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3年7月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活跃的医生集团只剩十分之一,我们跟张强聊了聊这一行的未来

健闻谭卓曌 八点健闻 2019-10-29


  • 2014年以来,全国医生集团“野蛮生长”,数量超过1000家。

  • 2018年,出现大量“僵尸”集团,还在活跃的只有100多家,医生集团热度暴跌,被打入资本市场冷宫。

  • 作为先行者,张强医生集团逆势而上,在全国12个城市设点,拥有5家诊所,希望三年做到亚洲第一。

  • 跟飞刀走穴不一样,做医生集团就是创业,做不到全力以赴,失败率基本上100%。


资本退潮、热钱消失后,医生集团走到了一个新的节点。


2014年,医生集团一炮而红,立马受到资本的青睐。全国首个创建的张强医生集团首轮融资数千万元。冬雷脑科医生集团、凯尔瑞肾内科医生集团紧随其后,也轻松拿到上千万元的融资。


据上海交大非公立医院经营管理研究所和《看医界》传媒发布的《中国医生集团发展报告》,截止2018年末,全国医生集团数量已逾1000家。


但就在2018年,由于股权分配、运营模式、医生兼职等多重问题,市场上出现了一大批“僵尸”医生集团,处于不运营、不运转状态。医生集团似乎热度暴跌,被打入资本市场“冷宫”。


2019年10月13日在沈阳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医生集团联盟大会上,八点健闻获悉目前还在活跃的医生集团数量最多是100多家。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业内风声四起,医生集团这条路是不是走不通了?


作为中国第一家医生集团的创始人,张强对此不以为然。每天,他都在社交媒体上发一句“早安”,配一张以自己为原型的玩偶,戴着眼镜,咧着嘴笑。外界的质疑,并没有打乱他的计划,继续逆势而上。他的医生集团已经在全国12个城市设点,并拥有了5家诊所。


△以张强为原型的玩偶


冬雷脑科医生集团的创始人宋冬雷,目前正在为自建医院忙得不亦乐乎;沃医妇产名医集团创始人龚晓明也在物色医院选址……中国医生集团联盟最初的7大医生集团都在不遗余力地忙着“迭代”。


张强认为,自己融资并不难。一边是,坐落在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医技大楼的张强医生集团国际静脉病中心开业在即;另一边,则是美国的子公司将会正式成立。


半年多前,八点健闻在《张强医生集团:四年四次战略调整,从做加法到做减法》一文中,提出过一个问题,医生集团盈利吗?张强当时的回复是略为亏损。半年过去了,账面上已经盈利,但随着扩张的深入,张强此次的回复仍旧是,“马上又要主动亏损,投入更多人才和诊所布局。”

 

医生集团是创业,不全力以赴失败率100%


八点健闻:医生集团目前主要面临什么问题?


张强:这一两年,医生集团会面临调整。正规的医生集团机会更多;不正规的、运营管理水平比较落后的,或者市场影响力比较小的,可能受到大的影响,一些假的医生集团会过滤出去。


八点健闻:行业中哪些变化让你欣喜?


张强:有一个走向比较好,就是大家意识到医疗技术的重要性。医生集团的本质是提供比公立医院更好的医疗技术和服务。以前很多人把医生集团的口号一喊,仍旧是飞刀走穴、中介经纪这种初级模式,技术上与公立医院没有区别。


医生集团有更大的价值,就是能不能引领某一项技术,把行业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新层次。就拿静脉病来说,我们能不能把国内静脉病水平提高到世界一流行列里,这个标杆作用,更具价值。


八点健闻:整个行业有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吗?


张强:比我预期的还要好。去年,各式各样的医生集团涌现,有些表现不尽人意。于是,市场产生了一些质疑。那是因为医生集团的概念被混淆,很多只是“赶时髦”。今年开始,头部的一些企业走向新高度,又受到了关注。下半年开始,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找我们了解医生集团的人又多起来了。


医生集团有两波高潮。第一波是全国最早成立的7家医生集团,带动了一批。第二波是孙宏涛创立的医生集团,这一波带动的医生集团很多,但也最早陷入沉寂,导致资本对医生集团看淡、看空。但体制外的医生集团,去年逆势而上,冒出了一批。


八点健闻:今年想跳出体制的医生,与以前有什么不一样?


张强:第一波是有情怀和梦想的医生,他们跳出体制,是觉得医患关系不行,要改善。现在有一些医生想出来,是因为职业环境发生变化,灰色收入在下降。而体制外的医生环境在改善,晋升、科研等社会地位在提高。


八点健闻:这一波体制内出来的人多吗?


张强:人数很难预测。取决于几个方面,一个是公立医院,很多政策有滞后性,大家在这条船上,看不到未来危险来临有多快。所以,很多人趁着改革还有一点空间,就会再等等。


一个是民营医疗机构,今年面临巨大挑战,找到好的医生团队很难,过去的营销手段失灵,整个社会办医的门槛又下降,竞争对手大量涌现,民营医院出现倒闭、抛卖。


这样一来,医生会摇摆。因此,医生集团就会单独起到很大的作用。医生集团既不是民营医院,又不是公立医院,作为一个医生组织,有可能给他们提供一个有安全感的一种选择。


但截止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医生集团变得非常的庞大或者非常的成熟,还是处在发展过程。所以,这三方都在博弈,博弈的最终结果是哪个胜出的时候,会决定了整个医生的流向。


八点健闻:那一拨“僵尸”医生集团为什么没有做好?


张强:目前,中国的医保支付手段是跟医疗机构捆绑,不和医生捆绑。在这种环境下,医生集团能生存,一定是因为它有超越三甲医院的临床技术和服务能力。


如果不具备这一点,即便有资本进来,经营都非常困难,人家不认可你这个医疗品牌。所以,大量市场上的医生集团首先要问一下,你凭什么在体制外能够生存,能赢得患者信赖


再一个,体制内的医生精力分配没那么多。如果把病人引流到民营医院,自然会受到公立医院的反对,也不符合法规。


八点健闻:技术要达到怎样的水平才能跳出来?


张强:至少要中高层水平,才能进入市场。跳出来之后,还得不断创新学习。总是要跑在前面,不在全国第一,至少是所在的省份做到一流水平,这样才有生存空间。


八点健闻:哪一种模式或特征的医生集团,在未来是走得通的?


张强:医生集团在中国是创业。既然是创业,成功率是比较低的。做不到全力以赴,失败率基本上100%。


在中国,各种机会都有。像上海的德达医院,切入点就是心脏大血管,因为孙立忠教授团队在这个领域实力很强。我们这个团队在静脉病领域基础最好,才会从静脉曲张这个方面切入。


张强团队在做静脉曲张CHIVA门诊治疗

 

通过技术领先,三年做到亚洲第一


八点健闻:张强医生集团的目标是什么?


张强:希望在三年之内,做到亚洲最好的静脉病平台。就不与国内比了,国内也没啥对手。


八点健闻:计划过怎么实现吗?


张强:通过技术领先。现有的技术,一定有它的弊病。比如说静脉曲张,传统的抽剥手术,住院要五六天,甚至十天,病人痛得难受,还会有并发症。后来好一点,出现了激光射频,但也可能有血栓发生,还有静脉破坏以后产生的静脉炎。我们现在采用了一种新方法,不破坏血管,完全颠覆过去做法。这个技术,有人尝试去做,但很难做到最正规。


八点健闻:怎么形成自己的技术壁垒?


张强:就是用心。做的时间长,专门研究,这就不一样。专门做咖啡的,天天在研究咖啡,跟一个只喝了几次咖啡,也要开个咖啡馆,做出来的味道是不一样的。为了进步,我们与世界上的专家,几乎每隔几天就互动,经常有病历分享。


八点健闻:为什么要强调技术领先?


张强:世界在变,医学知识也在变。每五年大概就会有一个知识更新。即便现在是一个领域专家,假如不学习,五年以后就可能被淘汰。


比如说,2015年,我们在全国最早引入射频消融,2017年,我们就把它淘汰掉。不是五年,而是两年时间。但到了今天,还有很多著名的三甲医院把这项技术作为他们引以骄傲的新技术。


医生学习能力足够好,有足够自信心,才敢走出这一步。很多人不敢走出体制,最大的因素是对外面的不确定世界缺乏自信。假如你有学习能力,出来怕什么呢?世界变,你也变。


八点健闻:怎么定义这个亚洲第一?


张强:病例数量和机构规模是一方面。中国病人多,从数量上能体现一定的价值,但这不是绝对的。我们不能跟国外拼数量。如果以数量来定的话,我们现在一共有几万个病例,老早是世界第一名了。真正引以自豪的是质量,每个病人得到的治疗质量是不是世界最高水平,比如安全性、复发率以及服务的可及性。


欧洲医生在国际静脉病中心


八点健闻:竞争对手可能是谁?


张强:真正的竞争对手是我们自己。从技术上来讲,我们没有很明确的一个对手。不过,我们看到了自身有很多弱点,比如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还不够。前两天,客户系统上线以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担心患者的体验会不好,又临时把它下线。


八点健闻:你觉得自己的医生集团处于什么水平?


张强:对自己要求低一点,就会觉得挺好的。要求高一点的话,就觉得自己还不够。做医生集团,初衷是希望人人享有优质医疗,但目前的服务人群仍是条件好一些、要求高一点的小众。如果比作马拉松的话,我们大概只跑了前面几公里。医生集团该有的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毕竟时间比较短。

 

诊室里为什么必须要放一张桌子?


八点健闻:美国的医生集团很成熟,我们与美国的区别是什么?


张强:跟国外相比,欠缺的是没有好的土壤。什么是医生集团,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很多医生可能脑海里连这四个字都没有。而且,我们的公立医疗体系是垄断性质,大部分医生处在一个舒适区,让医生放弃这种舒适,走出体制,门槛非常高。不像美国医生到attending(主治医生)之后,都是在私立机构,它有一个成熟的环境。


美国的医保支付里,有一笔费用叫医师费。在中国,医生是没有这笔费用的,一切都是跟医疗机构捆绑。这个时候,医生在没有一个市场价格的时候,走出体制外是很困难的。


但中国的医生集团更容易把规模做大。因为,我们的医疗资源极度不均衡,城乡差异非常大。医生集团可以跨区域发展,品牌可以很快打到全国各地。美国各个地区的医生水平比较均衡,每个医生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一个患者群,它是属于分割状态。农村医生有一批患者,城市医生也有一批患者,很少有医生可以跨区域发展。


而且,国内医生集团的竞争没有那么白热化,走出体制的医生还是很少。总体来讲,还没有进入到一个蓝海市场,处于蓝海市场的这种周期会比国外的要长。


八点健闻:您前一段时间去美国参观了他们的医生集团,有什么样不一样的体会?


张强:看到了很多差距。美国很多的诊室环境发生了改变,桌子没有了,医生跟病人直接面对面。你看我们,隔得远远的,病人坐在那边,医生坐在这边。即便坐在一起,都不看病人眼睛的。这种细节上的变化,就看到了我们的差距。人家在变化,我们几十年过去了,还要求诊室里必须要放一张桌子,不放一张桌子,这个诊所还批不出来。


美国的诊室,已经没有桌子


感触最深的是去看一家美国诊所,像静脉曲张的这种治疗,已经从手术室治疗模式变到了office模式。也就是说,在治疗室就可以做手术,感染率也并没有增加,成本反而下降。咱们手术室的话,投入就很大,浪费也严重。


八点健闻:哪些地方浪费了?


张强:国内的一些手术必须要住院,住好几天,才能医保报销。有些手术比如静脉曲张,国外已经做了研究,层流手术室的感染率不比普通手术室低,如果维护不好,甚至感染率更高,为什么我们还要大量投入建设这种层流手术室?


八点健闻:未来我们的发展会像美国那样吗?


张强:不会。中国会比较多元化,有公立体系,也有私立体系,呈现多元化的服务。而且各个省、市区域差异很大,主要是文化上、经济水平上决定了中国更丰富、多层次的服务。


中国不太会像美国那样,有大量的医生集团。公立体系,会支撑起基本医疗,基本医疗是老百姓最大的医疗需求。但医生集团会在专科领域发挥独特作用,专科垂直领域未来会是一个很好的发展。


八点健闻:现在已经淘汰一批“僵尸”医生集团,未来会不会各个领域都出现相应的医生集团?


张强:会的。之前我还在跟一个麻醉医生说,中国还没有麻醉医生集团。仅仅过了几个月,就出现了麻醉医生集团。所以,各个领域都会出现。未来,各个领域可能都会有一个头部的医生集团出现。


八点健闻:很多民营医院也在发展专科,对医生集团有冲击吗?


张强:总体来讲,大部分民营医院都没有跳出公立医院的影子,无论经营模式,还是技术水平,大部分是跟随着公立医院。但医生集团有可能在专科领域、在技术上超越三甲医院,这是跟民营医院最大的区别。


张强访问米兰,设立欧洲办事处

 

医生集团一半是商业,一半是梦想


八点健闻:团队有多少人?


张强:40多人,主要在北上广,都是全职,但我们之后会引入国外的团队。


八点健闻:会为招收医生犯愁吗?


张强:确实,符合标准的优秀医生会比较少一些,所以我们会花点时间去挑选。


八点健闻:你对这些医生的要求是什么?


张强:现阶段来看,我希望这些医生都是种子,不仅要求他是一个好医生,还要具备一定的潜在领导力,一定的影响力。这样他可以复制出更多的张强医生,这是现阶段的一些要求。


八点健闻:在医生这块的投入大概会占到多少?


张强:接近百分之五十。


八点健闻:担心把他们培养好之后,他们会跳槽吗?


张强:不担心。我们争取变得更优秀,成为这些医生最好的选择。也会推出期权激励机制,将来优秀的医生会高度捆绑。万一有个医生能力很强,愿意出去自立,这也是我们的成功,也是我们的骄傲。


我以前接受采访的时候就说过一句话,只有市场上有大量医生集团的时候,这才是我们的价值体现,也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我们的梦想之一。这个梦想虽然跟商业不一定吻合,但我以前说过一句话,张强医生集团,一半是商业,一半是梦想。两个都能实现,那不是更好。

 


谭卓曌|撰稿
微信号:tzz19930706
子木|责编
微信号:19898989




他们明明是生病了,却常常被当作“叛逆”

华西医院改革往事



我们尊重原创版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郑琪|授权转载
微信号:1281949389
商务合作
上海:leslee 13916263824
北京:Jessie 13911125922


线索爆料、意见反馈,加入核心读者社群
请扫码联系健闻君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参与读者调查。已经参与过的朋友请忽略。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