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开食品商家的“狡猾”宣传,只需这4步
作为大学专业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的我,在购买食品时,会习惯性地看包装上的配料、说明。
因为我总觉得商品宣传像个花言巧语的销售,好处可能被夸大,缺点有意无意地隐藏,读懂食品配料、标签才是真正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当然,其实很多人可能对此并不怎么了解,部分商家才有在宣传上“投机取巧”的机会,比如前阵子元气森林的道歉事件。
因此我重新了解一番食品标签,并整理出阅读包装的4个步骤(本文仅对预包装食品标签作介绍)。
01
无视包装上的宣传标语
商家有推陈出新的需求,消费者也有对健康的需求,于是近年来商家陆续推出些带有噱头的产品,如低糖低脂……可能是想让大家吃零食也能心安理得些吧。
但是噱头归噱头,包装上的标识并不是随便乱来的,而是有法律法规规定的。
好比包装上标注为“无糖”或“不含糖”,实际上根据《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下称“营养标签通则”),只要糖的含量≤0.5g/100g(固体食品)或100ml(饮料),都可声称为“无糖”[1]。
由此可看,其实“无糖”食品并不一定是“0糖”,因此,如果单纯从包装上去判断食品的本质,并不是十分准确。
02
看配料表
无视包装宣传,其实挺难做到,但接下来这一步:仔细看配料表,不管商家怎么打擦边球,都逃不出你的火眼金睛。
看配料表中的成分
看配料表,食品制作时用了什么原料都会一清二楚。
这是一瓶今年1月14日生产的XX森林乳茶,如果你能发现配料表中“结晶果糖”这4个字,自然就会对此前宣传的“0蔗糖”产生疑问:
看了配料表,自然就能get到这只是商家在玩文字游戏了。
看成分加入量
看完成分有什么,我们来了解成分里谁多谁少的问题。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配料表中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加入量不超过 2%的配料,可以不按递减顺序排列[2]。通俗来讲,也就是添加占比越高的原料,排名越靠前。
对于糖果来说,排名第一位肯定就是糖,其次是维持糖果形状(如软还是硬)、口味等一些配料。
对于饮料来说,排名第一位几乎也是水,于含糖饮料而言,第二位几乎都是白砂糖。
而这个不含糖的饮料,第二位也是提供甜味的代糖(深深地感受到被甜味支配的“恐惧”)。
还有一款产品,它不是软糖、硬糖,但白砂糖通常是它配料表的第一位,那就是——巧克力。
03
看营养成分表
如果你想知道吃了这个食物,相当于摄入了哪些营养素,会不会容易引起肥胖?蛋白质够不够?会不会存在隐形盐?……那还得靠“营养成分表”,要注意看哪些内容呢?
一定要向消费者呈现的内容[1]
营养标签中组成主要包括3部分:
1)核心营养素
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
2)各营养素的含量
通常会以每份(可能是100g/100ml或其他计数单位,以包装上为准)该食品所含的具体含量显示。
3)营养素参考值(NRV)
NRV指的是该食品所提供的营养素占一天所需总量的百分比。
使用了特定原料后强制显示的内容
除了核心元素展示,当产品中使用了营养强化剂,营养成分表上也必须把相关信息展示出来,例如:
钙强化的饼干
添加维生素C的软糖
留意“每份”的定义是否统一
另外要提醒的是,并不是每个营养成分表上的“每份”都是固定数字100的,如果要横向对比同类产品的营养成分时,别忘了换算成相同的“每份”单位。
例如下面两款薯片,换算同一单位(40g/份)以后,会发现第二款的能量、脂肪、钠等关注的指标相对第一款会低些(但依旧改变不了它们高油高脂的“真面目”)。
乐X原切薯片营养成分表(每包净重40g)
来 源 | TB百事集团官方旗舰店
可X克纯切薯片营养成分表(每包净重40g)
来 源 | TB苏宁易购
04
看产品净含量
营养成分表的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那是不是看到超级高的热量、钠等的NRV就不建议吃;对于强化了营养素的零食就值得吃呢?
在思考这个问题前,依然不能忽略营养成分表上“每份”的存在。
简单来说,你要准确估计吃完一包薯片后的脂肪摄入量,还得看这包薯片的净含量是多少。上述可X克薯片脂肪的 NRV 每100g高达53%,但实际上一包薯片才40g,也就是说即使一个人干掉一包薯片,脂肪摄入并没有营养成分表上多(当然长期高油高脂的零食是不建议的)。
同理,上面提到的钙强化饼干实际净含量其实只有37g,那么干完这盒饼干后,钙的摄入其实也打折了,才177.23mg,但同时你摄入了770kJ的热量;而一盒200ml的牛奶就能提供240mg的钙、6.8g蛋白质,热量也才548kJ,从相同热量水平下获取钙的效率而言,喝牛奶显然是更好的选择。
总的来说,了解食品各营养成分的步骤:配料表——营养成分表——净含量,对食品包装上的宣传多留个心眼,避免掉入商家的文字游戏里啦。
相关阅读
1. GB 28050-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2. GB7718-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何杏滢
阅读原文,可向医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