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历史沿革(精华版)


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历史沿革
文:网摘 编:先知书店店长李强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特殊意识形态。


将宗教二字分开解释,一般以宗为主观的、个人的主义信念,亦称教旨;教则有客观教说之意。此外,或以宗为无言之教,以教为有言之宗;或以宗为宗门,教为教门。


古时由于人类对宇宙的未知探索,以及表达人渴望不灭解脱的追求,进而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体系,与民间神话一样,其也有自己的神话传说,彼此相互串联,本质是一种精神寄托和终极关怀。


当今世界主要的宗教有: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新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包括逊尼派、什叶派)、印度教、犹太教、佛教、道教、神道教等。影响最大的三大宗教分别是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


三大宗教的创立时间及其经典

基督教,公元1世纪由巴勒斯坦拿撒勒人耶稣创立。经典《圣经》。

佛教,约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名悉达多,姓乔答摩,佛徒尊称其为“释迦牟尼”(意即“释迦族的圣人”)。经典《金刚经》等。


伊斯兰教,公元7世纪初创立于阿拉伯半岛。创始人为穆罕默德。经典《古兰经》。


三大宗教的发源地及其分布


佛教发源于古代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公元一世纪左右传入中国,后又从中国传播到周边国家。分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两大类。中国、蒙古、日本、朝鲜、韩国境内所信奉的主要是大乘佛教,东南亚如越南、泰国、缅甸等国家信奉小乘佛教。佛教主要分布在东亚和南亚。


西亚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祥地。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城,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被称为伊斯兰教的圣城。耶路撒冷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看作圣城。西亚和北非的25个国家中,叙利亚、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塞浦路斯、以色列等国的居民主要信奉基督教,其余国家主要信奉伊斯兰教,该区是伊斯兰教为主的社会。
    
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大部、非洲大部、美洲大部、亚洲一部分。
    
伊斯兰教主要分部在阿拉伯半岛,北非中亚和南亚地区,范围不大。


三大宗教中,基督教是分布、影响最大的。在此作一具体介绍:

1054年,基督教发生第一次大分裂,正式分为天主教和东正教。
  
1517年,德意志神甫和神学家马丁•路德发表《95条论纲》,要求廉俭化教会,回到圣经,由此引发宗教改革风暴,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天主教会脱离出去,另立新教。到1648年三十年战争结束的时候,天主教和新教各自在欧洲的势力范围大致上确定了下来。
   
所以说,基督教是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的统称。


天主教、东正教、新教,这三个派系有什么区别呢?


在经典方面  东正教除《圣经》(新旧约)处,还包括《圣传》(即前七次基督教大公会议决议)、《尼西亚信经》教父亚大纳西、大巴西勒、金口约翰等人的著作和神学家格列高利等人的著作;而天主教的经典则主要是《圣经》和教理,新教认为,《圣经》是教徒的唯一最高权威经典。  


在教义方面,东正教主张圣灵只来自圣父,而天主教则主张圣灵既来自圣父,又来自圣子的说法。新教不承认天主教传统教义。天主教则主张马利亚为天主之母和炼狱之说;基督教新教主张“因信称义”。

天主教堂


在神学方面,东正教没有什么革新和发展,较为守旧、落后、缺乏活力,而天主教则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它在世界许多地区开展的活动很有生气,主张社会开放、自由、平等,提出诸多进步神学,如解放神学、妇女神学、黑人神学。

在礼仪方面,东正教教士衣着装扮与天主教教士有所不同。


在节日方面, 东正教的一些大节日与天主教的大节日大体相同。只是称谓不同。


在神品方面,基督教会的最初神品只有副助祭(副执事)、助祭(执事)和司祭(神父、主教)三个品位。


目前世界上以原基督教义为主导的国家有: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丹麦,挪威,瑞典,冰岛,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其中,美国和澳大利亚两国国内的天主教的影响也很大,美国的天主教徒人口比例为35%,澳大利亚为28%左右。新西兰(18%)和英国(10%)的比例也较高。
    
以天主教为主导的国家有:意大利,法国,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爱尔兰,波兰,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立陶宛,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西班牙,葡萄牙,列支敦士登,摩纳哥,圣马力诺,马耳他,安道尔等。其中,捷克和匈牙利两国国内的基督教的影响也很大,捷克的基督教徒人口比例为30%,匈牙利为25%左右。
    
天主教和基督教势力相当的国家:德国,荷兰,瑞士,加拿大。
 
东正教
  
以东正教为主导的国家有: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罗马尼亚,摩尔多瓦,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希腊,亚美尼亚,格鲁吉亚等。其中,乌克兰的西部地区以东仪天主教(其基本教义、仪式、体制都是东正教特征的,但承认天主教的教宗为其在世的教会元首)人口居多。而马其顿和保加利亚国内的穆斯林人口也不少,分别占30%和10%。这主要是当年奥斯曼土耳其500年统治的结果所致。


目前全世界有天主教信徒大约有6亿,在世界各宗教人数中居首位。信奉新教的教徒约3.5亿。


新教同天主教和东正教的不同在于,教派众多而无统一与严格的组织。其主要教派有信义会、长老会、圣公会、公理会和卫理会等。


宗教对于人类生活,其作用是巨大的,主要功能有:


▌宗教之原始功能,在灭除苦恼不安,获得希望与安心,主要系感情方面之功用。


▌在善恶意志方面,宗教力量有助于匡正世道人心,确立伦理道德,乃至于发动社会反省、调整舆论风潮等积极之价值。


▌宗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宗教不等于迷信,科学与宗教之间界限分明、不能互相取代,但存在牢固的依存性。很多科学家在科学研究和实践时,从宗教中获得启迪,从而推动科学研究和实践的发展。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可能就来源于道家的炼丹术。



信仰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不叫信仰。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向往,是一种虚拟的精神环境。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有信仰,但是你的一定要信仰要真实、自愿。而且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有益于自己。

汪丁丁老师说:信仰是内在的,当它外化出来的时候,表现为宗教行为。宗教行为未必意味着内在信仰,而且,它还以外在规则压抑内在信仰。宗教不只是外显的迹象,它其实是人类生活的核心本质。

要了解一个民族,不能不认识其信仰;正如要明白一个人的真相,不能不知道他相信什么。宗教作为客观存在的事实,无论就时间的绵延或空间的广袤来看,都是人类现象的首要特征。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人类群居之处,必有宗教的痕迹。


基于此一理念,全球宗教史权威史密斯教授在凝聚其30余年心血的宗教哲学名著《人的宗教》一书中,依序谈到了基督教与原初宗教,印度教、佛教、儒家、道家、伊斯兰教、犹太教,世界七大宗教的历史与智慧。


本书不像一般的历史书,内容的重点既不是宗教史,也不是对各大宗教作全盘论述,更不是比较宗教之优劣,而是环绕着人性的潜在能力、人的活法等,提供各大宗教的智慧索引。看了这部书,就算不被它说服,也会感到心弦触动。本书被誉为“世界宗教第一部可用的教科书”,全球销量超200万册。更有著名历史学家傅佩荣老师评价此书为:本书内容实为知识分子所必备者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赞赏小编。


延伸阅读:
基督教对文明的影响
特蕾莎修女:活着就是为了爱!
一个民族需要仰望星空的人
贵族精神的三大支柱:文化教养,社会担当,自由灵魂
亨廷顿、哈耶克对文明冲突的忧思
文明人的七个特征
违背契约精神的代价
观念的奠基者:八位西方思想家
误解科学导致落后,滥用科学造成灾难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