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积分号“∫”的由来

文行先生 文行先生 2022-11-09

最近关于微积分发明于明朝的论证需要对关键性细节死磕到底,我查阅了不少资料,如《微积分概念发展史》《莱布尼茨传》《莱布尼茨》《微积分的历程:从牛顿到勒贝格》等(有些忘了,不全),又看到了一些说法。


根据梁宗巨先生《世界数学简编》,如下图:

↑图1:梁宗巨,《世界数学史简编》,辽宁出版社,1980年8月出版,第258页


根据所谓莱布尼茨手稿,∫就是字母S的拉长。因此,有不少文著直接说,莱布尼茨1686年发表在《学艺》(又译《教师期刊》《教师学报》)上的积分文章用的积分号是“∫”。


同时,显然也有些人看到了莱布尼茨发表于《学艺》上的原文,发现不是∫,而是很像f的字形,于是,又出现了如下说法,即:


莱布尼茨不是把“S”拉长变成“∫”,具体过程是这样的:“S”在古英语中被“拉长”而成为“f”,“f”又被莱布尼茨“拉长”而成为“∫”并专用于积分号。而之后的1847年,Issac Pitman在设计音标时首次使用“ʃ[Esh]”来表示齿龈后摩擦清辅音。


显然,这个说法存在的问题是:


把“禾”误当成了“f” 且 两个说法存在矛盾。


因为梁宗巨的说法是“倒很像现在的f”,我认为梁宗巨的观察是细致入微的,1686年《学艺》上的积分号不是f,而是“禾”


不管怎么样,后一种说法符合拙文《铁证如山:莱布尼茨使用的积分号真的是“禾”》的“推论一”,即:“∫”就不是字母“S”的拉长,而是“禾”的简化。


当然,这里又冒出一个问题,即“Issac Pitman早在1847年已使用“ʃ[Esh]”来表示齿龈后摩擦清辅音”。那么,到底是把“禾”简化为“∫”,还是挪用已有的“∫”代替“禾”?“∫”到底是首创于1859年之后,还是在此前1847年就存在,这需要进一步研究(有点疲倦,无尽无休)。


值得注意的是,所谓莱布尼茨手稿竟然有精确的日期,如上图1:


1675年10月26 和1675年10月29日


由此可见,西方造假可以歇斯底里,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毫无底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