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金融 | 农行副行长徐瀚:引金融科技活水服务乡村振兴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金融杂志 Author 徐瀚

导读: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徐瀚在《中国金融》围绕“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专题发表署名文章。他指出,随着农村数字化金融的普及,农村客户生产生活中的金融需求也更加多元化,农业银行紧贴农村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和农业生产经营需要,运用智能化的客户洞察方式和数字化的客户服务手段,着力推出便捷、实用的三农特色产品,打造智慧、多样的乡村服务场景,运用金融科技实现金融服务普惠化、农民生活便捷化。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银行作为服务三农的国家队、主力军,始终秉承初心、聚焦主责主业,把三农工作作为全行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贯彻落实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组织开展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全面实施数字乡村等数字化转型“十大工程”,积极探索农村金融数字化创新的有效路径。


01强化金融科技赋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农业银行高度重视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积极落实《通知》要求,发挥自身优势,整合各类资源,统筹谋划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整体工作,加快推进三农业务数字化转型。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农业银行“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方向,将三农业务数字化作为农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主要目标和重要内容,全面实施数字乡村等数字化转型“十大工程”,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的领军银行。二是加大资源投入。建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加强数字乡村场景建设与营销推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农民数字化发展,以灵活的市场化体制机制,助力农业银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提效增速。三是打造示范样板。围绕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指导各分行以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及乡村振兴示范县(乡镇/村)为重点,与地方政府共同制定服务方案,打造金融科技服务乡村振兴示范样板。目前,农业银行在9个试点省(市)已有35个项目入选人民银行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项目。


02延伸服务渠道,提升金融服务普惠化水平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农村金融仍然是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近年来,农业银行不断延伸金融服务触角,加快向农村市场下沉,有效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提升金融服务普惠化水平。一是网点资源向县域布局倾斜。2021年,农业银行迁址和新建网点中的65%布局在县域、城乡接合部和乡镇地区。目前,农业银行共有县域网点1.26万个,是全国唯一一家在全部县域都有网点的金融机构。二是大力推进惠农服务点建设。农业银行在农村商店、农资店等设立惠农服务点,将其作为物理网点的有效补充,为农村地区提供便捷的查询、转账、消费、取现等基础金融服务。对于更加偏远的地区,农业银行推出了移动金融服务车,真正做到打通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为农村客户提供“足不出村”、方便快捷的基础金融服务。三是加强手机银行等线上渠道创新。针对农村地区对手机银行的特色化需求,农业银行设计了更符合农民使用习惯的乡村版手机银行,同时,大力开展“手机银行下乡”行动,采取整村推进模式,建设手机银行示范村,利用移动化的离行设备开展手机银行集中签约,扩大移动金融覆盖面,让更多的农村客户享受便利的手机银行服务。


03拓展便民服务场景,助力农民生活数字化


随着农村数字化金融的普及,农村客户生产生活中的金融需求也更加多元化,农业银行紧贴农村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和农业生产经营需要,运用智能化的客户洞察方式和数字化的客户服务手段,着力推出便捷、实用的三农特色产品,打造智慧、多样的乡村服务场景,运用金融科技实现金融服务普惠化、农民生活便捷化。一是打造“惠农e贷”线上信贷产品。针对农户融资难、融资慢等痛点难点,农业银行依托金融科技,对农户基础数据、行为数据、经营数据和交易数据深入挖掘,打造全线上“惠农e贷”产品,实现了农户贷款线上申请、自动授信、自动审批,“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同时,利用人脸识别、联网检查、GPS定位等技术开展农户信息建档工作,实现农户信息采集、核查、受理“一站式”作业,优化“惠农e贷”模型,不断提升服务精准度和数字化风控水平。二是建设县域特色生活服务场景。围绕农民生活的各方面需求,建设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食堂、智慧党建、智慧旅游等系列化生活服务场景,为县域农村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全方位综合服务,促进农民生活消费场景金融服务提质升级。目前,农业银行已建成县域特色金融场景约1.2万个,其中,县域“智慧医疗”服务医疗卫生机构近万家,就诊人数达7300多万人。三是聚焦特殊群体需求,提供有温度的服务。农业银行推出了针对特殊群体及老年人的一系列有温度的服务,如优化网点适老化服务流程、使用移动设备上门提供服务、推出手机银行大字版等,帮助特殊群体跨越“数字鸿沟”,享受便利化的金融服务。2021年以来,农业银行已为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23万余次,已在网点投放超级柜台、自助现金终端、自助服务终端、少数民族语言设备10230台。


04发展全产业链金融,赋能农业产业化发展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农业银行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成果,发展农业全产业链金融,促进金融科技与产业链各环节深度融合,赋能农业产业数字化发展。一是创新“龙头e贷”供应链融资产品。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核心企业,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为核心企业及其供应链上下游小微企业、农户、个体工商户等提供便捷、高效的供应链融资服务,帮助“小农户”连接“大生产”“大市场”,解决农业交易中的信任问题,降低风控成本。二是以智慧畜牧场景赋能传统养殖业。运用电子耳标、智能项圈、生物识别等物联网终端设备,实时采集畜牧活体抵押物生长状态数据,实现畜牧生产数据的监管与追溯,并创新全国首个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牲畜活体抵押的信贷产品,着力解决传统贷款模式中活体抵押物难以监管的问题。例如,在青海,借助耳标、摄像头、红外等设备,对牦牛生命体征、活动状态进行实时动态监控;在云南,为肉牛打上耳标、在圈舍安装摄像头,实现肉牛的远程可视及有效监管。三是聚焦涉农专业市场,推出智慧市场综合服务。围绕涉农专业市场支付结算、物业管理、检测防疫、线上融资等服务需求,推出线上线下经营一体化、生产销售链条全覆盖的智慧市场综合服务解决方案。目前,已成功打造江西赣州农贸市场、山东黄河口滩羊产业集群、湖南红星大市场等智慧市场样板,有效提升了涉农市场的生产运行效率。


05深化银企合作,推进基层治理数字化


基层治理是数字政务的重要一环,数字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率,但是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农业银行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与政府合作建平台、建系统,助推基层治理数字化发展,实现互利共赢。一是建设推广“三资”平台。围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设集“三资”管理、资金支付、股权管理、村务公开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管理平台,实现了集体资产管理和乡村治理的线上化、智能化。目前,农业银行“三资”平台在1295个县上线应用,覆盖约14万个行政村。二是研发乡镇治理平台。以“党建引领+网格推动+平台落地办理具体事项”为架构赋能乡镇党政机关,让老百姓享受到“指尖”政务服务,助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目前,已在全国539个乡镇推广使用,服务乡镇工作人员9.61万人,服务村民超106.63万人。


06做强数据与风控,夯实金融科技基础支撑


农业银行高度重视三农大数据价值,持续强化金融科技应用,积极加强与各方合作,加快推进涉农信息的智能化采集存储,在传统资产数据基础上,多维度拓展农户行为数据、生产交易数据等,将大数据作为银行重要资产,打造了业界规模最大的三农可信大数据库。目前,数据信息已覆盖2亿农户。农业银行充分发挥数据这一关键要素的作用,持续深化数据在产品创新和风险控制中的应用,加快建立智能化风险管理工具,通过流计算、机器学习等技术,建立信用、欺诈等全方位风险防控体系,打造“集中+自动”风险防控作业模式,实现风险信号的立体式处置。同时,针对农村地区偏远、种植养殖覆盖面广、农业经营要素不稳定等现实难题,农业银行使用物联网等科技手段,对农作物种类、种植面积,以及牛羊养殖情况和受灾情况等进行监测,以此替代线下人工调查,在降低风险监控成本的同时提升监控效率,借助金融科技确保三农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


下一步,农业银行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部署,坚持以数字化转型为主线,以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项目为抓手,全力打造具备技术先进性和市场竞争力的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最佳实践,当好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


(本文作者系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徐瀚,文章刊发于《中国金融》2022年第19期)


来源| 中国金融杂志

责编| 张黎黎



转载文章仅为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二十大报告学习 | 企业的10大机遇

研究报告 | 数据治理的趋势、挑战和问题

六大行齐发公告:加快金融投放,支持实体经济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央行副行长潘功胜: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金融力量



“金融科技50人论坛”成立五周年啦,特别感谢热心读者对我们的支持,我们建立了“金融科技·读者微信群“,发布研究成果、促进交流合作、赠送金融科技图书,欢迎您的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serenazys),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入群,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邀请进群。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



“金融科技50人论坛”(CFT50):于2017年4月22日在北京发布成立。紧密围绕金融科技理论、实践与政策前沿,努力建设成为服务于“政产学研用”的独立优秀学术平台,并积极推动金融科技领域的交流协作与教育培训。参与出品的《中国金融科技运行报告》《全球金融科技创新实践》《中国金融科技青年论文》《CFT50金融科技资讯》等学术成果,在金融科技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更多内容,请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