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诗里的成都史(隋唐篇)

李之正 巴蜀风物志 2023-03-16






编者按:《古诗里的成都史》原名《怀古成都诗话》,是九旬诗翁李之正老先生当年受聘于成都市龙泉驿区老年大学客座教授时的讲课稿。李之正先生别出蹊径,诗史结合,以经典诗词解说成都悠久的历史、展现成都厚重的文化底蕴,既有深度又有可读性,是一部难得的好作品。经李之正先生授权,本公众号将按朝代顺序连载《古诗里的成都史》,供大家深度了解成都历史文化,同时欣赏历代诗词作品。



李老先生,市中大隐。八旬诗丈,学问渊深。随手一拈,诗话新颖。以诗为纬,以史为经。纵横交错,款款而行。浪漫潇洒,引人入胜。江山指点,古今闲评。历史千载,入睹眼睛。河山胜迹,时时可闻。后学拜读,大可长进。


——刘时和《读〈怀古成都诗话〉有感》





第十二章





江头作雪雪未成,北风吹雲如有营。

驱车出门何所诣,一放吾目登高城。

城中繁雄十万户,朱门甲第何峥嵘。

锦机玉工不知数,深夜穷巷闻吹笙。

(陆游《晚登子城》节录)

 

湍駃风醒酒,船回雾起堤。

高城秋自落,杂树晚相迷。

坐触鸳鸯起,巢倾翡翠低。

莫须惊白鹭,为伴宿清溪。

(杜甫《晚秋陪严鄭公摩诃池泛舟》)

 

摩诃池上春光早,爱水看花日日来。

秾李雪开歌扇掩,绿杨风动舞腰回。

芜台事往空留恨,金谷时危悟惜才。

昼短欲将清夜纪,西园自有雪徘徊。

(武元衡《摩诃池宴》)

 

珍木郁清池,风荷左右披。

浅觞宁及醉,慢舸不知移。

荫林簟光冷,照流簪影欹。

胡为独羁者,雪涕向涟漪。

(畅当《偶宴西蜀摩诃池》)

 

摩诃古池苑,一过一销魂。

春水生新涨,烟芜没旧痕。

年光走车毂,人事转萍根。

犹有宫梁燕,銜泥入水门。

(陆游《摩诃池》)

 

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

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銀钩。

飞梯绿雲中,极目散我忧。

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

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李白《登锦城散花楼》)

 

濯锦江头莎草浓,散花楼畔夭芙蓉。

蜀山叠叠修门远,谁把丹心问李庸。

(喻汝砺《散花楼》)


北周静帝宇文阐,是个幼儿,政权由他外公杨坚掌管。公元580年,杨坚遣梁睿率兵乘虚袭取成都,擒杀反对他的益州总管王谦,并于581年,夺了他外孙的北周,自己登位,建立隋朝。587年,收拾了在江陵的後梁政权,589年,发遣大军,攻破金陵,俘获花天酒地的风流皇帝陈叔宝,灭了陈朝,长达一百七十年的南北朝分裂局面,又一次实现统一。

隋文帝杨坚初年,曾实行削弱豪强,均田减税,加强中央集权,“大索貌阅”,清查户口,増加财政收入。封第四子杨秀为蜀王,镇守繁富的成都。

杨秀在成都大兴土木,建造王府,客观上推动了成都的城市建设。把原先只有方廣七里的城区,増筑西南二隅,扩建到通廣十里的格局,面积增加一倍多,号为“子城”。在筑城取土的地方,因势凿成人工湖,名为“摩诃池”,池上又建造“散花楼”,供人游宴取乐。城区扩大,人口増多,要求交通运输也要跟上,于是除整治二江航道之外,还为供应扩城和和修建宫室的工程需要,又新开闢一条新源水,流放从西山采伐来的木材。 



行近招提万竹青,上方钟磬韵泠泠。

欲从初地参真佛,直到诸天听梵经。

石铫茶烹石室净,檀龛书检贝文馨。

法门龙象知谁是,拟向瞿昙叩大乘。

(周钟岳《文殊院观藏经》)

 

四十年後始来游,西天文物萃斯楼。

只今民族翻身日,亦见宗门庆自由。

(郭沫若《文殊院七绝》)

 

杨秀在扩城的同时,还建造了一座佛寺,迎请佛学高深的比丘尼信相来作住持,寺名也因叫做信相寺,即现今的文殊院,是历来的佛教名寺,保存有众多佛教珍贵文物。
杨秀在成都积累财富,过着安逸的生活,不参与皇位纷争。但朝中杨廣在皇位争鬪中取胜後,仍然诬陷杨秀,被召回废为庶人。

当隋炀帝大兴土木,在洛阳、长安、江都等处,修建华丽的宫殿、行馆,制造新奇的舆服时,设计并实施这些工程的能工巧匠,是少府监何稠。何稠成都郫县人,用意精微,技艺高超,搞了许多發明创造。例如大业八年,隋军征伐高丽,遭敌隔河死拒,別人架桥屡不成功。炀帝命何稠架桥,他精确测量,成功运用几何学,仅用两天时间,工程准确恰到好处,交战双方,都惊叹为神。早于拿破仑与德俄联军在莱因河上作战所使用的方法一千三百年。他还反复试验,使失传已久的琉璃工艺重新流传。虽然何稠的成果都是为供统治者享乐之用,却在客观上对建筑、交通、军事和日用工艺技术的發展,起了推动作用,不失为一可记述的人物。

隋朝末年有一天文学家成都人袁天纲,受李渊操纵的隋恭帝授他为盐官令,用非其才,随後隐居,操星相术为生。後人传的有关他的神话,多是附会。

由于隋炀帝荒淫无道,为所欲为,不惜民命,生产遭到极大的破坏。大业七年(公元611年),爆發了遍及全囯的农民起义,大官僚李渊、李世民父子乘机收取瓦岗,击败各路起义军,夺得天下,建立唐朝。



第十三章





唐高祖,起义师。

除隋乱,创囯基。

二十传,三百载。

梁灭之,囯乃改。

(《三字经》)

 

一百四十年,囯容何赫然。

隐隐五凤楼,峨峨横三川。

王侯象星月,宾客如雲烟。

鬥鸡金宫裏,蹴踘瑶台边。

举动摇白日,指挥回青天。

当途何翕忽,失路长弃捐。

独有扬执戟,闭关草《太玄》。

(李白《古风五十九首》)

 

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

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

但逢新人民,未卜见故乡。

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

曾城填华屋,季冬草木苍。

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

信美无与適,侧身望川梁。

鸟雀夜各归,中原杳茫茫。

初月出不高,众星尚争光。

自古有羁旅,我何苦哀伤。

(杜甫《成都府》)


唐朝在中国历史上,同汉朝一样,也是一个强盛的朝代,尤其初唐、盛唐一百四十年间,有贞观、开元盛世,君明臣良,囯容赫然。喧然名都会,成都是这个朝代的最为繁庶的地区之一。

唐初的一任成都行台仆射窦轨,为人暴戾,滥用刑杀。幸不久接任的益州大都督府长史皇甫无逸,为人宽厚,善于体察民情。有一次夜宿农家,那农家十分勤劳,也很贫困,夜间纺织,却无灯火,他就解下佩刀鞘上的皮革,点火代烛,使那农家得了一点光明。

唐太宗贞观元年,益州长史高俭,鉴于都江堰的灌溉效益有所减退,良田面积减少,豪强夺取农田,造成许多寃案。于是对水利大加治理,浚幹、疏支、扩斗,使都江堰水系灌溉功能得到恢复和扩大,农民逐渐殷富。又兴办教育,破除民间信巫畏鬼的陋俗,使人民孝友,敬老爱亲,民风趋于淳厚。

成都平原生产和经济复甦的能力很强,只要没有人为的破坏,很快又富庶繁荣起来。钱多粮多,引起吐蕃人和僚族人趁防守松懈,便要下山抢掠,若加征剿,便逃匿山中,难于肃清。幸贞观、开元盛世,吏治整肃,历任长史,都较有才幹和威信,虽有小患,尚无大事。

武后时,为解决吐蕃边患,议从成都、雅州,攻取羌地,取路再攻吐蕃後方。独右拾遗陈子昂谏言,羌人无罪受伐,必死心归附吐蕃,况益州乃全国资财取给之地,若有战乱,天下难安。经武后权衡,使益州免除了一场战乱。

开元八年,诗人苏颋任益州长史,鉴于成都毎年要向皇帝进贡大量蜀锦等名贵珍品,致使州县府库空虚。他便大力开發平原周边的盐铁资源,增加收入。一方面又上表唐玄宗,要求废除珍品进贡制度,奏表中有一句名言,说是“明主不能以私爱夺至公”,此话掷地有声,使得唐玄宗不得不放弃私爱的珍品了。

苏颋在成都有咏《武担山寺》诗曰: 



武担独苍然,坟山下玉泉。

鳖灵时共尽,龙女亊同迁。

松柏衔哀处,幡花种福田。

讵知留镜石,长与法轮圆。


这大约是佛寺举行法会,参与随喜写下的了。武担山寺,又名石镜寺,传说石镜是上古蜀王妃墓的墓志,诗人卢照邻、杜甫、宋京都曾写诗吟咏其事。 



凭虚敞高殿,极目六江喷。

派自彭山合,源从灌口分。

烟波浴沙鸟,远树镇斜曛。

苍狗悲今事,悠然感白雲。

(张凤翥《登二王庙远眺》)


开元二十六年,文士张宥为剑南西川节度使,此人不谙军旅之事,只得把军亊全权交代给团练副使章仇兼琼。章仇恰是一员宿将,屡次战胜侵扰维州(今薛城)的吐蕃,两年後,他接任节度使。

章仇不仅能兵,对民政、水利亦很在行。如把先秦张仪时期,取土筑城形成的万岁池,扩大容量,修筑堤坝,增加灌溉面积。又把隋蜀王杨秀开的新源水扩宽浚深,成为能驶大船的航道。再把东汉时开闢的岷江西岸新津至彭山的一百二十里几条小渠,改造成大小堰十馀处,名为通济堰,灌田一千六百馀顷,千多年後,还有水利效益。
章仇兼琼治水,运用科学原理,对流长水缓处,用大石、巨木筑成硬堤,对流短水急处,用竹笼盛装卵石筑成软堰,毁坏几率大为减少,延长了修治周期。 



前有章仇後张公,疏决水利稉稻丰。

南阳杜诗不可同,何不用之代天工。

(民歌《通济堰》)


章仇兼琼治水之功,亦为後人敦崇,所以清朝在新津另修一座二王庙,将他与李冰同祀于庙中。

嘉州高僧海通和尚,在凌雲山凿造世界第一大佛,也得到过章仇兼琼的大力支持。可惜唐玄宗天宝年间,信用奸臣李林甫,专宠杨贵妃,章仇兼琼为了自保,推翻苏颋争取到的免贡制度,又开始以一种春彩名锦向皇帝进贡。并推荐贵妃堂兄杨国忠进京作官,贿赂杨家兄妹,得升任户部尚书,晚节有玷。 



谁道君王行路难,六龙西幸万人欢。

地转锦江成渭水,天回玉垒作长安。

 

秦开蜀道置金牛,汉水元通星汉流。

天子一行遗圣迹,锦城长作帝王州。

(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录二首)

 

宋璟姚崇死,中庸遂变移。如何游万里,只为一胡儿。泣溻乾坤色,飘零日月旗。火从龙阙起,泪向马嵬垂。始忆张丞相,全师郭子仪。百官皆剽刼,九庙尽崩隳。尘扑银轮暗,雷奔剑阁危。幸臣方赐死,野老不胜悲。及霤飘沦日,行宫寂寞时。人心虽未厌,天意亦难知。圣雨归丹禁,承乾动四夷。因知纳诤谏,始是太平基。

(贯休《读玄宗幸蜀记》)



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的长安围城中脱逃,到凤翔朝廷,“麻鞋见天子”,作了很短时间的左拾遗。房琯讨伐安祿山叛军,因兵败获罪,杜甫上疏为房琯讲情,也被贬为华州参军。不久弃官,辗转来到成都,年已四十八岁,一度在西川节度使严武的幕府中,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的闲职,并在浣花溪上筑草堂居住。严武死後,经常处于失业状态。杜甫的诗,浩瀚宏大,为现实主义诗人,後世称为“史诗”,称杜甫为诗圣。

安史之乱,经过八年,对生产民生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乱平後,各地节度使,各自为政,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藩镇养兵,威胁邻镇,甚至威胁朝廷。而地处西南隅,未遭战乱的成都,安靖如故,其历任西川节度使,亦全听命于朝廷,所以更加繁华富庶,成为天下仅次于扬州的第二大城市。一扬二益,是人们最羨慕的地方。

因为成都的富庶,吐蕃和南诏都曽前来侵掠,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南诏就曾侵扰戎、泸、嘉州,直到眉、邛。代宗廣德元年(公元763年),吐蕃犯长安,西川节度使高适,从松潘攻击吐蕃後路,救应长安,但兵败反被吐蕃佔去三州,眼看长安难保,唐代宗慌忙逃往陕州。後由严武继任节度使,大破吐蕃七万精兵,救了长安,也保住了成都。严武好行猛政,不善待人,但对流落在成都的穷诗人杜甫却是倍加照顾,用情深厚。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一臥东山三春,岂知书剑老风尘。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南西北人。

(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

 

春与人相乖,柳青头转白。生平未得意,览镜私自惜。四海犹未安、一身无所适。身从兵戈动,遂觉天地窄。功业悲後时,光阴叹虚掷。却为文章累,幸有开济策。何负当途人,无心矜窘厄。回瞻後来者,皆欲相轥轹。起草思南宫,寄言忆西掖。时危任舒卷,身退知损益。穷巷草转深,闲门日将夕。桥西暮雨黒,篱外春江碧。昨者初识君,相看俱是客。声华同道术,世业通往昔。早须归天阶,不得安孔席。吾先税归鞅,归囯如咫尺。

(岑参《西蜀旅舍春叹寄朝中故人》)


唐玄宗後期,姚崇、宋璟、张九龄等名臣或死或休,玄宗失政,奸臣李林甫、杨囯忠用事,营私贪贿,恶行累累。天宝十四载(公元775年),据有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的野心家安祿山,伙同史思明以诛杨囯忠为名,发动叛乱,于次年攻破潼关,逼近长安。唐玄宗仓皇出逃,在兴平马嵬坡,扈从部队发生兵变,杀了楊国忠,逼死杨贵妃,然後奔向成都。太子李亨北上灵武转凤翔,立了朝廷,登了帝位,称凤翔为西京,成都为南京,遥尊玄宗为太上皇。 




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

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消客愁。

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对沉浮。

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

(杜甫《卜居》)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枫葉,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慢无心作解嘲。

(杜甫《堂成》)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浥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淒涼。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杜甫《狂夫》)

 

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

圆荷浮小葉,细麦落轻花。

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囯赊。

远惭句漏令,不得问丹砂。

(杜甫《为农》)

 

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

雾裏江船渡,风前竹径斜。

寒魚依密藻,宿雁聚团沙。

蜀酒禁愁得,无钱河处赊。

(杜甫《草堂即事》)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兩三家。

 

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

葉润林塘密,衣乾枕席清。

不堪祗老病,何得尚浮名。

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發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雲俱黒,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飱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离呼取尽馀杯。

(杜甫《喜崔明府相过》)

 

杜陵老布衣,饥走半天下。

作诗千万篇,一一干教化。

是时唐室卑,四海事戎马。

爱君忧囯心,愤發几悲咤。

孤忠无与施,但以佳句写。

《风》《骚》列屈宋,丽则凌鲍谢。

笔端笼万物,天地入陶冶。

岂徒号诗史,诚足继风雅。

呜呼诗人师,万世谁为亚。

(李纲《杜子美》)

 

老病思明主,乾坤入苦吟。

秋风茅屋客,春日杜鹃心。

诗史孤忠在,文星万古沉。

只应忆李白,到海去相寻。

(宋无《杜公祠》)

 

破屋秋风裏,孤吟老病楠。

艰难万里客,凄怆百花潭。

稷契忧方大,诗书性所耽。

飘然成白首,留滯锦城南。

(顾光旭《草堂》录其二)


与高适、杜甫同时在西川的还有岑参,岑参是与高适齐名的边塞诗人,作过短时间的嘉州刺使,离任以後,终老成都。 



夫人封赏国初开,宝礼纶言天上来。

翔鹄日边鸾不去,盘龙印处鹊飞回。

 

甲士千群若阵雲,一身能出定三军。

仍将玉指调金镞,汉北巴东谁不闻。

(岑参《冀国夫人歌词》二首)

 

生男个个欲如狼,妇女军容原不扬。

试问争功瞋目士,几人能敌浣花娘。

(何耕《龙华大像》)

 

底事杨琳突袭蓉,只缘节度入关中。

散财鼓动千军勇,督阵旗开一战功。

封晋浣花标史册,时危巾帼见英雄。

赢来庙会三三日,士女倾城不約同。

(叶殿赓《颂浣花夫人》)


永泰元年(公元765年),节度使郭英乂,十分喜欢唐玄宗在成都作过行宫的道观,环境清雅,便移了玄宗的牌位,自己住了进去。兵马使崔旰以郭英乂意欲谋反为由,率兵攻打,郭英乂逃往简州被杀。而泸州牙将又以崔旰不义,率兵攻打崔旰。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杜鸿渐来任西川节度使,崔旰便与他深相结纳,作为依仗。果然杜鸿渐离任时,便以崔旰接任。于是,崔旰便带了贡品,去长安朝见代宗皇帝,令其弟崔宽代理其职务。泸州刺使杨子琳觊觎成都地盘已久,乘崔宽不習军政,发兵袭击成都。崔宽抵敌不住,失去东城,形势万分危急。幸得崔旰夫人任氏,临危果勇,才保住成都。

原先,崔旰曾遇见一个浣衣女任氏,身高力大,心地善良,便娶来作妾。这时,任氏拿出家财,招募义勇,亲自指挥,乘着夜雨,突袭敌营,杨子琳挡不住,大败逃回泸州。朝廷因此封她为冀囯夫人,崔旰也沾她的光封为冀囯公,赐名崔宁。後来,成都百姓为崇敬她,为她立祠纪念,称她为浣花夫人。这原因是传说她未嫁时,曾为一个邋遢和尚浣洗脏衣,水面浮出满潭莲花,而那地方也就被称为百花潭,称那溪流为浣花溪。 


第十四章 




荀令昔居此,故巢留越禽。

动摇金翠尾,飞舞碧梧阴。

上客彻瑶瑟,美人伤蕙心。

会因南囯使,归放海雲深。

(武元衡《韦令公时孔雀》)

 

却暑追随水上亭,东郊乘晓戴残星。

馀歌咽管来幽浦,薄雾疏烟入画舲。

兴废江瑚驰象魏,情钟原隰咏飞鸰。

故溪何日垂纶去,天末遥岑寸寸青。

(周焘《合江亭》)


唐德宗贞元元年(公元785年),韦皋任剑南西川节度使,镇蜀长达二十一年,他执法严明,政绩卓著。他注重城市建设,在城中开辟了一条解玉溪,方便物流运输和居民取水;又修一座合江园,供来往两江码头的人们游息。他更注重防禦备战,打退了吐蕃人的多次侵挠,保住边境安宁;又与南诏通好,收复嶲州,经营滇南,帮助少数民族發展生产。已历时九十年尚未凿成的嘉州(今乐山)大佛,也在韦皋的支持下,终于于贞元十九年,凿造成功,这是世界第一大佛,至今更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磨润色先生之腹,濡藏锋都尉之头。

引书媒而黯黯,入文亩以休休。

(薛涛《四友赞》)

 

王家山水画图中,意思都卢粉墨容。

今日忽登虚境望,步摇冠翠一千峰。

(薛涛《斛石山书事》)

 

峨眉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

何日片帆离锦浦,櫂声齐唱發中流。

(薛涛《乡思》)

 

按辔岭头寒复寒,微风细雨彻心肝。

但得放儿归舍去,山水屏风永不看。

(薛涛《罚赴边上韦相公》)

 

黠虏犹违命,烽烟直北愁。

却教严谴妾,不敢向松州。

(薛涛《罚赴边有怀上韦相公》)

 

西陆行终令,东篱始再阳。

绿英初濯露,金蕊半含霜。

自有兼材用,那同众草芳。

献酬樽俎外,宁有惧豺狼。

(薛涛《浣花亭陪王播相公暨寮同赋早菊》)

 

诗篇调态人皆有,细腻风光我独知。

月下咏花怜暗淡,雨朝题柳为欹垂。

长教碧玉藏深处,总向红笺写自随。

老大不能收拾得,与君开似好男儿。

(薛涛《寄旧诗与元微之》)

 

万里桥边女校书,琵琶花里闭门居。

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

 

锦江滑腻峨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

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

纷纷词客多停笔,个个公卿欲梦刀。

別後相思隔烟水,菖蒲花發五雲高。

(元稹《寄赠薛涛》)

 

峨眉山势接雲霓,欲逐刘郎此路迷。

若似剡中容易到,春风犹隔武陵溪。

(白居易《与薛涛》)

 

浣花溪上花如客,绿暗红藏人不识、留得溪头瑟瑟波,泼成纸上猩猩血。手把金刀擘彩雲,有时剪破秋天碧。不使虹霓段段飞,一时驱上丹霞壁。蜀客才多染不供,卓文醉後开无力。孔雀衘来向日飞,翩翩压折黄金翼。我有歌诗一千首,磨砻山岳罗星斗。开卷长疑雷电惊,挥毫只怕龙蛇走。班班布在时人口,满轴松花都未有。人间无处買烟霞,须知得自神仙。也知价重连城璧,一纸万金犹不惜。薛涛昨夜梦中来,殷勤劝向君边觅。

(韦庄《乞彩笺歌》)

 

西来万里浣花笺,舒卷雲霞照手鲜。

书笥久藏无可称,愿将诗客助新篇。

(司马光《蜀笺二轴献葉太傅同年》)

 

枇杷花裏美人居,制就名笺玉不如。

节度有诗还自写,少陵无句倩谁书。

洛阳纸价休嫌贵,锦水瑶章好并储。

欲造凤楼频借汝,韩郎几度寄双魚。

(杨雲锦《薛涛笺》)


韦皋初来镇蜀,因追查已故去的薛郧旧案,株连了薛郧的十六岁女儿薛涛,被籍没为乐伎。薛涛聪慧貌美,工诗,善书法。诗风清奇雅正,无雌声;书法笔力俊激,无女子气。她是唯一被晚唐时张为列入《诗人主客图》的女诗人。二十岁时,因与人争酒令,得罪了韦皋,罚赴松州,上诗陈情,得韦皋宽释,解脱乐籍。二十一岁以後,隐居浣花溪碧鸡坊,迁居琵琶花巷,过着女道士生活,制深红小笺,筑吟诗楼,致力于诗歌创作。她与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张祜、牛僧儒等当时的著名诗人,韦皋、高崇文、武元衡、段文昌、李德裕等历任节度使高官以及官府僚佐、秀才、高僧、道士数十人唱酬往还,诗名大著。三十八岁时,节度使武元衡,表奏她为校书郎,从此人称女校书。後人仰慕,在她墓地附近凿薛涛井,与崇丽阁、吟诗楼一起成为今日望江公园的主要景观。 



将家难立是威声,不见多传卫霍名。

一自元和平蜀後,马头行处即长城。

(李涉《邠州词献高尚书》)

 

惊看天地白荒荒,瞥见青山旧夕阳。

始信大威能照映,由来日月借生光。

(薛涛《贼平後上高相公》)


唐宪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韦皋病死。新任节度使刘闢,意图割据,提出要兼领三道(西川、东川和山南西道)之地,朝廷不允,刘辟便發兵叛变,包围东川首府梓州(今三台)。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宪宗命高崇文率兵征讨,高军卯命辰發,行动神速,纪律严明,追刘辟至岷江,将其擒杀。高崇文作了一年多的节度使,与武元衡对调,回朝任宰相去了。武元衡俭朴宽厚,注重發展生产,充实民财,蜀民过上小康生活。元和八年,武元衡仍回朝复任宰相,主张裁抑藩镇,被藩镇李师道遣刺客暗杀。 



段公曾此读群书,读破应须万卷馀。

家礼一传为杂俎,稗官收采附虞初。

(何耕《题段文昌读书台》)

 

昔年曾到此山回,百鸟声中酒一杯。

最好寺边开眼处,段文昌有读书台。

(郭震《题龙华山》)

 

昔公去此,福成以毁。

今公重返,福成以完。

民安军治,亦如此寺。

(成都人《福成寺谣》)


唐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段文昌第一次担任西川节度使,他与武元衡一样才具,为政宽静,兴利除弊,实行富民政策,得到百姓称颂,长庆三年,改任兵部尚书。 



守隘一夫何处在,长桥万里只堪伤。

纷纷塞外乌蛮贼,驱尽江头濯锦娘。

(徐凝《蛮入西川後》) 


段文昌离任,杜元颖接任节度使,杜元颕不考察边防实际需要,主观认为兵费太多,缩减军需供应,使边防将士饥寒不堪,反去敌营乞食,军情全被敌方掌握。文宗大和三年(公元829年),南诏兵轻易攻占嶲州(今汉源)、戎州(今宜宾),杜元颖与南诏在卭州一战,又打了败仗,退回成都,南诏跟踪而至,佔了成都外城。幸郭釗带救兵赶到,杜元颖才没有弃城逃走。

郭釗鉴于两军力量对比,胜算不多,战不如和。南诏人亦畏服他祖上郭子仪的馀威,愿意退兵。但临走时,掳掠了大批工匠及男女数万人,其中很多人在出城渡河时,投水溺死。其馀的被驱赶到大渡河边,南诏人对他们说,过河就是南诏了,从此离別故乡,要哭就快哭,过河就不准哭了。这时万人齐声痛哭,又有一些人投河溺死,比徐凝稍後,作过简州刺史的成都诗人雍陶,亦有诗两首纪咏其事: 



但见城边还汉将,岂知佳丽属蛮兵。

锦江南岸遥相哭,尽是离家别囯声。

 

雲南路出陷河西,毒草长青瘴气低。

渐近蛮城谁敢哭,一时收泪羨猿啼。

 

南诏掳去这批工匠,把工艺技术,传到南诏,使那里的生产發展起来,工艺水平,也达到相当高度,可与西川、中原比美。 



平临雲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

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

(薛涛《筹边楼》)

 

天府金城古益州,文饶节钺旧风流。

春秋两地桐花凤,晴雨三调柘树鸠。

梦裏关山情漠漠,天边烽火路悠悠。

不堪憔悴西征日,人在筹边第几楼。

(傅作楫《筹边楼》)

 

极目关山万象秋,筹边遗迹有高楼。

松州白雪霾雲湿,岷岭清泉出壑流。

烽堠久无刁斗击,旄牛犹见剑光浮。

天边一雁鸣笳外,想象旌旗设险周。

(刘濖《筹边楼》)


大和四年(公元830年),郭釗病退,李德裕为节度使,吸取前任教训,详细研究敌情,整顿防务。在衙署旁边修造一座筹边楼,根据了解到的山川地势、关隘险阻、道路远近、民族聚落等情况,在楼上绘成地图、沙盘,经常在上面举行军事会汉。又选精兵,淘汰弱兵,积聚粮草,打造精良兵器,西川的军事和边防力量強大起来以後,就向南诏索回被掳去的工匠男女四千馀人。

吐蕃的维州副使悉怛,得知李德裕能耐不小,赶紧率部归降。李德裕收复维州,使被吐蕃赶出的羌族百姓,能回家得安生业。殊知此时他的政敌,牛党首领牛僧儒在朝为相,力主不要生衅吐蕃,将降人及维州地界發还,又让吐蕃佔去,使那裏的降将受到迫害,羌人也重遭患难。

大和六年,李德裕回朝为兵部尚书、宰相,段文昌第二次来任节度史,继续他的好官风,推行他的好政策,内外安靖,遗爱在民。薛涛死後,他深为惋惜推崇,薛涛的墓志,就是段文昌写的。

相关阅读


古诗里的成都史(古蜀篇)

古诗里的成都史(秦汉篇)

古诗里的成都史(三国两晋南北朝篇)


投稿邮箱:bashufengwuzhi@126.com

喜欢本文,请点个在看或者「分享给朋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