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玩了《恋与制作人》,还敢瞧不起我们大新传专业?!

HE,暖姐 胡师姐新闻传播考研指南 2019-04-29

广电人的宏图 


事情是这样的:最近我们主编暖姐疯了,多大的人了,沉迷《恋与制作人》这个游戏不可自拔,言必称她家“老公”,心甘情愿地氪金,每天早晨被游戏签到和每日任务唤醒,鲤鱼打挺式起床——简直比闹钟好使100倍。

 

暖姐说她喜欢这个游戏是因为自己本(shi)科(ge)是(hua)学(chi)广(shao)电(nv)的,她一度怀疑编剧也是新传专业毕业的。

 

确切地说,《恋与制作人》是关于大新传领域广电专业的游戏。故事的女主是个快要倒闭的影视制作公司的老板,为了挽救公司的命运游走于四个英俊深情智慧多金勇敢堪称天下花痴少女梦想情人顶配的男人之间,每次身陷阴谋都有超强男友力加持最后克服艰难险阻爱情事业双丰收的故事……(你妹,这样的话我愿意倒闭100次!)

 


游戏的通关过程,是主线剧情加上不停地拍片子拍片子拍片子(所以玩家都被称为“制作人”),在这里广电人会看到自己非常熟悉的节目策划、摄制和宣发流程。

 

公司聘任的“专家”职业属性基本涵盖了本行业所有大类:综艺、纪录片、广告、电影、新闻、电视剧;岗位分类也覆盖了从演播室、机房到现场所有环节:编剧、导演、文案、摄影、剪辑、演员、主持、服装设计、音乐、灯光、造型、后勤、安保、营销、公关……为了雇专家女主必须得时不时跑跑热线新闻,就连“公司培训”的课程都那么有亲切感……

  议程设置

        编辑视界 

 品牌入门

        创意思维 

 基础公关

        镜头语言 


故事里,“制作人”们为了完成自己的节目,需要对上述类目的不断调配组合以期达到最佳效果,如果调配不合理,观众的差评也是很不客气的——就跟你在微博和豆瓣上看到的一毛一样。



偶像剧女主的职业其实是个有意思的问题,最常见的就是学生(这样改变命运会比较容易),其次比较常见是医生、律师、演员、500强公司白领……“制作人”(主要是视频制作)这个职业还是第一次见——在非常promising的游戏领域,广电人居然这样刷了一把存在感,广大广电狗惊觉原来除了苦逼地做片子,我们的知识还可以这样变现!“弱势学科”一度感到扬眉吐气有木有!

『弱势学科』鄙视链 

在泛社会科学及人文研究领域鄙视链中,新传专业处于末端,这是不争的事实……原因说来话长,且待日后分解。可无奈的是,在泛新闻传播领域里面还有鄙视链(文人相轻的臭毛病真是够够的了)……

 

无论你是学术党还是业务派,无论混实验室还是演播室,无论是扛长枪短炮的还是跑SPSS的,反正台前的瞧不起幕后的,资历老的瞧不起新手小白,在这个圈子,鄙视爱你所爱,鄙视无处不在。不鄙视无以表达个性,不鄙视无以展现真爱,不鄙视无以慰藉失败……


● 传说中的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内部鄙视链:

 

传播学 >网络与新媒体 > 广告学&公共关系学> 新闻学&广播电视学 > 编辑出版学

 

● 新闻传播专业就业鄙视链:

 

其他行业>互联网公司>中央媒体>省级广电>传媒/影视/公关/4A公司>非中央级媒体


这么看来,《恋与制作人》女主的工作也是位于鄙视链下端的。她明显能感到李泽言“看不起我的工作,看不起我的能力”,但仔细想来,其他三个男主真感兴趣女主在干啥么?不也是一种“我并不知道你在忙啥你为啥这么认真,但是遇到困难我就帮你一把你高兴就好”的态度?

 技术性知识是一种底层知识

 

为什么新传专业,尤其是广电专业会处于鄙视链底端?其实这并不完全是因为人类的偏见。

 

在判断一个专业的价值时,人们大概秉持着两大标准:该学科对人类知识共同体进化的贡献度,以及现实生活中撬动的经济效益,简言之,要么学了有思想,要么学了有钱,所以不难想象经济、金融类专业会长盛不衰,计算机科学、脑科学在信息与人工智能时代即刻称王称霸,而哲学、政治学、社会学这些学科虽然看起来比较“冷”,但因扎根于深厚的知识土壤,有完整的知识体系、严谨的思维训练方法与传统,学了可能没那么多钱但人活得比较明白,进入工作领域再学什么都很快。


然而,最惨的要数“技术性知识”,它可以说仅仅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经验总结,是一种“瞩目当下”的知识,只解决“how(如何操作)”的问题,不解决“what(本质)”和“why(根源)”的问题,因此它既不要求接通以往的知识脉络,也不讲求思维的深度,更不包含对未来的研判和探索,因此学起来就很容易,但同时也使得它的门槛极低,可替代性很强——不幸广播电视学(也包括新闻学)就是这样一门学问。

 

暖姐经常咬牙切齿地吐槽,本科时懵懵懂懂地学了四年怎么拍片子、剪片子,正经书没看两本,导致读了研之后每天争分夺秒、熬夜到凌晨两三点补上过去四年欠下的马克斯·韦伯、李普曼、福柯和哈贝马斯们。她还经常跟“后来人”们叨叨——就算你决定做一辈子片子,只学怎么做片子也是不行的!片子背后是理解力,而理解力来自大量的思维训练。


就像书法和写作是两回事;指法和演奏是两回事……在一个公号排版都能看出美学功底的时代,《恋与制作人》里的女主就岌岌可危了——所有人都能“跨行”拯救她于水火之中,因为她的工作知识门槛低啊。而那四个男人,一个懂金融,一个懂脑科学,一个懂犯罪心理,一个懂计算机……女主只能靠脸刷存在感了。她对市场规律、观众心理都处于白丁状态,做的节目策划多平淡无奇,需要经过许墨指点之后才出现质的提升,而对管理则更是一窍不通。李泽言直接怼她:“比起当公司的负责人,可能还是在片场跑来跑去更适合你。”



不过考虑到女主才22岁,我们就不苛求了——大多数人的22岁岂不都是一样的懵懂无知么。不过女主的经历昭示的道理很明显:作为实操经验的知识,也就是技术性知识,是很容易到达瓶颈的,做好一件事的核心还是在“道”而不是“术”。


因为“术”不追根究底的特性,它离社会变迁的根本驱动力注定比较遥远,也鲜少决定时代潮头的机会——只能在那些精通“道”的时代弄潮儿们创造了某种技术之后,再忙不迭地去学习怎么使用他们创造的那些技术——这么被动,必定会处于鄙视链底端。

 

但我们这篇文章并非是要在本就处于劣势的大广电甚至大新传身上再踩一脚,而是提醒大家——如果你选了新传,特别是广电专业……那你一定不要甘于这个学科内的有限知识,不要有智力上的怠惰,要努力超越,哦不,飞跃环境给你设立的标准,要变成一个聪明人,要早早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多读书思考,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恋与制作人》虽然算是个给广电专业打call的游戏,但编剧估计新传毕业有些年头了——可以看出很多知识都陈旧了,比如还认为一个影视公司濒临资金链断裂的时候,靠跟当地电视台搞好关系能挽回投资人的心;而且评估节目传播效果的时候,竟然还在用收视率点数……编剧大人呐,你也要跑得再快一点啦。


这个飞速旋转的世界,还是给我们留了机会的——不过只给“有且不仅有”广电知识、“会且不仅会”拍片子的人。很多原来优秀的新闻人都转型创业去了。邱兵去做梨视频,特稿记者马李灵珊开了传媒公司拍网剧去了(《白夜追凶》就是她做的)——他们就是现实版的制作人。你问问他们,短视频和网络剧摄制什么流程?只懂新闻学和广电知识行不行?

 

在外面成王败寇的凶险世界里,可没有许墨给你提点创意,没有李泽言给你爱情注资,没有白起和周棋洛用脸和才华给你刷流量呀!

 

这就是《恋与制作人》要告诉你的事了。

 


 

大家有任何问题,请在文后留言区留言,胡师姐为你解答。



→  推荐阅读:


乔治·H.米德 | “具有创见头脑的思想家”

沉浸新闻模式 : 无界时空的全民狂欢

开眼界 | 除了Netflix, 你还知道哪些美国最潮的媒体品牌?

约翰·杜威 | “在一切事物中,传播是最美妙的”

跑到你朋友圈的青蛙和霸道总裁,到底有什么好?

19新闻传播考研 | 备考期间如何阅读专业课书籍?

北大MJC初试380 | 备考必看期刊+微信微博账号良心推荐

19新闻传播类考研初试书单

跨考必看:19考研时间规划就这么来!

 

以梦为马,陪你一路成长

不失初心,不忘初衷

北大胡师姐新闻传播考研

微信号 : Miss_MJC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