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央行科技司司长李伟:银行数字化转型要高度重视区块链技术应用

导读10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出席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联合黄浦区政府等推出的外滩金融峰会并演讲,该场会议的主题为“碰撞与融合——数字化浪潮重塑全球金融生态”。


李 伟 / 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

  李伟表示,商业银行的立身之本在于金融服务,未来核心竞争力将更多来源于金融科技。数字化转型将进一步简化供需双方的交易环节,降低资金融通的边际成本,开辟触达客户的全新途径,为金融服务提质增效持续赋能。商业银行借助数字化技术,优化网点的布局和服务流程,打造场景化和智能化的金融产品,在业务形态、资产负债、渠道拓展等方面持续改进,也可以使得科技成果通过金融服务更好惠及百姓民生。

  他强调,区块链作为一项重要的新兴技术,在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方面潜力巨大。我们要深入研究区块链技术,推动区块链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银行风控难、部门监管难的问题。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也要高度重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根据技术特点开发应用场景,加大创新力度,建立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安全有序发展。

以下为演讲实录:

  我就数字浪潮来临之际商业银行怎么能够数字化转型谈几点认识。

  数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从结绳记事开始,数字记载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巨大进步。近年来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日新月异,快速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融合渗透,重塑各个行业的发展格局。以数据为重要生产要素,以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的数字经济蓬勃兴起。在此背景下,金融与科技再次碰撞出耀眼的火花,不仅创造出新的服务模式,带来了更高的服务效率和更低的经营风险,而且对传统金融机构的组织机制、制度管理也带来了深刻影响,加快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增长动能的必然选择,也是适应未来金融生态变革大趋势的必然选择。也许在不断发展、变化、演进的金融生态大环境中,技术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

  一、数字化转型助力数字发展。

  壮大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是党中央国务院一项长期战略性部署,商业银行加快数字化转型能够快速捕捉市场需求的变化,准确把握经济的短板、企业的痛点,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手段,更加深入关联分析经济数据和产业动态信息,更加精准优化信贷流程与信用评价模型,疏解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二、数字化转型赋能金融提质增效。

  商业银行的立身之本在于金融服务,未来核心竞争力将更多来源于金融科技。数字化转型将进一步简化供需双方的交易环节,降低资金融通的边际成本,开辟触达客户的全新途径,为金融服务提质增效持续赋能。商业银行借助数字化技术,优化网点的布局和服务流程,打造场景化和智能化的金融产品,在业务形态、资产负债、渠道拓展等方面持续改进,也可以使得科技成果通过金融服务更好惠及百姓民生。

  三、数字化转型提升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随着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商业银行同质化经营也使业务竞争日趋白热化。数字化转型为商业银行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营业利润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在激烈市场竞争当中形成差异化的比较优势。商业银行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手段能够改善金融供给、优化金融结构,将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来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的多样化金融需求。

  四、数字化转型增强风险技防的能力。

  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数字化转型为商业银行提升风控能力提供了新思维、新模式和新手段。商业银行运用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等技术能够优化金融风险防控指标和模型,精准刻画客户风险特征,将风险技防机制嵌入金融机制全链条,有效甄别多平台借贷、逾期关联账户等风险,来提高识别风险、处置风险、防范风险的能力。

  总之,推动数字化转型意义重大,是决定未来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招,然而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过程当中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人才队伍方面,科技人才总量少、占比低,特别是科技的领军人才、尖子人才严重不足。据调查,多数商业银行科技人员占比不足5%。

  在技术应用方面,科技研发投入还有待提高,技术应用能力还有所欠缺,众多应用场景还亟待挖掘。

  在数据资源方面,因为标准不统一和部门权限问题,有数不能用;由于业务和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有数不会用;由于制度不健全和随意使用外部数据、违规使用数据,有数就滥用。以上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前不久东荣会长领导的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了《中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调研报告》,报告显示参与调研的商业银行数字化能力成熟度总体自评估只有3.01分(满分5分),这说明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还有很大的空间。

  当前金融科技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当中的重要驱动力和关键支撑力。人民银行前不久发布了《金融科技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就是想引导金融业秉持守正创新、安全可控、普惠民生、开放共赢的原则,推动金融和科技深度融合协调发展,为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指明方向。同时也积极探索构建监管科技的应用框架,建立健全金融科技监管基本规则体系,打造中国版的监管沙箱,为数字化转型营造良好的正环境。也希望商业银行可以主动迎接数字化浪潮的挑战,正视问题、精准发力,积极应用金融科技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

  第一,加强战略部署,抢抓数字化发展机遇。

  数字化转型关乎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历史机遇,要以《规划》为指引,从战略上高度重视科学的谋划,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和资源禀赋,制定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加大《规划》的落地实施力度。

  在顶层设计方面,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发展方向,制定发展战略,自上而下塑造数字思维,将数字化转型纳入商业银行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在运营模式、产品服务、风险管控等方面的改革步伐,打造新的增长点。

  在体制机制方面,积极推进治理结构、管理模式和组织方式的调整优化,通过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探索混合所有制、股权期权等手段激发创新活力,切实发挥科技引领作用,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金融科技体系,使发展机制越来越活,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在人才支撑方面,围绕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和实际需要,建立健全科技人才选、育、流的体系,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完善人才结构和薪酬激励制度,使金融科技人才越来越多,为数字化转型奠定坚实的人才根基。

  在上述方面有一些机构已经及早布局起步,在数字思维、敏捷研发、产品创新、生态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果,成为数字化转型的先锋。

  第二,深入研究技术,加强技术的合理运用。

  数字化转型需要各种先进技术的支撑。要想把技术应用好,必须首先把技术研究透。要准确把握每一项技术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找到合理适当的应用场景。要稳妥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科学规划运用大数据技术,加快推进分布式架构转型。要特别强调的是,区块链作为一项重要的新兴技术,在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方面潜力巨大。我们要深入研究区块链技术,推动区块链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银行风控难、部门监管难的问题。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也要高度重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根据技术特点开发应用场景,加大创新力度,建立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安全有序发展。

  第三,坚守安全底线,增强风险防控能力。

  数字化转型难免面临新的风险,要坚持安全为先,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要深入研判新技术的适用性和安全性。充分评估新技术和业务融合的潜在风险,建立健全试错、容错机制,把好安全关口,系牢合规准绳,卡紧应用标尺,防范技术风险向金融领域蔓延。要加强金融信息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利用标记化、安全多方计算、分布存储等手段,从源头对数据进行脱敏处理,严格控制信息访问权限,严防个人金融信息泄露、篡改和滥用。要强化供应链的安全管理,特别是金融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要提前谋划多种技术方案互为备份,避免对单一产品或技术的依赖,培育具有弹性的供应链体系,保障供应链安全。

  第四,增进协同合作,打造良性生态。

  数字经济背景下,各方关系空前密切。独木难以成林,汇流才能成海。商业银行要加强产、学、研、用的协同合作,合力打造互促互进、互利共盈的良性生态体系,既要加强与科技公司的战略合作,借助外部资源对本行的技术研发、风险管理、精准营销等方面持续赋能,也要整合自身的技术资源,创新体制机制,吸引高端人才,通过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输出新能力,带动行业整体的进步。

  各位来宾,我们要秉持守正、安全、普惠、开放的基本原则,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发展之路,借助现代科技成果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在融合中激发新活力,在碰撞中展现新智慧,为推动新时代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贡献,谢谢大家。

(来源:新浪财经


转载文章仅为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金融街论坛 | 中国银行邢桂伟:利用技术手段实现普惠金融场景化金融服务

银行科技 | 建行副行长纪志宏:5G时代智慧金融的健康发展

社科院杨涛:我国支付服务市场开放迈入新阶段

银行科技 | 九江银行肖璟:产业互联网和中小商业银行转型

2019年上半年民营银行业绩排名





“金融科技50人论坛”成立两年啦,特别感谢热心读者对我们的支持,今天开始建立“金融科技·读者微信群“,发布研究成果、促进交流合作、赠送金融科技图书,欢迎您的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CFT50-zhangqi),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邀请进群。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



“金融科技50人论坛”(CFT50):于2017年4月22日在北京发布成立。CFT50汇聚了国内金融科技一线的管理层人士、专家学者和企业领袖,共同探究前沿课题、助力产业实践,为金融科技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论坛紧密围绕金融科技理论、实践与政策前沿,努力建设成为服务于“政产学研用”的民间独立优秀学术平台,并积极推动金融科技领域的交流协作与教育培训。参与出品的《中国金融科技运行报告》《中国金融科技青年论文》《CFT50金融科技资讯》《环球财经·金融科技专栏》等学术成果,在金融科技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更多内容,请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