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如果没有独立精神,那他就会把罪恶当作伟大来崇拜

赵越胜 李强好书伴读 2020-08-30


“盗火者”普罗米修斯

人如果没有独立精神
那他就会把罪恶当作伟大来崇拜

文:  赵越胜  编:李强三丰


“世间自有‘盗火’之人,他们点亮了灯,我们才可以恐惧黑暗,正因体会这一恐惧,才奋起直追光亮。”


“燃灯者,将自己的光投射给众人,并点亮一盏盏的心灯。”

 
这两句话出自哲学家赵越胜老师《燃灯者》,这本书是他为了纪念自己的恩师周辅成先生所著。在书中,他把这位带来思想之火的使者称为“燃灯者”——那些受真理之光启示、并照亮众人的人。
 
为此李强好书伴读整理了这本书里让人汹涌澎湃、无比震撼的句子,分享给大家:
 

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评判一个国家、政府好不好,就要看它是否把人当作目的。凡讲基本人quan、人性的政府,即使有点错误,也可以挽救。


奴隶的语言没有尊严,它靠卖弄耻辱感获取快感,以谄笑博取权势的赏识,一有机会,他们便会把民族连同它的语言一并拖入深渊。
 
人们最初是受迫才供人驱使的。但是他们的下一代就再也看不见自由,他们已经无所遗憾地供人驱使了。他们自愿地完成他们的前辈只是由于强迫才去做的工作。
 
社会若没有精神的象牙塔而只有权势的金字塔,就不会有精神生活的尊贵与高扬,亦不会有人的尊贵与高扬,人兽分界,仅此一线。
 

谁想独占真理,真理就会嘲笑谁

 
若有人告诉你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那你先要怀疑这宣扬者的道德。
 
权力、地位并不带来善。权力只在弘扬和实现善时,才是有道德的。可惜世人常以地位、权势、金钱来衡量价值,判断善恶,结果把肆无忌惮的罪恶当作伟大来崇拜。
 

勇敢的思想者不会泯然于宣传机器造就的“共识”,在他看来,这只是本真生存“遮蔽”于言辞的“欺瞒“。
 
艺术家无须深知“去蔽”之责,她只需面对作品如其所是地演奏就够了,真理自会在乐声的鸣响中显身。
 

记忆是获得自由的手段

 
遗忘过去的苦难就是容忍而不是征服造就苦难的势力。思想的崇高任务就是对抗时间的流逝而恢复记忆的权利。记忆是获得自由的手段。
 
先哲对自由燃烧着的渴望,对人之为人的权利与尊严的捍卫,打动着我,也困惑着我,我从未经历过这样一种精神上的冒险,也从未意识这点,有痛苦,有无奈。
 
不管天光大开,还是烛光掩面。清醒的灵魂总守候着,只要有人守候,就总有破晓的可能。怕就怕我们都沉睡了。
 

人的生命当付与正义

 
尽管人人皆知独立之人格、精神之自由是知识人的本分。但正像志扬所说:”做起来格外难,因为我们太害怕自己的有限性了。”在我们的精神资源中,缺乏献身于纯粹超验之事的冲动,缺乏以自己的有限博取无限之知的勇气。
 

我们的心灵蒙昧昏暗,我们的热情虚娇盲目,很容易被人鼓励起来去做伤天害理的事。
 
在努力道德的人,自己一定是真实地假想着正义是永存的,人的生命当付与正义。所以身体虽亡。只要正义可寄托吾生,如果道德生命自然必丰富,自然必含着不朽的意义了。
 
心灵的英勇是活。躯体的英勇是死。民族同个人一样,也存在精神的生死。
 
本文编选自赵越胜先生《燃灯者》,这是一本两代学人精神相续的心灵史、思想启蒙史,见证六七十年代疯狂岁月,认识真正的燃灯者,抵御强权与愚昧的力量。本书2011年出版,多次再版,影响了无数人一次又一次的感动与启悟。

为此李强好书伴读诚挚推荐:赵越胜先生著《燃灯者》(最新修订版、绝版、独家):

1.□□□:本书因不可言说原因,曾“消失”几年时间。现少量复活,尽力保留了最初的内容。

2.经典:本书被视为记述改革开放前后两代知识分子交往的经典之作,周国平作序,陈嘉映、徐友渔、白岩松、徐晓联名推荐。

3:稀缺:网上已溢价到100多元,先知书店有幸与出版社达成合作,仅售42元,新会员即可19元购买。


4.思想厚重:作者为燃灯者立传,为思想找寻薪火相传者,也为这个价值与情操全面失守的世界留下了一声沉重的叹息。

5.文采极好:刚出版,就荣获第十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奖。

6.口碑:有书友说:“刚拿到本书只是惊叹价格便宜,但读完以后,价格只是一方面,更让人惊讶的是,这本是让人为之落泪。更有幸见证了那个年代“燃灯者”,将自己的光投射给众人,并点亮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这才是本书最大的价值”。

本书刚复活两天就已经售卖出1100本左右,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独家、绝版书,刚复活后,已经所剩无几。


延伸阅读:

招聘 | 与书相关的一切都在这里

比价值观撕裂更悲哀的,是我关心的,他们根本不关注

奠定审美的高度:文艺复兴的五位大师
刀尔登:道德下降的第一个迹象,就是不关心事实
托马斯·索维尔:一个被低估的美国黑人经济学家
审美的差异,比贫富差异还大
王人博:教师是相信知识和智慧比拳头更有力量的人
当代中国最需要思想
刘军宁,一个思想个体户的文艺复兴
哈耶克从未超越他的老师:一颗价值五个诺奖的大脑 |  汉斯·赫尔曼·霍普
纪念杨小凯:先知和他的世纪追问 | 先知书店
被遗忘的珞珈山奇迹:武汉大学的“刘道玉时代”
冯克利:“在中国传播保守主义两头不讨好,但是还要传播”
保守主义:避免大灾难的“艺术”
托马斯·索维尔:睿智的黑人公共知识分子
中国式教育的最大问题不是缺钱,是缺爱
“怼天怼地”傅斯年:知识分子的血性与勇气

▼ 点击阅读原文,与思想者同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