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梁庄十年:故事的后面,是沉寂的大多数

先知书店 先知书店店长荐书 2021-10-07


梁庄十年:故事的后面
是沉寂的大多数
文:梁鸿  编:先知书店

为什么要再写“梁庄”?“梁庄”新的表现形式在哪里?新的思想和新的哲学在哪里?

这是我放在文档开头的第一句话。每天打开文档,首先看到的就是这句话。它会让我有那么片刻的停顿,犹疑、思考,也是提醒。这一发问,既是就现实而言,也是就文学而言。

中国当代村庄仍在动荡之中,或改造,或衰败,或消失,而更重要的是,随着村庄的改变,数千年以来的中国文化形态、性格形态及情感生成形态也在发生变化。

我想以“梁庄”为样本,做持续的观察,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直到我个人去世,这样下来,几十年下来,就会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的“村庄志”,以记录时代内部的种种变迁。

从结构而言,“梁庄十年”仍然以个体生命故事为基本内容,他们的出生、成长、死亡是最值得书写也最迷人的事情;其次,也会把“梁庄”作为一个有机体,它的某一座房屋,某一处花园,都是生机勃勃且意味深长的事情,都值得细细道来。

但是,好像还有什么地方完全不一样了。

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作为写作者和生活者的“我”与梁庄人之间关系的变化。

这十年之中,我仍然保持着一年回家两到三次的节奏,每次回家——一开始是父亲陪着我,2015年以后是我的姐姐们和霞子陪着我,我都会坐在村庄路口的红伟家,和大家一起聊天、说话、打牌,间或看着路边来来往往的人,大家打招呼,或聊几句天。

五奶奶和她的孙女

五奶奶还是其中最活跃的、话最多的,大堂哥仍然经常醉着,龙叔仍然在那个大茶杯里泡着酽酽的浓茶,一句话一口痰,花婶仍然站在门口,勉强撑着笑容。

我看着他们,看着时间在他们脸上慢慢流逝,就像看见我自己和我自己的生活,我也在变老,也在时间之中,我的父亲已去世,我身边的那么多人,一个个去世。我们互相看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已无法分出彼此。

我到每家聊天说话,找各种理由,组各种饭局,老年人的,青年人的,小孩子的,把吴镇的饭馆吃遍,我也在各家吃,在丰定家、赵嫂家、五奶奶家,谁回来了,谁又走了,都是吃饭的理由,我出入他们的厨房就像在我自己家,因为他们知道,我自己家的房屋已经几成废墟。

一切都回到了最初的状态。我和梁庄的关系变成了一个人和自己家庭的关系。爱,欢喜,关心,深深依恋,但同时也忧心忡忡。我就像一个孩子,蹦蹦跳跳的,依赖梁庄,喜欢梁庄的每一个人,无论是生者还是死者。

我的爱多得我自己都兜不住,要溢出来。他们不知道我那么爱他们,不知道我在听到他们的快乐时有多快乐,听到他们的悲伤时有多悲伤。这是我的秘密,也是我的荣幸。

我和梁庄的关系变成了一个人和自己家庭的关系。

从最初的“看山是山”,看到了梁庄、五奶奶和无数的亲人,到“看山不是山”,每种事物、每个人的身上都被赋予无数的镜像,现在,又回到了“看山是山”的状态。

五奶奶就是五奶奶,明太爷就是明太爷,吴桂兰就是吴桂兰,梁庄、吴镇和所有的历史都隐在后面,没有地域性格,没有社会因素,我只看见他们的容貌,他们的欢笑、悲哀,看见他们身后的那个空间,电线杆、老公路、燕子、湿得要滴下水的乌云。

梁庄的河

我看见的是他们本身,非常具体,他们的每一个行动、表情和神态,都如浮雕一样,栩栩如生,超然于时间和空间之外。就像我们看待我们的亲人,你很难用一种整体性来叙说,因为你和他/她太熟悉了,那么多细节交织在一起,根本无法用抽象的概念来衡量。

这几乎让人吃惊,而且感觉美妙。因为有共同的经历和度过,因为有真实的时间长度和真实的人生长度,感觉到人物本身也具有矗立于山河之间的、近乎永恒的真实性。包括我自己。

我觉得我真的成为了历史中的一分子,消融在梁庄,和梁庄人一起,站在时间的长河之中,看历史洪流滔滔而来,共同体味浪花击打的感觉。

最终,我想形成一种长河式的记录。

时间的长河,生命的长河,一切都浩浩荡荡,永不复返。湍水,一条抽象的、具象的河流,承载了一代代人的到来、成长和离去。我想写出这长河般浩浩荡荡的过程,想让每一朵浪花都经过阳光的折射。

这也是“梁庄十年”最根本的思想起点和哲学起点。

我也期待着,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2030年,2040年,再写梁庄,那时候会是什么样子,我自己,梁庄,梁庄里的那些人,五奶奶、姐姐、霞子、龙叔、阳阳,很多人,他们会是什么样子,我充满好奇和期待,我几乎等不及时间的到来。

但愿我能活到那个时候。


其实,每一个农村几乎都有与梁庄类似甚至相同的故事,这些故事几乎每天都在真实地发生着。梁庄的故事,就是中国每一个农村的故事。然而,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普遍善于遗忘。

为此,先知书店诚挚推荐梁鸿作品“梁庄三部曲”,对抗这种遗忘:

◎透过梁庄了解农村:这套书记录了最真实的中国农村现状,是这个价值断裂时代中农村的缩影。太多的信息和欲望占有着我们的头脑和心灵,以至于我们常常看不见农村人的痛与爱。而梁鸿记录了这一切,反思了这一切,她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眼睛。

◎透过农村了解中国:如果说城市是中国的面子,那么农村就是中国的里子。即使是经济已经很发达的今天,中国农村依然有着6亿人口的存在。农村的历史与现实,却是常被人们忽略的另一面。这套书从梁庄透视农村,从农村透视中国,用舒缓却坚定的笔调,记录下中国另一面的真实。

◎用生命感受大地山川:梁鸿不是以一个启蒙者的眼光看待这一切,而是重回生命之处,重新感受大地、山峰、河流,重新感受那片土地上亲人们的精神与心灵。它是一种展示,而非判断或结论。

刘 瑜:梁鸿老师将那个“隐形的中国”带入我们的视野,迫使我们去正视那个有血有肉却早已为我们熟视无睹的城市打工人群。令人疼痛的不是其中的残酷,而是整个社会在这些残酷面前的无动于衷。

不曾认识梁庄,我们或许就不曾认识农村,不曾认识农村,何以认识中国?读“梁庄三部曲”,即可从一个典型的农村样本去了解这一切。本套书文笔细腻、深刻,其中《出梁庄记》获得了首届(2013年)非虚构类文学大奖。先知书店有幸获得梁鸿老师亲笔签名书,数量有限,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来源 | 本文为《梁庄十年》后记,作者:梁鸿。

▍延伸阅读

招聘 | 与书相关的一切都在这里

文明不惧野蛮,最怕把愚昧错当文明

局部:陈丹青一个人的“文艺复兴”

“共济会”操控世界,是“预言”还是“阴谋”?

读起来痛快解气的历史书都值得怀疑

杨奎松:我研究历史,是为了让读者对现实有所警悟

民国的政治逻辑:历史难以超越时代的逻辑

迟子建:真正的历史,比任何简单化的想象都复杂得多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