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沟假说 | 新传理论15
北大胡师姐
北大新传院研究生
专业从事新传考研辅导6年
带出百余名学员成功考上北大等名校
沪江CCtalk年度TOP10名师
胡师姐19新传考研QQ群
按照人们的一般观念,传播媒介的普及可以改善知识传播和教育的条件,将带来整个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缩小社会各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差距,扩大社会平等。“知沟”假说却对这一观念提出了不同意见。
“知沟”假说
1、假说提出
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学校中贫富儿童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上的差距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于是美国政府播出名为《芝麻街》的儿童启蒙教育电视系列片,利用普及率已经很高的电视来缓解贫富儿童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然而后来研究发现:该节目对贫富儿童都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但对节目接触而利用最多的是富裕儿童,这实际扩大了二者之间的差距。
1970年,美国学者蒂奇诺、多诺霍、奥里恩等人,在《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别的增长》一文中提出了“知沟”假说: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是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蒂奇诺等人认为,除了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的因素外,造成知沟扩大的原因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播技能上的差异——对于公共事务和科学知识,需要一定程度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2)已有知识储存量的差异——知识储存量越多,对新事物、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越快;
(3)社交范围的差异——社交范围越广,人际交流越活越,获得知识的过程越能加速;
(4)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的因素——生活水准、层次与媒介的内容越接近,对媒介的利用和接触程度越高。
(5)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传播有一定深度的关于公共事务和科学知识的媒介主要是印刷媒体,受众主要集中于高学历阶层。
在以上任何因素中,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的差异都是造成“知沟”产生和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
2、理论发展
(1)蒂奇诺等人补充提出了影响“知沟”存在及变化的四种社会系统变量,即议题性质、冲突程度、社区结构(社区的多元或同质化程度)和媒介报道模式(信息报道频率和重复度)。对原先的假设作了补充:
①凡是能引起整个社区普遍关注的议题,该议题的知识就更可能得到均衡分配。
②当议题产生于社会冲突条件下时,这种均衡的可能性更大。
③这种知识的均衡,在一个小型、单一的社区内比在一个大型、多元的社区内更可能出现。
④当公众的关注开始减退时,某一议题曾出现的“知沟”可能趋于缩小。
(2)艾蒂玛、克莱因从个人微观层面进行研究,认为个体获得信息的动机以及个体的差异也是造成“知沟”的重要原因:当社会系统中资讯增加时,有动机获取信息的群体要比没动机获取信息的群体,将以更快的速度吸取信息,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差距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他们对“知沟”假说的修正,为研究“知沟”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个人层面。
(3)卡茨曼的“信息沟”
“知沟”从更广泛意义上来说也是“信息沟”(information gap)。1974年,卡茨曼提出“信息沟”理论,其观点主要包括:
①新传播技术的采用将带来整个社会的信息流通量和只是接触量的增大,对每个社会成员来说都是如此。
②信息技术的采用所带来的利益并非对所有社会成员都是均等的。现有信息水准较高或信息能力较强的人,能够比较弱的人获得更多信息。
③与人的能力相比,机器的信息处理能力和积蓄能力要强大得多;既有的信息富裕阶层通过早期采用和熟练使用这些先进机器,能够比其他人更拥有信息优势。
④新媒介技术层出不穷,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趋势更可能是“老沟”未能填平,“新沟”不断出现,这种状况在新媒介采用过程中尤为明显。
综合以上等原因,与经济条件相联系的新媒介技术采用和使用能力,是造成“知沟”和“信息沟”存在和扩大的重要原因。
(4)罗杰斯的“传播效果沟”
1976年罗杰斯提出“传播效果沟”概念。他认为,“知沟”不单单是大众媒介的力量所致,也应是由人际传播、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相结合导致的。罗杰斯建议将“知识沟”重新定义为“传播效果沟”,并指出社会经济差异及其相关变量不是造成“知沟”的唯一因素。
盖那瓦、格林伯格发现,受众的兴趣也是造成“知沟”的重要因素,其中两种兴趣占主导地位——首先是个人利益,即关心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其次是社会利益,即关心对自己的人际环境或人际关系网络有用的信息。
(5)儿岛和人的多层次“知沟”
日本学者儿岛和人认为,在社会信息化过程中,知沟、信息沟的存在是一个事实,它不仅表现在贫富阶层之间,而且会广泛地表现在性别、年龄、职业、行业、群体、地区、民族、国家以及文化之间。
3、应用研究
(1)新媒体的普及过程研究
普及研究是从罗杰斯“创新与普及”研究发展而来的,分析社会各阶层间的“信息沟”乃至“知沟”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信息沟”或“知沟”的根源在于社会经济结构的不平衡,必须从理顺社会经济结构着手,建立一种抑制社会两极分化的机制。
(2)区域开发与社会发展研究
区域开发和社会发展研究早期关注的重点是发展中国家区域开发问题。发达国家的开发援助应从战略上来一个转变,把救援的重点放在贫困阶层,尤其是落后地区的教育事业上。
(3)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研究
美国“媒介素养领袖会议”把“媒介素养”定义为:公众接近(access)、分析(analysis)、评价(evaluate)各种媒介信息,达到沟通交流目的的能力。媒介素养研究最早发源于对未成年人社会化问题的关注,通常和媒介教育实践结合在一起。
Gaziano根据受众的信息需求,认为“知沟”研究的选题范围还包括健康、家庭、儿童养育、消费、购房、就业、福利、法律、政治进程、交通、教育和娱乐等。从已有的研究结果来看,对“知沟”假设的研究选择的话题主要是一些公共事务(如政治选举、国内外大事等)和健康问题(HIV、癌症等),其它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4、反命题:“上限效果”假说
艾蒂玛、克莱因等人持与“知沟”假说相反的观点,提出“上限效果”(ceilingeffect)假说: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饱和点)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止下来。
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速度快,其“上限”到来的也就早;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速度慢,随着时间推移最终能够在“上限”上赶上前者。这个假说意味着,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的结果不是带来社会“知沟”的扩大,而是缩小。
艾蒂玛等人提出的“上限效果”的三条论据:
艾蒂玛
(1)信息源的性质决定的“上限”。大众传播传递的是某一范围、某一程度的“一般”知识,任何人都不可能从大众传播中得到超出这个程度或范围的知识。
(2)受众本身具有“上限”。社会经济地位高者在感觉到自己的某种知识已经充足的时候,就会自动减慢或停止对这种知识的追求。
(3)现有知识已经达到“上限”。如果受众个人的知识程度已经高于大众传播的内容,他们便不会再通过大众传播寻求知识。
该理论指出的“上限”在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中是存在的,但是在人的一生追求知识的总过程中,这个“上限”是否存在是个疑问。尽管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在一定阶段上会出现“饱和”或知识量增加的停顿,与此同时他们也会开始对新知识的追求过程,这必然带来知识总量的增加。此外考虑到知识老化和更新的因素,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即使后来在某个“上限”上赶上了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这种知识的价值也早已打了折扣。因此,认为通过大众传播的“知识平均化”效果消除社会“知沟”、实现社会平等的观点是不切实际的。
网络环境的“知沟”理论
1、“数字鸿沟”(digitaldivide)
许多研究者把网络环境下的“知沟”称为数字鸿沟,在1999年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发表的《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的报告首次提出。数字鸿沟问题是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企业、人群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应用程度的不同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造成的“信息落差”、“知识分隔”和“贫富分化”问题。
“数字鸿沟”在研究领域方面有所扩大:不仅研究社会阶层因经济地位之间存在差异导致的鸿沟,也研究国家、地区、群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知沟。数字鸿沟是无法避免的“积累沟”,是国家、地区、群体之间业已存在的社会发展差距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全球鸿沟:指发达社会和发展中社会之间在进入网络方面的差距。
(2)社会鸿沟:指每个国家中由于种族、性别、年龄等造成的信息富有者和信息匮乏者之间的差距。
(3)民主鸿沟:指那些使用和不使用数字资源去从事、动员或参与公共生活的人们之间的差别
“数字鸿沟”更多体现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数字媒体接触和使用状况的四种差异,即“ABCD”:
(1)A(Access)——指的是人们在互联网接触和使用方面的基础设施,、软硬件设备条件上的差异,经济地位优越者在这个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
(2)B(Basic skills)——指使用互联网处理信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差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和教育有着密切关系。
(3)C(Content)——指互联网内容的特点、信息的服务对象、话语体系的取向等更适合于哪些群体使用和受益。
(4)D(Desire)——指上网的意愿、动机、目的和信息寻求模式的差异。这种差异也会造成人生两级分化现象。
“数字鸿沟”问题,是传统的“知沟”和“信息沟”在新的媒介技术环境下的延伸。在数字化技术的革命中,由于部分人能够拥有最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够使用计算机、网络接入、电信设施,他们就会比缺乏这些条件的贫困者拥有更多获得信息的机会,能够享受到技术革命带来的便利和发展个人能力的机会。
2、网络环境下,“知沟”加剧?缩小?
(1)促进加剧的因素分析
①互联网接入与使用渠道
互联网需要的信息基础设施、硬件/软件、接入费用、流量费用等因素,使得社会经济差异是产生数字鸿沟的一大主导因素,经济地位高者和低者的差距越来越大。
②“信息智能”的差异
数字化时代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智能”,群体间信息智能的差异往往会造成互联网利用能力方面的鸿沟。网络作为一种新技术,在使用与操作方面对用户的要求更高,主要体现在阅读能力、语言能力和专业技术操作能力上。
③网络内容的分配
四通八达的网络世界里,谁主导着多媒体、多语言的信息内容和网络信息产品,这些内容与产品以哪些群体的利益、爱好为取向,导致了这些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的鸿沟。
④个人上网的动机、兴趣
进入者的态度、观念与使用方式不同,他们之间也可能出现知识与信息获取的不平衡。不同的“使用与满足”类型,决定了互联网用户在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方面的鸿沟。
⑤“老沟”未填,“新沟”又现
网上信息浩如烟海,信息增长速度加快,知识的新老更替加快,人们之间形成的可能不只是一条知沟,而是多条,最终的结果则是信息贫困者与信息富有者之间的知沟越发不可填平。
(2)促进缩小的因素分析
①技术分析层面(宏观)
互联网的本质是信息流动和信息开放。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将会普及每一个人;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会给后起的国家、地区和个人带来机会。数字鸿沟很大程度上是新技术导致的,但新技术是层出不穷的,某一个方面暂时落后但是在其他方面可能领先一步。
②经济考量层面(宏观)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财富和信息的总量应该达成平衡。数字鸿沟造成大多数财富聚集在少数人手中,他们提供了比较强的供给,但没有有效需求做支撑,有效需求的基础在鸿沟另一边的人群手中。随着鸿沟扩大,有效需求的不足就会制约供给的一方。数字鸿沟有自发的调节机制,但这种机制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使它趋向于平衡,人类需要使数字鸿沟缩小、供求达到平衡。否则这种失衡会通过危机的形式解决。
③网络环境不断改善(微观)
网络成本逐渐降低、技术逐渐人性化、网络媒体逐渐普及等,更多的人会将互联网和网络媒体融入生活、工作、学习中。
④网民接触信息的机会增加(微观)
网络媒体提供了一种虚拟空间,虚拟社会形态在讨论、信息交流、情感、交友等方面逐渐形成。这一个超越时空的交流通道,使网民与信息接触的机会大大增加。
⑤网络媒体创造条件迎合受众需要(微观)
网民在网络媒体上获取信息,不仅可以从兴趣出发,对知识的接受速度和理解程度也远超过传统媒体。以交互性为特点的网络媒体带给人们许多乐趣,而这正是人们在网上获得信息、减小“知沟”的重要条件之一。
参考资料
郭庆光 - 《传播学教程》
王晓晴 - 网络传播中的知沟理论再探
徐雪高 - “知沟”假设理论研究综述
大家有任何问题,请在文后留言区留言,胡师姐为你解答。
【注意啦】
最近,同学们如果升级到最新版的微信,会发现订阅号大变样啦!想第一时间看到我们的文章,千万别忘记“星标”胡师姐新闻传播考研指南哦。
只需四步:①点击左上角的“三个点” → ②点击查看公众号 → ③再点击“三个点” → ④选择星标,分分钟get!
【星标后怎么找】
只需两步:①点击右上角三条横线就可以看到星标的【胡师姐新闻传播考研指南】啦 → ②点进去查看我们最新的文章吧!
以梦为马,陪你一路成长
不失初心,不忘初衷
北大胡师姐新闻传播考研
微信号 : Miss_MJ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