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铁证如山:莱布尼茨使用的积分号真的是“禾”,微积分学源于明代中国,数学符号化运算源于明代中国

文行先生 文行先生 2022-11-09

山重水复径曲幽


在拙文《微积分发源于明代中国》中,我从逻辑上多方、近乎卡死的方式证明:


李善兰翻译罗密士的《解析几何和微积分初步》时系直接全套挪用西方数学符号体系,而西方数学符号体系是挪用明朝数学符号体系。


3日后的文章《罗密士《解析几何和微积分初步》是伪造的》又增加资料,再次多维度说理证明之,竭力压缩逻辑空间,强化证明力度,使之接近100%。


为了证明上述结论,我又遍阅各种文献。


想到日本跟我们一衣带水,希望能够在那里找到一些有用资料。虽然有关关孝和的资料有些用处,但其关于研究微积分的资料偏少,而且似乎也没有什么突出成就,因此,未能发现期望的资料。


于是,又阅读了蔡天新的2017年版的《世界数学简史》,还是没有发现什么有用的资料。


阅读相关数学史学的资料,发现中国有个叫梁宗巨的写过一本《世界数学史简编》,就试着搜索其电子书,很顺利,搜到了,下载发现缺了封面,首页就是第一编,如下图:

百度一下“世界数学史简编”,发现封面长这样,如下图:


百度百科信息如下图:


柳暗花明响惊雷


翻阅梁宗巨《世界数学简编》,直接跳读微积分相关内容,发现了惊天秘密!我太激动了,浑身都在颤抖!原来,莱布尼茨用的积分号真的是“禾”,如下图:

↑图1:梁宗巨,《世界数学史简编》,辽宁出版社,1980年8月出版,第257-258页


正如截图所示:1686年莱布尼茨发表在《学艺》上第一篇积分论文中,并没有我们今天的积分号∫,在印刷品中出现的积分号倒很象现在的“ f ”。该信息非常确切:


一、“没有我们今天的积分号∫”;


二、“倒很像现在的‘f’”:


1.说明不是f;2.很像f。


显然,这个符号就是“禾”


↑图2:作者根据梁宗巨描述写出莱布尼茨发表的积分号


其后说到的什么“禾”是“ S ”字母小楷当时的印刷体、制版不变,系附会之说。而至于手稿,应系伪造,之后再以解释进行附会,试图蒙混过关。但天理昭昭,冥冥之中却与李善兰《代微积拾级》中的相关记载暗合,进而揭示了近代微积分学之真相。


先根据李善兰《代微积拾级》相关众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压缩逻辑空间,进而结合我这些年在西方伪史大、小框架脉络上的耕耘与收获,以一贯强调的逻辑实证主义为指导,终于揭露了微积分学伪史的真相。尤其神奇的是,整个逻辑推理过程竟然实证了(我的推理经常能得到实证),而且这么快就实证了!


值得注意的是,1684年莱布尼茨在《学艺》上发表的第一篇微分学论文(图3)


首先,其标题是“一种求极大极小和切线的新方法,它也适用于分式和无理量,以及这种新方法的奇妙类型的计算”,显然,从表述内容看,不像是莱布尼茨独创微分学,而像是莱布尼茨在介绍已经存在的微分学。


↑图3:梁宗巨,《世界数学史简编》,辽宁出版社,1980年8月出版,第256-257页


其次,这篇文章说理颇含混,这符合莱布尼茨是翻译已经存在的明朝文献,但还没吃透。


再次,计算的规则只作简短的叙述而没有证明,这也符合中国古代数学传统,这也说明了莱布尼茨没有吃透而说理含混的原因。


最后,其中分数得分子和分母是上下颠倒的,也符合李善兰翻译的《代微积拾级》。


综上所述,莱布尼茨微积分并非其独创,而是别有源自,而实际上就是源自中国,源自明朝。


至于为什么微分符号用的是“d”,而不是“彳”,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已经不妨碍整个论证体系。


其实,我很早就推理出开普勒三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公式和万有引力公式、微积分都源自明朝,并不断地在我们“西方伪史”群里说,我们西方伪史论的朋友们还说我极端,为此我舌战群雄。今可谓我自己推理猜想,自己逻辑论证,自己找到实证——完美!


当然,最好能够找到1686年《学艺》莱布尼茨的原文,详细辨认一下,但我认为,其实已经没有必要了!

结论


莱布尼茨使用的积分号真的就是“禾”,微积分学源于明代中国,数学符号化及其运算源于明代中国,此论铁证如山!不可撼动!


推论


推论一:“∫”就不是字母“S”的拉长,而是“禾”的简化,而且是在1859年之后简化的。延伸的问题是,所谓阿拉伯字母是不是就是中国古代算筹的简化呢?如果是,何时何人简化呢?阿拉伯人时期?还是利玛窦来华之后的西方人?


推论二:本公众号《《几何原本》真相大揭秘》的结论也就证明了,即《几何原本》等所有“传教士译、明朝人笔受”的明代文献其实都是明朝人取得成就,只不过知识产权被传教士窃取了,或者是传教士来华留学抄或写的著作,无论怎么样,总之,这些都代表着明朝所取得的文明成就。包括利玛窦的《乾坤体义》《几何原本》《辨学遗牍》《二十五言》《七克》《交友论》《畸人十篇》二卷(附《西琴曲意》)熊,三拔的《泰西水法》《表度说》《简平仪说》,罗雅谷的《新法算书》,邓玉函的《奇器图说》,艾儒略的《西学凡》,付汛际的《寰有铨》,高一志的《空际格致》,毕方济的《灵学蠡勺》,阳玛诺的《天问略》,穆尼阁的《天步真源》,瞿昙悉达的《唐开元占经》等。


推论三:所谓明末传教士带来七千余书之事都是伪造的,如1613年李之藻上奏折《请译西洋历法等书疏》,1620年7月22日金尼阁与22名传教士携带七千余部书到达澳门,1621年杨廷筠在其《代疑篇》中提到金尼阁进献精美图书七千余部(这是汉文献关于“七千余部西书”的最早记载),1623年杨廷筠在《刻西学凡》中说七千部书均为中国古代“六科经籍”,1623年李之藻为《职外方纪》作曰“彼国书籍七千余部”,之后1625年李之藻在其他序中并想要朝廷“开局演译”,1627年王征在《远西奇器图说》中说“此其七千余部中之一支”,所谓入教者无人不知七千余部书之事,《辩学》中说被带入内地的书“未有什之一二”,等等,这些卷帙浩繁、彼此互证的文献都是伪造的。“七千余部西书”的真相是传教士搜集汇编明清的中国知识并把它们翻译成西方语言。


推论四:康熙时期满朝讨论的“西学中源”问题,其实质是“学中源”。

推论五:李兆良先生完美地论证了《坤舆万国全图》系1430年左右明代中国测绘的,可惜未能得到实证,今可借此而得到间接实证。我必须实事求是地说,李兆良先生对《坤舆万国全图》的完美论证是我理清西方伪史框架脉络的坚实基点。没有李兆良先生的完美论证,我必不敢基于弗兰克的新全球史观作出一系列惊世骇俗的推理,进而理清西方伪史框架脉络,进而认定李善兰直接挪用西方数学符号,而西方数学符号源于明朝,从而寻找证据实证之。测绘《坤舆万国全图》和发明微积分学同样伟大。

↑图3:《坤舆万国全图》,1430年明朝测绘世界


推论六:恩格斯说:“在一切理论成就中,未必再有什么象十七世纪下半叶微积分的发明那样被看作人类精神的最高胜利了。如果在某个地方我们有人类精神的纯粹的和专有的功绩,那就正是在这里。”(《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鉴于本文所要证明的微积分内容实在太重大、太重要了。因此,可以就此宣告,西方伪史业已推翻!!!所谓科学革命不存在,文艺复兴不存在,所谓古典文明不存在,它们都名不副实,它们都叫“中学西渐”,“中学西渐”才名副其实,一切都是“中学西渐”!所谓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哥伦布、麦哲伦、哥白尼、墨卡托、奥特里乌斯、伽利略、培根、开普勒、牛顿、莱布尼茨、高斯、康德等伟大人物的伟大成就通通不存在,一切都是“中学西渐”,其中,文艺复兴人的成就是19世纪(含)之后西方人伪造的。

↑沙特王子贝德尔被骗了4亿美元


推论七:中国古代无科学,中国古代无哲学、中国古代无逻辑等通通都是基于西方伪史的伪命题!


推论七:……(网友们来吧)



​今夜无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