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的书,读几遍都觉得不够

点击蓝色字体关注 吃果读书 2021-09-14

他的书,读几遍都觉得不够
 汇、编:kuang

对于历史著作来说,能出个1万本已经谢天谢天地烧高香,可以稳稳跨入畅销书的行列。

可历史圈有个牛人,受业于史学大家葛剑雄教授和秦晖教授,著作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书,自己称自己为“历史的局外人”,却又颇受史铁生、姜文、莫言等社会名流的推崇。在学术与江湖之间,趟出了一片天地。

这个人就是张宏杰。
 
为何他写的历史有如此大的魔力?他到底如何讲历史,才能让数百万读者愿意读一本历史著作?
 
这个问题许多人想知道。
 

就是要颠覆那些历史成见

 
刚刚大学毕业的张宏杰,脑子里想的和北方小城里的青年没什么太大差别:好好工作,先“混”上副处级,能用公款请客吃饭,在小城市里有地位有面子。
 
但在葫芦岛市建设银行的工作,却不是那么好“混”和好“熬”的,大部分的上班时间,都浪费在了打扑克上。
 
这样的生活虽然自在,但时间长了,未免觉得空虚无聊。还有什么更好的打发时间的方式呢?写点东西吧。
 
写什么呢?什么都行,只要不平庸。
 
于是,张宏杰用半年的时间写出了《蒙古无边》《无处收留:吴三桂》等好几篇很长的散文。其中我自己最喜欢的是《无处收留:吴三桂》这一篇。
 
正是这篇《无处收留:吴三桂》,开启了张宏杰的写作生涯,也开启了一种另类历史写作的方式。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中收录了《无处收留》一文
 
他找了当时能找到的所有与吴三桂及那个时代有关的资料,从材料碎片中一点点复原吴三桂在重压之下如同蜗牛一样一层一层脱去道德面具的精神历程。
 
张宏杰对吴三桂的书写即便在今天也是触目惊心,但过程却引人入胜。
 
张宏杰不是刻意地翻哪个人的案,他只是把这些历史名人所做的那些匪夷所思的伟大或者邪恶的事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用人情伦理的平常心去推理,结果却是顺理成章,让我们感觉到如果我们生在那个时代,也许我们也不得不如吴三桂那样无情。
 
这些大伟人或者大恶人,其实都是命运之流中苦苦挣扎的可怜人,和你我一样。在阅读中,你不得不和他们一起痛苦、战栗和呻吟。
 

关心历史就是关心我们自己

 
张宏杰生于七十年代,经历了运动的尾声,经历了八十年代的狂热,也经历了此后的落寞。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通常状态下几代人才能经历的历史变化,都压缩到我们这一代身上。”
 
整整一代人的一生精力可能被一套房子套牢,人们纷纷从政、从商,去做循规蹈矩的白领。绝大多数人短暂的一生中,不会有太多的大风大浪,不会有太多的悲欢离合,体验到的和经历过的事极其有限。
 
但是张宏杰就像一个科学家,对复杂的人和社会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在没有什么,比历史这个壮观的舞台,更适合人性的舒展了。


张宏杰说:“关心历史其实是关心自己”
 
他对这些古人的性格和命运的兴趣里,无疑包含了对现实的兴趣。张宏杰解读古人就如同解读当下,既小心翼翼又深入彻骨。
 
在漫长的历史中,各种各样出人意料的事情都已经发生过了:改朝换代、家破人亡、非同寻常的诱惑与考验、传奇般的危机和奇遇。
 
在张宏杰的书里,好像上帝为了分析出人性的每一种成分,它老人家进行了千奇百怪的实验:
 
它把吴三桂放到明清易代的大背景下,看着他的人格结构在历史重压下如何抵抗、伸缩、变形、扭曲、断裂;
 
它把魏忠贤这样天姿平庸的人推向社会制高点,看他在这个让人眩晕的高度上如何忘乎所以、丑态百出;
 
它把海瑞这样的道学先生放到纷纭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去,看他无望的坚定顽强和可悲的下场。
 
任何一个小说家极尽想象力,也写不出这样精彩的剧本。
 
张宏杰循着对人性和命运的关心闻声而来,走进历史,做了这冷清剧场内的一个有心的看客。
 

不辜负读者的信任

 
据不完全统计,张宏杰的《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饥饿的盛世》《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乾隆:政治、爱情与性格》等历史畅销书作品,累计销量超过300万册。
 
即便已经如此“火”, 但他的心中总有些奇怪的“应该”情结。

作为一个读过些中国历史的人,理智上能对“人情社会”的规矩抱有高度的“同情之理解”,但是在感情上,张宏杰却无法经常地勉强自己。
 
因此,让他与身边的生活产生一点排异。比如虽然“名人荐书”现在已经是再常见不过的现象,但在张宏杰看来却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不止一个朋友请他为其书写推荐语,读了作品后都极力推卸了,因此得罪了好友,也只好认了。

张宏杰说:“爱惜羽毛、不辜负读者对自己的信任,这一选择似乎不需要经过任何思考。”
 

当然,对历史诡秘的探索,对文字究极的认真,是张宏杰对待自己和读者的态度。除此之外,如何把枯燥冷漠的历史写的有趣、有料、有温度,也是他回赠读者的方法。
 
他的作品:
 
  • 通俗专业随意切换,把历史写“活”了


张宏杰师从葛剑雄和秦晖两位史学大家,有着极其扎实的专业功底。学术研究的经历是对专业知识的背书,通俗历史写作则是对于历史思考发散之后最好的表达,他把两者结合得刚刚好。
 
张宏杰借助心理学、人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来解读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剖析其形成的基本原因,观点新鲜而有趣。
 
  • 全景视野考察中国历史轮回,整合思考社会变迁


长时段的观察、整体的把握和发展的眼光,这是张宏杰的历史方法论三板斧。
 
打破传统中国历史讲述的朝代顺序,提炼中国历史的大脉络,聚焦历史背后的大规律,洞察历史进程中一个个权谋故事背后的游戏规则,以及形成的原因。
 
在这个喧嚣的时代,人们要么被戏说历史和穿越剧扭曲了历史认知,要么被枯燥繁琐的历史考据消磨了历史兴趣,难得遇上张宏杰老师这样删繁就简、妙笔生花的历史研究者。
 
为此,我们诚意推荐“张宏杰历史作品集”, 收获历史智识,学到整合思考过去与现在和未来的方法论。

感兴趣的书友,可识图扫码一键收藏。更有张宏杰老师亲笔签名,限量发售。

▍延伸阅读:

再多的知识,也说服不了认知封闭的人

朱元璋对待读书人的政策 | 张宏杰

张宏杰:历史更重要的功用在于“启蒙”

张宏杰:影响中国历史的五条大脉络

伟大盛世,如你所愿 | 张宏杰

官员被“抑郁自杀”的大清版

理解政治,是了解社会的前提

道德溃败:市场逻辑还是政治逻辑|包刚升

权力的黑光:人格的缺失,源于对权力的崇拜

张鸣:按历史学的规矩,他的书,都没地方摆放

孟德斯鸠:政体原则一旦腐化,再好的法律也会变坏

更多好书,点击“阅读原文”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