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专访 “清华系”校长辛峰:科学教育不是娱乐,是“规定动作”

王乙琨 校长派 2021-09-14

点击上方“校长派”可以订阅哦


全文长 2500 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编者按


围绕着科学技术而来的种种创新发明正飞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作为未来创新人才所必需具备的科学素养,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中小学重视。“清华”系,或许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支。从清华大学,到清华附中,他们无一例外地将科学教育放在了至关重要的位置。在第38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清华附中又一次传来喜讯,9名学生斩获佳绩。


清华附中昌平学校悦府校区小学部将于2018年9月正式开学,这所“清华”的新血液,是否也有着同样的科教传承?校长派·校长智库对该校校长辛峰进行了独家专访。




以下为采访摘要


 “跨学科”是科教特征

是未来趋势


:您认为目前我国中小学在培育学生科学素养方面有哪些优势和不足呢?


辛峰:清华附中一直很重视学生的科学素养,在今年刚刚结束的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清华附中有9位学生获奖,其中还有一名学生获得了科技创新市长奖,这都是令人高兴的,但仍然有很多地方需要努力。首先,学校在选择科学素养类的教育装备时,应该保持冷静,不能浮躁跟风,要考虑这些装备是否适合自己的学校、学生、老师,这样才能让装备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次,我认为科学老师的素养还应该进一步提升。目前的教师都是单科培养出来的,但小学阶段的科学素养要求教师具备很强的综合性,老师应该是跨学科的综合性人才。因此在师资培养方面,还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努力。


第三,要辐射广泛。我们学校建立了两个科学素养教室,我希望受益的不仅仅是几个、十几个或几十个学生,而是要让全校所有学生受益,这也是在培育科学素养方面,所有学校都应该努力做到的。


问:谈到教师问题,既然小学阶段对教师有跨学科能力的要求,您的学校是如何培养教师这种能力的呢?


辛峰科学课的教师从招聘时就要考虑到这个问题。对于现有老师来说,他们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兴趣,以小课题的形式结合“课标”进行整合。除正常上课外,老师还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带领兴趣小组。另外,我们还会充分利用清华大学、清华附中以及其他机构的资源到校为老师们做培训。


小学教师的现实情况是,他们的专业背景并没有那么深厚,独立带领学生进行完整的课题探索会有很大压力。所以,当老师有跨学科开展项目式学习的想法,但遇到了困难时,我们一定想办法为他们解决。依托清华大学、清华附中这样强大的资源,我们的老师一定能快速成长。在这样的过程中,老师进步、学生受益、家长满意,学校也会不断成长。从目前我校教师的态度来说,他们都很愿意发挥特长,参与到科学素养教育中来。


:您认为在小学阶段,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是否是未来的趋势呢?


辛峰我认为一定是的。从现实招聘来说,北京市有的区县已经开始在招小学“语数”教师,这就意味学校在学科整合方面已经有了实质的行动。另外,国内很多师范院校也开始培养小学全科教师。这代表着一种趋势。


放眼国外,据我所知,在美国,小学教师的资格证都是全科的,到了中学,教师资格证才开始分科。


回到生活实际,活一定是多学科整合的。这也意味着学校对老师的要求将越来越高,教师综合素质不断增强,就可以游刃有余地带领学生进行诸如深度学习、项目式学习、跨学科学习等。当然,人无完人,全学科教师也可能在某一学科方面有不足,但我相信,同一所学校的教师之间是可以进行互补的,教师之间同样可以形成项目学习组来指导学生学习。


科学不是娱乐

素养要从小培养


:您认为从小学开始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哪些益处?


辛峰:清华附中一直以“为领袖人才奠基”为自己的使命,我们在小学阶段开始,就特别注重培养个性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生。其中,科学素养培养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从小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习“像科学家那样做事”,通过亲身参与科学活动,养成正确对待事情、对待成功与失败的科学态度,这些都非常重要。我国是文明古国之一,我相信,通过对科学的学习,学生们能从小就知道我们的祖国是很伟大、很了不起的。这种文化认同、文化自信以及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可以充分体现在科学素养教育中。因此,从小学开始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实际上未来学生收获的是“科技+人文+体育+艺术”的全面成长。


:您认为小学科学教育与中学相比有哪些不同和特点呢?


辛峰:中学生在科学教育方面更有可能在比赛中取得成绩,甚至他们的成果有可能达到量产的水平。而小学的科学教育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普及性,因此学校的科学教育一定要尽可能辐射到所有孩子,激发出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无论是在课程标准里,还是在核心素养中,都提到了科学素养,那么我认为这就是教育者应该完成的“规定动作”,要把科学课上好。如果学生有兴趣,学校就一定要提供资源,帮助孩子提高科学素养要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科学课在当今的教育环节中,更像是孩子的娱乐活动,而不是一门学科。在小学阶段,科学课程能够占到课程总量的多少呢?


辛峰义务教育阶段,我们必须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因此学校能够自主控制的课程就很少。通常学校会把自己可控的一至两节课,设置为学校的特色课程。就我们学校来说,一节是书法课,一节是科学课。但目前的科学课,由于师资问题,仍是以讲授课本知识为主,小规模的项目式学习为辅。


我现在力推的观点是——科学课不是娱乐性的。人的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特别重要,因此各个学科的老师都要知道,自己的学科中也蕴含着科学。虽然名称为“科学”的课在课程总量中占比不大,但实际上,借助教育装备,比如VR眼镜,我们可以实现不同学科与科学素养的结合,我们要让学生知道语文课程不仅仅涉及到语文知识,其中也融合了很多科学知识。


在社会上,并没有单纯的语文或者数学,都是综合性学习。所以学校就要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让孩子感受到很多学科知识是可以整合在一起应用的,这样科学素养就可以渗透到方方面面。


推进科教发展,

不能仅锁定在结果


:社会上一直在积极推行科学教育,作为学校来说,把科学教育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是否有阻碍?


辛峰:困难肯定有。首先,办科学素养空间,学校要有经费支持。我们作为名校办分校,在这方面得到了很多帮助,这是我们的优势。但是对于更多的普通小学来说,这或许就是现实的困难。我建议学校结合自身的情况,因地制宜,想办法克服硬件方面的困难。比如是否能够通过向其他学校借用的方式来解决。


另外,从教育装备角度来说,目前很多装备都结合了课程,这是一件减轻教师负担的好事,但如果过度了,就会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


第三,老师在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还需要改变,教学方法要多样,要结合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设置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在这样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科学兴趣。


第四,要赢得更多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家长非常关心学校的每一个举动,所以学校要提前把想法通过家长委员会告知,取得家长的帮助。学生家长的资源是非常强大的,尤其在北京地区,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师们知识、能力上的不足。


:您认为有哪些方法可以让学生和学校更加重视科学教育,是否一定要和高招联系在一起,才能起到这样的效果?


辛峰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就是看结果。我觉得这种思维方式需要转变,评价方式也需要改变。结果导向并没有错,但是不能把眼光仅仅锁定在结果上。


不排除一些家长会有功利性的思维,希望通过这样的学习在比赛中获奖、有机会参与自主招生等等。我们是这样引导家长的:很多家长都看过国外的影视剧,发现国外的父亲会修车、跑步、越野……好像样样都行,这些素质是从哪里来的?就是从小通过动手操作培养起来的。


所以我们开设科学课,就是培养孩子自己发现问题、努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使他没能解决,但是通过尝试、努力,按照自己的心愿执行了,孩子也会心满意足,从中有所收获。如果他能在经历了几次失败后,取得了一些成果,这种成功或许会给孩子带来更大动力。在科学素养方面,如果能有这样的效果,孩子的学习成绩一定不会差。日后,孩子在面对其他事情时,也会用这样的思维方式来关注自己在过程中是如何努力的,是否可以有所改进。


这是一种社会舆论和风气的导向,作为学校,我们需要拿出很多时间和精力来跟家长沟通,也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去做,用我们自己对学生、教师、家长以及社会在过程中的关注进行引导,相信最终一定会对社会氛围产生正向的影响。


年度十佳原创文章推荐



独家 | 钟秉林教授:新高考改革不能应试化解读(上)

独家 | 钟秉林教授:给新高考启动省份的四点建议(下)

独家 | 张志勇:走向未来学校的十大变革(重磅推荐)

未来教育 | 陈锋:学生、学校、校长、教师,未来教育的四大挑战

独家 | 刘长铭:大格局方能成就大教育

独家 | 清华附中王殿军:核心素养生根学校,综评是土壤

独家 | 王水发:“中国教育改革的最大空间在课堂”

独家 | 褚宏启:创新能力是核心素养的核心

两会·独家 | 张志勇:未来校长的五个评价标准(视频及文字实录)

十九大•智见 | 重构与创新,学校里的革命(重磅推荐)

独家•深度 | 新高考风云变幻,六省市校长“达”者喜、“穷”者忧


|作者:王乙琨

|编辑:校长派

            校长智库教育研究院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