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3年7月3日 被检测为删除。
被微信屏蔽
京东集团今年5月对外宣布成立京东健康子集团,并完成10亿美元融资,估值近500亿元人民币。不到半年时间,京东健康于10月28日召开了首次合作伙伴大会,同时公布了截至目前的部分运营状况: 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医药零售渠道,占零售市场15%以上的份额。超过老百姓大药房、大参林以及益丰药房等线下连锁药店。 三个月前,原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零售生活服务事业群总裁辛利军调任京东健康CEO,他在会后的小规模群访中,详细介绍了目前京东健康的整体思路。他表示,京东集团是长线投入医疗健康领域,比如京东集团董事长刘强东了解医疗健康中的民生属性,目前营收KPI的要求仅仅是把投入的“利息赚回来”。
△京东健康CEO辛利军 但辛利军却面临一个更难的业绩压力——在互联网医院业务版块的用户满意程度。这是一个在外界看来很难量化并在短期内说服投资者的指标。 京东最早试水健康板块是从2013年开始,以保健品等非药品类零售的电商业务出现在大众视野,但此前关注仅仅在医药电商圈,很少有人留意它在互联网医疗的动作,外界所知的互联网平台级活跃者是阿里健康、平安、腾讯等。不少业内人士甚至到今年融资消息传出后,才了解京东健康的全方位布局。 实际上,京东健康的筹谋不止于此,其在医疗领域早已全面拉长战线。区别于辛利军此前对外宣布的医药健康电商、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智慧解决方案四个业务板块,他此次重新梳理了业务板块为“医药供应链、医疗服务和慢病管理”三大领域,加上京东健康APP预计年底上线,这些领域的布局将会完成从线上到线下的完整闭环。 京东健康布局策略的调整,意味着其将重点以to C的运营能力布局健康全产业链,而非只针对健康产业某一版块。“单向创业很难赢,我只要进入这个领域,所有产业都要被动涉及到,”辛利军说,“京东健康不是啥都做,是拔出萝卜带着泥,健康产业很难找到孤立的产业。”
京东健康交出首份成绩单 辛利军在今年7月接受八点健闻专访时透露,称其已是中国最大的药品零售商,但当时并未披露具体数据。 10月28日,2019京东健康合作伙伴大会上,辛利军给出了一组数据:三年时间,京东大药房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医药零售渠道,占零售市场15%以上的份额,贡献了超过60%的专科用药销售额,有超过一半药品被发往三线以下城市。 在会后的采访中,他还表示,2018年京东健康零售营收超过200亿元。这组营收数据高于线下连锁药店排名靠前的老百姓大药房、大参林以及益丰药房,2018年这些药店的营收规模都在70-100亿元之间。 京东的药品零售以线上自营部分为主。这一营收规模,已超过了此前市场关注度更高的阿里健康与平安好医生。阿里健康2018年度财年营收近51亿元,其中医药自营业务约为42亿元。更早些披露2018年业绩的平安好医生,其健康商城业务(即医药电商)收入为18.6亿元。
△京东健康医药部总经理金恩林在合作大会上做分享
京东健康能做到这个规模的零售营收,跟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分不开。 京东健康成立之前,京东集团就已经整合了京东大药房线上和线下的业务,打通了医药工业企业、商业企业、零售企业和医疗机构之间的链条。其既有B2C这种直接服务于患者业务,也有B2B这种面对线下诊所和药店的业务,通过“药京采”平台连接了线下10万多家药店和个人诊所。 京东健康的另一优势是背靠京东强大的物流体系,能够实现次日达、当日达甚至一小时达。八点健闻曾报道过甘肃省省内处方流转的新闻,药品配送是重要一环,而京东成为该省唯一一家药品配送企业。 此外,在医药供应链环节,尤其在消费类产品中,京东健康将改变以往的销售方式,根据行业数据以及京东用户行为特征分析,反向给品牌商和企业定制产品方向并推广。以轮椅为例,京东健康将根据用户需求,提供需求框架,并将数据反向给到厂商,定制化设计轮椅并售卖。
互联网医院是“亏钱”业务
2019年1月21日,刚上线的京东互联网医院打出广告:“问诊专家仅需0.1元!”。以近乎购物狂欢的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
如今,京东互联网医院每天有2.5万门诊,已成为增速最快的互联网医疗平台之一。但短期内辛利军并不指望靠京东互联网医院来赚钱,目前还 是一个“亏本”的生意。
与好大夫依靠聚集医生的模式不同,京东互联网医院的打法是和医院合作,“让在我们这里执业的医生有原本医院的支持和背书”,辛利军坦诚:医生在自己的医院是最开心的,不管是医疗资源也好,还是执业安全性而言。
促成互联网医院落地,痛点来自于医院本身,“医药分离之后,外科医生收入在明显上涨,内科医生收入大幅度下降,这迫使医生转型,医生本身是希望阳光收入的”。
互联网医院的竞争相当激烈,今年互联网医院新政出台,要求互联网医院必须以线下实体医院为依托,没有线下实体依托的互联网医院将面临淘汰。而很多公立医院在取消药品、耗材加成之后,迫切需要转型,增强患者粘性,加上网售处方药的放开,很多公立医院不愿意放弃“这一蛋糕”,希望自建网上医院,将线下服务延伸至网上。 但现实问题是,大多数公立医院并不具备建互联网医院的现实条件,没有to C 的运营能力。常见的,只是院内信息化的移动端。以协和医院为例,即便是全国著名医院,但其医院线上app的挂号量每天只有100个左右。而更多医院则以app界面单一,功能单一被患者”吐槽”:只有挂号功能,没有复诊、没有随诊、没有药品配送服务等,公立医院的线上app无法完成线上到线下的闭环,甚至无法释放优质的医生资源。
辛利军认为,京东和宿迁的合作,是真正意义上第一个互联网医院。“我们利用京东互联网医院搭建了一个宿迁互联网医院,等于是京东在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圆圈里划了一块地给你。我们把区域性的患者变成全国性的患者,把医生的执业场所从区域性转换到全国性。”
京东推出京东互联网医院后,“很多公立医院愿意和我们合作,书记和院长的配合很重要,有的医院院长和书记有完整的思路和想法,但这样的医院很少。光医院有想法还不行,还得当地医保来配合。”
除了与公立医院共建“亏本”的互联网医院,京东健康仍是“野心勃勃”。辛利军透露,未来将和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合作,建立心脏病领域国家级研究型互联网医院。也就是说,京东的互联网医院将走专科道路,不断延伸,从心脏病领域覆盖至其他专科。
互联网医疗,巨头们的战争
线上风起云涌,线下暗流涌动。最近一年,阿里、腾讯、平安等玩家陆续布局线下,抢占赛道。
今年年初,阿里刚刚完成对爱康国宾的私有化,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最近又耗资近50亿人民币从体检巨头美年健康的控股股东手中接下10.82%的股份,一跃成为美年健康的第二大股东。
在阿里此前的布局中,流量大多集中在线上,并未与线下打通,现有健康数据维度单一,难以形成较为完整的健康档案。而一年内拿下两大体检巨头,阿里的野心暴露无遗:通过与线下体检机构打通,形成完整的流量入口与数据来源。
与阿里不同,腾讯则选择了连锁药店作为其线下布局的一环。就在10月9日,据媒体报道,腾讯计划向高瓴资本集团的中国药店业务投资约5亿美元,而该业务的估值约为25亿美元。高瓴资本旗下的高济医疗通过一口气收购上万线下药店,坐上了全国连锁药店“最大规模”的交椅,一时间难以”消化“,腾讯的到来,恰好能够形成处方流转的雏形,以及健康管理线上线下闭环的可能性,双方互利。
京东健康的线下入口在哪里?目前来看,京东健康“强势”进入慢病管理领域,并以精神病专科作为首个发力点。 目前,京东健康签约了8家精神病专科医院,其中包括天津市安定医院等,建立精神病专科医联体。天津市安定医院门诊量在全国精神病专科医院中排第一,日门诊量近2000人。
京东健康的目标,是先把京东自己3亿用户的健康管理做起来。“在过往,京东健康就是一家医药电商,如果不能给顾客做全周期健康管理的话,我们就不能成为一个健康公司”。 辛利军说:“整个药品零售领域和整个大健康10万多亿的体量相比,非常小。如果我们仅仅聚焦于医药领域的话,格局就小了。” 吴靖|撰稿 微信号:1136352312 王吉陆|责编
微信号:wangjilu006
我们尊重原创版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郑琪|授权转载 微信号:1281949389 商务合作
上海:leslee 13916263824 北京:Jessie 13911125922 线索爆料、意见反馈,加入核心读者社群 请扫码联系健闻君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参与读者调查。已经参与过的朋友请忽略。谢谢!
其他
京东健康独立后首次披露业绩,凭什么做成中国最大医药零售商?
京东健康宣布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医药零售渠道,占零售市场15%以上的份额。
这个规模的零售营收,跟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分不开,例如物流体系能够实现次日达、当日达甚至一小时达。
与好大夫依靠聚集医生的模式不同,京东互联网医院的打法是和医院合作。相当于在互联网平台圈一块地给医院。
药品零售领域和整个大健康10万多亿的体量相比,非常小。如果仅仅聚焦于医药领域的话,格局就小了。
Modified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