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会客 | 灵感买家俱乐部:一群孤独的人,不孤独地创作
Editor's Note
Hi 我是鲍勃,分享一篇最近和 Kindergarten Green 的川&萌仔的一次对谈。
引用一下灵买会成员 77 的转发评论:「……特别感动鲍勃的真诚分享。非常适合不了解我日常说灵买会是什么的人,而且写得好棒(比鲍勃本人写得好哈哈哈哈哈。」
引用一下灵买会成员 77 的转发评论:「……特别感动鲍勃的真诚分享。非常适合不了解我日常说灵买会是什么的人,而且写得好棒(比鲍勃本人写得好哈哈哈哈哈。」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Kindergarten Green Author 带着好奇心创作的
鲍勃本名傅丰元,是科技文化杂志《离线》的联合创始人,也是线上社群「利器」(liqi.io)的发起人。我曾在网上冲浪时意外进入过liqi.io,像是不小心掉到了创造者的兔子洞,而在此之前,我鲜少考虑过工具如何赋予个体创造的可能性。
2020年,鲍勃发起了「灵感买家俱乐部」(以下简称「灵买会」),起初是一份关于「工具、观念和谜题」的电子杂志,后来进化成「一群独立创作者、自学者和冒险者,和一份创作者社群田野笔记」。五个名词一字排开,形成了一种流动的空间感。
通过搜索引擎和社交平台,你可以轻松抵达鲍勃创建的独立站和网络账号,弥漫着早期互联网的开源精神,聚集着各色有趣的人和生动灵气的主题。我好奇他如何从人群洞察过渡到商业化,又是怎样看待时下那些与之相关的新技术与新概念的。
对话就是这样开始的。
鲍勃也曾亲历过类似的低谷。他花了些时间走出困境,开始以newsletter的方式分享创作者的创作过程、工具和状态。创作者的聚集也让鲍勃自然萌发了做社群的想法——让孤独的个体连接在一起,在一个「灵活的、反馈相对快的」系统里面「一起各自玩儿」。
那段时间其实我的状态并不好,老想做点新东西、新计划,但没有勇气。感觉反正已经经历过一两次创业失败了,再做应该也会死。人会变得非常谨慎,陷入到了一个人的封闭状态里。如果这时候你把自己放到一个灵活的、反馈相对快的系统里面,就不至于一个人把自己吃掉。当你快要掉到边缘的时候,是有一个外力打破你的循环的。
我如果要救自己,要救类似的人该怎么办?于是就开始做灵买会。
可以想象成一个光谱,每个人可以选择自己在这条光谱上面舒适的区间。有的人就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没有参加我们的活动,但是他如果做完之后会来分享,他是在作品发布的时候才开始介入系统。有些人是从一开始有idea 的时候,就在社群里面跟大家交流。
当你真正想学习新事物的时候,在社群中可以找到对应领域的人,你永远在一些方面业余,另一些方面专业。
像是去年4月我们就开始关注AIGC,当时Midjourney还在内测,会发邀请码,大家差不多都是从那时起步。但再过半年之后,有些人已经用 AI 技术完成了自己的职业转型,开始拿投资创业,但也有些人还是停留在更换各种工具去 AI 画画。
做社群就像种植一样,你不应该给每一颗植物施肥,而是给应该给土壤施肥。你只能把土壤建设起来,但是具体哪种植物怎么吸收养分,就是个体的造化。
社群必然建立在共识之上的,不然大家不会聚在一起。大家留在社群,也是在维护一个对自己友好的生态。当社群人数很少的时候,我们不需要有太多自动化的程序去完成人之间的信任,而完全可以通过提供基础共识和文化去形成的。DAO更多解决的是社群壮大之后的问题——创始成员手中的token是否能增值?如何用合约来预防未来不可预知的反叛和独裁?
所以,如果我们认为DAO是一种新的技术,更合理的是采用更合适的、能满足我们需求的技术,而不是更先进的技术。正因为我了解它的变化,所以会更谨慎地去使用新的技术。
这和如今元宇宙里的虚拟空间颇有些相似,它代表着一种全新的「场」。但与少有人真正在日常使用的虚拟空间相比,野乌咖啡馆则更有「人味儿」:里面的物件是大家慢慢放进去的,点击能跳转到相应链接。它更接近一个真实的建筑空间,随着时间的积累,留下更多的故事与痕迹。
明室的书籍看上去很多很杂,实际上是有层次的。谢旺曾在访谈里说,书柜最上层的是非常基本、经典的,比如佛经,中层以变化快一些的视觉、语言、符号、声音等相关书籍为主,最下层的是和日常生活有关的物品。这里也会组织不同活动,可以做音乐现场,也可以做版画雕刻、主题分享。桌椅会根据活动需求变化,书籍也可以用香蕉箱装好后简单移动。
这和我们做内容运营的思路的一样的,慢的是提供能量和文化的,但是快的会提供注意力和多元化。建筑也是这样子的,最慢的是建筑本体,70-100年才会拆一次;稍慢一点的是门窗,可能几十年维修一下;再往内是水电,其次是家具的空间布局,最快的是日常物品。我觉得他一直在做建筑。
回到北京后,我决定要把咖啡馆做成永久的,找了虚拟空间服务商,开始为社群搭建线上独立空间。
就像选房的时候会挑小区、挑物业和邻居一样。我当时说我们之所以游离失所了很久,最后决定在这里驻家的原因,就是这里物业比较好。跟线下一样,你要找一个办公室,应该找一个物业比较好的,环境比较好,能够提供价值的。
我们最开始做线上办公空间的时候,总觉得大家应该时刻在线上待着。直到有一次,我和另外一个做线上虚拟办公室的外国创业者线上聊天,他在关停业务时说了一句:「线上办公室除了老板,没有任何人希望待在上面。」我觉得这是不符合人性的东西。对,它的最终目的肯定是大家创造商业价值赚钱或者做好产品,这些都比待在上面更重要。
虚拟空间大多数时候应该还是对应活动场景,怎么多元化,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在固有认知里,创作者不是一个基数大、支付意愿高、增长迅速的人群。从投资机构的角度,我自然关心灵买会的商业模式,以及鲍勃做这件事的动力是什么、收入怎么样、发展预期如何?他坦诚地回答了这些「敏感问题」。
我一直觉得我们提供的价值是远高于 350 块钱一年的,但这个东西可能因人而异。我最近在想的是,也许让每个人为自己的体验付费,而不是一个统一的标准。在交付完成后,邀请参与者为体验重新定价。比如在体验结束的时候,会重新让他赞赏/打赏,几十块到几百块不等,相当于细分用户人群,重新定价。
我想做的事情的确是想呈现一个人做一件事儿。都没到创业,就是一个人做一个小生意,大概能赚到什么规模。对,因为我们俱乐部很多人就是这样的状态,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一次实验,把这件事情给做出来。
现在灵买会只是我和另一个会员Forrest一起在做,她是兼职帮忙。我们一直没有想把它做成更加公司化或者团队化,想尽可能压缩它。一定程度上有点像DAO的设计思维,怎么能让它自动化一些,或者让不需要人力去维护它。基于物理限制和人力限制,它不可能做更大。
从社群角度来说,一个人能够触及到的人是有限的,社群本身也是排外的,社群的人作为一个整体,是不希望更多人进来抢夺土壤养分的。除非能为社群供给来创新,社群才会欢迎这个人。
而且我觉得一个创新的社群,本来就应该是小规模的。如果社群里面有一些人发现自己也可以做社群,就出去再做一个好了。最好的生态环境,应该是有成百上千个百人、千人级别的社群,而不是有一个巨型的社群。
如果从学校的角度去想,我们只是帮助一个人启动创作,他怎么去深耕,怎么做商业化,可能是他自己要去做的事情了。学校也是人来人往的。
在维护方面,我们先是把建造框架梳理了一下,围绕着一个创作者的生命周期提供工具和服务,把固定活动变成社群的仪式。梳理之后是沟通,从最初的只有我一个人知道社群的机制,变成未来社群300个人都理解这套机制。
我们希望一个新人加入后可以play solo,通过一套自助指南或者活动时间表,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参加活动,可以做点什么事情。确保solo也能和大家一起玩。
这不禁让我想起去年产品经理小万的《做产品经理不是做题,产品经理要找到创造的欲望》,好的东西往往源自个人渴望创造的原点。与其四处搜寻别人的需求,或许,找到自己想创造的感觉更加重要。
那么,新年一年,就让我们继续保持好奇和热情,勇敢去创作和创造吧。Kindergarten Green期待在这条路上与你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