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圣归来》到《白蛇缘起》到《哪吒》,我们慢慢的发现,中国动漫也可以担得起“优秀”二字。近日《哪吒》热度持续走高,又重新引发了许多朋友对国漫的思考,国漫的漫漫发展之路是怎样的?世界的动漫市场发展动向又是怎样的?一起跟着这么热的哪吒进行热烈的思考讨论吧!近日,一部名为《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电影刷爆网络,好评如潮,被称为国漫史上巅峰之作。哪吒一改往日大众心目中的“传统形象”,抛弃披着传统封建伦理的外衣,化身为正义、勇敢、执着的现代反抗主义英雄。据官方通报,8月3日晚,影片票房突破20亿,登顶中国影史动画电影票房冠军。而作为动漫行业的先驱之作,迪斯尼在1998年创作的《花木兰》更是创造了3.2亿美元的奇迹,这个票房数据即使放在今天,也可以称作动漫电影的神作。
相比较《哪吒》为代表的国漫近年来的突进而言,迪斯尼根据中国故事改编的一系列动漫一直广受好评,无论是《功夫熊猫》,还是《花木兰》,都能带给受众全新的故事视角,互动式的情境体验,甚至形成品牌效应。而纵观国漫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文化的传承一直都存在,但是对于时代化的解读也才是近几年才有的事情。因此,大呼佳作的同时,我们不禁反思,国漫到底如何一路走到现在,国漫与美国动漫相比到底差距在哪?
国漫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其故事情节角度来看,国漫的故事大都取材于传统的深化故事,这些故事经过千百年的流传,其基本的框架结构早已深入人心,想要对其进行创造性解读难度不小;与此同时,这些故事中的部分情节已经严重脱离当下社会的价值观,缺乏整体情境理解容易架空故事的核心表述,使得故事意义的传达扭曲,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传播隔阂和传播障碍;从受众心理角度来看,长期以来,国漫被贴上“低龄幼稚”的标签圈层化发展,一直对标的是青少年儿童,因此造成国漫曾经一度停留在“喜羊羊”、“熊出没”的水准。直到《功夫熊猫》、《狮子王》的出现,国漫才如梦初醒,撇弃标签,创作出符合大众价值观和需求的作品。
反观美漫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注重呈现作品的普适性,打破年龄差异。这一方面是由于美漫意识到虽然漫画受儿童喜爱,但是真正拥有消费能力的群体是成年人,另一方面也是处于美漫创作元素的多元化;商业化动漫最看重的就是受众心理,这一点在美漫中也有鲜明体现,追求完美的圆满结局、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符合时代价值观的故事解读等等,这些都是美漫走向世界的文化内核,也是国漫最需要学习的东西。
究其根本,动漫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商业化是其发展的必然之路,这一点我们也许能从美漫的发展之路中找到答案。我们总是在反思,为什么我们拥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却创作不出优秀的动漫作品,为什么熊猫在梦工厂是《功夫熊猫》,在我们手里就只能是撒娇卖萌的国宝?这其中的原因也许就是商业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故事进行符合受众需求的解读。泱泱华夏五千年,我们不缺故事,但是也要把故事讲好,就像我们几千年来塑造的哪吒都是反封建伦理的个人抗争,但是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又有多少人能理解其中的文化价值。但是如果将其塑造成正义、无畏的英雄少年,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就能激发价值认同。当然,我们提倡好、国漫向美漫学习,并不是否认国漫的发展,而是要学习美漫国际化多的视野、讲故事的方式,从而更好的发展自身,走向世界。
纵观国漫的发展历程,其创作核心离不开对传统文化,当然这对国漫的发展也起到双向作用,一方面在传承文化的同时能够迅速的涌现出大量的优秀作品,作品本身的情感寄托也是国漫影响力的本质要求,本次《哪吒》火爆的原因部分归结与此;但是另一方面,大量信手拈来的作品也助长了国漫的慵懒创作。据此来看,拥有深厚文化底蕴非但没有成为国漫走向世界的翅膀,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国漫IP的创作。
另一方面,IP的转化也是作品呈现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需要IP、受众、市场形成良性互动,既满足受众对于IP的期待,又兼顾市场效益,与此同时还要最大限度的释放IP价值。而这三者良性互动的本质就是IP的“故事化解读”。国漫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要么注重市场效益、要么偏重IP价值的释放,对于受众的期待长时间处于忽视状态,实现三者的良性互动更是不可能。当然,就IP价值释放过程来说,其制作周期长、产品塑性难、资金耗费大等困难使IP转化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而这也是《哪吒》在上映之前不被看好的原因,诸多方面的问题使国漫的发展一直止步不前。
谈到美漫对于IP的创作,一方面是由于美漫本身不具备国漫这样庞大的素材资源储备,需要在创作之中不断汲取营养,积累经验;另一方面也与美漫长期奉行的创新精神有关。我们看到,无论是白雪公主还是漫威英雄,处处都充满了原创的色彩,甚至积极拓展国外元素,取材中国元素的《功夫熊猫》、《花木兰》就是典型代表,正是因为将创作与创新放在第一位,美漫才有越来越多的经典之作;美漫IP转化的精髓在于它“故事化解读”,符合时代的价值观解读塑造IP形象、IP周边借势营销加深IP印象、续集接力巩固IP价值。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美漫的IP价值呈现始终是与受众串联在一起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为IP 价值市场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当技术的鸿沟不断弥合,“讲故事”就成了动漫发展的核心动力。正是基于此,美国的动漫才走的越来越远,诸如“功夫熊猫”、“花木兰”等中国元素的作品,漫威的超级英雄系列,迪士尼的梦幻王国。当然,国漫也逐渐意识文化不仅需要传承,还需要创新,传统文化要有时代化的解读,因此我们才看到《白蛇缘起》、《大圣归来》、《哪吒》这样的优秀作品。文章分析到这里,想必大家对于国漫发展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接下来,文章就带大家梳理一下国漫、美漫走过的这些年,从中寻找国漫未来进步的足迹。
说起国漫的发展,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20世纪20—60年代,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21世纪。新阶段:21世纪—至今。
提到这一阶段的国漫发展,就必须涉及一个名字“万氏兄弟”。1922年由万氏兄弟制作的广告短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被称为中国第一部动画。1941年万氏兄弟以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为题材创作了中国首部长篇动画《铁扇公主》,并成功传往日本、东南亚,这是国漫第一次走出国门。20世纪60年代,《大闹天宫》问世,被誉为国漫发展的里程碑。
这一时期推动国漫发展的核心就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7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创作了动画《哪吒闹海》,揭开了文革之后国漫的复兴之路,但是从整体创作手法和叙事风格上依然是模仿《大闹天宫》的节奏。随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又相继创作了《黑猫警长》、《葫芦娃》等一系列具有中国元素的动漫作品。1999年,《宝莲灯》、《西游记》相继走近大众视野。
但是由于资金和技术等问题,国漫的发展陷入困境,同时由于其制作周期长,商业化之路异常艰辛,国漫甚至一度被贴上“低龄幼稚”的标签,本身具有的传统文化内涵也尽数丢失,行业发展进入低谷。
进入21世纪之后,在市场化浪潮的冲击以及国外动漫发展的刺激之下,国漫市场如梦初醒,格局初现,一大批诸如《梁祝》的优秀作品不断涌现。尤其是2010年以后,国漫的垂直化发展趋势日渐凸显,二次元、IP制作依然去掉标签。动漫制作公司也百花齐放,结束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和央视垄断的局面。就拿本次火爆的《哪吒》来说,其制作方彩条屋影业、可可豆动画影视以及光线影业也参与制作了《大鱼海棠》、《大圣归来》、《白蛇缘起》等优质国漫作品。
说起美国动漫,我们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幕幕经典的影视作品情节。而谈到其发展历程我们一般将其分为五个阶段,主要分为开创阶段(1907-1937)、初步发展阶段(1937-1949)、第一次繁荣阶段(1950-1966)、蛰伏阶段(1967-1988)、又一次繁荣阶段(1989—)。
1907年,美国人布莱克顿创作的动画短片《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揭开了美国动漫的发展史。20世纪20年代之后,华特·迪斯尼创作了美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汽船威利号》。
这一时期美国动漫发展的核心是迪斯尼公司,1937年,《白雪公主》问世,随后相继推出《木偶奇遇记》、《幻想曲》等作品,后由于二战原因,暂停长动画拍摄。
这一时期迪斯尼每年一部经典之作带领美国动漫业创造传奇。诸如《仙履奇缘》、《爱丽斯梦游仙境》、《睡美人》等作品至今依然广受追捧。
1966年12月15日,华特·迪斯尼因病逝世,迪斯尼公司陷入困境,美国的动漫业陷入萧条,电视动漫逐渐发展并受到重视,《猫和老鼠》这一经典作品出现。
这一时期,迪斯尼再度发力,创作了《小美人鱼》,标志美国动漫再度繁荣。这一时期《狮子王》、《玩具总动员》等惊世之作问世,《狮子王》更是创造了票房神话。其实,我们仔细想来,在美国动漫走向世界的背后,不仅仅有迪斯尼、皮克斯、梦工厂这样的优质制作,更重要的还是美国动漫“讲故事”的方式。
无论是景物,还是人物,大到山川河流、日月星辰,小到皱纹毛发、纹理装饰,美国动漫对细节的刻画处处给人留下惊喜。对于电影题材的选择也是覆盖大部分人群,有梦幻王国,也有人与自然,有超级英雄,也有平凡世界。
无论是迪斯尼的白雪公主、睡美人,还是漫威的超级英雄,似乎每一步动漫作品都在塑造一个传奇,而故事的结尾总是圆满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受众的追逐美好的心理。
数字技术与电影技术的结合使动漫的整体呈现效果生动形象,在加上具有时代化的故事解读,让整体的动漫作品完美融合技术力量与精神享受。
在对国漫和美漫的发展历程进行一番梳理之后,不难发现,国漫的起步相较于美漫而言不算太晚,而且在发展初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动漫作品,也曾走向海内外,但是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走下神坛,一蹶不振,直到近几年才奋起直追。这背后的原因到底出在哪里?
从国漫的发展历程来看,在20世纪80年代,国漫的发展迎来创作热潮,虽然在技术上滞后,但是创作的热情将国漫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时期的《黑猫警长》、《葫芦娃》、《大闹天宫》在今天看来,依然可以称之为精品。但是在此之后,国漫陷入了创作的低谷期,不仅缺乏原创作品,甚至对传统题材的改编也逐渐淡出视野。
中国传统的观念里,动漫一直扮演着引导、教育、陪伴青少年成长的角色,“低龄幼稚”的标签伴随着中国动漫发展,这从国漫的创作题材和创作风格就可以看出来,所以在这一观念的指导下,基于小部分群体国漫发展自然不被重视。甚至一段时间内当美漫借助中国元素塑造《功夫熊猫》之时,国漫依然停留在《喜洋洋》和《熊出没》的水准。
漫画从创作、定型、制作、转化需要一个连贯长期的过程,这一过程耗费的周期长、程序复杂、人员和资金成本大,而且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如果IP塑造失败,那整体运行过程中的损失将不可挽回。这也是后期国漫发展缺乏创作性作品呈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根本而言,国漫的发展并不是由哪一个原因决定的,国漫的发展一路历经坎坷走到今天,从辉煌到衰落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因此我们在看待国漫的发展这一问题上,也要从多角度思考。上文列举的原因仅是几个主要原因,不能总结国漫发展的全过程。我们分析问题的初心还是吸取经验教训,寻找国漫发展的未来。
在这篇文章成稿的这几天,《哪吒》正在争分夺秒的创造国漫票房奇迹,欣喜之余,我们也应该把更多的眼光聚焦到国漫的未来上去。经过文章上面的分析和对比,本文认为国漫未来的发展应该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
不难发现,当前国漫的优秀作品,大都是取材中国传统的神话故事。不可否认,这些神话故事受众认同感强、内容情节完善,具备动漫创作的基本要素,是不可多得的优势资源。但是,无论认为这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还是慵懒创作吃老本,国漫的发展都需要新鲜血液的滋养。传统文化再丰富总有用完的一天,创新创作的精神才是国漫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国漫创作的基础条件,但是文化传承也应该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同等重要。国漫的创作要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适时对传统文化做出符合时代价值观的解读。本次《哪吒》一改传统神话中肉身还父私仇个怨的反封建形象,化身为逆天改命拯救苍生的英雄就是对传统文化时代性解读。新时代下,受众的多元价值观逐渐形成,所以对于国漫来说,比故事呈现更重要的故事解读。
动漫从其本质上来说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而商业电影的主要目的也是要盈利。但是从国漫当前的发展来看,还没有真正实现商业化,很多优秀的作品IP塑造、周边拓展、续集巩固的多元化商业之路。与此同时,积极寻求同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立足于创新创作的基础上,推动国漫的商业化发展。
总结
“讲好中国故事”这句话用在国漫的发展最合适不过,这才是《哪吒》火爆给国漫的意义,比故事呈现更重要的是故事解读。说到底,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哪吒》,更期盼越来越多优秀作品,希望国漫能讲更好的故事,“逆天改命”。
注:文中所有配图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或网站,此处仅为配图表达。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通知我们,万分感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