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书〕纸轻书浓,人微言重

喻米兜 私享史 2021-03-09


老六在随《读库2006》写给读者的信里说道:“这次的延迟,个中缘由不便多说,但最终结果是让人满意的,书里的内容基本按照我所预想的理想样貌予以刊发,所以这几个月的等待算是值得。”此言不虚,本期收录的七篇文章,题材和时代跨度俱广,构成纵横俩弧度。一气读完,酣畅淋漓,两度泪目,几许唏嘘。

开篇刊登的拙作《纸质书何以延续至今》留待读者评价,我另文交代了它的创作经过和幕后花絮

第二篇《刘震云和他的延津世界》好极了。我是个不怎么读小说的人,事先还特地想过做点功课,找来《一句顶一万句》读,读完开头几章,无论语言风格还是叙事手法我都很喜欢,就没再往下读,斗胆借用刘在访谈里的说法:“我看文学作品,看三页就知道这个作者处于什么水平。”不过读这篇访谈确实不是非得读过刘震云的小说,但凡引用具体小说中的例子,刘震云都会详细地把小说对应的情节复述一番,实在是很“用户友好的”。

从这个访谈里,我首要关心的是谈如何创作一件作品,这是创作者对于创作这门手艺的“元认知”,反映的是创作者的自省程度。而无论创作的作品是小说、电影还是科普,其实都有共通的要素,比如刘震云强调好小说对于“结构”的把握。再有刘震云提到写小说不要重复自己,要不断创新,这一点跟我最近重读《十年一觉电影梦》里李安当年说的英雄所见略同:
我觉得一开始就凡事清楚,会自我设限。当然,一开拍马上给个清楚的工作方向,大家方便工作,工作人员当然会喜欢。可是这对真正想拍好作品的人来说,并不见得好。因为那是沿用过去的思维习惯及工作人员熟悉的标准在做事,并无超越。
整个访谈的核心主题,正是老六提炼的那句导语:“一个作者,就是要倾听那些说话不占地方的人的肺腑之言。”这个说法前后多次被刘震云提及,展现的是作者浓烈的人文关怀和身为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他用了“探照灯”这个譬喻。让我泪目的则是他对《塔铺》中“晚霞里的搂草姑娘”一幕的复述,“但是像这样一个镜头,在世界上转瞬即逝,没有人在乎”,这样微小而美好的人间真实真的很重要。此外,刘震云还大篇幅谈到理性与感性的辩证,也令我受益。

这篇访谈原本是张同道为拍摄纪录片《文学的故乡》所做的采访。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纪录片推迟了两年直到去年才得以播出,在刘震云那一集里只用到了很少的采访素材,同期出版的《文学的故乡访谈录》一书更是大篇幅压缩了刘震云的访谈内容。感谢《读库》的重新整理,还有刘震云的亲自审定,让我们得见颇具思想深度的访谈原貌。


采访中刘震云还有一段话说得特别好,单独摘录于此:
“温故一九六〇”和《温故一九四二》并不只是说明1960年和1942年,其根也许深深地扎在了秦朝。我有时候特别不理解,从秦朝开始——当然秦朝之前还有殷朝,这些统治者,他们的食物是最充足的,他们接受的教育是最良好的,吃的好,教育也好,证明他们有接受世界各种知识的条件,为什么当他们成为统治者的时候,智商那么低?距我们村庄不太远是殷朝的首都,叫朝歌。有时候我去殷墟,站在那个地方,那“温故朝歌”行不行?“温故朝歌”和“温故一九四二”“温故一九六〇”,是血肉相连的至亲。
三篇《日常有戏》是一组摄影作品,某种程度上与刘震云的访谈形成互文。康泰森所拍摄的,正是那些被我们忽视的生活瞬间,主人公都是如我们一样的小人物,却饱含着意义和美感。他们一个用笔墨记录,一个用相机捕捉,类似的人生哲学,同样出现在皮克斯动画《心灵奇旅》中。《读库》所用日本轻型纸的彩印效果很好,给摄影作品加分。值得一提的是,《读库》创刊于2006年,到碰巧撞名的这一期《读库2006》是整整十五年,如果这一篇选取的摄影作品把时间跨度拉长到2006-2020年,更具仪式感。

四篇《战火边的童年》回忆了抗美援朝这一大时代背景下的童年往事。说的都是一些细碎小事,用笔也有意带着小孩视角的朴拙,乍读不起眼,读着读着就能入戏,加上作者邹来权有一大家子人,我恍惚间会想起,爸爸和他的兄弟姐妹拉家常忆童年时出现过似曾相识的场景。正所谓一代人的集体记忆,这样来自民间的口述历史值得被记录。读到他帮志愿军叔叔写信,又是泪目,没有什么文字比这样的情真意切更动人:
打下海南岛,本想回家过日子,又接到命令,去朝鲜打美国鬼子。朝鲜冷。我已经打了好几仗了。咱村的谁谁牺牲了。我还好。咱的儿子满地跑了吧?我真想你们,想抱抱孩子。
第五篇《网贷深渊》引人入胜。特别有意思的一点在于,作者本人身陷网贷深渊的同时,他写作这篇文章正是在救赎自己——不仅是所得稿费金钱上的自救,更是作者在尝试了许多种挣钱还贷的路子无果之后发现自己所擅长的就是“非虚构类故事的创作”——这篇文章也证明了他的才能。由此观之,该文写作颇有些“元叙述”的意味。

与我所预期的不一样,作者并没有着墨于妻子一开始怎么被网贷盯上的全过程(可能他确实没向妻子详细了解过),也没有花很大力气讲还贷复还贷、如何被催债的情况——想了解这些情况,大概从警察叔叔们开设的官方微博里能找到不少。作者把重点放在了自己的人生跌入谷底然后不断试图爬起来又不断跌倒的心路历程,顺带还以小见大地反映了不少社会问题:实体创业难,网络创业更难,工作勾心斗角,生活一地鸡毛,一并提到了新冠疫情的即时影响(此处与拙作产生一点呼应)。这又是一份珍贵的人间记录,字里行间充满了“打工人”的种种不易,这种坦诚和真实让文章发散魅力。如此看来,《读库2006》中间四篇文章构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的主题——记录那些说话不占地方的人的生活片段。

第六篇《非欧几何平话》是贾辉军的数学“平话”系列,作为科普文章可读性不错,结构也很清晰,以近年最热门的科学发现“引力波”作为切入点,把从欧氏几何向非欧几何演进的数学史娓娓道来。我想商榷的是,文章有一些废笔可以删去。

大的方面,花了一页多篇幅插叙的“庞加莱猜想”,无关宏旨,事实上作者连庞加莱猜想是什么都没解释,倒是说了一通这个猜想如何厉害和它被解决的轶事;打破线性叙事强行插入的一整节“埃舍尔笔下的非欧几何”(埃舍尔的故事时间上远远晚于后文的黎曼和闵可夫斯基)也属于文艺花边。小的方面,黎曼演讲完,作者提到高斯很高兴,是跟前文形成呼应,接着却多嘴提一句韦伯还有他是重要物理学家云云,大可不必(换作我怕不是得再扯一句他哥哥发现了心理学上的“韦伯定律”哟);还有爱因斯坦11月25日在普鲁士科学院演讲,后面跟一句“这一天是美国的传统节日感恩节”,牵强附会。

对于不同写作手法如何选材取舍见仁见智。我个人的看法是,即便科普写作的主题再深奥再枯燥,写作者也应该努力通过科学知识(或科学方法)自带的逻辑性甚至“烧脑”感来展现科学的魅力,而不是总想着通过插科打诨、旁征博引来消解叙述过程的无趣。科学知识本身其实足够迷人,把科学本身所具有的魅力有效地传递给读者才是正道,写作中运用各种修辞也是服务于此,不要本末倒置。写作者还应该努力抑制自己的过度表达,你知道关于庞加莱的一万件事,但如果今天讲的故事只跟庞加莱的一件事有关,剩下那九千多件无关的事真的一件也不必提,因为故事的主题是非欧几何,不是庞加莱传。只有修剪掉冗余的分枝和枝蔓,方能显露一棵大树的迷人英姿。

最后一篇《正确的“天足”与“天乳”》本身有补白的意味,跟其他各篇的精彩纷呈相比,内容着实显得一般。对于“天足”与“天乳”这个议题,我原本是不了解的,读书之前凭兴趣查过一番资料,很长见识。那么,跟我查资料得到的见识相比,这篇文章并没有让我收获更多新知。作者似乎沉迷于自己主张的核心观点,却疏于论证,既没能纵向上把这个议题的来龙去脉说清楚,也没能横向上对社会大环境做出明晰交代,前前后后引用了大量文献,就是没说出个所以然。这样倒是显出作者收藏的那十几幅月份牌画的弥足珍贵,可谓一图胜千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