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剩女”在中国为什么压力山大|东西方思维方式比较(2)

2018-02-05 贺林 会读书的人

图|Bartholomeus Ziesenis|Dancer|1812


上一篇文章,我们谈到了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基本差异:西方的思维方式是“切分”,中国的思维方式是“整合”。以此为起点,我相信大家马上就能推出下一个差异:西方的思维方式更看重孤立的“部分”,中国更看重部分之间的“关系”。



思维方式不同


✜  希腊:


逻辑思维是一种“切分”的思维,导致了希腊人认为整体是可以被切分为一个一个孤立的“部分”,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有些希腊哲学家甚至认为事物是可以一直切分到不能切分为止,这个“不能再切分的东西”叫做“ ἄτομος”,这个词后来被翻译成“atom”,就是“原子”的意思,“atom”的本意指的就是“不可切分”。


而一个一个孤立的部分可以加总成为整体。这就产生了两种相逆的思维过程:“分析”和“综合”。


希腊人往往会把原因归结为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上,他们很难理解孤立的个体之间会有“超距”的关系。他们把相互作用归因为“原子”之间的碰撞,而根本无法理解“辐射”是怎么回事。


亚里士多德甚至认为,木头之所以会浮在水面是因为木头有“轻性”,而岩石有“重性”所以会下沉,他无法理解“木头”或“岩石”的浮沉与“水”的关系。


✜  中国:


中国的“整合”思维,认为事物不能被严格地分离开来,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才重要。


“逻辑思维”是部分加总就会出现整体:1+1=2;而我们中国认为在这两个部分之间多了个“中和”的关系,由于这种“关系”的存在,所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1+1>2。


在中国,万事万物都可能有联系、有相互作用,所以“超距”在中国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中国人很早就知道有声音的共振现象;知道潮汐现象与月亮有关;能够理解磁性,所以中国能发明“指南针”也很自然。

 

我们来做个著名的试验,来看看东西方这两种思维的不同:

牛和鸡、牛和草,哪两个东西放一起比较好?


大多数西方人认为“牛”和“鸡”放一起比较好,他们认为“牛”和“鸡”都是“动物”,而“草”是“植物”,“动物”和“植物”要分开;而大多数中国人认为“牛”和“草”放一起比较好,我们认为“牛吃草”,它们之间有联系。


你会发现,西方会从孤立的“个体”开始去把握这个世界;而中国是从个体之间的“关系”来把握这个世界,这种思维方式也反映在东西方社会的组织方式存在重大区别。


社会组织方式不同


✤  希腊:


希腊人对于“人”的认知也是从一个个孤立的“个体”开始的,每一个人类个体都是被从社会关系中“切”出来的,哪怕社会中所有人都死光了,就剩最后一个人了,这个人依然是他自己,这就是“鲁滨逊”的状态,他自身的“同一性”是不依赖于外部变化而发生变化。


甚至人可以被从自己的肉体中切出来,这个人胳膊被切掉一条,他的“同一性”没变,他没有变成另一个人;再切掉一条胳膊,他的“同一性”还是没有变;最后肉体都切没了,剩下的那个,能让这坨肉是“他自己”的那个东西,才是他存在的“本质”。否则,这个人死了,这坨肉还存在,社会关系也还存在,但是这坨肉已经不是这个人了。


能让这坨肉成为“这个人”的那个东西就是“灵”,这就是西方思想史上长期占统治地位的“灵肉二元”论。这个“灵”孤零零的,可以不与其他任何东西发生关系。


因而,“自由”和“个人权利”在希腊的出现就是自然而然的,而“家庭”的观念远不如中国重要,如果“家庭”和“个人”有了矛盾,“个人”有可能会超越“家庭”。


希腊神话中的主神宙斯,就是联合自己的兄弟姐妹,把自己的老爹克洛诺斯打败,抢得主神位置的,而且宙斯前后有六位合法妻子,劈腿无数,有不下二十个情人。希腊神话中的另一个劈腿大王是爱神阿佛洛狄忒,也是情人无数。


当然还有反面,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热爱自由的野外生活,永葆童贞,甚至反对男女结婚,喜欢保护不嫁的处女。


阿尔忒弥斯后来在罗马神话中就是戴安娜(Diana,对!你的联想是正确的!),现在英语中的“to be a Diana”指的就是“终身不嫁”的意思。


埃斯库罗斯在著名的戏剧《俄瑞斯忒斯》三部曲中讲了个故事,征服特洛伊的希腊主帅阿伽门农杀掉女儿献祭,然后被怀恨在心的妻子串通情人杀死,儿子俄瑞斯忒斯为报父仇,杀掉了自己的母亲,最终雅典守护神雅典娜成立法庭,判俄瑞斯忒斯无罪。


经典的解读是,这个戏剧标志着父权战胜母权,但我却看到这是城邦法律对个人权利的保护,使“个人”脱离“家庭”。


✤  中国:


而中国更看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孔子说:“仁者人也。”


“仁”字是“人”字旁加个“二”字,就是指“二人”,两个人,才是人。孔子的意思是说,只有建立了社会关系的,才能成为“人”。


在中国, “鳏寡孤独”都不好,“鳏”指老而无妻,“寡”指老而无夫,“孤”指少而无父,“独”指老而无子,孤立的个体是一种悲惨的存在。


儒家所追求的“大同社会”就是:“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里“废疾者”指的是视力、听力、语言、四肢、精神有缺陷,或者有其他疾病的人,这表明,儒家把社会关系的缺失和肉体的缺失是等同看待的。


中国上古的王自称“予一人”,后来的皇帝自称“孤家寡人”,都是提醒自己不要忘了其他人。如果最高统治者不考虑其他人,孟子就把他当做“独夫”,可以杀掉。


你会发现,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很多人物,一个个都是苦大仇深,为人民服务的: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患……和希腊神话里有七情六欲、我行我素、彰显个性的人物完全不同。


中国是把“人”当做一整套社会关系中的一个环节,个体的人不重要,而这套社会关系是最重要的,这就是“人伦”,对这套社会关系的规范叫做“礼”,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伦理”。最基本的有五伦:“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而在所有社会关系中,儒家认为“父子”关系最大,孔子说:“亲亲为大”。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孝”是对上一代,“后”是对下一代,都很重要;而“这一代”不重要,“这一代”存在的意义就是帮“上一代”整出些“下一代”而已。


所有人都在一个血缘关系的链条当中,他的责任和义务是不要中断这个链条,让“血脉”延续下去。


先秦时期,有种书专门记录社会上各个家族的“血脉传承”的,叫《世本》,贵族子弟要烂熟于胸的,各个国家中谁与谁有什么关系要非常清楚,避免在人际关系中“失礼”。


“世”字在金文中和“叶(枼)”字同形,而“本”就是指“主干”,“世本”就是说家族象一棵树一样,从树干向外“开枝散叶”。后来司马迁写《史记》,有“本纪”、有“世家”。费孝通把这叫“差序格局”。


现在不需要这么复杂了,但基本的人际关系要清楚,中国的亲属之间的称谓要比西方复杂很多,英语中简单的“uncle”和“aunt”,在中国需要根据父系还是母系、血亲还是姻亲的不同,有特定的称谓:

兄弟姐妹之间也是如此,年龄比我大的叫“兄”叫“姐”,年龄比我小的叫“弟”叫“妹”,除了父母之外,上一辈中有一个女性的是“表”,没有女性的是“堂”;同样是“表”,父系的叫“姑表”,母系的叫“姨表”。


以贾宝玉为中心,与林黛玉是“姑表兄妹”,比与薛宝钗的“姨表兄妹”更亲近,与贾元春是“亲姐弟”,与迎春是“堂姐弟”,与探春惜春是“堂兄妹”。英语中“cousin”,可能是表姐表妹表兄表弟堂姐堂妹堂兄堂弟中的任何一个。


在这大家族当中,如果谁死了没有后代,他家族的长辈会在晚辈中找一个小孩“过继”给他:你自己搞不定这么重要的事情,大家来帮你搞定,你不重要,你爹的“脉”最关键。


在中国,做“丁克”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背负着“不孝”的名义,而首先的压力就来自于父母。


 ✜ | ✤


所以,我们就能理解中国古代对女性有“三从”的要求:“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女性一定要与“父夫子”建立关系,而且你跟谁结婚,什么时候结婚,都不是你自己决定的,是你周围的关系帮你决定,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在这种环境下,“剩女”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的状态,“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就算剩女,总还需要影子相伴。哪怕你自己本来无所谓,周围的人也都替你着急:“赶紧吧!别挑了!来不及了!”


你不是在过你自己的人生,你的人生承载着你所有的人际关系,你是在过这种人际关系所要求的人生。


而18世纪的英国,有八分之一以上的女性to be a Diana,有人甚至统计认为,这一比例可能高达四分之一。在这样的环境里,现代意义上的“爱情”就成为可能。而在中国,“亲情”可以随时侵入你们的“爱情”。

 

现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自由”“平等”,本来以为事情就解决了;但如今又有口号号召我们要“文化自信”,看来到底是“爱情”大还是“亲情”大,还是要斗争下去。



参考阅读

01 河南人为什么说“中”?

02 一千字简得不能再简的逻辑学


👆 你长按二维码关注了我们


👇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我们推荐的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