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慢食等几大国际食物运动辨析
笔者从2008年开始研究国际上的几大食物体系的社会运动,社会运动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动员社会多元主体的参与来推动一些理念的发展及落地。2015年以来笔者多次参加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国际会议,粮农组织作为联合国农业领域的国际平台,在政策制定和会议组织方面特别注重不同利益主体的话语力量的平衡,例如在一次国际会议中,一定要有政府、社会组织、私人部门等不同利益相关方代表的参与,一定要注意性别的平衡,当然这个过程也是一个相互博弈的过程。在参与粮农组织会议的社会组织中,具有“绿色、生态”内涵,即是组织又是理念和社会运动的主要包括有机农业、慢食和社会生态农业,而粮农组织近些年主要使用的是生态农业的概念。从2015年第一次参加粮农组织的会议,到今年参加第二届国际生态农业大会,这次大会的报名人数超过了700人,而且若干国家的政府也做了积极的发言,这也让我感觉在国际社会,生态农业已经变成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方向和内容。
实际上,我们在学术领域把以上一些概念都叫做替代食物体系(Alternative Food Networks),这种替代不是一个将另外一个取代,而是与常规食物体系并列的一种体系,但是是应对常规食物体系出现的问题的另外一种模式。因为当下我们都意识到农业的价值不只是提供饱腹的产品,农业的价值也不能孤立来看,一定是结合农民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
在第二届国际生态农业大会上,有一位哈佛的医生发言,她说,为什么我们大家这么热烈的讨论生态农业却缺少世界卫生组织的参与,每年那么多经费应该多一些花在告诉人们最简单的道理上,很多慢性病就是因为饮食不健康导致的,这些疾病包括糖尿病、心脏病、中风、癌症、高血压等。
可以看出,农业跟饮食及公共健康有关。同时,食物的生产过剩、丑陋的食物、流通端过期的食物、餐桌上剩下的食物等都造成了食物的严重浪费,处理这些浪费仍然消耗大量社会资源。食物的大量运输和生产食物投入的大量依赖石油能源的投入品,也都贡献了碳排放和气候变化。农民的社会福祉还意味着社会公正的问题。而在中国,农业还是我们文化的基础,中国的文化源于农耕文化,追溯我们的文化根源衣食住行,都是来源于这里,而越是国际化更是需要对自己文化的认知。一个地区的发展规划,不能只考虑道路交通房屋和管网,还应该将食物体系规划纳入其中,如何让新鲜食物最快最便捷到达城市,如何让城市的一些厨余垃圾就地堆肥,更多城市排泄物可以经过有效处理达到有机肥要求。因为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全球化运输、过度加工、产业链过长提升了食品安全的系统风险也增加了对于环境的负外部性。所以,城市规划也必须考虑食物体系规划。农业跟很多行业相关,如医疗卫生、餐饮、康养、规划、设计等;如果我们对食物体系有了更合理的规划设计,可以减少很多后续问题对社会造成的压力,例如医院越来越多、医疗费用越来越多、慢性病人越来也多、城市周边垃圾填埋场越来越密集、乡村环境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等。
以上,都是现在国际食物体系研究的一些重点,不过,中国的食物体系研究应该有自己的特点,中国农耕的文化植根于乡土,几千年的小农经济社会,当然不只是食物体系的问题,还要纳入乡村治理、乡土文化、国际社会经济大背景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从有机农业、慢食、社会生态农业、生态农业等几个理念发展的历史来看,有机农业这个词汇出现最早,大概是在上个世纪的2030年代,慢食运动是1986年最早出现在意大利,那一年也是意大利第一个麦当劳成立的一年,而社会生态农业是1970年代最早在日本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开始的一种生产者消费者直接对接的模式。生态农业最早出现是在30年代,发展也是在80年代,生态农业在中国比较多的是描述一种生产方式,有人认为生态农业其实就是有机农业或者整体性农业,而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会议中定义生态农业是一门科学(农业生态学)、一场社会运动和一种实践方法“a science, a movement,or a practice”。
目前,国际有机联盟IFOAM的总部在德国,慢食协会是在意大利,社会生态农业联盟URGENCI秘书处在法国。
有机农业有四大原则:生态、健康、公平、关爱。具体的解释可以参考我的博客
关于有机农业的定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a11f8e0102druw.html(复制网页打开,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慢食有三大理念:优质、清洁、公平
社会生态农业有三大理念:互助、直销、友好
其核心都是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的关系,无论是生态意义上还是人与人的关系上,都应该是一个共生关系,共同体关系。
另外一些相关的概念还包括:永续(朴门)农业(Permaculture)、自然农法、自然农业、生物动力农业都是强调生产方式,公平贸易(Fair Trade)强调产销之间的公平性。参与式保障体系(Participatory Guarantee System)是一种学习、认证的小规模生产者是否遵循有机原则的一种保障体系,也是与第三方认证不同的一种建立信任的方式。CSA模式一般包含了PGS的过程,有的是消费者小组与不同的生产者对接,但很多CSA农场都是一个农场与一群消费者对接,直接建立信任,所以就不需要PGS。
如果深入了解这些概念会发现,这些概念的内核都是高度一致的,但当然不同的国际组织之间会有一些话语权的博弈,比如IFOAM曾经希望将CSA运动纳入它们的保护伞下,但最终经过我们理事会的讨论还是决定保持独立性,还有,慢食在国际上相对独立很少与其它社会运动合作,CSA是这些国际组织中比较强调消费者参与的。有的对几大概念不了解的人,可能会认为这些概念之间差异很大,比如,有的人认为有机农业只强调认证或者无农药化肥,而生态农业则强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有人认为生态农业没有认证标准,并不一定要求不使用农药化肥,而是减少使用或者强调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就是生态的。其实也不然。
从这些概念最初出现的一些书的引用来源中,我们都可以清晰的看到《四千年农夫》的存在,应该说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对整个20世纪的替代食物体系的出现是具有思想引领的价值的,一种农耕方式是否可持续,当然最靠谱的就是看这种方式存在了多长时间,而中国农耕文明已经有近万年历史,同时还养活了大量人口。类似种养结合、立体循环、间种套作、轮作、堆肥等耕作技术都是源于中国。
其实,推广每个概念都需要大量的成本。我们讲实事求是,就是希望我们要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看到实践中大量农民日常实践的技术和方法,总结这样的实践内容,在真实的生活和生产中挖掘鲜活的案例,再经过提炼总结形成理论内容。我们的农耕文化不是从象牙塔的实验室出来再应用到农业生产中,而是广大农民在日复一日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再被知识分子提炼成文字。所以,我们对于农耕文化的自信就来自于只要我们实事求是的不断试错和提炼,农民之间相互学习,就可以扎根成长我们自己的文化。
因此,我们不应该因为概念或者标签束缚了我们自己的思考和创新,而是不断的扎根和学习、再扎根。
2018年7月13日于顺义柳庄户村
推
荐
阅
读
社会生态农业CSA联盟
社会生态农业CSA联盟是由著名三农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温铁军教授于2010年发起,并于2017年正式注册的社团法人,是国内民间成立最早、参与者最广泛的生态生产者、消费者公益联盟。
联盟致力于将全国各地认同并愿意支持CSA模式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连接起来,构建社会生态农业互助网络,2017年发起“有种有种”活动。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研究相关课题、举办年度CSA大会、推动建立参与式保障体系和组织培训学习等。
联系方式:
电话:136-8129-1083
邮箱:csalianmeng@163.com
微信:社会生态农业CSA联盟
微博:@社会生态农业CSA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