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苦SCI久矣”?破除”唯论文”、“SCI至上”举措引争议,你怎么看?| 周四话题
近段时间,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科技部会同财政部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以下简称《措施》)。本次《意见》和《措施》的推出,直击“五唯”顽症痼疾之要害,当前SCI论文相关指标存在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的现象,需要整顿“唯论文”“SCI至上”的风气,并列举一系列相应的纠偏举措:加大发表国内高质量期刊论文的要求、降低 SCI 和影响因子在学术评标准中的地位、收紧论文发表费用、推行论文代表作制度、不将 SCI 论文指标作为招聘和毕业的前置条件等。
SCI本是美国创建的一个论文科学引文的索引体系,实际上是方便科研人员检索论文的一个数据库,起到的是分门别类的作用。在2000年以后,随着海外留学人员将此引用带入国内以后,逐渐被科研界捧上了神坛。无论是科研人员评奖评先,公派留学的选派,科研人员职称的晋升,硕士、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科研人员的招聘,研究生的评奖评先……SCI论文都是无孔不入,大行其道,直至成为了至关重要的评估标准。最近些年,甚至细化到了SCI检索的分区,影响因子,引用率等指标。无论是科研院所还是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中都出现了过分追求SCI论文及相关指标的现象,SCI似乎已成为了广大科研人员头上的“紧箍咒”。
由此,在疫情期间发布的这一重大改革迅速引发了民间和学界的热议。有不少网友为此叫好,直言“天下苦SCI久矣”!“早该打破SCI崇拜了”“SCI害人不浅”。
此前,由科研圈发布的《科技部发文整顿“唯论文”和“SCI至上”,你的学术生涯可能迎来这十个改变》一文中,硕博研究生、高校教师、科研工作者纷纷对这次学术评价改革表达了看法,有对新举措表示大力支持的,也有持谨慎态度的,认为新举措应根据实际情况慢慢探索,不宜“一刀切”。
不少硕博士生期待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顾虑,此次改革是否会影响毕业?也有对今后论文能否顺利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担忧等。
面对这场评价体系改革,高校教师与研究人员的心情更为复杂。高校作为这次破除“SCI 至上”导向的目标单位,教师们的职业生涯也可能发生或多或少的改变。一方面,“SCI至上”的风气严重制约了学者多样化研究的能力与贡献。另一方面,尽管SCI论文指标存在各类问题,仍不失为衡量一位学者的学术水平、高等院校研究能力的硬性指标。
部分高校教师表示,改革本意是好的,但是具体措施还是需要商榷的;对于部分“青椒”和“青稞”来说,除了自己的前途外,生活的重担也可能随着新举措而加重。不少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认为:“新举措影响重大,国家要先拿出自己的评价标准”。
而作为国内学术圈内的一员,很多人都表达了对破除“SCI 至上”和“唯论文”举措的另一层隐忧——圈子文化,人情和资源等,出现唯关系论。新京报记者就此次改革采访了某高校教授,谈到很多学者对此产生顾虑的原因:国内的同行评价制度还远未成熟,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人情泛滥的现象。“过去是单一化的标准,如今不能变成没有标准。”一旦SCI论文指标权重下降,如何保障职称评定、人员聘用评价中的公正性?
部分热评
网友1:不靠SCI晋升,难道靠关系吗?
网友2:如果没有更加有效地机制,现在破了SCI,只会造成混乱……让学治变成人治,治学变成治人……
网友3:SCI的标准目前是衡量科研水准的最佳规范!国际高水平大家一起审稿后才可以发表SCI,不看SCI,国内科研绝对会乱套!
网友4:如果破除“唯论文”不良导向,那现在有什么好的评价体系或办法?!怕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危害更大。可怜的还是一线的科研人员。
……
主导学界多年的SCI指标,真的要退下神坛了吗?对于本次破除“唯论文”、“SCI至上”的改革,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与大家探讨探讨!
本文部分内容整理自(微信号)科研圈、新京报书评周刊 、募格学术、微博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PS:如果您目前处于某种困惑状态,
或者有觉得值得探讨的话题
欢迎留言或私信小编哟!
本 周 推 荐
围 观
招聘、求职“不掉线”,更多场次邀您来!高校人才网春季博士人才视频双选会陆续开启!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查看原文链接。
热议话题
2.教育部公布今年硕士扩招18.9万,我的学历又要贬值了吗?
3.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遭歧视,“非全”真的如此不堪吗?4.硕士生遭遇求职困境,面对“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处境,该何去何从?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