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韦伯走后的第100年,我们更需要他



韦伯走后的第100年,我们更需要他
文:王楠 编:先知书店店长李强

“尘世一切皆寓言,自此吾辈再无君。”这句话出自歌德的《浮士德》,亦被作为墓志铭陪伴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安息。

这个思想家就是马克斯·韦伯,他既是一个伟大学者,是现代社会学的三大奠基者之一,又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曾代表德国出席凡尔赛会议,并参与魏玛共和国宪法的起草与设计。时至今日,韦伯已然成为了一块人们无法轻易绕过的现代性界碑,他能让读者在对历史的观察与阅读中,看到历史人物、研究者和自己,面临同样的普遍时代问题、位于同样的人性处境。

如今,他已逝世近一个世纪。然而在今天,我们依然没有跨过马克斯·韦伯所描述的那道历史的门槛,他也继续为我们在十字路口守望着。

在社会日益碎片化的时代
探讨重建社会伦理的可能性

韦伯身处的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德国,正处于极为困难的转型重建时期。

1871年,俾斯麦领导的普鲁士凭借武力和外交手腕,实现了德意志的强力统一。但更为艰巨的任务,是面对资本主义和现代社会的冲击,建立能够有效应对现代社会的组织和团体,在精神和伦理的层面,完成民族的内在统一。

统一后的德国,由多个不同的邦国组成,它们原本风俗各异、传统有别。有的是工商业发达的城市,市民文化深厚;有的则是森林地区,有着乡村自耕农和天主教的传统;有的地区城乡分界不分明,新教人文主义与地方市镇自治相得益彰。要将这样彼此差异极大的地区,融汇为具统一语言、文化和政治结构的民族国家,谈何容易!

但受统一大业的激励,又怀抱跻身世界诸强之志,德国在普鲁士的主导下,一方面在国内的城市乡村积极发展农工商各类资本主义经营,一方面又以武力传统自傲,在国际上推行军国主义色彩的殖民扩张政策。

韦伯支持统一德国作为民族国家而崛起,但他决非庸俗民族主义狂热与对外扩张的支持者,而是清楚地看到,统一和强大的德国,能够作为德意志民族文化传统和伦理品质的载体,为人类的文明贡献自身的力量。但是,德国自身转型未稳、内修不足,又急于追求财富和权力地位,在世界诸国面前炫耀自己,导致它丧失了原有的优良品质,落入现代社会的陷阱。


韦伯清楚地看到,原本依附于地主的庄园农民,受波兰更为廉价的劳工排挤,带着对自由的渴望,来到大城市加入工人的队伍,成为无产阶级大军的一员。原有的社会组织结构日益瓦解,整个社会被阶级分化与斗争彻底撕裂。

主导政治的保守阶层,只能一面开动官僚行政机器,依靠兢兢业业的普鲁士官员进行社会治理,一面狂热地宣传无真正社会组织和伦理基础的民族神话和帝国主义。许多大学教授和文化界的文人墨客,厌恶资本主义的世俗经营、背过身去怀念消逝的过去者有之,在形而上沉思和自我陶醉体验中自诩发现了新世界。

社会日益碎片化、平面化,完全依赖于官僚行政的巨大机器来治理和维持稳定,用物质福利和廉价的幸福主义来喂养大众。这正是“无灵魂的专家”与“无心的享乐人”携手共居“铁笼”的虚无年代。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探索了在这样的时代重建伦理与社会的可能性。

虚空与焦虑的状态
促成了世人的积极行动

韦伯给“资本主义”冠以“精神”之名,正如他在本书第1卷第2章的开头所言,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之举。

一方面,自马克思以降,许多资本主义的解释者都将资本主义斥为贪婪、狡诈与奢侈的渊薮,最好也不过是无精神的功利算计。另一方面,“精神”的概念在德国思想传统中堪称“高贵”。从黑格尔的到狄尔泰,“精神”无不表达的是社会与历史中具统领意义、引人接近神圣之境的崇高文化意涵。

正如韦伯所言,德国文化精英面对现代潮流,背过身去拒绝合作,不愿参与建设新的社会,正反映了“资本主义”与“精神”之间的矛盾。但韦伯的勇气就在于他清楚地看到,如果只是被动地容忍资本主义,在理念与实践中都抱着认定它邪恶的态度,那就无法真正超越它的恶。

如果用国家代替一切私人企业,将国家当成公司来经营,再怎么用意识形态来粉刷,也只是拿表面的精神亢奋来掩盖真正的贫瘠和虚无,沦落为肤浅功利的幸福观和私下的蝇营狗苟而已。这才是“资本主义”对“精神”的腐蚀。

所以,一味逃避和排斥是没有出路的。真正的出路在于,能否用“精神”真正驾驭“资本主义”,令机械化的经营计算重受伦理的驾驭,服从人格的支配,令其重获灵魂。这正是为什么韦伯要一反寻常论调地指出,无止境的营利欲决非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反倒是对这种非理性冲动的抑制与调节。

证明资本主义也可以有“精神”,正是韦伯要在这部著作里完成的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韦伯对“资本主义精神”的讨论,始于本杰明· 富兰克林这位美国国父,公开发表的一段对年轻生意人如何致富的“忠告”:

记住,信用就是金钱。如果有人将钱存放在我这里超过该交还的日期,那么他等于是把利息或在这期间借着这笔钱我所能赚得的都赠送给我。这总计起来会是相当可观的数目,如果一个人的信用既好又大并且善加利用的话。

乍看起来,这样赤裸裸的“致富经”,把一切换算成金钱的“庸俗”立场,似乎令证明资本主义具有精神的任务,变得更不可能了。有人认为,韦伯未能理解富兰克林的幽默感,将他善意的调侃当成了严肃的教诲。

但,充分理解富兰克林“无宗无派的自然神论”信仰的韦伯,倒未必不能理解富兰克林的幽默。只不过面对德国人视美国人为“从牛身上榨油,从人身上榨钱”的一般看法,韦伯有必要结合自己民族深厚的宗教传统,来严肃讨论这个问题。


对商业经营的一般批评在于认为,任何计算的根本目的,不过是赚钱用于个人享受,甚至服务于无止境的贪欲。但韦伯正是要指出,富兰克林的经营,恰恰指向的不是个人的享受和占有。

实际上,金钱换算只是一种表象。富兰克林在其《自传》中,对于严格自律与勤俭的坚持,对于经营伦理品质的真诚告白,正表明在他的生活中,日常的经营计算不是自利的手段,而是一种具伦理色彩的生活之道的表现。不是为了赚钱享乐而不得不经营计算,而是经营计算本身成为了一种修身实践的方式。不是纵容利己,反倒是持敬克己。

是什么力量使利己转变为克己呢?在韦伯看来,必须有一种超出于己身之外的更高的力量,对自己提出伦理的要求,方能令人在经营计算中消除被动的机械性,使之转变为一种具伦理色彩的“修行”。

这里的关键在于,只有内在保持一种具超越性的心态,令人整体从庸俗的日常中超拔出来,才能不再被自身的欲望或工具支配,才是人做事而非事役人。

现代社会的根本
是民众拥有正当的生活之道

韦伯十分清楚,社会伦理的巨大变革,决不可能只靠一个个孤独的个体来实现,必须依靠成员之间紧密团结的道德共同体。所以,虽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已经讨论了教派问题,韦伯仍然在1906 年撰写了一篇新的文章《新教教派与资本主义精神》,遗憾的是这篇文章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在开始,韦伯讲述了他在游历美国期间,亲身经历的美国教派生活的场景。在一场洗礼派的入教仪式上,新成员必须忍受冰冷刺骨的湖水和山间的寒风,将自己全身浸没在水塘之中,用这样的“受洗”来表明自己已是“新人”。

正当韦伯饶有兴致地观礼之时,旁边的亲戚却跟他“揭底”:水中一位新入会的年轻人,只不过是想在当地开家银行,为确保客户上门而入教。表面上看,这似乎又极类似富兰克林的“致富经”:信仰告白和道德教诲都是为了获取利益,不过是彻头彻尾的虚伪。

但是,结合自己先前在美国有关教派的经验,深具洞察力的韦伯敏锐地看到,教派对于入会成员的资格审查,并未放在暧昧不明的“信仰心”上,而是重在伦理品质上,要对其既往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细加探询。只有确认此人一贯诚实勤勉、作风正派,在社区中广受好评,才能准许入教。

因此,即使入教者只是为了商业目的加入教派,想要获得人们给予教派成员的高度商业信用评价,这样做也不是虚伪。他不是为了利益而“装得”诚实可靠,而是要用自己的良好品行,去赢得作为商业信用“证明”的教派身份。

和富兰克林的情形类似,貌似伦理只是利益的手段,可如果只有具备伦理才能获得利益,伦理反倒会成为利益的前提,约束着个人去追求利益。

在韦伯这里,《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和《新教教派与资本主义精神》两篇文章,想要表达的共同主题是,什么样的伦理人格与品质、社会组织和共同体,能够真正驾驭资本主义。

作为人群焦点的韦伯

韦伯强调的不是新教的信仰和教义本身,而是能驾驭资本主义、具伦理风格的生活之道,它才构成了现代社会“民主”的真正底色。韦伯清醒地看到,现代社会能依靠的根本,既不是满足大众的物质欲望,也不是运用国家机器,将人当成抽象的数字来治理。

真正的关键在于,民众能不能提升到具备普遍伦理品质的层次,拥有现代人正当的生活之道。这是令资本主义超越贪婪虚伪和麻木不仁而能够有“精神”的根本。

社会科学中真正的“普遍”
是读者能看到历史里相同的问题

对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有一种常见的批评,认为它对资本主义起源的解释太“窄”。人们觉得韦伯的历史解释过于“精神化”,太强调宗教和观念层面的作用,相比于唯物主义的历史解释,似乎有些矫枉过正。

不过这恰恰不是韦伯的立场,有这种误解,是不理解韦伯研究的基本方法之故。与通常的社会科学方法不同,韦伯不是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概括性描述,或对宏观历史趋势的总体抽象把握,去直接发现某种“必然而普遍的规律”。

相反,韦伯将社会演变和历史潮流视为多方面因素相互交织杂糅的结果,好比多股不同颜色丝线扭结而成的彩索。研究者在文化和历史现象的“彩索”中,选择自己关注的“丝线”,以之统领自己研究的视角与方向。

举例说明。在常被当成《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前言的“《宗教社会学论文集》序言”中,韦伯定义了自己的资本主义概念:基于自由劳动的理性组织而建立的市民经营的资本主义。它由以下几方面要素共同构成:以交易的方式,实现形式上和平的营利机会;以形式上的自由劳动为基础的理性组织;依赖于西方科学技术精确理性的可计算性;法律与行政的理性结构。

这些全部都属于物质性或社会现实条件的方面,包含在“资本主义”的概念之中。但韦伯更为关注的,是人们出于什么样的“心态”和实践方式,来进行资本主义的经营,也就是其“精神”方面的因素。

他完全清楚,如果没有物质和社会现实方面的那些因素,资本主义决不能单单依靠“心态”而存在。那些因素也各有其根源,不能笼统归因于某种“精神”的作用。所以,韦伯对社会和历史整体的基本理解,是一种多因素的视角,包含着不同因素的复杂关联以及各自的因果联系。


韦伯所运用的方法,与其说是“社会学”的,倒不如用他自己的讲法,称为文化科学和历史科学的方法更为合适。当然在他看来,社会学的本质,正是研究人类社会包含着种种文化意涵的文明传统的历史。

与自然科学式的抽象普遍不同,这样的人文科学方法,主张以小见大、以实破虚、经验为本,在差异和比较中建立“类型”和“范式”,以求充分尊重文化和历史的多样性。

但是,如果社会学研究只是为了建立各具特色的“理想型”,那又如何不堕入无限的特殊性和相对主义呢?这就要说到韦伯方法论立场的另一面。在他看来,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中真正的“普遍”,不是形式上包容一切的抽象概括。而是研究者能够在对文化和历史的思考和书写中,将人性的普遍处境、自己时代的普遍问题融入其中,令读者看到,历史人物、研究者和自己,面对的其实是相似的处境、共同的问题。

只有依靠研究者的作品,在今人与古人、不同的文化和社会之间,建立起心灵的感通、精神的触动,才是真正的“普遍”。这正是这部著作能够成为经典,拥有超越社会和时代局限的生命力的根本。

在韦伯的笔下,面对预定论严酷命运的清教徒,也是他同时代精神痛苦的德国人,甚至是现代人的某种普遍形象。

在现实背叛理想的同时
也要尽力成为平常意义下的英雄

韦伯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关系的考察,并不是一种纯粹的好古癖。借助对历史人物的同情理解,感同身受的“价值关联”,人文科学能够帮助我们在传统中寻找资源,面对今天的困难。

当然,这也同样不意味着将古人的道路等同于今天的出路,无视时代的差异、历史的变迁。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结尾的著名段落,韦伯业已向我们指出,基于超越性信念与价值的伦理,在当今的时代,本身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虽然信念本身只是促成伦理的条件,但假如没有信念,相应的伦理实践也不可能长久维持。

一方面,现世行动成果的不断积累,日益引诱着人们忘怀自己的初心,贪图现世的享受。伴随着现代科学发展更彻底地“祛除巫魅”,以及资本主义日益成为人们生活面对的日常,也就产生越来越多的“无灵魂的专家”与“无心的享乐人”。

但另一方面,物极必反。伴随着此种功利理性和物质性客观主义,追求非理性体验和极度内在主观性的潮流也越来越强。韦伯早就清楚地看到,在他身处的时代,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沉迷于用世界各地收集来的小神像装点私人的礼拜堂,或陶醉于在讲台上扮演造梦的小先知去自欺欺人地煽动大众。

更危险的是,沉浸在主观幻想中的人,渴求无限权力去实现梦中的乌托邦,或想要通过暴力手段来彻底推翻现实。而真正的现实生活,又往往在科学的名义下被化约为虚假的抽象物,为各种技术的支配肆意蹂躏。天使与魔鬼、天国与地狱不断对抗的两端,并没有什么根本区别,一切皆为出自人心的无根幻象而已。

如何面对这样的世界?真实即真理。韦伯临终前的这句遗言,正是他一生信仰的告白:反对一切想要支配或逃离现实的虚假幻象。他不是主张只有清教徒才能拯救世界,而是要告诫世人,只有打破物质与精神、主观与客观的虚假二元对立,投身于日常生活的现实,在思考与行动中往复前行,寻找并践行有实质伦理内涵的生活之道,才有希望冲破现代社会的种种困局与迷思。

因此,在完成《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后,韦伯从这一研究确立的出发点起航,继续思考现代世界的伦理可能性。他去追寻在世界的各大文明传统中,理性与非理性、思想观念与现实条件如何交织糅合在一起,演变出各具特色的生活之道,在伦理生活的历史画卷中彰显人性的尊严。

他去评估在这个“祛除巫魅”和诸价值领域分化的时代,激活形形色色的伦理人格、构建新的社会组织和信仰团体的可能性,判断现代社会未来可能的趋势和去向。

他提醒满怀革命热情的年轻人,不要用自己的理想遮蔽了现实,在狂热中走向不惜一切代价的不择手段;而应该在清醒看到现实总是背叛理想的同时,还能依然勇敢面对,去做“缓慢地穿透硬木板的工作”,尽力成为“平常意义下的英雄”。
马克斯·韦伯墓

韦伯反对沉溺幻想、勇于直面现实的精神气质,他坚持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修养、磨砺人格与品质的伦理主张,他在矛盾和张力之中努力维持平衡与中道的态度,他虽具精神贵族的文化教养却对默默奋斗和追求着的普通人始终不变的关怀与信任,与我们自己的文明传统有着深层次的感通与共鸣,令我们在内心中早已将他引为师友和同道。

韦伯面对的时代困境,今日依然是中国乃至全人类面对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他仍然是我们的同时代人。

也许这才是为什么,在这迷失错乱的时代,我们会继续阅读韦伯,为自己也为人类文明探寻未来的命运、道路与希望。


韦伯是思想史上绕不开的里程碑。他标志着现代思想的成年,因为他完成了两个任务:看清现代,真正理解现代社会运作的底层机制;反思现代,指出现代性最深层的缺陷。

他不是一个象牙塔中远离大众的学究,而是一位广泛介入公共生活,面向社会和现实,更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为此先知书店诚荐“马克思·韦伯作品集”,读懂现代社会的底层机制: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本书是马克斯•韦伯最著名的著作之一。从宗教角度讲述东西方文化的差距。揭示了价值观或观念如何成为社会变革的源泉。本书是闫克文老师译本,国内最经典版本。

《学术与政治》:韦伯将一生的经验和学识都浓缩其中。与韦伯其他著作不同,本书更为直接地表达了他身为学者和政治家对现实的强烈关怀。现代政治学里的诸多重要命题,在这本书里也都有所体现。

《经济与社会》:本书在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0部社会学著作,高居第一。全书内容涵盖了政治社会学、经济社会学、宗教社会学、法律社会学,是一部“社会学大全”。再现各大文明演进路径,对我们理解现代世界的由来与可能发展方向有颇多启发。

从世界出发,读懂现代文明社会的底层机制。从而读懂中国。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赞赏小编。
注:本文转自理想国。因需要,经编辑删改。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感谢原作者付出。

延伸阅读:
招聘 | 与书相关的一切都在这里致敬马克斯·韦伯:100年前的资本主义诊断报告
观念的奠基者:八位西方思想家
西方的智慧:十位哲学家的思想之光
叔本华:这个世界将毁于无人思考
思想关乎国运:先贤祠外的先知
陈丹青:木心,这个死不悔改的人
他凭什么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
昆德拉:永远不要以为可以逃避,因为每一步都决定着最后的结局
卡夫卡:生命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它会停止
罗素:努力活过,所以从未后悔
维特根斯坦:没有人能代替你思考,除了你自己


▼ 点击阅读原文,与思想者同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