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读吧第56期读书会回顾:通达快乐的苏东坡——阮忠教授读《苏东坡传》
点击
观看
现场
视频
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4月12日晚7点,在悠扬婉转的东坡诗词吟唱中,第56期东湖读吧读书会在黄冈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演播厅准时开讲。本期读书会由东湖读吧与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苏东坡书院)联合举办,邀请海南师范大学苏学专家、博士生导师阮忠教授,为来自台湾、武汉、鄂州和黄冈等地的“苏迷”们分享著名学者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跟随阮忠的脚步,全场师生共同领略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一起感悟苏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与明净。正式开讲前,苏东坡书院的同学们带来了精彩的暖场节目——东坡诗词吟唱。
东坡诗词吟唱
【读书回顾】
在正式开讲前,阮忠强调,苏东坡洒脱旷达的形象一直为世人所喜爱,不少文人学者热爱苏东坡,坊间流传了多种版本的《东坡传》或《苏轼传》。
但不论是文学纪传、散文还是小说,甚至雕塑艺术,都表达了每个人心中不一样的苏东坡,即个人从不同角度进行的不同认知和理解,这符合文学和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阮忠介绍,在社会上流传的《苏东坡传》中,最为人称道的、也是公认写得最好的是林语堂版的《苏东坡传》。
关于苏东坡
童年与青年、壮年、老年和流放岁月构成了苏轼人生的“四部曲”,其中黄州、惠州和儋州的经历是他人生的重要篇章,通达自然、乐观向上的精神也在这三地得到了体现与升华。
苏轼晚年北归时曾以“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进行过自我人生的总结。这虽说是一首牢骚诗,但表达了他宦海浮沉一生后,仍能从痛苦中走出,重享人生的坦然与快乐。
黄州的苏东坡
阮忠介绍,虽然苏东坡有可任宰相的卓越才华,但由于他在王安石的变法中,与王安石的立场不同、个人性情直率以及诗词对新法的批评,因而身陷“乌台诗案”而被贬黄州,从此开始了浮沉的一生。
北宋错失了一位宰相,却拥有了一位东坡居士。他在蜕变中化解人生的纠结与悲愤,从兼济走向独善,从郁积走向通达,而且复杂多元的情感形诸诗文,让他攀登上了文学成就的高峰。
贬谪黄州后,苏东坡开启了他的多面人生。他在《初到黄州》中展现了自己甘贫自乐的生活;他这时仰慕陶渊明,不仅和陶诗,还把《归去来兮辞》改编为词,在《江城子》一词中写道“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将陶渊明当作自己的前生,表明今生他要做陶渊明,在黄州安度余生。
而“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勾勒出苏东坡自守孤寂的身影;一场黄州小雨,苏东坡吟出了“一蓑烟雨任平生”,随后又说出“回首向来萧瑟去,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顿时,他的傲然形象跃然纸上。
当然,他也会感慨自我的功名,借《念奴娇·赤壁怀古》既叙说周公瑾年少有为,又自叹自己功业何在,但他又能从低沉中振奋起来,将自己归于自然,写出“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不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他与自然相融为一,表现出自我陶醉的人生境界。
左右滑动查看
惠州的苏东坡
惠州风光秀美,气候宜人。“如果不是苏东坡的诗,当时朝廷一定不知道惠州是一个那么好的地方。”阮忠开玩笑地说道。
到了惠州后,苏东坡继续延续与自然相生相依的思想,一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将被流放偏远之地的满腹苦水唱成了甜甜的赞歌。
后来他用四个字“随缘委命”向表弟程德孺表达他的人生态度,正如他在游松风亭时欲登山顶、只到半腰时所感的“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 ,但这并不代表苏东坡懈怠无为,随缘,当需要作为的时候,他总是积极作为。
儋州的苏东坡
远谪海南岛的苏东坡曾登儋耳山远眺,但见四周海水茫茫,望不到中原,他自我安慰:“天地在积水之中,九州在大瀛海中,中国在四海中,有生孰不在岛者?”
所以,当他离开儋州时,送别海南老乡时说:“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这时的他早已放弃了高居庙堂的梦想,抱着老死海南的想法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地道的海南人,最后在《六月二十夜渡海》时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有奇绝冠平生”。
对他而言,海南三年仅此就值得了。宦海浮沉一生磨灭了他对人生的困惑,此时只留下了诗人的浪漫、平和与通达。
左右滑动查看
直面死亡的苏东坡
苏东坡北归后一路游山水会朋友,到常州后病重,深感自己命不久矣,遂写下了《乞致仕状》,期望通过致仕来苟延岁月。
杭州径山寺长老维琳劝他信佛教,苏东坡却叹道“某岭海万里不死,而归宿田里,遂有不起之忧。岂非命也夫!”虽已自知不起,但苏东坡心里非常平静,人总是要死的,善生者也当善死。
苏东坡去世后并没有落叶归根,而是葬在了河南郏县的小峨眉山,此因有二。一是他曾说过“此心安处是吾乡”,“是处青山可埋骨“,他21岁出川后只因母亲和父亲先后病故回过两次家,对故土的依恋没有那么深沉。二是古人素功成名就、有衣锦还乡的美好愿望,但苏东坡一生多遭贬谪,没有功名,因此死后没有选择家乡眉山为自己的葬身地。
苏东坡的母亲
阮忠认为,苏东坡的母亲程夫人是研究三苏文化中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点。
第一,虽然程夫人的娘家家境殷实,但她顾及丈夫的颜面或尊严,当苏家穷困的时候,从未“啃老”;
第二,苏洵在27岁才改变放荡的行事作风,决心读书。对此程夫人表示,她虽早就希望丈夫走上读书正道,但更希望他是发自内心想做,只要他决意去做了,家里的生计就不用苏洵操心。
第三,程夫人治家有道,但她却从不以富有为荣,家中一旦有富裕的钱财,便会倾囊接济穷困的乡邻和亲戚。
左右滑动查看
因此,程夫人教育苏轼兄弟,常常告诫二人读书当识大义,注重名节,不要为功名利禄读书。并说倘若有一天苏轼兄弟因政治而死,她绝不会为他们悲伤。
有这样的家庭教育,我们也就不难知道为何苏东坡一生会如此执着于自己的信念,体民爱民,与他母亲的教诲密不可分。
读苏东坡的几点注意
虽然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传阅度最高,但阮忠特别提醒了三点。
第一,书中对王安石的态度贬损过甚,以变法成败来定论一个人有些片面。
第二,林语堂作为一个作家,写作时尽管不离史实,但字里行间的文学笔法过甚,使得《苏东坡传》一些地方更像小说。
第三,林语堂在书中的自我见解很多,注意对他见解的认知。
阮忠认为,苏东坡的一生胸怀博大、目光长远、思想深邃、随缘委命并且善于生活,斯人已逝,但他的精神永存,正如林语堂在书中所言: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他留给我们的,是他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师生互动】
来自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2021级的郝小悦同学就东坡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起到怎样的作用向阮忠提问。
阮忠认为,苏东坡给予当代人的影响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从诗词中感受他的文学造诣,二是学习他通达快乐的处世精神,从艰难中走出,在挫折中坚强。
因为书中大量笔墨用来描写苏东坡的黄州生活,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2021级的沈庆洋同学十分好奇贬谪儋州的经历对苏东坡有怎样的影响。
阮忠介绍到,无论顺境还是逆境,苏东坡一生都没有放弃写作。儋州期间,他遍和陶诗,借此描写生活、抒发情感。不仅如此,他还完成了人生最重要的“海南三书”或说“经学三书”。阮忠强调,年轻人一定要坚持读书、坚持写作,真正做到积土成山、积水成渊。
来自博文女子读书会的张静女士对有关王安石与苏东坡的政治成就大小的争论向阮忠请教,并且求证苏轼是否有一个妹妹。
对此,阮忠明确表示苏东坡没有传说中的妹妹,那是小说家《苏小妹三难新郎》里的浪漫故事。阮忠认为有关王安石与苏东坡的争论向来众说纷纭,不可用单一标准衡量。总的来说,苏东坡的文学造诣更高,而王安石的政治成就影响更为深远。但究竟谁高谁低,大可不必在意,每个人可以通过阅读自行思考和判断。
来自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2022级的赵开惠同学感到困惑:作为普通人,我们该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豁达乐观的心境,并且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
阮忠认为,不谈文学成就,苏东坡也是一个普通人,我们不需要去神化他,只要学习他的通达快乐精神就好。年轻人的茫然是人生的自然过程,最好在这一过程中选择一条适合发展的、很有兴趣的道路并坚持下去,不为茫然而焦虑。因为人人都有过这样的茫然。
来自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的台湾学者周敏华对苏东坡在黄州、惠州和儋州时期最为重要的功绩以及带给我们的启示向阮忠提问。
阮忠表示苏东坡在“三州”所任都是虚职,不能过问时政,所谓政治功绩无从言说。但他在“三州”时期的心境却是各不相同,文学创作的内容和风格也有异,但他在饱受挫折和磨难后逐渐归于平和,平和是人生很高的境界,这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
来自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2022级新闻传播学的王菲同学希望阮忠教授分享一下他最喜欢哪个人生阶段的苏东坡以及东坡先生的哪一首诗词。
阮忠称,苏东坡在儋州时期的平和安逸正是他现阶段所追求的,最喜欢的诗词则是《念奴娇·赤壁怀古》,短短数句话,就浓缩了千年历史,既借古抒情,又感慨岁月变迁;既描写了雄奇壮阔的赤壁,又暗藏了深沉忧郁的内心。
【学术点评】
90分钟的读书会在热烈的讨论声中接近尾声,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苏东坡书院)陈志平院长进行了学术点评。
陈志平道出了自己的“两个高兴”:一是很高兴能在古黄州的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苏东坡书院)开展《苏东坡传》的读书活动;二是很高兴能与自己的研究生导师阮忠重逢。
陈志平讲述了林语堂与青铜鼎的故事,由此看出林语堂作为苏东坡的“头号粉丝”,也是个风趣幽默且乐观的人。但是,从人物传记的写作手法来看,林语堂添加了大量文学手法和主观评价,难免有些不客观。
陈志平认为,阅读是作者与读者的智力竞赛,作者通过作品布下一系列的谜题,而读者需要通过作品去解读谜题,这就是阅读的快乐。通过了解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我们不仅要感受和学习苏东坡的通达乐观,也需从其他渠道丰富对人物的认识和理解。
【致答谢辞】
读书会的尾声,阮忠教授高教生涯的第一届学生、东湖读吧创始人、湖北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张德胜教授致辞。
张德胜表示,因为缘分,大家相聚在人间最美四月天,在黄州最有人文气息的地方,听海峡两岸学人共读《苏东坡传》,领略东坡居士穿越古今的通达人生。他用“随身委命,通达快乐”评价苏东坡的人格魅力,并勉励同学们多读书,会生活,遇挫折,不躺平。
在热烈的掌声中,主持人吕永峰副教授宣布第56期东湖读吧圆满结束。两周后同一时间,第57期东湖读吧与您不见不散!
往期推文回顾
东 湖 读 吧
撰稿:李菲钰 崔子仪 郭子航
摄影:张 政 梁 涛
摄像:邢秋锦 彭晋广
美编:杨 澜 辛雨杰
校对:王 菲
轮值主编:李菲钰
复审:路云飞
终审:吕永峰
出品 :东湖读吧新媒体运营团队
投稿&创意 :wtdhdb@163.com
--转载须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