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就是价值观

点击蓝字关注 吃果读书 2021-09-14



什么是教育?教育奠定了我们的人格、锁定了我们的眼界、左右我们的思维。
 
教育,也不仅仅是我们想象的一种方式,其实一个完整的教育又分: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自我教育。
 
那么像演讲,听大家的反应,他也是一种教育。
 
这一代人已经过去了,已经近黄昏了,现在是新的一代,我们最担心的是给他们进行什么样的教育,作为一个父亲,我非常担心。
 
▌我们的孩子在接受怎样的教育?
 
有一次,我看电视,特别悲哀,那种娱乐节目,就是一个人提醒, 一个人猜。
 
后面出来一个名字, 前面这人就提醒:“就是他脸特别长,脸特别长,恩,他妹妹还写诗挤兑他,说他脸长,”还猜不出来,“那个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还猜不出来,最后就说:“肘子,肘子……“马上对面那哥们就说,苏东坡!
 
你们说我们这个文化都用什么方式传递啊?这就是教育啊!以后就成了他的身体符号。他只要一去川菜馆吃饭就能想起苏东坡,在任何场合他也想不起来。
 
他们说出国的人特别爱国,我能体会到,吃不惯,想家,所以就爱国 !
 

我们的教育,教反了!先学会爱自己再学会爱祖国!
 
我觉得要从我们的孩子开始,沟通交流,首先要让他们学会自爱。我通常持这样的观点,我觉得一个人只有爱自己,爱父母,爱他人,爱动物,爱植物,爱云彩,爱小吃才会爱祖国 !如果连这些都不爱,你何谈爱祖国呢?
 
小时候我们打开语文课本,上面就写着“我爱北京天安门,毛主席万岁。”写祖国地大物博,这是一年级就学的知识。到了大一,学什么呢,向前一小步, 文明一大步,来也冲冲去也冲冲。
 
我觉得我们教反了。应该颠倒过来,应该小孩时候学这些,学这些基本的做人做事的行为规范,长大了以后再爱祖国,我们的教育出问题了。
 
▌我们的教育,最大的失误在公民教育!
 
我读了很多书, 陶行知先生的,晏阳初先生的,梁漱溟先生的,民国时的一代文人,他们致力于平民教育,因为他们觉得不在基层做这种普及的文化启蒙的教育,就不会有合格的公民,所以他们花的力气非常大。
 
晏阳初先生在刚解放的时候,他到了美国,他的三个儿子都决定留在大陆,要参加国家建设。
 

后来,晏阳初先生对他的儿子们说每年给我寄一张照片,如果你们都坐在板凳上,就证明你们过得很好,如果有谁过得不好就站起来。
 
结果在51年他收到了他儿子他们给他寄得第一张照片,三个儿子都是站着的,就是这样,到了80年代,晏阳初先生年事已高,回到了祖国大陆还在为平民教育奔忙,但是他一个学校都没建起来。
 
我觉得那一代的知识分子他们非常明白开启民智,所以邓小平说我们十年来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我觉得他说的教育不是中小学教育,我觉得他说的教育就是公民教育。

没有合格的公民,这个国家拿不出手。
 
▌教育应给孩子能力,而非灌输知识!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美国世界史的一道题目: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当初如果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试从经济、政治、社会三方面分析。
 
有个学生是这样回答的:这位蒙古领导人如果当初没有死,那么可怕的黑死病,就不会被带到欧洲去。
 

如果没有黑死病,神父跟修女就不会死亡。神父跟修女如果没有死亡,人们就不会怀疑上帝的存在。如果人们没有怀疑上帝的存在,就不会有意大利弗罗伦斯的文艺复兴。
 
如果没有文艺复兴,西班牙、南欧就不会强大,西班牙无敌舰队就不可能建立。如果西班牙、意大利不够强大,盎格鲁—撒克逊会提早200年强大,日耳曼会控制中欧,奥匈帝国就不可能存在。

老师看完说:“棒,分析得好。”其实这种题目老师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可是大家都要思考。
 
人家是在培养能力,而我们只是在灌输知识。更何况,有些老师根本是在灌输“死”知识。
 
我看过我侄子的考试试卷,让我大为震惊。有一道题目是:一个春天的夜晚,一个久别家乡的人,望着皎洁的月光不禁思念起了故乡,于是吟起了一首什么诗?侄子答的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但后面是一个大大的叉。而标准答案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理由是:因为是个春天的夜晚,就要写这句有春风的。
 

还有个题目:《匆匆》这篇课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写的,你能把自己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写下来吗?我侄子写的是:“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后面一个好大的叉。标准答案竟然是:“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一篇文章,你可以喜欢这句,我可以喜欢那句,难道最喜欢的一句话也要统一么?我觉得这个题目应该是“你能把老师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写下来吗?”才对。
 
▌孩子一定要阅读,读历史、读人物传记!
 
应该鼓励孩子多看书。

有这么一句话——读书可能不一定让你明白,但是你起码能知道坐在你对面的那个人胡说八道。这就是读书最大的好处,不读书你可能永远是一个糊涂的状态。
 
有些家长喜欢让孩子按照推荐书单来阅读,但事实上,别人推荐的书尽管很有用,但孩子可能看不下去。


只有自己喜欢的书、感到有兴趣的书,孩子才会拼命去读它。我不觉得什么书对人没用,我觉得每本书对人都有用。
 
如果非要推荐,我觉得有两类书可能值得一看:一类是历史题材的书;一类是人物传记,这个也是我自己比较偏好的。
 
读历史题材会让你越读越明白,看得越多越觉得自己是个明白人;人物传记有一个特别的好处,当你读完一个人的人物传记的时候,你会觉得你跟他活了一辈子,又活了别样的一生。
 
我们每个人只能按照一种方式活一遍,但是当你好好读一些人物传记时,你就会发现你能活一百遍,能活一千遍,有各种各样的活法,这是件幸福的事。
 
我知道很多孩子是不愿意读书的,我们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去鼓励或者督促他们读书,只能说让孩子先试着读一读,哪怕是一两本,也许他读上一两本,就会忽然产生兴趣了。
 
▌父母的三观正,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我对孩子道德上的教育理念来源于我的父母,宽于待人而严于律己,这是我家里传统的“家风”。
 
当我很小的时候,有一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家里养了一只可爱的花猫,全家都挺宠它。有一天,我早上醒来,听到花猫在床下喵喵地叫,我翻下床一看,发现花猫不知从哪叼来了两条黄花鱼,一副洋洋得意的样子。
 

我当时挺高兴地把这事告诉了爸爸妈妈。可父母却带着我们顺着脚印仔细一查,发现黄花鱼是花猫从墙外叼来的,而隔墙是国营菜市场。
 
妈妈带着我和副食品定量供应本,直奔菜市场,向卖鱼的叔叔阿姨说清楚情况,把两条黄花鱼的钱付给了他们。结果是猫吃了两条鱼,我和我的兄弟姐妹少吃了两条鱼。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文艺演出,我很喜欢其中一个群舞《地道战》,但却没能被选上,我闷闷不乐地回到家里,被父亲发现了。
 
问清楚是这回事后,父亲尽管和学校很熟,却没有帮我“说情”的意思,而是哈哈一笑,说:“小小挫折算什么呢?只要你努力,今后有的是机会。”爸爸的笑容融化我心中的疙瘩,他照样热心地关心着这次演出活动。
 
结果,另一个歌舞节目《行军路上》选中了我,而且要我演主角——指导员。那次演出非常成功。学校演完后,又去了附近的农村和部队演。演出结束时,父亲作为部队政委上台和小演员一一握手,其中也有我。

那次握手是我们父子间唯一一次正式握手,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因为我感到那是一次男人对男人的握手,父亲的手很有力,让我感到一种永远的支持和信任。
 

我在父母鼓励下走过了一段很长的路,每走一步,我就长大一分。直到我成名以后,谈到父母亲时,仍然很动情。
 
我的父亲像太阳,光明磊落;我的母亲像月亮,温柔无边。给我们幼小的心中也注入了光和热,不给一丝阴暗的心理有存身之地。这是一种终身受用不尽的财富。
 
正如罗素所言: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说童年对人生多大的影响都不为过。
 
但,现在的教育基本上是以灌输为中心,以剥夺思考能力为代价。培养出来的孩子大多是以升学和找工作为最终目标,并不注重孩子们的人格和心理的成长。

培养出来的孩子要么就是高分低能的“书呆子”,要么就是自私自利的“小霸王”,要么就是有行为缺陷的“坏孩子”......
 
当然,也有很多父母想培养自己孩子的人品,也想和孩子共同成长。但是要么没时间、没精力,要么认为缺乏客观的物质条件。实际这些问题都需要孩子与父母共同的成长,然后去解决。
 
为此,我们诚意推荐:“清华爸爸”赵洪云18年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记录作品《爸爸与小孩》(3册)。

这不止是一位平凡但优秀的中国爸爸与小孩一起成长的真实记录,也是值得推荐给想建立一段良好亲子关系,培养孩子人文素养的家庭的一份参考答案。

更有作者独家签名,为阅读本书增添一份温情。扫描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赞赏小编。

▍延伸阅读:

良心,是每个凡人的上帝

父爱的三种境界

审美的差异,比贫富差异还大

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感性素质?

张鸣:我们这代父母的怕与爱

教育真的可以改变命运和阶层吗?

王人博:人其实很矮小,是被书垫高的

北大教授给本科一年级新生的演讲

王小波:傻人道德上的敏感度总是很高

北大教授告诫:人这一生,需要多读文史哲

从世界看中国:一套等了13年的中国史书

北大教授: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连老师也不看书了!

更多好书,点击“阅读原文”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