互文性原则 —
人们不仅珍惜当下,也喜欢追忆旧时光。承载记忆的老建筑,遗留的老物件、斑驳的机理,为人们提供了可见的通道。这些幸存的视觉符号是宝贵的,即不可一概清除,也无需过度设计。另一方面,随着城市现代生活的发展,舒适合理的生活空间、优质的消费品与服务、现代的视觉设计与体验,也逐渐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
历史与当下的结合已有很多成功案例,不论是伦敦的Rough Luxe Hotel,还是上海的网红酒店水舍都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喜爱。如何把握历史与当下的关系?如何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剥离多余的元素?历史与创新结合点又在哪里?用解构主义的话来说,贰厂历史和新的创作之间需要更紧密的互文关系,这是贰厂作为艺术装置得以成型和完整的关键。
❺
— 无界的态度 —
二厂原有工业厂房只满足了当时印刷生产的单一需求,空间封闭、动线单一。厂区将不同等级功能的车间和办公区域进行严格划分,行政大楼、纸品仓库、凹印车间、扑克牌车间,外围用石墙与外界隔离。
但对于未来的贰厂,这里必定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我们希望原有厂区的封闭空间尽可能打开:广场的围墙该被推倒,独立的楼栋可以联通,原有的室内空间要被打破!让贰厂成为一体的容器,是这件装置作品成型的基础。不仅如此,我们还要让已有空间继续生长,将遗弃和边缘化的空间全部激活,延伸出小广场、外挑平台、空中连廊、天台等等。这也是把玩空间,从解构到重构的趣味所在。
❻
— 视觉逻辑寻找 —
在贰厂的视觉建构上,我们即尊重原貌,也慎重地反思和改造。两栋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厂房,外立面被白色的瓷砖包裹。一方面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建筑流行符号,一方面又与当下的审美背道而驰。是否保留,如何改造,在我们和设计师之间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论。最后,我们在瓷砖自然剥落的地方,找到了突破口。原来白色瓷砖下埋藏的是灰色混凝土。在当下,它正是建筑大师和新锐设计师争相使用的网红建筑材料。
混凝土作为一种纯粹的建筑材料,显示出的是一种最本质的美感,体现的是“素面朝天”的品味,材料本身的柔软感、刚硬感、冷漠感不仅对人的感官及精神产生影响,同时可以表达出建筑自身的情感。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白瓷砖和混凝土表面逐渐脱离形成空鼓,也形成安全隐患。最终我们决定跟随时间这双无形的手,随机剥离已经空鼓的瓷砖。让其下代表当代建筑设计美感的混凝土暴露出来,在大面积的白色瓷砖立面上形成随机散开的“点”。为了主观强化混凝土与白瓷砖两种符号的对比,我们继续将附着在加建部分的白瓷砖整体剥落,使其形成独立的混凝土“面”。
“点、线、面”作为造型艺术基础符号,就像是中文的笔画,是一切造型语言的本质。纵观现有的艺术与设计样式,当我们把所有的形象、色彩和意向隐去,遗留下的就是点,线,面。
用解构主义的逻辑来理解,成型的艺术与设计样式已经被复杂的文本系统反复构建,并且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如果直接挪用,对于一个新生的系统只会消化不良。只有通过解构和还原,尽力拨开被编织和阐释的符号及其意向,才能从本质出发建立起新的系统。
在所有对于贰厂的视觉创意和设计沟通上,我们一直坚持做减法的原则,围绕核心的配色系统,将原始的二厂符号和新符号统一于点、线、面的归纳和提炼,形成了以“点面结合,线贯始终”的空间视觉逻辑。将不必要的造型去掉,将多余的修饰去掉,将不协调的色彩去掉,还原出融入贰厂视觉系统的形象。
❼
— 跨界平台 —
在整个贰厂的创意设计过程中,我们前期邀请到英国的Will Alsop先生带领他的团队规划了贰厂的业态和部分建筑改造方案。Will Alsop先生是一位非常有意思的建筑师,同时也是一位艺术家。他认为,“谁也无法完全预测一件完整的作品会是什么样子,直到他完成。如果能预测,这一定是一件失败的作品。”在贰厂AllDesign的工作室里,最大的不是设计图纸,而是一面可以挥洒色彩的任意形状的涂绘墙。他不仅自己在墙上创作,也鼓励他的设计师们加入到他的表达之中。他提出的“白纸精神”,Rough Luxury——粗野与奢华的共生概念,都与我们的初衷不谋而合。他们的设计方案个性鲜明、造型大胆。Will先生艺术家+建筑师的综合气质,让他的每一个单体建筑作品都充满张力和个性。针对贰厂设计的一系列寄生建筑虽然因为各种原因未能一一实现,但这已经让我们的团队兴奋不已。
除此之外,我们邀请了国内许多优秀团队陆续加入到贰厂的创作中,包括可是机构的孔翔先生对贰厂的建筑外立面及公共区域也进行了非常多有意思的试验性创意设计;几里设计的齐帆先生对贰厂景观区域进行了颇为有趣的深化;知名美女设计师唐尼娜女士挑选了室内公共卫生间作为其创意设计的领域;沈雷作为江南设计师的领军人物参与到我们隐居酒店项目改造中;胡子哥谢柯作为本地暖男型设计师的头牌,倾力打造了中国治愈性商业的新型零售空间——真理客厅。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我们与本地知名的营销整合机构高戈以及当地的艺术家合作,在贰厂完整的空间视觉框架下衍生出的一系列小装置作品。包括导示水牌、休闲桌椅、复古邮箱、公区造景,这些作品大都运用了厂区本身存在的物品来进行创意和改造。铁条,金属网,木托盘,老书柜,废电箱,都一一被我们拆解和重组,构成新的独立物件。一方面积累了很多实战经验,同时也深刻体会到非标准化生产给创意落地带来的挑战。我们一方面尊重设计师的个性和独有设计理念,一方面我们也坚持将不同设计师的创作纳入到贰厂“点线面”的设计逻辑当中,把不适合贰厂设计逻辑,无法消化的部分舍去,从而保持贰厂的完整和风格的统一。
高戈互动与本地艺术家 综合材料
“贰厂”这件作品是历经三年时间,各路创意设计大咖在无数沟通和博弈,以及各方妥协之下的结果。其中我们不得不提到退休工程师舒华彬先生带领的重庆市建科院的结构专家和施工团队,他们通力合作,通过大量的设计讨论会和现场沟通会,才逐渐将我们构建的蓝图一项一项在实际的空间当中建造出来。用舒华彬老先生的总结来说,我们是将周厂长的语言,设计师和艺术家的“画”变成了建筑,实现了“结构构件、建筑构件、装饰构件的三位一体”。
❽
— 开放的容器 —
2016年10月,贰厂的公共区域改造基本完成,同时意味着这件装置作品的实体架构基本成型。但这件艺术作品,才刚刚开始她的新生命。旧厂房与新构筑物共生和对话,传递出截然不同的意向:斑驳的老墙反射出历史的回响,孟加拉玫瑰红的玻璃护栏透出妖魅的当代气质。这些究竟意味着什么,或许对于设计师,对于贰厂的打造者都不能完全的把握。在这个新的世界中,除了点线面的生长逻辑,还有从中衍生出的极简的视觉标准与本质化的价值标准。他们也被运用在平面识别系统和配套设施设计、商家设计协调准则之上。
作为一个装置艺术作品,贰厂创造出一个另外的世界,它是一个自我的宇宙,既陌生,又似曾相识。这个世界吸引了一帮有趣、有品、有故事的人成为这里的主人。他们在这个框架中放入自己的内容,一同加入到“文本”的写作中。对于入驻园区的商家形象,我们关注的是设计本身的纯粹性和专业度。这种专业度体现在设计师对设计风格和设计手法的深度理解,以及对贰厂已有系统的感知和综合考量。不被接纳的,不是跨界突破,而是缺乏逻辑和深度的思考。东拼西凑的视觉表象只会和贰厂的整体架构格格不入,是我们要尽力协调和避免的。只有纯粹、合理、逻辑清晰的丰富内容,才能最终融入到贰厂的系统当中。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入驻商家 室内 / 外立面 / 户外空间形象
❾
— 生命的装置 —
除了这些固定的主人,在贰厂的世界里,每天都会发生持续性的在地活动和事件,并由此将外部的内容引入到贰厂内部。TESTMART试集,哈佛大学城市研讨峰会,主题电影拍摄,文艺短片的打造,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等等。这些新鲜的事件将一波又一波的人,声音,文本,图像带入到贰厂内部,与贰厂自有的内容发生链接,从而产生出新的声音散播到外界。
来到贰厂的客人们,穿行于高低起伏街巷和交织错落的空间,在历史与当代共生的视觉符号与意向中迷失。他们不得不自己寻找走出这个微缩宇宙的途径。我们可以制定出一条参观路线,却无法带你认知这个世界的全部。因为我们也是这个世界中迷失的成员,这个世界的生长,并不完全掌握在我们的手中。观众不得不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互动方式和解读途径。拍照,消费,体验,思考,贰厂所创造出的新奇环境,一方面引发观众的记忆,同时产生出对新事物的好奇与感知,他们借助于自己的理解进一步强化这种经验。其结果是,贰厂的文本生长,得到了观众的帮助。因为就贰厂本身而言,她仅仅是容器而已。她能容纳任何“作者”和“读者”希望放入的内容。
未来的贰厂,或将成为重庆“旧城更新的区域性示范项目”,或是“重庆新文化的聚集地”,甚至全国“新商业旅游文化的地标”,但这都只是过程。贰厂作为一个拥有持续生命力的艺术作品,在不断生长变异。她注定会影响我的一生,也终将影响一群和我一样鲜活的人。
本文作者:陈一中
感谢阅读!
对谈部分文字来源于2020斯坦福中国创新峰会
案例部分图文内容转载自TESTBED2贰厂文创公园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查看峰会城市板块视频+音频(提取码: itg4)
共益城市与社区讨论群
近期群内将集中分享斯坦福论坛上的案例,也将长期分享、讨论社会创新、社区治理、城市更新相关的国内外案例及其他相关资讯,欢迎加入交流!
群二维码若失效,也可添加助手CitylinX小天使微信:CitylinXGo
主题分享
业务范畴
CitylinX设计联城专注于为城市更新与老城保护复兴领域提供专业咨询与顾问服务,同时提供跨界资源的整合与全链条解决方案服务,主营以下三类:
A.城市更新,老城保护复兴、老旧厂房改造利用全过程顾问服务
模式研究 | 政策分析 | 策划定位 | 业态招商 | 规划设计管理 | 品牌推广 | 运营建议 | 投融资分析 | 实施过程顾问 | 社区建设 | 本地文化再生 | 社区公共与文化设施策划
B.城市品牌与跨界城市策展
城市/街区大型品牌活动策划组织与传播推广 | 城市策展 | 城市相关活动的策划组织:例如设计挑战竞赛、学术论坛、展览、工作坊、临时店、市集、文化体验
活动、社区参与等
C.跨界资源整合&城市营造中心策划、组织与运营
为区域量身定制:特色主题的在地城市营造中心的策划、组织与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