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大新传考研报考分析 | 22级新传考研报考分析03(送五年真题和论文)

怒怒xi 胡师姐新传考研 2023-06-25


◎ 小编 | 二喵  ◎ 责编 | 北北  



中国人民大学在新闻传播领域全国TOP1的地位相信没有人会质疑(如果有咱们评论区见)


能够考上人大新闻学院是很多同学的理想,也有一些同学认为人大对于自己来说可望而不可即(到底可不可即,我建议你找胡师姐聊一聊,聊一下又不要钱)


无论你是哪一类同学,只要你是新传学子,都应该好好研究研究人大新闻学院的真题以及各位老师的最新论文。


毕竟,这是一所新传“巨星”云集的大学,他们的研究方向也许正是全国新传考研的“风向标”,你的参考书目中也可能就有他们的著作。


闲话少叙,一起来看看吧~


人大那些事▼


01

学校简介



(图片源自中国人民大学官网)


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学校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著名教育家吴玉章、成仿吾、袁宝华、黄达、李文海、纪宝成、陈雨露先后担任校长。现任党委书记为靳诺教授,校长为刘伟教授。

从1950年至今,国家历次确立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均位居其中。学校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在教育部学位评估中心2017年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获评A类学科总数为14个,其中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获评A+,A+学科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四。

02

学院简介


(图片源自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官网)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前身新闻系始建于1955年,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新中国第一家高等新闻教育机构,1988年新闻系组建为新闻学院。1958年,北京大学新闻专业和原燕京大学新闻系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自此人大集北大、燕京三所大学新闻教育力量于一体,作为新闻传播教育的重镇始终在全国新闻传播教育领域位居前列。在教育部举行的前三次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科综合实力蝉联全国第一。

目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所在单位,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建设单位,拥有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一级学科授予权。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学科,并被列入首批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是国内最早开展新闻学硕士和博士教育的两所院系之一,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设立硕士点,1984年设立博士点。2011年增设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主要为媒体、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03

师资力量

(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1

蔡雯



现任职务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方向:应用新闻学、新闻媒介研究


任教课程:新闻编辑学,新闻编辑研究


代表论文:

《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试论“融合新闻”及其挑战》《从面向“受众”到面向“用户”——试论传媒业态变化对新闻编辑的影响》《“公共新闻”:发展中的理论与探索中的实践——探析美国“公共新闻”及其研究》《新闻教育的“密苏里方法”——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办学模式探析》

《规制变革:媒介融合发展的必要前提——对世界多国媒介管理现状的比较与思考》


联系方式:caiwenbj@sina.com


2

陈力丹



➤现任职务: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校务委员


➤研究方向:新闻理论、传播学理论、中外新闻史、舆论学


主要著作:

《精神交往论》

《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

《世界新闻传播史》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

《新闻理论十讲》

《新闻理论教程》

《传播学纲要》


➤联系方式:chenlidanc@163.com


3

方汉奇



➤现任职务:荣誉一级教授


➤社会兼职: 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学术总顾问,全国记协特邀理事


➤研究方向:新闻史


➤近期专著:

《记新发现的明代报纸》

《海外华文媒体研究的新思路》


➤联系方式:fanghanruc@163.net


4

方洁



➤现任职务: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任教课程:新闻编辑,数据新闻基础,杂志编辑,英汉新闻编译


➤代表论文:

《被裹挟与被规制:从新媒体与大众媒体的框架建构看新媒介事件的消解》

《全球视野下的“数据新闻”:理念与实践》

《生态学视野中的健康类电视栏目研究》

《数据新闻可视化设计的“五步走”————从一场关于“食物中毒”话题的可视化比赛说起》

《用数据新闻报道突发事件有哪些技巧——以弗格森枪击案为例》

《地方媒体如何报道本地突发新闻——以2014年普利策突发新闻报道奖为例》


➤联系方式:

fangjie2008@vip.sina.com


5

高钢



➤现任职务: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现任职务:教授


➤研究方向:新闻学,新媒体传播


➤任教课程:新闻实务基础,新闻采访写作,网络新闻编辑


➤代表论文:

《数字驱动:摄影技术模式的改变及影响》

《互联网时代公共信息传播面对的理念转型》

《互联网推进的信息共享及社会意义》

《中国新闻业的发展与中国公民信息权利的实现》

《多网融合趋势下信息集散模式的改变》

《物联网和Web3.0:技术革命与社会变革的交叠演进》


➤联系方式:gaogang@vip.sina.com


6

郭庆光



➤现任职务:新闻学院教授


➤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传播制度比较、媒介启蒙教育、新闻传播教育


➤任教课程:传播学概论,传播学理论研究,新闻学原理,传播学历史,传播学研究的历史、理论与方法


➤主要著作:

《传播学教程》

《实证分析:战后日本人的中国观》


➤联系方式:guoqg@vip.sina.com


7

胡百精



➤现任职务: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执行院长,公共传播研究所所长


➤研究方向:传播学与公共传播


➤任教课程:公共传播,传播与社会,公共关系学概论,危机传播管理


➤代表论文:

《互联网与重建现代性》

《互联网与集体记忆构建》

《互联网与对话伦理》

《互联网与信任》

《对话与改革:美国进步主义时代的公共传播与社会认同》

《风险社会、对话主义与重建现代性:“非典”以来中国公共关系发展的语境与路径》

《公共关系的元理由与对话范式》

《公共关系的话语形态与社会责任》


➤联系方式:

hubaijing@vip.sina.com


8

黄河



➤现任职务: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青年学者),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风险沟通、环境传播


➤任教课程:新媒体管理,危机传播管理,新媒体研究,战略传播


➤代表论文: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群体极化的特征和生发机制——基于“江歌案”移动端媒体文本和网民评论的内容分析》

《公众新媒体接触行为对政府形象构建的影响——基于北京市居民的网络调查分析》

《论传统主流媒体对环境议题的建构——以<人民日报>2003年至2012年的环境报道为例》

《5G时代体育赛事移动传播的技术变革与内容创新 ——兼论对北京2022 年冬奥会的启示》

《媒介素养视角下公众对环境风险议题的负向建构》

《移动互联网对网络评论受众注意力分配的影响——基于时间社会学的视角》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政府形象构建的环境、路径和体系》

《传统主流媒体环境报道的“变”与“不变”——针对十八大前后<人民日报>环境报道的比较研究》


➤联系方式:

huanghezzz@vip.sina.com


9

韩晓宁



➤现任职务: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传媒经济学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方向:传媒管理、传媒生产、传媒市场、新媒体效果等


➤任教课程:传媒市场分析,传媒生产研究等


➤代表论文:

《智能化、场景化、跨平台:内容产业2.0时代的产业特征与商业模式创新》

《智能传媒产业特征及国际竞争力提升对策》

《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特征与趋势前瞻》

《北京市属媒体融合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

《跨界融合与战略聚焦:美国新闻集团数字化战略的执行、调整及启示》

《从业体验与职业志向:新闻实习生的职业认同研究》

《网络政治参与的心理因素及其影响机制探究》

《中国传媒市场发展回顾与产业前瞻》


➤联系方式:

hanxiaoning@ruc.edu.cn


10

匡文波



➤现任职务: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新闻自考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常务理事


➤研究方向:新媒体


➤任教课程:网络传播研究,手机媒体研究等


➤主要著作:

已经出版专著20种。2001年3月出版的《网络媒体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是最早研究新媒体的专著之一; 2006出版的《手机媒体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是国内第一部和被引用率最高的研究手机媒体的专著。


➤联系方式:wbkuang@ruc.edu.cn


11

刘海龙



现任职务: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系主任,《国际新闻界》杂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主任,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思想史研究会常务理事


➤研究方向:传播思想史、政治传播、传媒文化


➤任教课程:传播理论,传播理论研究,政治传播研究,传播思想史


➤主要著作:

《宣传:观念、话语及其正当化》

《重访灰色地带:传播研究史的书写与记忆》

《宣传:观念、话语及其正当化》

《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19》


➤联系方式:liuhailong@ruc.edu.cn


12

马少华



➤现任职务:副教授


➤研究方向:新闻评论


➤任教课程:新闻评论,新闻评论研究,论证与辩论分析,乌托邦作品解读


➤主要著作:

《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教程》

《新闻评论案例——思维训练与实战分析》

《新闻评论案例教程》

《什么影响着新闻评论》

《开放的评论课堂》

《想得很美:乌托邦的细节设计》


➤联系方式:mashaohua@263.net


13

彭兰



➤现任职务: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


➤任教课程:新媒体研究,新媒体新闻实务,数字传播技术应用等


➤主要著作

《新媒体用户研究》

《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

《网络传播概论》

《网络传播学》

《社会化媒体理论与实践解析》

《中国互联网新闻传播结构、功能、效果研究》

《新媒体导论》


➤联系方式:

penglan66@vip.sina.com


14

孙利军



➤现任职务: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研究方向:现代出版理论与实务、数字出版


➤任教课程:编辑出版学概论,数字出版,出版理论与实务,畅销书运作与管理


➤主要论文:

《融媒体时代主题出版数字化创新策略研究》

《知识服务:重塑出版与读者关系》

《论图书选题策划中的联想思维》

《变革与坚守:数字时代出版业自救之路》

《基于北京市老年图书阅读的实证分析》

《大出版背景下出版评论的功能分析》

《数字童书的互动性初探》

《图书选题创新中逆向思维模式研究》


➤联系方式:sljun@aliyun.com


15

唐铮



➤现任职务: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新闻采写、媒介融合传播、新闻媒介


➤任教课程:新闻实务基础,新闻采访写作,深度报道研究


➤主要著作:

《微传播:话语、观念和模式》


➤联系方式:

tangzheng313@vip.sina.com


16

杨保军



➤现任职务:新闻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研究方向:新闻理论
➤任教课程:新闻理论,新生研讨课,新闻传播研究,博士生研究方法指导等


➤主要著作:《新闻理论教程》《新闻理论研究引论》
➤联系方式:rucyangbj@sina.cn


17

郑保卫



➤现任职务:新闻学院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社会兼职: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副秘书长兼新闻传播学科召集人、全国新闻学研究会会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新闻学教材编写组专家


➤研究方向: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与实践、传媒改革、新闻教育、新闻法制、新闻伦理、民族地区新闻传播、气候传播等


➤主要著作:

《新闻学导论》

《当代新闻理论》

《新闻理论新编》

《新闻法制学概论》


18

张辉锋



➤现任职务:教授、博导、副院长、新闻学院传媒经济研究所所长、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研究方向:传媒经济学、传媒经营与管理、广告媒体计划


➤任教课程:传媒经济研究等


➤主要著作:

《传媒经济学:理论、历史与实务》

《传媒管理学》

《传媒经济热点问题原理解析》

《互联网赢利模式研究》

《传媒经济学案例教程》


➤联系方式:zhanghf@ruc.edu.cn


19

周俊



➤现任职务: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网络舆情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新闻界》主编助理


➤研究方向:新闻与社会变迁、新闻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网络舆论与社会情绪、网络舆论冲突与弥合、舆情监测与应对、媒介素养、新媒体素养


➤现任职务: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网络舆情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新闻界》主编助理


➤任教课程: 新闻理论研究,新闻传播理论,英语新闻作品赏析等


➤主要著作:

《新闻失范论》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中国新闻职业规范蓝本》

《媒体人新闻业务守则》(释义)


➤联系方式:

邮箱:zowjun@vip.sina.com

办公室电话:010-82500853

办公室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新闻楼0505室



20

张征


➤研究方向:新闻采访、新闻写作

➤现任职务:教授

➤主要著作:《新闻写作教程》


知道这些还不够,2020年人大的老师们发表了哪些最新的论文才是重中之重。

而这些,我们早就给你准备好啦!打包送上~


只要在后台回复关键词“人大新传”就可以领取哦,就是这么简单!

光看论文肯定不够哦,还要吃透参考书目和历年真题,继续往下看吧~


03

报考详解


1

专业目录


(图片截取自《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全国统考专业目录》)


需要注意的是,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通过推荐免试招收的硕士研究生学习形式为全日制,通过全国统一考试招收的硕士研究生学习形式为非全日制。


2

历年分数线



3

参考书目



《新闻写作精要》高钢

《新闻写作教程》张征《新闻评论教程》马少华《新闻评论案例》马少华 刘洪珍《新闻编辑学》、《新闻编辑学案例》蔡雯《中国新闻传播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方汉奇《中国新闻社会史》 李彬 清华大学出版社《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陈力丹 王辰瑶《全球新闻传播史》 李彬 清华大学出版社《新闻理论新编》 郑保卫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闻理论教程》 杨保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闻理论十讲》 陈力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传播学纲要》 陈力丹 闫尹默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大众传播学范式与流派》 刘海龙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传媒经济学教程》 喻国明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传媒经济学》 张辉峰 南方报业出版社《传媒的语法革命》 喻国明《传媒竞争力》 喻国明


4

学费标准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8000元/生·学年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2万元/生·学年;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3.5万元/生·学年。
(学费暂定,最终执行标准以北京市教委等主管部门批复为准)

5

联系方式


新闻学院


咨询邮箱:zhoumengxue@ruc.edu.cn网址:http://jcr.ruc.edu.cn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明德新闻楼(邮编:100872)


学校研招办


咨询电话:010-62515340网址:http://pgs.ruc.edu.cn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崇德东楼四层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邮政编码:100872)

重要的事,再来一遍!
 文末福利看完这一篇,记得在后台回复关键词“人大新传”,领取人大新闻学院五年真题和老师们的最新论文哦!

关于报考,你还有哪些问题?记得留言告诉我哦!




◎ 推荐搜索关键词 ◎

新传理论 | 新媒体 | 新闻业务 | 新闻学 | 报考分析 | 真题解析 

热点分析 | 上岸经验帖 | 专题整理 | 必备冲刺名解 | 论文带读 


◎ 胡师姐的仓库 ◎

「 点击文字可以直接查看文章哦 」

你想看的上岸经验帖合集

新传考研热点分析汇总

新传考研必看 · 专题梳理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模考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