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轮复习一旦踩了这些坑,你就只能当炮灰了!!

番茄 胡师姐新传考研 2023-06-25


◎ 小编 | 雕雕    ◎ 责编 | 北北  



参加完预报名,相信大家更加有考研的紧迫感了吧。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很多同学来找胡师姐团队的学长学姐谈心。在跟大家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同学正陷入一种过度焦虑的怪圈,并且在做许多无用功!!

下面我总结了考研最容易踩的坑,大家快快来自查一下!相信谁都不想成为炮灰的对吧?
 
01
基础知识类

01

不背基础知识,因为不常考?


都说备考要有针对性,现在直接考察基础知识的院校越来越少,那么是不是就可以不背呢?

同学,拜托你清醒一点,这当然是不可以的。

一方面,基础知识是构建新传大厦的根基,连基本的新传素养都不具备怎么做研究。你要是指望北大老师教你“沉默的螺旋”,那你绝对会成为班级中“沉默的极少数”。

另一方面,基础知识虽然不常考,但是并非不考,这种基本理论考了就是送分,机不可失,失了就明年见了。

【建议】:

基础知识的背诵一定要尽快提上日程,并且要讲求方法。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背诵方法:

首先给自己一个试验期,先摸清楚自己背书的规律,明白自己每天背多少是上限、背一遍能记住多少等等;

其次,根据自己的记忆情况制定背诵计划,基础知识是需要反复背诵的,因此计划应该包含至少两轮背诵;

最后,想要检验自己的背诵成果,最好的办法就是做题,只有达到能在题目中信手捏来地使用理论,基础知识才算背下来、用得上。


02

看不完所有书,不进行下一步


看书焦虑是会伴随考研全过程的。最近不少同学来咨询看书进度,还有同学直接甩出自己读过的书单问“看了这些书够不够啊?还有好多延伸书目没看怎么办?”读书自然是多多益善的,但现在距离考研只剩下不到100天的时间,如果你们还在看书,没有着手专题、练题,恐怕真的要来不及了!

【建议】:

新传领域的书目很多,但基础书只有几本:郭书、刘书、彭书,再加上一些院校考察研究方法、新闻史需要的几本。如果能把这些书看懂吃透,那么你们备考新传的基础理论就已经足够。

补充延伸的书目是为了拓宽学术视野,但并非必需。现阶段有能力的同学可以配合整理专题继续延伸视野,但对于专题整理进度慢、自身社科理论浅薄的同学而言,抓紧时间搞定基础、抓紧时间练题是首要。
 
02
专题类

01

做专题就是摘抄论文?


做专题,做专题,真是一个被说烂了的事情。每个人都知道要看论文,整理专题,并且也都想把专题搞得全面细致。但是专题不能成为论文片段的堆砌啊。不动脑地摘抄确实很爽快,但是一个专题动辄上万字,那就出大问题了。且不说你理解吃透几万字的专题需要多长时间,就是从头到尾看一遍,恐怕都会被文风各异的论文堆砌给劝退吧。


【建议】:

整理专题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完全可以借助现有的成果。推荐大家在整理一个专题之前,首先去“胡师姐新传考研”和“胡师姐新传考研PKU专列”这两个公号后台,使用“文章检索”功能搜一下关键词

不敢说百分之百,但是百分之九十九的专题,公号都是整理过的!大家要做的就是拖到自己的文档中,先把公号的内容了解吃透,之后再阅读其他论文做补充。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根据文章后面的参考文献查看原文。


02

一字一句背专题


专题绝对让人又爱又恨。最近不少同学来问怎么背专题的事情。我只想说,不要背专题!不要背专题!不要背专题!

整理专题的是为了让大家把握一个主题的核心观点、答题框架以及案例,上了考场能根据题目随机应变、融会贯通。一个专题少说千字,多则上万(这都不正常了哦),能在最后不到百天时间里一字一句背下来的同学,用这记忆力考北大着实有点儿可惜了。

【建议】:

记框架,只要合上电脑,能回忆起总共有几部分、每部分有几个要点、分别对应什么理论案例,就足够了;

 ❷ 记语言,很多老师的文笔非常精炼且富有文采,对于这样的内容,可以稍加记忆,以保证自己在考场上出彩、文绉绉,而不至于满篇大白话。

03
练题类

01

整不完专题不练题


专题是永远整理不完的。只要你在看论文、在思考,就总会有新东西补充进去。如果想穷尽所有专题再练题,那恐怕今年就只能“重在参与”了。9月底一定要开始练题了!可以先从最近简单的名词解释开始,逐渐进阶到简答、实务、论述。

【建议】:

不要把练题和专题割裂开,专题本身就是为了答题服务的,只有把练题和做专题结合起来,才最高效。

可以先做专题,之后找一道相关的考题练一下。这个过程是将论文中别人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的重要步骤。以后上了考场你会发现,自己所写所想的东西不是什么名家名篇,反而是先前自己练笔的内容。

当然也可以先围绕专题,练习写一份自己的理解,然后再查资料补充全面。这种方法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但因为是补充自己的不足,所以更有针对性,更印象深刻。


02

闭卷不会写,干脆开卷吧


或许各位在高中都听过一句话“要把每一次练习都当成高考,如此才能把高考当成练习。”考研也是一样的,既然考场是闭卷答题,那么平时练习就要养成闭卷的习惯。总是依赖书本,会有很强的“戒断”反应哦!

【建议】:

输入容易输出难,这里给大家几点激励自己闭卷答题的小建议:

不要刻意追求字数。现阶段练题不需要有太多束缚,名词解释不一定要写到300字,简答论述也不需要八百上千。只要把你能想到的全写下来就好。

 列框架。对于一些简答题论述题,写不成完整的段落可以写框架和关键词。这是一种思维练习,有了骨架,后期只要填充血肉就可以了。

多交流。多找学长学姐交流自己的答题心得,他们作为考上的“过来人”,更了解怎样练习答题最有效。当然如果参加答题班,跟着老师同学一起练习,就更好了。

04
公共课类

01

多听政治课就能考高分

不得不承认,很多老师的政治课太有意思了。我备考的时候每天跟追剧一样追徐涛的毛概。但是只听课,不自己看书消化是万万不可以的。政治说到底是一门需要大量背诵的科目,听懂但记不住还是等于零。

【建议】:

政治备考要根据自己的学科基础制定。对于本科就是文科的同学,自己看书练题也足够,但对于一些基础不好的同学而言,听课帮助理解也无可厚非。不过一定要给自己预留出足够的时间背诵哦。


02

英语作文考前可以速成


只要仔细回想一下自己寒窗苦读这些年就能发现,英语作文从来都不是“考前背背模板”就行的。模板不是筐,不能啥都往里装。尤其是现在市面上的作文书质量层次不齐,全等着考前速成,考场上会被带沟里去的。

【建议】:

建议从现在开始准备英语作文,买本作文书背模板、练笔、提炼出自己的模板,这些任务分散开早早完成,不要堆到临考前,那时候背政治、背专业课会很忙碌的!而且英语卷面也很重要,赶紧开始练字自救吧!

05
心态类


01

我进度太慢,是不是来不及了?


相信现在有很大一部分同学还处在不知道怎么整理专题、基本没开始练题的阶段,也有很多同学担心自己进度太慢,担心到考前还没准备好。虽然时间紧迫,但也不要总把“时间短、来不及”挂嘴边,19级的小鸡学姐只用了80天备考就成功上岸,所以只要高效用心,所有人都来得及。

【建议】:

给自己定好计划,比如9月份整理专题+摸清题目类型,10月整理专题+背基础知识+练题,11月记忆专题+基础知识二轮+模拟练题……有了月计划,再详细到每周、每天,对自己的学习进度有了把控,就能按部就班进行。并且所有的计划都应该是灵活的,可调整的,防止哪次没完成任务直接导致后面计划也被打乱。


02

我心态崩了,学不进去怎么办?


9月底是一个很特殊的时期,这时候大家一般都经历了一个暑假的学习,也度过了打基础阶段,整理专题、练题的应试压力扑面而来,同时身边很多其他同学纷纷保研成功或者拿到了外国学校offer。这个时候是心态崩的高发期,每年都是,对每个考研人都一样!

【建议】:

一个良好平稳的心态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崩了就崩了,不要担心、不要苦恼哦!没有边哭边看论文的考研路是不完整的!压力大的时候就去放松自己,放松完了回来接着学习,一切都来得及。

能上岸当然很开心,但就算没有考上,你也并没有失去什么啊。在很久之后你再一次回想起考研的日子,会发现让这段日子闪闪发光的不是结果,而是执拗坚持的自己哦!





◎ 推荐搜索关键词 ◎

新传理论 | 新媒体 | 新闻业务 | 新闻学 | 报考分析 | 真题解析 

热点分析 | 上岸经验帖 | 专题整理 | 必备冲刺名解 | 论文带读 



◎ 胡师姐的仓库 ◎

「 点击文字可以直接查看文章哦 」

你想看的上岸经验帖合集

新传考研热点分析汇总

新传考研必看 · 专题梳理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答题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