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麻辣烫双雄:张亮和杨国福竟是一家人?!

范盒 2023-01-08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范盒” 选择关注公众号

说起中国街头美食


你肯定脱口而出的是:

沙县小吃、兰州拉面、麻辣烫!


尤其是张亮麻辣烫和杨国福麻辣烫

这两者,堪比麦当劳和肯德基、

苏宁和国美、奔驰和宝马

有前者的地方不出百米就能找到后者



这么多年来外卖吃货党

经常纠结的问题就是订哪家?


听说民间还自发形成了

张亮派和杨国福派!

两派可谓是水火不容啊~


但是,最近一条

#张亮是杨国福的外甥#的话题

上了微博热搜

一时间引发网友热议!


大家惊呼:本以为

两个闹得不可开交的竞争对手

竟然是一家人!



1


但经过多方证实,张亮并不是杨国福的外甥,俩人来自同一个村,顶多算是个远亲关系,但在网络热议的背后,也说明了麻辣烫受欢迎程度。


许多吃货可能不知道,麻辣烫这种起源于川渝地区的小吃,做到全国连锁的,并不是四川人而是东北人。


两人都在哈尔滨宾县发家,随后逐步扩张,发展到全国加盟,目前杨国福已有6000多家加盟店,张亮麻辣烫也已有超过4500家门店。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东北人总给人一种刻板印象:他们喜欢铁饭碗,比较保守,缺乏开创精神,不适应市场经济。


但事实证明这种印象真的很局限。


2


当年,麻辣烫在全国如星火燎原,借着经济发展的东风,顺理成章地传到了哈尔滨宾县。



据说,有一天,杨国福在家门口新开的麻辣烫店里吃了一碗麻辣烫后,觉得这东西好吃,但有个问题:麻辣烫的口味有点重。


虽然麻辣烫又麻又辣,但在寻常川菜中,这个问题不严重,可是在蔬菜大量吸水的情况下,一切都变得过度麻辣,那就有点让人受不了了。


于是,以杨国福为代表的东北麻辣烫早期创业者便开始思考把变态辣的四川麻辣烫改造成微辣甚至无辣,最终研制出了迎合大众口味的东北麻辣烫。




就这样,杨国福麻辣烫迅速发展,它冲出山海关,从2013年起,以每年开店1000家的速度在全国疯狂扩张。


截至到2017年,全国的连锁店面有五千多家,而各地零散店面包括流动小贩在内,肯定要远远大于这个数。



3


其实麻辣烫两大巨头布局全国的背后,是来自黑龙江省的餐饮集团军。


和张亮、杨国福一样,黑龙江出产的餐饮品牌普遍主抓线下流量渠道,以加盟模式快速攻城略地。




据不完全统计,除了合计门店9000余家的麻辣烫双星,来自黑龙江的无名缘米粉线下门店多达6000余家,火锅品牌刘一锅、辣荘也分别有1000家和300家门店。


有着“水饺界华为”之称的喜家德也同样在全国铺设了460家门店,此外还有冰城串吧、武圣羊杂割、遇见小面等明星品牌。




那么起源于四川的麻辣烫怎么就被东北推广开了呢?


有人分析:麻辣烫经营模式演练成熟,转向四川省外开拓的时候,恰好在 1997 年左右,当时正是下岗潮,而受到冲击最重的地区就是东北。


那时候大批失去工作的东北城市工人,被迫成为预备役的街头摊贩,而餐饮成了他们的某生手段,毕竟,谁不要吃饭呢?



大多数下岗人员都选择商贸餐饮业作为自己的就业意向:


一是,餐饮的就业门槛是最低的,尤其是麻辣烫,不论技术门槛还是资金门槛都比较低。


二是,吃饭是刚需,只要价钱合理,总有相对应的消费者。


但是靠海量下岗工人撑起来的餐饮业,东北本地肯定消化不了,必须走出去,才有生路。


因此在那个一没资源二没资金三没环境,大家都是一穷二白的时代,麻辣烫等低成本低门槛又能走出去的餐饮行业受到了创业者的青睐。



4


就拿沙县小吃来说,90年代,一群沙县人流浪到外地,为了生存,就开始在街边卖家乡特产的小吃。


这些一块钱一碗的扁肉、拌面,“一天能卖四五百碗,第一天就有300多元的营业额”。


恰好在那个时候,深圳等南方诸多城市开始涌现大量的打工者、创业者,对于这些廉价的快餐需求很大,因此推动了沙县小吃的发展。



同时沙县当地政府也积极赋能,从1996年到现在,为了沙县小吃能够打响,沙县政府成立了专门的领导班子——沙县小吃办。


对内,小吃办就负责培训手艺,甚至出现了倒贴钱求你去学的情况。而对外,他们在各地成立办事处,帮在外开店的沙县人解决各类问题,甚至包括小孩子入学等。



如今从宾县和沙县的经济模式来看,真正适合穷地方发展的产业,可能就是连锁型的餐饮业,或者说是连锁型的低门槛服务业了。


而杨国福麻辣烫、张亮麻辣烫以及沙县小吃就是一个很好的参考。


70周年LOGO

垃圾分类

味全文案

策划案例

美团变黄

无印良品

ALDI首店

盒马失速

字要大!

赵本山卖水

营养五谷

瑞幸干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