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设计了《刺杀骑士团长》!

2018-03-15 千巨万 会读书的人

图|千巨万

几个月前,我接到了《刺杀骑士团长》这本书的设计委托。当时心里又期待又有些担忧。可以做到像村上春树这样自己喜欢又畅销的作家的书,过程会是非常享受的,也会受到更多的关注。


但关注之外,一定也有非议。毕竟他几乎是世界上拥有最多读者的作家。


从一开始,我就决心要用更“具象”的语言,去设计一个不太一样的“村上春树”封面。这是非常危险的啊!


我就是要用具象的方式来表现小说


相对于抽象的封面,形象更具体、更明确的设计,是费力不讨好的。


我不是说抽象语言比具象语言更容易。抽象语言需要和读者之间做到一种感受上的共振,准确达到这点虽然非常难,但它却留有比较大的想象空间,只要设计出一种比较符合审美习惯的效果,就可以绕开问题,读者也会比较容易接受。


而用具象的方法来展现,更像是直接面对问题,把你读到的、感受到的,用最显性的方法展现出来。这样做,设计师在理解上、表达上的能力会一览无余,其困难之处在于,每个读者心中都会有自己的村上春树,他们很难容忍设计师的理解偏差。


但我无法把自己内心的想法放在一边不管。对于要用具象的方法来表现小说这点,我是有执念的。不这样去试一下,我将来一定会后悔的。


同时,我也打定主意,不去做一本清新、“小资气质”的书。我想去试着表现不太一样的村上春树的世界,并且它只匹配这本书。


我收集的“握剑的手”……


戏剧化的对峙就要用戏剧化的表达方式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时常感到自己与书中身为肖像画家的“我”,有某种意义上的重合。


他看到《刺杀骑士团长》这幅画后,对书中的著名画家雨田具彦的的猜想,也成为我了解村上春树表达意图的契机。


《刺杀骑士团长》这幅画所描绘的场景,来自于歌剧《唐璜》中的一幕。“骑士团长”在开头落在唐璜手里被其刺杀,最后变成走动的雕像出现在唐璜面前,把唐璜领去地狱……


这场刺杀无疑是善与恶的戏剧化对峙。而这本书正是以此展开。我所想要表现的也正是这种“善与恶”的对峙。


表达高度提炼的概念,戏剧和视觉艺术可谓同样擅长。而戏剧海报又将这两者完美结合,它有非常悠久的传统和完备的语言体系。


于是,我想法的起点,就是要用戏剧海报的视觉语言——“简洁的图形”和简单强烈的“黑红”对比,来表现“善恶对峙”这个概念。


我收集的海报们,除了1、2两张,

其余都是唐璜的……


然而这本书中的“善恶对峙”,即使是最后的刺杀,也都是主角对“理念”小人进行的。我将“理念的刺杀”理解为更像是对自我心中黑暗与恶的自省与审判。这点也让我非常触动。


我所表现的场景并不是书中那幅画暴戾的刺杀时刻。而是刺杀之前,一个人的背影(背影的封面是比较早产生的)。


为了削弱他可能是“某个人”的信息。我通过构图把人物的头去掉了。最大限度地将张力集中在手与剑之间。


其实,这个手势的合理性是有问题的。我说服自己的理由是,在中国戏中,会为了表现人物的特征,设计一些并不生活化的动作,这很像我们在做设计时,把形象符号化来强化表达的做法。


于是手的姿势就成为我画面上的演员,为我的表现而服务了。它甚至是蓝色的……

设计的过程中,我还收集了很多古老的木刻插图……非常美。

左上角是Gill Sans的插图,

其余是Hmlet的木板插画。


换个角度看“善恶对峙”


之后这个封面被送去“比稿”,它强烈的视觉效果最终胜出。上海译文出版社通知我可以着手做上、下两册的完稿。


因为把封面表现场景限定在刺杀之前的瞬间,作为第一个封面的延续,所能表现的空间非常小。


又是书里的“我”给了我启发。“我”本来是一个有着瞬间捕捉到人物特质能力的画家,在遇到“免色”这个神秘又复杂的人物时,却感到不会画画了。在漫无目的地涂抹、尝试某一种可能性时,意外地椅子被莫名移动了五十厘米……于是“我”在这两个位置上交错地看同一幅画……


啊,我也可以换一个角度,从侧面来表现刺杀之前啊!


耐心缺乏症患者画的无法见人的草图。

今后要好好练习速写,修身养性!


剑和剪影人展开的世界


在一篇访谈中,村上先生谈到日版封面时讲到了他自己的想法。


他希望是西式、和式两种剑,但两种形式的剑都是在现实中不存在的。这也让我想到书中他谈到日本画、西方绘画的差别,以及书中画家在日本画、油画之间的转变,这也是非常值得探究的。


于是我在设计上加以借鉴,但在剑的造型上,尤其是西洋剑,更加夸张地表现了它的不真实感,拉大了它与和式剑的差异。


手握剑的“剪影人”这个被我高度提炼出的封面“符号”,在整个封面中更像一把拉开序幕的钥匙。


很庆幸,村上先生的封面不需要封底文字、推荐语,于是没有具体面目的“剪影人”的身体与“黑暗”世界——树林、窗帘、画框一角、无脸人、长脸男、猫头鹰,融为一体……


为了梳理思路做的思维导图


有很多人不喜欢


当然还有很多人喜欢。尤其感谢上海译文出版社编辑和市场营销小伙伴们的支持。


今天早上,我在微博收到不认识的人的私信,说不喜欢这个封面。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就像书里的“我”在说到自己的画时说,“无论你们中意也好不中意也好,我都已经束手无策,无论怎么考虑,它都已经脱离了我的手,远离我的意志。”


我也不想说服他们。只是这样写下来倒是我第一次这么深入地梳理设计思路。我更明确了自己的思考方式和那些更接近我自己“风格”的东西;也更清楚地意识到,它的确符合我最初的想法:希望这不是一个含混不清、语焉不详、可适用于其他任意一本书的设计。


当然“好”这件事是没有上限的。有人不喜欢它,我也只好沿着这个方向再走下去。


最终设计展开图,自己觉得还不错嘛~哈哈

点击进入一条生活馆小程序购买


参考阅读:

千巨万|哪些儿童颜料“安全无毒”可以放心买?

顺便教你如何按年龄需求选画笔!

千巨万|成人是如何丢掉画画天赋的

👆 你长按二维码关注了我们

👇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我们推荐的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