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书〕这是一份万众瞩目的艺术类选书指南

喻米兜 私享史 2021-03-10

自上一篇心理学书单发布以来,收到了更多让我发布艺术类书单的留言。感谢大家对身为重度艺术爱好者的我的信任,也正是基于这份信任,对艺术类书籍的推荐我要慎之又慎。毕竟,一本心理学书籍的主要评价指标只包括内容靠谱和翻译过硬,而一本艺术类书籍除了要做到这两点,还必须考察其排版设计和印刷效果。艺术书通常比较贵,若非这四项指标都达标,实在对不起读者花费的大把银子。在本文中,我会提供一份整体的遴选指南,并推荐若干优质图书作为例证(字体加粗),以我的信誉为这些书的品质做担保;同时,我会直言不讳地批评一些品质不佳的图书及其出品方,本文也就兼具了避雷指南之功效。

在上一篇的末尾,我特地加了个买了书怎么读的彩蛋。鉴于艺术类图书的特性,本文先来谈谈怎么读。毫无疑问,批判性思维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应该掌握具体一门学科或一个领域的方法论。在一本写给美国高中生的艺术教材中,作者提供了艺术欣赏的最基本的四部曲:1.描述(它画了什么)2.分析(它是怎么画的)3.阐释(它表达了什么)4.评价(它画得怎么样),具体内容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有了方法论还不够,我们必须进一步掌握具体知识,才能配合方法一起使用。就艺术欣赏而言,最基础的知识也是四块:1.视觉要素(色彩、线条、纹理、空间)2.设计原则(平衡、比例、节奏、统一)3.艺术媒介(绘画、雕塑、摄影、建筑)4.艺术史(流派、技法、艺术家、时代背景)。然后我们把这三方面(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和具体知识)整合运用到艺术欣赏中,观看,观看,再观看。理论结合实践,逐步形成你个人的喜好、品味、见解和艺术观。

01

教材类(艺术史与艺术理论)

这一类对应前述具体知识。好比我们认识一台汽车需要了解它的部件和构造,我们欣赏一幅画,同样需要了解组成它的要素和艺术家组织这些要素的原则。通过视觉认识了一幅画本身之后,我们还需要结合它的创作背景等外部知识来对这幅画进行阐释,这就是学习艺术史的作用。


我隆重推荐的第一本书,也是我的艺术启蒙书——《与艺术相伴》,它在我心目中的地位相当于心理学书单中的《这才是心理学》。英美图书市场对于艺术书的具体知识其实存在分野,一类书专门讲授前两/三块,另一类书专门讲授艺术史,这一本教材则是少有的把四块知识放在一起讲授的典范,通过具体的艺术品插图把艺术史与前三块知识进行关联。


我认为,任何一个对艺术感兴趣的读者都应该从这本书读起。即便它最初的中文版大部分页码都是黑白印刷,也足以让当初那个闯入艺术殿堂的小屁孩甘之如饴。这本书后来推出过全彩版,但由于版权到期已经不再印刷(有黑市价),据说未来也无望再推出中文新版,真的非常遗憾!有条件的读者可以购买英文第12版

比较奇怪的是,专门讲授前两/三块的艺术书,国内几乎没有引进过,这其实一类知识打底书其实非常重要;而专门讲述艺术史的书,凡是英美驰名的教材国内差不多都引进了,我则坚定不移地力荐厚达1200页的《詹森艺术史》(在我心中地位相当于《心理学导论》)。这是一本循着“如何更好地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世界”的风格演进这条主线写成的西方艺术史,新版经六位教授合力修订,不仅风格史这条主线编排合理,与之相伴的思想史和政治史这条副线的处理与把握也非常到位,称得上是艺术史入门的不二之选(更多介绍请搜索我的书评《艺术史的范畴及其写法》)。

我知道不少读者是通过贡布里希的名著《艺术的故事》走进艺术史大门的,它当然是一本经典佳作。但我认为,任何一个学科都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在财力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应该首选与时俱进的教材。詹森虽然早已作古,但新版经过专家修订,吸纳了不少艺术史界的新观念(比如增加女性和非白人艺术家的比重);而《艺术的故事》自贡布里希去世后早已不再修订,不断推出所谓新版只是变着花样迎合市场和新读者。经典之所以是经典,认可的是它的历史贡献和地位,而不意味着时过境迁之后历久弥新。当然,对财力精力都很充裕的读者,还是值得推荐。

避雷指南01

艺术史过时读物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老掉牙的艺术史书籍,最著名的如房龙、希利尔的作品,都是百年之前的老古董了,几乎不值得读。很多出版社扎堆出版这些作品,完全是因为成本低又好赚钱:这些古书没有版权限制,编辑在正文里随意插入一些低清版本的名画凑数,做工很廉价,利润却不菲。即便有些正经出版社很认真地旧瓶装新酒,译文经过修订,插入的图片都很考究,也还是有炒剩饭之嫌。

避雷指南02

重庆大学出版社:《培生艺术史》


这套书是非常典型的骚操作。作为全球最著名的教材出版商,培生出版了很多种艺术类教材(比如《詹森艺术史》),而没有哪一本被冠上出版社大名“培生”。中文版乱改书名也就罢了,重点是这套书无论翻译、编辑、排版还是印刷都存在明显差池。去年某艺术大V跟出版社合作推销此书,价格比网店贵还一度卖到脱销,有多位粉丝事后反映书的质量问题,投诉无门,欲哭无泪。

对于中国艺术,我极力推荐杜朴和文以诚编著的《中国艺术与文化》,这是一部在广泛且深邃的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历史语境之中构建出的艺术与文化史,更是我的中国艺术启蒙书。去年后浪推出了所谓全彩修订版,我觉得有过度包装之嫌,读平装本就好。此外,我推荐高居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方闻(上海书画出版社)两位学者的学术著作集,前者的《图说中国绘画史》特别适合入门。顺便,我斗胆不推荐苏立文的著作(包括《中国艺术史》),我认为他的写作行文枯燥,材料堆砌,逻辑散漫,缺乏洞见。

02

合集画册类(艺术鉴赏)

这一类既不像教材那样着重于知识的讲授,也不像专题画册那样针对某个主题进行鉴赏。它们通常把重点放在读图上,通过一幅又一幅画的具体赏析来培养读者的眼力,也由此连带学到一些具体知识。我之前已经专门推荐过的新版《艺术通史》即属于这一类的精品。去年有书至美从DK引进的《温迪嬷嬷讲述1000幅世界名画》和《伟大的艺术家》也不错,只是我觉得中文排版设计不如英文原版爽目。

避雷指南03

中国人拼凑的大杂烩


国外同类书通常都是专家领衔,经专业美术出版社选取有图源的高清名画编撰而成,国内这类书有许多则是由名不见经传的谁人打着“带你欣赏世界名画”的名头找三流出版社攒成的劣质书,图片不是低清就是存在明显色差,文字也多为剪刀浆糊而成,误人子弟。

避雷指南04

日本专家讲西洋艺术


这是我的偏见,且不否认其中仍然有好书。近年来从日本引进的关于西方艺术的书籍越来越多,我读过几本,感觉从东洋看西洋隔了一层纱,观念陈旧甚至还有讲错的,与其看这种二手讲解,不如直接找英美专家。更何况其中不少是非常功利的快餐读物,有一本书名就很恶俗:《给商界精英的西方美术史:全球精英人士的标配素养》,艺术是用来爱的,不是用来装的。

03

专题画册类(艺术家及流派)

此处引入一个重要选书常识:艺术类图书首先要认准它的出版社,国际上各大知名美术出版社都有自家品牌的专题画册系列,它们几乎等同于品质保证。为首的当属源自维也纳的费顿出版社,大概也是国内引进最多的。我印象中特别不错的几个系列包括广西美术出版社引进的焦点艺术家系列,介绍现当代艺术家的生平和作品;后浪出版公司引进的艺术与观念系列,既有学术深度,也有作品赏析;在此隆重推荐的则是费顿经典系列,毫不夸张地说,它代表了艺术画册印刷的最高水平。比如其中一册《波提切利》中的《春》,我无缘得见真迹,但光是这印刷品就看得我起生理反应,它绝对是我见过印得最好看的《春》!当然,它的价格也代表了最高水平,但真的值得收藏在家反复摩挲。

第二家则是源自德国科隆的Taschen出版社,它家有两个主要系列,一个是Basic Art Series 2.0,国内有引进但据说翻译质量不佳;另一个是Bibliotheca Universalis系列,厚重的小开本几乎收录了每一位大师的全部重要作品(甚至全集),而且价格亲民,我就买过好几本原版(题图最右),这个系列国内也引进了几本,不过跟原版比起来还是稍逊一筹。


此外有美国的Harry N. Abrams,英国的Thames & Hudson,德国的Kehrer Verlag和Prestel,意大利的Rizzoli Libri和Skira,不胜枚举,都是国际知名美术出版社。此处值得推荐的是未读UnRead从Rizzoli Libri子品牌引进的图解欧洲艺术史系列,不过全套八本尚未出齐。

总之,从这些出版社引进的图书,品质最有保证。但到底有多大保证,最终取决于国内出版社的操作。即便是我特别认可的后浪也有失手之处,比如它家引进的费顿彩色艺术经典图书馆系列,由于费顿源文件已丢失,后浪把原书扫描并调色之后,有些作品仍然色彩失真;再比如前述艺术与观念系列,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也引进了其中一部分,跟后浪比起来做工就糙多了。

避雷指南05

中国国家地理:“纸上美术馆”系列


这套书去年上市时做过大张旗鼓的宣传,大概因为出品方是中国国家地理的缘故,跨界请了很多科普大V帮忙宣传。这套书号称“世界各大美术馆供图,高清画质,同类书中优质水准,色彩逼近原作”,真敢胡吹,《蒙克》那册就有好几幅存在明显色差。加上定价畸高,有我前述那么多珠玉的情况下,还真犯不着选择这一套。

04

博物馆藏品类

除了上面介绍的国际知名美术出版社,实际上,那些国际知名的艺术博物馆也常常拥有很优质的出版团队,博物馆官方参与推出的以自家藏品为主题的图录或画册多为精品。入选改变我思想的十一本书(正是第十一本)的《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就是这样一本印刷精美的佳作(注意我并不连带推荐跟风之作《大英博物馆中国简史》),还有后浪出品的《MoMA的绘画和雕塑》也非常漂亮。顺带提一句,MoMA去年庆祝成立90周年,好几本馆藏图录都更新了,其新版MoMA Highlights的版式设计让我爱不释手。

此处想重点介绍我心中艺术博物馆的标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出版物。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有引进《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藏绘画》,后浪有引进《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指南》,一大一小,都是五星级推荐。此外,大都会还先后出版过好几种系列图书,已经绝版的可以在博物馆官网下载高清PDF,而我特别喜欢的则是How to Read系列,由大都会各领域专家针对一个艺术品主题,利用大都会自己的藏品作详细赏析,既涨知识又饱眼福,目前只有两本引进,分别是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如何读中国画》和后浪的《如何解读希腊陶瓶》。

避雷指南06

凤凰壹力:“伟大的博物馆”系列


这一套画册从意大利引进,非常有名也卖得很好,把世界各大艺术博物馆都收录其中,印刷质量也不错。但是,其中好多本的翻译质量实在太差,很多文字宛如机器翻译,不堪卒读!特别讽刺的是,这套书是凤凰壹力跟以翻译见长的译林出版社合作出版的,简直是毁译林的名声,合作需谨慎。

05

展览图录类

我恐怕有一半的艺术知识及视觉经验都是拜展览图录所赐。世界那么大,每年有那么多艺术展,绝大多数我们都没有机会亲临现场观摩,于是随展览出版的图录就成了最佳替代品。由于是专业博物馆加专业出版社的强强联合,展览图录通常从形式到内容都是高品质的,不仅包括全部展品的高清图片,还有专家撰写的相关论文,更重要的是,这些图片是以策展的思路重新编排的,比如针对某位艺术家的回顾展,图录所呈现出的深度和新鲜感要比专题画册强很多。题图的Edvard Munch是我收藏的一本五星级图录,收录了挪威举办的蒙克诞辰150周年特展;还有我曾经拍视频特地分享过的澳门艺术博物馆纪念中法建交的特展图录《绘画传奇》,装帧赏心悦目。


这些不在内地举办的展览的图录通常很难买到,加上价格不菲,于是图书馆的美术特藏就成了很好的去处,反正我受益良多。比如我曾经专文介绍过的30年前在洛杉矶县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堕落的艺术回顾展,就完全是基于图书馆借来的图录写成,写完仿佛有一种亲自参观过这个特展的幻觉,可见该图录制作水平之高。不过国内出版社很少会引进这些图录,大概是觉得受众太少,个例比如后浪引进过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出的《镜花水月:西方时尚里的中国风》,有书至美今年引进了之前在大英博物馆展出的《爱德华·蒙克:爱与焦虑》(可惜这本的翻译质量实在太差,疑似机翻)。


相比之下,内地博物馆配合展览出版的图录,观念和水平都有待提高。我认为国家博物馆为其所举办的一系列海外引进特展制作的图录质量还不错,兼顾了学术性,其他博物馆的此类特展图录通常就只剩下高清图片的堆砌了。特别遗憾的是,内地博物馆举办的不少关于中国艺术的重量级特展,甚至没有出版图录,不知道是精力有限还是能力有限所致,希望以后能改善吧。

避雷指南07

国内私立博物馆的圈钱展览


近年来,随着大众对艺术欣赏需求的提升,国内不少私立博物馆以各种名义引进了不少西方艺术史特展,天价门票且不论,关键是有些展览属于明目张胆的骗人,比如我曾揭露过的源自意大利某野鸡家族的文艺复兴展。由于价高货次,这些高调宣传的特展通常不会正式出版图录,但需要警惕的是馆方自行印制并现场销售的展览手册。当然,不去参观这些圈钱展是最明智的选择。

06

少儿启蒙类

为满足家长的需求特辟这一类进行介绍。艺术欣赏,或曰美育,确实应该从娃娃抓起,像我们小时候只能拿美术课本上的图片翻来覆去地欣赏。今时不同往日,各大出版社也从各国引进了不少适合儿童的艺术启蒙读物,在此选介几种。


首推费顿的《儿童艺术大书》。这套书不讲任何原理,就是引导孩子从各种角度来欣赏艺术品,书中很多有意为之的“打破”陈见之举,比如不厚古薄今也不论资排辈,可以避免孩子从一开始接触艺术就形成各种偏见,这样扼杀的是创造力。还有后浪引进的发现艺术家系列,竟然让作为大人的我也受到启发和收获,于是我趁着打折屯了好几套,原本准备过年送给家里小朋友的。另外,接力出版社曾引进过在国际上备受好评的《你不能带黄气球进大都会博物馆》等三本无字绘本。

以上三种适合7岁以下小朋友或亲子阅读。针对8到14岁这个年龄段,我推荐中信出版社引进的DADA全球艺术启蒙系列,原版风靡法国,目前已经推出了好几辑。有条件的家庭还可以考虑直接选购英文图书,比如13 Art Techniques Children Should KnowWhy Is Art Full of Naked People? And Other Vital Questions about ArtSeeing Things: A Kid’s Guide to Looking at Photographs,佳作如此之多,恕我不再枚举,希望国内出版社能加大引进力度,让更多中国小朋友受惠。

避雷指南08

开发右脑的艺术读物


市面上一切号称右脑或全脑开发的图书(以及培训)都是伪科学!左右脑确实在具体功能上存在偏侧化(但这只是相对的),对于正常人来说,大脑作为一个整体,从来都是左右脑一起协作来进行思维活动。右脑跟艺术创造力没有对应关系。与大众迷思相反,如我在分析理性与感性时提及的,艺术创作是深思熟虑的产物,而来自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高水平的创造力恰恰更需要左脑的参与。

熬夜呕心沥血之作,希望大家多多转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