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丨帮助教师走过专业成长困顿期,校长需要掌握这几个关键节点
全文长 36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5 分钟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4月19~21日,由校长派·校长智库教育研究院主办的主题为“传统文化与大阅读”的第三届卓越校长(基础教育)高级研修班在具有2500年底蕴的历史名城苏州开课。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位中小学校长与专家面对面进行了交流研讨,并参观考察了苏州外国语学校和苏州工业园区星澜学校。
来自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昌平学校悦府校区小学部的执行校长辛峰表示:“在这个浮躁的教育环境中,校长派能够带着我们回归传统教育,去追求教育的本真。作为新学校校长,通过学习,我更加理智地认识到工作有哪些不足,学校需要如何发展,所以非常感恩和珍惜这样的机会。”
来自广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贺州外国语学校的校长韩国奕在交流中说,“通过此次培训,让我更加清晰地了解了教育现状,引发了很多共鸣,找到了办学方向,希望校长派未来能够提供更多的现代化管理经验,也希望校长们互帮互助,资源共享,期待下一次相聚。”
此次卓越校长(基础教育)高级研修班邀请到全国“高效读写”总课题组组长、爱福生学校和班马书院联合创办人田玉校长、儿童阅读课程研究中心主任吴福雷等专家和学者进行了主题分享,现将内容节选如下,以飨读者。
一所好的学校就是一本书在苏州外国语学校,有一处师生心灵栖息的港湾——美好时光咖啡厅,老师们可以在这里一边喝着咖啡,一边交流工作,学生们闲暇时间可以来这里小憩或者阅读。苏州外国语学校总校长董彬说,“在苏外,我们提倡做人有品格,做事有品位。”
苏州外国语学校创办于1994年,是一所注重传统文化和世界多元文化融合的现代化学校。在主题分享中,董彬强调,学校致力于打造最具国际理解力、对话力和竞争力的中国学校。而“惜时守信”是苏州外国语学校每个师生的座右铭。董彬说,“惜时”是一种承诺,每个人能够做到“惜时守信”,人生就成功了一半。
董彬认为,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和人文关怀缺一不可,“着眼于未来的教育才有教育的未来”。每个学校都没有差生,面向全体、不放弃任何一个人是教育的要义。知识的传授可以让学生立足当下,但更着眼于学生的人生成长可以让他们走向未来。
苏州外国语学校的国际化程度很高,但是仍然要“建中国学校,育中国公民”。董彬说,越是高品质的学校,越要有民族的担当,这是苏外人的教育追求和价值取向。苏外的教育品质再高端,也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学生和中国公民。
在苏州外国语学校,校长派“卓越校长班”的校长们参观了图书馆、咖啡厅、艺展中心、STEAM梦工场,并深入课堂,与师生们一起聆听了一堂生动有趣的人工智能课程《组装大嘴怪》,孩子们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给校长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董彬说,一所好学校就是一本书,有诗歌,有美文,与图画,更有无限迷人的风光——你我徜徉其中,亦诗亦文亦画,时刻都做最好的自己,成就苏外最美的风景。
此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校长不仅感受到了苏外的优质教育,更感受到了学校的人文精神和家国情怀。如果说教育人心中有一所理想的未来学校,那么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的具有国际视野的苏州外国语学校大约已经建立了未来学校的雏形。
教师专业发展的几个关键节点在苏州工业园区星澜学校,“卓越校长班”的校长们参观了STEAM智慧学习馆、创客梦工厂、星澜剧场等特色专用场馆与教学楼、实验楼等。多个向心围合式院落形成了幽静亲和的氛围,庭院中设置的一棵树、一组石、一处小品,体现了“树下教育”和“自然成长”的教育理念。
焦晓骏校长作了题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几个关键节点》的主题报告。
他首先提问:关键节点和关键期一样吗?
教师的职业生涯需要经历两次成长。一个新手教师上一节课只能让学生听懂,但学生并不一定掌握到精髓。要想成为一个好老师,模仿是远远不够的。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是个很重要的手段。研究之后再进行反思,提炼并传播有价值的思想,就有可能成为专家。
而教师专业成长的困顿期基本就停留在经验和研究之间。困顿期不是不做研究,而是反复研究没有结果。当你爬过了困顿期,发现研究是有道理和价值的,反复提炼传播,就能实现第二次蜕变。
困顿期的第一个节点,是工作到5~8年的时间,从关注生存到关注情景。初期,重视领导的评价,通过提升学生成绩来刷存在感。后期,开始展露锋芒,这一时期的老师会记得第一次展示课带来的赞誉,开始参与课题,撰写论文。大约十年左右,每个人都会进入成长失落期,感觉不到专业成长,发现工作一直在重复。
据观察:三分之二乃至更多的教师,终身未走出这个时期。
作为校长,这个时期要给到教师一些关键期刺激。比如在课题的研究、论文撰写及职称评定上,要引导教师做到真实并给予一定的支持,帮助老师找到最近发展区。在这个过程中,要相信技术的力量、相信反思的力量,相信因材施教的力量。
焦晓骏提出,走出困顿期需要五问:课时计划简洁,是随意还是灵活?课堂活动收放,预设导向还是问题导向?师生关系和谐:权威型还是民主型?个体学业评估:激励趋向还是训戒趋向?教学策略明确:学习江南七怪还是马钰?
焦晓骏认为,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会经历三个关键节点:
第一,从生手到能手,是自然生长,是生存的本能需要。工作以直觉和经验为主,表现为做事情有态度,支持因素是同事帮助;
第二,从能手到高手,可能是受到内挫,如家长的质疑,或者外部的影响,如遇到了名师的指点。这个阶段,工作以反思为主,看问题趋向理性,支持因素是学术研讨和专家指导;
第三,从高手到专家,往往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以实践、探索、研究为主。这个阶段,开始进行班级或教学方面的管理,且管理有个性。焦晓骏说,一个人走得很快,一群人才会走得更远,从高手到专家,要有课题研究,需要一个团队的支持。
苏州星澜学校尤其注重学生的睡眠和运动。焦晓骏认为,要尊重教育的自然规律,无限相信情绪的力量,无限相信睡眠的力量,无限相信运动的力量。教育的本质是益智的,学校正在推进以脑科学为导向的BTT教学研究。并提出:环境决定品质,情绪提升学力,运动改造大脑。
在苏州太湖之畔,半书房聆湖阅读小村,田玉与校长们分享了评价阅读的三个标准以及打开阅读通道受阻的路径。田玉首先指出,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一个人的写作史就是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史,一个人的学习史就是一个人的幸福生活史。
为什么孩子们今天的阅读问题这么多?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调查显示,犹太人每年人均阅读量为64本,居世界第一。而人民日报公布的第16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中国人在2018年的平均阅读量是4.67本,远远达不到美国和以色列等国家的阅读量。
田玉认为,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而非学习习惯。在教育领域,阅读按照受众人群来分,可以分为校长阅读、教师阅读、学生阅读和家长阅读。按照技术来分,可以分为休闲性阅读和专业性阅读。作为老师,作为学生,需不需要一点点专业阅读?当然需要,但今天的中小学教育几乎都不谈专业阅读,大家谈的多是涵泳、品味等休闲式的状态阅读。这些现象的根源在哪?我们如何评价一个人的基本的阅读能力,需要了解、鉴别和评估。
作为专业的校长,至少要清楚评价个体阅读的三个核心指标:阅读的量度、速度和效度。
在浩如烟海的书籍和信息面前,如何用适合的速度进行阅读,并提升阅读的理解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田玉指出,一个人的专业阅读量度,不能笼统地用多少本书来评价,而要用多少万字来细化。真正的专业阅读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会一直相伴一生。
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田玉建议,中小学生(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三年级)专业阅读的三个基本标准为:人均每年阅读量度为500万字以上;速度为1000~1500/分钟;效度为理解率在60%以上。
田玉认为,阅读障碍是重要的学习障碍。阅读问题,不是智力出了问题,而是通往智力的路径受阻。解决了通往智力的路径受阻问题,就解决了阅读问题。
阅读路径有三个关键点:入口,过程,出口。如何打通阅读障碍,田玉提出学习三原力——感知力,思维力和创造力。
感知力包括内和外两大工具;思维力包括万物皆相似、万物皆不同、万物皆关联等三大母思维;创造力与角色定位和价值取向正相关。
国学中的管理之“道”儿童阅读课程研究中心主任吴福雷为校长们分享了国学中的管理之“道”,来自四川都江堰北小实外的向荣丽表示:这次学习就是一场及时雨,我从来没想到管理是可以和风细雨,柔情似水的,我性子急,工作只对事不对人,以后在管理方面,我要注意和风细雨,平和待人。
学习结束后,“卓越校长高级研修班”的同学们进行了一场小型的“私享塾”,大家在交流中提出困惑,分享经验,成为彼此的智囊和高参。校长们在班级里票选出了班长,并表示,此行受益良多,希望在未来的时间里,经常线上互动,分享美好的教育成果,互相支持和帮助。
来自广西桂林市宝贤小学的校长蒋湘艳说,“感谢校长派提供的学习平台,这是最好的遇见,期待下一次相见!”
与会校长对此次研修班高度评价
此文整理自校长派·校长智库教育研究院主办的第三届“卓越校长(基础教育)高级研修班”,已经讲者审阅。特别鸣谢中国网教育频道和苏州半书房、苏州聆湖阅读小村。
往期精彩
◀头条丨哪个老师不是一边骂学生不可救药,一边盼他们成才
◀头条丨中国教育改革之困:用错误的方法,去解决虚假的问题
◀头条丨世间再无巴黎圣母院,和孩子一起缅怀这一艺术瑰宝
◀头条丨5种“校闹”行为已被认定为违法!老师不再是“无限负责任人”!
作者丨王晓霞
摄影丨孙文超
来源丨校长派
出品丨校长智库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