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东铁路:一份观察报告

LMP长征计划 长征计划LONGMARCHPROJECT 2021-02-05
点击上方蓝字,订阅长征计划动态


“中东铁路”项目由艺术家张慧和赵刚在2019年春共同发起。张慧出生于齐齐哈尔,父辈参与东北的铁路建设,在铁路环境里成长;赵刚生于北京,身为满族,成年后在欧美学习及创作多年。两位艺术家目前都生活在北京。透过对东北的寻访以及对中东铁路沿线的近代历史、地缘政治的考察,这段路途折射出两位艺术家对自身生命阶段和创作的探索。2019年5月17日,两位艺术家决定于7月同时上路,赵刚走中东铁路西段,张慧走南段(又称南满铁路), 并决定了行走的形式和路线,并选定哈尔滨及中东铁路机车库所在的横道河子作为会晤的地点。6月,团队邀请策展人鲁明军、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王绘作为会晤时的研讨嘉宾,长征计划团队则担任组织、观察的角色。

2019年7月15日,两位艺术家正式启程,赵刚骑摩托车从满洲里出发向东行进,张慧乘火车从大连旅顺出发向北,双方和大队(长征团队及特邀嘉宾)于24日在哈尔滨碰头,后继续前往横道河子开展行走中的研讨。7月26日,研讨结束,张慧继续行走中东铁路东段的牡丹江、绥芬河,而赵刚则于9月再次前往横道河子写生。虽然除了哈尔滨及横道河子的会晤和研讨外,两位艺术家各自的路程从未重合,唯两线合璧时,稍得一窥中东铁路全貌。

两种追寻:赵刚的公路与张慧的铁路


1903年中东铁路竣工后,为此前清末时期还只是村落的哈尔滨以及东北带来了一段极为特殊的插曲。各类侨民大迁徙,使得铁路沿线的各个城镇在短短几年内都成为了多民族共同聚居的场所(参见本文最后一节“铁路、侨民、建筑”)。目睹文化的快速流通和消逝,奠定了此行对文化之“无根性”进行探索的基调,也带领我们对两位艺术家的身份追寻和艺术探索有了更深的理解。


赵刚的公路

对美的追寻,一直反映在赵刚作为艺术家从西服到厨具的日常之中;然而,无垠的公路或许更是赵刚的内核,它象征着一种对无边自由的向往。骑着摩托从北京开始,他经过锡林浩特、阿尔山,然后沿着中东铁路西段沿线公路从满洲里、齐齐哈尔、一路“浪”到哈尔滨、横道河子。身为北京出生的满族人,北京是他长成的地方,而东北则是一种牵引;这一条两个故乡之间的路,他已经走了无数次。


摄影:赵刚


赵刚是上世纪60年代出生于北京的满族人,在那个时候,艺术是开展新未来的一种途径。他小时候拜师习画、考进少年宫、得到央美录取、在欧洲和北美学习绘画和艺术史论,而在纽约生活创作二十数载后,他回到北京已经十数年——赵刚的家族史和他个人的经历,交织成一个难以被定位或自我定位的身份。回到中国后,他对于东西方历史差异一直维持着超常的敏感。在异化的政治和生活下的生存,对于赵刚来说,好像在无根漂泊的同时却被原生的“根”拉拽着。赵刚的叔祖父曾是伪满洲国的军人,而赵刚的亲祖父去世后,他便一直管叔祖父叫“爷爷”。而身份的起点,也就成了这种游牧感受的隐喻载体。在横道河子,赵刚曾说道:“游牧民族永远围绕一个最核心的问题:去征服还是被征服?这是一件最简单的事。中东铁路很明确地固定了一个结构,所以会产生另外一种游牧方式,变成更广阔的东西。”现代化催生之下的城市变迁和民众的流动性,因而和有关原住民的浪漫主义历史想象产生了交集。


“游牧本身就是种悲剧,它的存在方式就是宿命。”



正如赵刚在文章《契丹人》中曾经写道:“[清朝皇家的]艺术收藏似乎缺少一个核心,一种风格——灵魂。实际上,清代的大部分文化是编造的。(……)也许他们的收藏缺少灵魂跟历史里缺少固有的领土有关。”如同他曾经描绘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契丹人一样,赵刚的这一次创作发端于风景写生,但其中反复出现的却也是军事符号、静物、抽象线条,就像终将消逝的过去作为国际都市的哈尔滨一样,无不透露着这个浪漫游牧世界的宿命。


张慧的铁路


出生于齐齐哈尔的张慧,从小是铁路子弟。在新中国建立后,铁路有着与20世纪初期完全不同的意义。铁路象征着生产力与进步,是无产阶级亲手创造的。在从旅顺出发到哈尔滨的这一趟旅途中,张慧经过了大连、鞍山、海城、沈阳、苏家屯、四平、德惠等多个火车站点,再一路向东去往横道河子、牡丹江、绥芬河。所到之处,铁路相关的基建、其历史及其对社会、文化结构的影响,一直吸引着他的目光。




摄影及图片提供:张慧


面对中东铁路南段(南满铁路)沿线的建筑景观,张慧曾说道,它表现为“一种策略,在各种自洽的、几近完全的体系基础上,用到来的现实或者渴望的未来抹平各种细节差异,规整分寸和尺度,寻求既求同又存异的共同性,南满铁路这一段公共建筑和自住私房,有在他国建设新世界的政治策略的意味。”


南满时期的折衷主义融合了各种建筑流派,正如它必须面对复杂的民族群体,张慧正是对这种挖掘新世界的动能有着敏锐的直觉。而在建国后,对于从关内迁移至哈尔滨一带进行建设的人来说,“东北”的身份也是架空在来源地身份的内核之上,无法宣兵夺主的;他们所从事的铁路和重工业承载了同样远大,甚至带有乌托邦色彩的民族理想。所以张慧在行程中说道:“我尤其珍惜东北,因为在它没有掺杂的五千年文明,因为它是一块‘空地’。”

“我有一个规划,到前年止完成‘空间’、‘空间中的物’到‘空间中的人’,对于这三大块,我用绘画的方式构建了属于我自己的视觉结构,以十几年的工作建立起一种“基础科学”。现在我要叙述了,要在一幅画里,把空间、物和人,全部组合在一起。回到我现在中东铁路的问题,我叫它影像重叠,相互结构相互作用之后产生一种空间的不清楚感,复杂的信息成为一种模糊地带,原本就是空地。人在这种好似化学制剂的空间里面,将如何变形,他的主体性在哪?我会意识到我怎么把我对中东铁路、家乡东北、父辈职业的关系放在里面。我在想,在这种影像模糊重叠、多重关系的背景下,人、物是怎么去建构起一个足够强大的空间?”


哈尔滨与横道河子行程

_

行走及参观


_

2019年7月24日白天

    张慧、赵刚、鲁明军、长征计划在哈尔滨历史建筑马迭尔酒店碰头,并前往黑龙江省美术馆参观并阅览了《中东铁路大画册》,后行至中东铁路博物馆继续参观。


_

2019年7月25日上午

张慧、赵刚、鲁明军、王绘、长征计划到达横道河子;并参观了中东铁路机车库木格楞(老式俄式建筑)横道河子油画村圣母进堂教堂等。

_


_
_


_


_

会议


_


















2019年7月24日晚上

    在晚间的江上俱乐部会议上,赵刚讨论了他的满族身份,众人一同漫谈有关星星画会的源起





_

2019年7月24日中午

   横道河子的第一顿饭,席间王绘介绍了哈尔滨因铁路而兴,移民因铁路而纷至沓来的历史。




_

2019年7月25日下午

    在常驻横道河子的艺术家肖千工作室,众人听王绘教授讲述他大阪到斯特拉斯堡寻访哈尔滨历史的经历。

_



2019年7月25日晚上

    在横道河子金山水宾馆举行的深夜会议上,王绘介绍哈尔滨的艺术史和建筑史;长征计划、鲁明军关于中国在全球当代艺术语境中的失语和主体缺失状态进行反思;张慧对过去十几年自身绘画工作的剖析


铁路、侨民、建筑


中东铁路西段、东段和南段构成了一个T型结构,哈尔滨则是是三段的汇集点。下表试图以哈尔滨为切片,一窥时局极端动荡的时代下,基建项目承诺或暗示的愿景所带来的多元文化景象。


铁路变迁

侨民迁移

建筑美学

1886年,西伯利亚建筑师提出修建从赤塔经满洲直达海参崴的铁路。

1896年,李鸿章在与俄国签署《中俄御敌相互援助条约》(《中俄密约》),铁路定名为大清东省铁路。


_


_

1897年8月,东清铁路以哈尔滨为中心开始动土兴建。

1897年,大量的俄国侨民和军队随着东清铁路的开工进入哈尔滨。

最初的犹太侨民也是随着俄国人而来的工程技术人员。


_


_

1900年,俄国商人在哈尔滨开办中国大陆的第一家啤酒厂。


_

1903年7月14日,东清铁路全线通车营业。

1903年,在哈尔滨成立“犹太侨民会”。

1903-1905年间,德商相继建立多家啤酒厂。


_

1905年9月,长春以南路段改属日本。同时俄国控制长春以北的中东铁路。

日本开始对哈尔滨进行大量经济投资,大批日本侨民随之进入。

1907年,俄国军队建造了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教堂——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

犹太人Р·А·别尔克维奇大楼兴建,,折衷主义建筑风格,阳台精巧柔和,门口两侧立金色塑像。


_

1908年,成立“犹太教会”。次年建犹太教堂,并办起犹太侨民小学。

松浦洋行建于1909年,造型带有巴洛克特征。


_

1912年,德国西门子洋行在哈尔滨设立分行,为东清铁路供应电料、电器。

马迭尔宾馆建于1913年,原为俄籍犹太人约瑟夫.凯斯普经营的大型豪华旅馆,后改为马迭尔宾馆,建筑风格属于新艺术运动。


_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前中华民国政府和德国断绝外交关系,德国商人纷纷离去。


_


_

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中东铁路管理局为安置被苏维埃政府驱逐的白俄难民,在哈尔滨建立两个俄国居民区。部分俄国犹太商人也逃难到哈尔滨。


_


_


_

协和银行建于1917年,砖混结构,以仿重块石形式砌筑墙体,增强建筑的稳定感,属折衷主义建筑风格。

1919年,中东铁路被前中华民国政府收回

白俄侨民在哈尔滨的各种权利被剥夺,大量离开哈尔滨。1920年,犹太侨民达到2万多人,大都在哈尔滨经商。

俄商伊雅·秋林于1919年在中央大街修建了经营秋林商行道里分行,整体建筑风格在新艺术运动基础上又有发展和突破。

1922年苏联成立,由中国与苏联共管长春以北的中东铁路。图为哈尔滨新市街东支铁道俱乐部。

1923年后,犹太侨民的数量相对减少。许多逃难的犹太人在哈尔滨稍作停留后,便去了北美、西欧等地。

建于1923年的阿格洛夫洋酒行采取折衷主义风格,砖木结构,地上三层,1851年增建新四层。



万国储蓄会建于1925年,属砖混结构,仿古典主义风格。 



密尼阿球尔餐厅建于1927年,属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主要经营莫斯科果子、咖啡等,后改为哈尔滨摄影社。

1929年,因中东路事件,苏联重拾铁路所有权和运营权。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控制除中东铁路以外的黑龙江地区各铁路。

1935年3月,苏联将北满铁路以1亿4千万日元卖给满洲国。

1932年,中东铁路改由苏联与满洲国合营,更名为北满铁路。南满铁路改归满洲国管辖。此后苏俄侨民大量减少。



大量苏联员工和家属撤退回国。俄国人创办的哈尔滨啤酒厂也被日本人掌握。1940年,苏联侨民只剩1845人。


1946年,苏军撤退回国,中共在哈尔滨成立了东北铁路总局。

1954年斯大林逝世后,最后一批苏联侨民离开哈尔滨。


* 表格中的部分图片来自日本大学文理学部开发的“ハルビン絵葉書検索システム”,参见网址http://da.tani.cs.chs.nihon-u.ac.jp/harbin/



关于长征计划


长征计划发起于1999年,以北京为基地,视本土与国际之间不断变化的语境为自身诞生、成长的土壤。2002年的“长征——一个行走中的视觉展示”奠定了长征计划概念和方法上的基础/原型,其后每个项目均根据各自具体语境与问题意识有机地发展成独特的形式。长征计划的核心工作包括持续关注艺术生产的种种问题,各项实践均基于对当代视觉文化与经济的反思;它试图创造多元的情境,将宏观思考落实到具体现实中,重新建构观看的角度,视历史与当下具有同等紧迫性,并将今天的焦虑转化成未来的动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