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牌照发放,你可能没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北京大学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 Author 索非
「 5G商用元年正式开启 」
作者 | 索非
编辑 | 珲哥
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了5G商用牌照,标志着我国5G商用元年正式开启。
当天,北京邮电大学在校生 @老师好我叫何同学 在微博上发布亲测5G的短视频,引发众多网友的热议和媒体的关注。“何同学”3天涨粉100万,摇身一变成网红。
什么是5G?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的简写。大多数人对5G的了解可能仅限于网速更快。前几天B站up主何同学就因5G测速视频火了一把,在5G的极高数据传输速率下,在线观看视频几乎和下载到本地一样流畅,随便拉进度条无卡顿,秒下载完一部电影、十几首歌曲、多个app根本不是事儿,随时随地高速上网、游戏对战,再也不用因为家里电脑带不动一群人跑去网吧集体开黑了。
但5G仅仅是快吗?
移动通信网络从1G到4G经过30多年的发展,1G提供的是语音通话功能,最初使用的还是和现在手机样式有显著区别的“大哥大”;2G通话质量更稳定,增加了短彩信、文字网页等数据接收功能,有简单的内置游戏比如陪伴许多人青春的贪吃蛇;3G能够处理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可进行低质量视频通话、网页浏览,出现了彩屏、手机拍照、彩铃等附加功能,当年最著名的手机广告主题曲恐怕是宋慧乔代言的步步高音乐手机“DarlingDarlingDarling……”;4G则大大提升了网络传输质量和速度,智能手机普及,移动应用、视频和直播平台爆发,改变了包含支付、出行、购物、娱乐、社交等在内的生活方式。
而5G是革命性升级的通信能力,根据国际通信标准组织3GPP的定义,5G有三大特征:eMBB超大带宽:下载速率理论值将达到每秒10-20GB,是当前4G传输速度的10倍以上。uRLLC超低延时:5G的理论延时小于等于1毫秒,是4G延时的几十分之一,安全可靠性也远远超过4G。mMTC超广联接:5G单通信小区可以连接的物联网终端数量理论值将达到百万级别,是4G的10倍以上。如果说4G改变生活,人们对5G的期待是“改变社会”,从几年前5G尚在研发测试阶段开始,物联网、车联网、自动驾驶、智能家居、智能工厂、智慧农业、智慧城市等时髦概念不断被提及。
本文将主要剖析5G对传媒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和变革,顺便讨论一下相关的未来产业趋势。
5G将改变媒体传播的方式和路径
5G时代所有媒体的传播方式将走向泛视频化。
印刷媒体包括报纸、期刊、书籍等的传播方式是文字加图片,但优点是印刷品的便携性和留存性,且受众选择的自主性强。广播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声音,维度单一,但优点是即时性、灵活性(制作成本低过程简单)、受众门槛低传播面广,且有着特定场景需求比如早上起床边刷牙边收听新闻,开车路上收听路况信息,健身房边跑步边听音乐电台。电视媒体带来了视频影像、声音音乐、动画等多媒体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有冲击力吸引人,时效性更强,但有使用场景的限制。PC互联网时代,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在线阅读/视频/游戏/购物平台出现,雅虎、搜狐、百度、亚马逊一时风头无两。4G促成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种移动app应用成为传播主力,视频化内容增长,刷不完的微信、微博、爱奇艺、B站、抖音,淘宝店铺对商品的展示、大众点评对美食的推荐都由原先单一的图片到现在的短视频,应用场景极大丰富。
根据《2019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7.25亿,是仅次于即时通讯的中国第二大互联网应用。在4G网络下人们对视频的消费需求已然十分旺盛。而到了5G时代,可以预计一切互联网应用都会添加上视频功能,视频新闻、视频社交、视频电商、视频教学、视频会议、视频+各种垂直行业……推动内容的全面泛视频化。
5G将实现媒介体系的无限延伸和进一步融合。
以往的大众传播媒介无非是报刊、广播、电视、电脑、手机及它们的变体。但5G时代,各种传统的新兴的设备和基础设施都可能成为信息传递的终端。从你家里的冰箱、空调、音响、水/电/气/热抄表,到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环、智能眼镜、手表、头盔、宠物身上的定位器,到大马路上的摄像头。换句话说,5G时代用来传输、表现、存储和获取信息的工具、载体、中介物将有无限可能。从人到人,人到物,物到人,物到物,多功能一体化,媒介体系无限延伸和融合,可以说理想状态下可达到麦克卢汉笔下万物皆媒的程度。
想象一下未来,电饭煲、抽油烟机上直接带着屏幕播放美食制作教程手把手教你把菜谱实践,穿衣镜直接联网可以虚拟试穿各种新款服装不用再排队等试衣间,按一下卧室的台灯厨房里的早餐机就知道你起床了开始加热,打车上班顺便观看车窗上滚动着的视频广告。
传统媒介环境下,媒体采用PGC(专业生产内容)模式,信息的采集、制作、发布都牢牢掌握在电视台、报社等主流专业媒体机构手里,媒体到受众是自上而下的单向、线性传播路径,内容相对统一、有深度。4G时代媒介融合,自媒体爆发,UGC(用户生产内容)模式盛行,媒体传播呈现去中心化趋势,形成了同一平面传播者和接受方间的交互传播,也有了更多个性化、碎片化的内容。而5G时代由于媒介体系的无限延伸和进一步融合,传播路径也将产生新的变化,或许因为人工智能的运用和极速膨胀的数据量又回到需要借助专业机构进行信息的分析加工处理为主。
5G将拓展内容呈现的形态和场景
5G+虚拟增强现实(VR、AR)++超高清(4K)将拓展内容呈现的形态和场景。
VR即虚拟现实,即为使用者创建一个全数字化、身临其境的三维立体逼真图像模拟真实环境。房地产中介app链家便运用了VR技术实现在线带看,客户通过手机上的VR视角能获得和实地查看差不多的效果。
AR即增强现实,即在使用者的现实世界实时叠加数字创建的内容。将真实环境和电脑技术生成的虚拟物体、场景或信息集成在同一个画面或空间,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可以应用于医疗研究训练、精密仪器制造维修、古迹复原、军事演习、市政规划建设等许多领域。 2017年江苏卫视跨年演唱会呈现的飞龙喷火、巨鲸出水效果让屏幕前的观众着实惊艳了一把。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2018年由玄彬和朴信惠主演的热播韩剧《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就是AR游戏的剧情设定,常常让人分不清到底是虚拟世界还是真实世界里的场景而感到细思恐极。
新闻、游戏、体育、演出、影视、展览等内容领域,通过5G+VR/AR能够打破地理空间限制,给人更逼真的视觉体验和身临其境的感受。
未来,5D电影、4K/8K体育赛事转播、浸入式游戏/话剧/展览、全息投影演唱会等都将是人们常见的娱乐方式。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正在加班996的你突然想学梁朝伟买张机票飞去伦敦广场喂鸽子又或者去卢浮宫参观达芬奇作品甚至想乘坐直升机俯瞰帝国大厦,都可以足不出户带上头盔实现了。
2018年初平昌冬奥会就使用了5G网络及相关技术应用,借助终端设备观众可以通过同步视角(运动员头盔摄像头的第一视角),全景视角(运动员身上携带一枚芯片全场全程随时跟踪)和时间切片(对运动员的动作进行360度的切割回放)观看赛事,极大提升了视听体验。
4K是数字内容解析度标准,简单说就是画质分辨率,4K将达到3840X2160,是1080P分辨率的4倍,每一帧都保持在50帧的高帧率,大大超过当前市面上25帧到30帧的视频直播帧率,画面更清晰流畅、更明亮、更立体、更有光影层次感。关于4K的观看感受,我们曾在本公号关于李安导演的4K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观后感一文中有提及。
2018年暑期,拿下世界杯赛事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咪咕视频提供了64场比赛的4K直播,用户可以更清楚地看到直播视频中高速运动的主体,甚至进球时的细微表情。2018年12月以5G+4K方式直播第十二届咪咕汇音乐盛典,收获了1.8亿在线观看人次。而今年已采用5G+4K+VR方式直播多场篮球、排球、足球赛事,成为以体育+娱乐为主打的咪咕视频的招牌。作为中国移动旗下运营视频、音乐、阅读、游戏、动漫全内容业务的子公司,显示出传统通信运营商抢占5G赛道的优势和决心。
不久前的两会会场覆盖了5G信号,而近期的上海电影节也将采用5G+4K直播。
5G不仅能提升人们的娱乐生活消费体验,更重要的是能够解决许多碍于地理空间限制和资源分配带来的社会问题,比如远程医疗和远程教育。2019年3月16日,在中国移动、华为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三方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完成了全国首例基于5G的远程人体手术——帕金森病“脑起搏器”植入手术。手术过程中,身在海南的主治医生凌教授在电脑上发出指令可直接操控北京手术室内的机器。而未来山区和一线城市名校的学生通过5G+VR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将更容易实现。
5G将重塑移动媒体的产业格局
一条完整的媒体产业链应包括内容制作方、内容销售方、内容传播方、营销宣传方、衍生开发方、平台运营方、软件工具和技术提供方、网络运营方、终端设备生产方等。在现实中,很多在产业格局中颇具声量的互联网公司都不止有一个角色,而是其中几个角色的结合。比如腾讯,拥有微信、腾讯视频、QQ音乐、腾讯动漫、腾讯游戏、腾讯文学、腾讯新闻、天天快报等全媒体泛娱乐矩阵产品进行全方位的内容服务,也通过旗下企鹅影视、淘票票等参与到内容投资生产发行宣传营销的各个阶段。
2G移动梦网时代无论是中国移动还是广电,运营商是媒体产业链中的霸主。早期羸弱的互联网公司只能基于运营商增值服务的需求,作为运营商的cp(内容服务提供商)被扶持生长。随着移动网络的升级换代,数字化内容业务增多并占据主导,新商业模式逐渐创立,一大批互联网公司逐渐羽翼丰满,腾飞起航。到了4G移动互联网时代,头部互联网公司的营收和利润增长率甚至都超过了运营商,运营商为了谋求业务增长要通过力推互联网流量套餐等方式与互联网公司合作。而运营商斥巨资建设了通信网络、机房、云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却没有享受到最多的红利,变成了单纯管道的角色。
这些年来运营商也在尝试转型打开互联网入口。被认为是微信前身的“飞信”是2007年中国移动推出的即时通讯软件,一度干掉了微软的MSN保持着行业第二的位置,甚至在2011年的新闻里还可以看到飞信市场份额可能超越QQ的预计。2011年腾讯在QQ12年之后推出了微信,直到2012年市场占有份额还是排名第三微信的一倍左右。但后来微信甚至超过了QQ成为国内第一大社交软件,为腾讯创造了其产业生态链的流量入口,而飞信衰落。
但5G带来了重塑产业格局的机会。
由于5G的适用网络和终端设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至少前期规模扩展的5-10年,将会是内容服务商、网络运营商、设备终端制造商三足鼎立。
对于内容服务商来说,4G 时代APP媒体形态创造了流量的超级入口和平台,5G时代一定会诞生新的移动传播渠道和平台。谁能否形成符合5G特征的新的信息平台,比如不间断的、实时的、在线的、结合人工智能编辑分发和VR/AR的视频流?谁能制作出够多够好的内容和应用用得上VR/AR不会只成为消费者一时的新鲜?
对于终端设备制造商来说,随着人口红利消退,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已由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华为、中兴、OPPO、VIVO、小米等手机生产商谁能抓住这一波5G消费者的换机需求?VR/AR设备的生产商现在的出货量与手机生产商远远不是一个量级,5G时代需求爆发后完善用户体验(比如头晕问题、有线限制)、功能迭代更新、售后服务是否跟得上?
对于网络运营商来说,此前移动通信技术的变革让运营商之外受益更多,这一次谁能利用新机遇发展新业态,不再单纯做管道,发挥固有优势同时产生新的业务增长点有效拓展用户价值以应对提速降费携号转网压力,甚至发展为像收购了时代华纳的美国通信运营商AT&T这样的传媒帝国?显然运营商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利润第一的中国移动一方面提出要推出自己的5G手机、智能可穿戴设备等,一方面通过扶持内容基地组合而成的咪咕公司、入股湖南广电背景的芒果超媒以期实现内容+终端+渠道+流量的健康发展。
5G将进一步提升用户个人参与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4G移动互联网时代催生了大量以文字图片传播为主的微博、微信公众号自媒体KOL和以娱乐、泛生活为主的短视频博主。 5G时代,传播进一步去中心化,用户随时随地发布发现,更广泛参与传播;传播在场化,都是视频一手信息来源更可靠,实时互动性增强;传播智能化,AI+协助用户,参与门槛更低、更便捷。
信息来源和多媒体技术不再成为专业媒体人和非专业媒体人间最重要的壁垒。对于有些突发新闻事件,甚至可通过无人机携带信息采集设备进行报道。当内容规模数量极大提升,用户对内容质量的要求自然更高,题材选择、镜头运用、剪辑节奏、画面效果甚至出镜人的颜值声音性格等都会影响用户的好评度。视频类KOL或许要从UGC向PGC 转型,做出更有深度和特色的作品,才能更好地留存用户。
传媒行业的未来:5G+人工智能+大数据,但情感和艺术还得靠人
随着5G时代视频内容的生产和消费需求极大释放,高清视频内容、高清视频直播将无处不在,可能是一天24小时全场景、涉及从低幼到白发全年龄。而对于用户来说,随着内容规模的极大膨胀,时间和注意力有限,不同场景对内容的需求也不同,海量内容资讯需要精细筛选,大数据能提升内容的深广度和用户迎合的精准度,推动智能推荐成为主流内容分发方式,更好地识别用户,针对不同场景进行个性化推荐和专属内容定制。
AI图像识别准确率和视频语义理解力提高,将在视频内容分析和审核中发挥极大作用。AI写作目前已能够代替记者生产短讯类新闻,如此前奥运会上亮相的今日头条AI机器人张小明,但进行自由创作时往往不知所云,比如AI写作小说。AI剪辑目前在体育视频领域的运用被认为成功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但在对创造力、艺术性、情绪感染力要求很高的电影剪辑上还差的很远最多只能起辅助作用。
媒体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打破少数人的信息垄断和传播特权的过程。
5G的高速率低时延广连接特征及与VR、人工智能的结合将极大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让每个人甚至每件物品有机会成为媒体,也让每个人在接收媒体内容时“实时”+“在场”,媒体内容的移动性、时效性、交互性、连续性和沉浸感将成为关键词,内容获取、生产和触达的效率也会极大提高。当然,广泛的在网和产生的海量数据也会带来内容监管难度、数据存储的安全性、个人隐私信息保护等问题。但无论如何,期待5G带给我们一个更好的时代。
△图片来源:网络
推荐阅读
网站 | www.csmrpku.com
微博 | @北京大学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
转载、投稿、合作等,联系微信号 | 367683
都看到这里了
还不点一下“在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