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名家丨一位“渔民”校长的毕业演讲:你选择如何与大海相处,也就意味着选择怎样的人生……

校长派 2021-09-14

以下文章来源于人民教育 ,作者陈永平

全文长 45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6 分钟



 


精彩导读


我们要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停地打破自己的学习边界,走出自己经验的舒适区,不断汲取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中的一切先进的要素,成为懂技术、会创造的新一代出海人和新时代劳动者!



作者 | 上海复兴高级中学校长 陈永平

文章来源 | 人民教育

高考结束了,孩子们也即将迎接略有伤感亦满怀期待的毕业典礼。眼看辛苦培育的孩子们就要离开中学校园,行走他处,作为校长总有太多的不舍和期待,想要最后再叮嘱几句,希望他们在以后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品读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陈永平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作为渔民的后代,他选择用最熟悉的大海作比喻,为刚刚参加完高考、即将踏入新征程的毕业生们指点迷津,既通俗易懂又包含哲理,一起来看看。

各位同学:上午好!

看着刚刚结束完高考、完成了高中学业、迎来了十八岁的你们济济一堂、踌躇满志的样子,我想起了我老家的“开渔节”。原本帆樯林立、千舸锚泊的安静海港,瞬间成为机器轰鸣、汽笛长鸣、百舸齐发的活跃场景。现在,你们即将离开母校复兴高级中学。过去的三年,复兴是你们宁静栖息的港湾,但我们三年从容的积淀就是为了今天的远航要出海了。

提到海,大家或许会很兴奋,因为那意味着比你们的家、我们的复兴更辽远更宽广的一片天地。我是浙东沿海出生长大的人,后来离家求学、毕业工作也一直没有离开过海。作为渔民的后代,我大概要比很多人对海的样子、海的滋味、海的脾气更熟悉一些。我想在你们长大成人,要选择人生行走的道路和方式之际,跟你们谈谈“海”。

与大海相处的方式,在我看来大概有三种:看海、赶海与出海。


1

看海:眼里有风浪

所以容易在安逸中成为看客


看海是我们一些人与大海相处的方式。这些人深知:海虽然美,但海也充满未测的风浪和未知的危险。同学们,我不是说你们这辈子不需要在某些时刻有看海的心情和生活的方式。著名诗人海子说“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也是我年轻时的梦想。可这样的方式,应该是我们年轻人选择生活世界的初始状态,还是历经奋斗后满心欢喜的总结?

打个可能不一定恰当的比方,新中国成立前的我们中华文明有着太多“看海”的思维和方式。

我们国家疆域的北面是寒冷的西伯利亚,西北是难以逾越的戈壁沙漠,西南是险峻神秘的青藏高原,东部是最为浩瀚无边大海,这处在一个相对封闭、安全的地理环境当中,也非常适合农业文明。我们中华民族是典型的农耕民族,这塑造了我们勤劳、善良、温和的一面,但也让我们血脉里有“小农意识”的基因,保守,小富即安。

结果“小富”不会让你安全的。我想起《我的团长我的团》这部电视剧,团长龙文章故意放日本兵进了禅达镇,是为了让中国人醒着,“死都不怕,就怕不安逸,命都不要,就要安逸,就这毛病。多少年来这是个被人钉死了的死穴,一打一个准儿。”中国人的安逸,一部电视剧,一部小说,若是说得清这件事,也算大功德一件。

鲁迅先生倾其一生想要改变的是中国人的麻木。龙文章痛心不已的是中国人听天由命和漫不经心。从南宋偏安东南一隅,到鸦片战争后的所有不平等条约,我们用我们的大好河山去换的不过就是片刻的安逸,不过就是一朝自欺欺人的安睡。

我依然记得十年前你们的学长在毕业时喜欢唱的那首五月天的《倔强》中的歌词:“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我也知道十年后的你们更喜欢吴亦凡的《大碗宽面》,但我希望你们不要只听歌中的淡然,更喜欢你们听懂吴亦凡的“你拥有你的天地,没人能够把你定义”、“一声笑傲江湖,只身闯江湖,何必分出胜负”,这几句歌词的字里行间中透露出的经历风雨的历练。


2

赶海:脚下有力量

因而容易在潮流中把握机遇


在我的家乡,有一批人,他们根据潮涨潮落的规律,赶在潮落的时机,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的过程,这个就叫做“赶海”。

作为渔民的后代,我对“赶海”的特点再熟悉不过了。“赶海”作为一种渔民的生产方式已经存在数千年。它虽然有一定的危险,但只要把握好潮汐的规律,大概总是可以无大碍的。我们老家的海滩宽广,走得越远越深,往往收获越大。但这样涨潮时的危险也越大,所以“赶海”的人需要一副好脚力好身板,这样能够保证在涨潮前安全地携带赶海的“产品”回到岸上。

“赶海”的收获与付出的性价比极高,毕竟都是不花太大成本捡来的海鲜。但“赶海”也是一种靠天收、看运气的生产方式。碰上运气好,可以捡个盆满钵满,运气不好颗粒无收也比比皆是。在我的老家,最近十几年,随着近海渔业资源的日渐枯竭,“赶海人”是越来越难了。因为这样的生产方式太简单、太容易,大家都会做,做的人越多,被好运气砸中的概率就越少。

如果再打一个比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发展就有着很多“赶海”的思维和方式。

“赶海”的关键词是个“赶”字。既表示要看准时机,也表示要有“走着干起来”的行动。所以从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中国人看准世界和平稳定发展是大趋势的有利战略机遇期,以积极的行动、务实的方式,干了起来。也正是从过去几千年“看海”到“赶海”的转变,我们的国家才在这三、四十年里迅速发展起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可以说,我和你们这一代人都是“赶海”式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受益者。

但“赶海”终究是受到机会的影响,命运也不把握在自己的手中。“赶海人”脚下再有力量,面对今天变幻无常的潮汐,可能也会望海兴叹。

在今天这样一个“赶海”可能已经不适合的时代,我们00后的一代年轻人如何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与祖国同心、与城市同梦、与时代同行?

我的答案是“出海”!


3

出海:心中有远方

更加容易在破浪中创造奇迹


另一位著名诗人汪国真在他的《海边的遐想》里也说,看海和出海是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一种是把眼睛给了海,一种是把生命给了海。

我下面跟大家好好谈谈我对出海的理解。

第一,相信了、选择了、去做了,才能成功。

我想起我们那边的渔民捕鱼,他们出海前并不知道哪里有鱼,可是他们还是选择了出发,因为他们相信自己会满载而归。

同学们,人生很多时候,选择了、去做了,才会看到希望,看到成功。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你相信了,选择了,并且决定去做的那一时刻起,才有了实现的可能性。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希望你们能够心中有远方,相信远方有梦想,为梦想能够选择奋斗,我们相信你们奋斗了必定会成功!

第二,经历过、实践过、探索过,才有经验。

我想起一则小船与大海的寓言:

“大海呀,你的暗礁在哪儿呢?”小船问。

“就在你触礁的地方。”大海说。

“难道不可以在我触礁前,就预先告诉我暗礁在哪儿吗?”

同学们,世上没有预先的成功,也没有预先的失败,只有亲身经历过、实践过、探索过,才能总结出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希望你们不要给生命的太多的预设,用充实的经历、丰富的实践、积极的探索来积淀对生命的理解。请记住帕斯卡的那句话:“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要让蓬勃的生命力贯穿你所经历的时光,让生活的每一秒都充实无比,而不是让生命随着时光消逝而消逝。

第三,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败,这才是青春之中国。

同学们,我最后再打一个比方,改革开放的赶海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今天的中国正处在踏浪蹈海的大时代,需要更多“出海”的思维和方式。

大家想想美国的波音飞机操控系统导致事故的事件,就能明白我们国家下大力气研发国产大飞机的战略决策有多英明。过去很多年,因为满足于“赶海”的机遇可以买买买,结果我们国家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飞机,我们巨大的航空市场就受制于人。如果不是我们已经有了C919,我想波音也不会如此尊重和认真回应我国率先对波音737MAX停飞的决定。

大家再看看现在的“华为之光”,他们早就开启了中国科技史上最悲壮的长征。要不是美国出手扼杀,可能海思的芯片、鸿蒙操作系统永远是备胎。但正是华为人很早就选择了不知道前方究竟是风浪还是阳光的“出海”奋斗,他们才有今日的底气和辉煌。我再给大家讲一个你们这一辈的“出海人”的故事。

世界顶尖学术期刊英国《自然》杂志发布了2018年度科学人物,位居榜首的是1996年出生、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的中国学生曹原。曹原发现了让石墨烯实现超导的方法,这开创了物理学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有望大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与传输效率,这份杂志将曹原称作是“石墨烯的驾驭者”。

他总能想起中学时的一件小事,当时物理实验课上,老师黄佳堂告诉他,如果谁能在常温状态下,发现一种超导材料,就可能颠覆世界。年少的他对此充满了好奇,继续追问,但老师却不知怎么回答才好,便摸着他的头说:“这是你们这一代人需要研究的问题,研究出来了,就能改变世界。”没想到老师的一句话,成了他念念不忘的“梦想”。读博四年,他一直潜心研究石墨烯的超导电性,可当他说出自己的想法时,却遭到诸多物理学家质疑,他们认为,这不过是一个20岁的中国小孩,关于世界的美好幻想。

但曹原,没有被权威质疑的声音击退,他依然坚持自己的判断,捍卫自己的梦想!为此他日夜待在实验室,克服了样品无法承受高热等,各种极端困难,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失败后,他依旧信心满满的说:“实验失败是家常便饭,心态平和地对待失败就没什么压力。”“吃一堑长一智,做的多了,慢慢有经验了,自然就攻克了。”

同学们,如今的中国正从大国走向强国的伟大复兴路上。一定要有一批走向“大海”的人。出海的人一定是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失败的,而太多的人太想追求“成功”,结果只有小小的成就。

同学们,大家刚考完高考,对作文题应该还有印象。这次全国I卷的作文题是要求考生面向本校同学写一篇“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演讲稿。关键是,同学们,全国卷要求全国考生都以“复兴中学”学生的名义来写这篇演讲。我个人理解:这当中是寄托着党和国家对我们当代中学生的殷切期待。说明国家希望我们全国的高中生都要铭记自己这代人所处时代的历史坐标和肩负的重要使命,那就是我们要记住“我们是见证、参与并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一代。”也就是说,你们注定是要超越我们这代“赶海人” ,去“出海”了。那么,在你们离开美丽的中学校园,走向大学,走上社会,出海踏浪之际,作为你们的老师,我希望你们能成为有以下特质的新时代的 “劳动者”:

一是要有闯劲和拼劲,也就是要有勇气和决心。新时代的 “劳动者”是“出海人”,一定要敢闯、敢拼,一定要有无畏风浪、不怕失败的勇气。希望你们青春的字典里永远没有放弃、没有妥协、没有认输。

二是要有干劲和韧劲,也就是要能勤勉和坚韧。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劳动者,我们要记住,任何时候,苦干实干都不过时,勤勉的态度和坚韧的作风才是事业成功的“捷径”。新时代的“出海”人,惟奋斗者进,惟奋斗者强,惟奋斗者胜。

三是要有钻劲和巧劲,也就是要懂技术和创造。同学们,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浸透着劳动者的辛勤汗水,更凝聚着劳动者的聪明才智。我希望你们有勇敢、勤勉的奋斗底色,更希望你们能在“出海”的征途上,用钻劲和巧劲来智慧地掌握导航系统、动力系统、保障系统等技术力量,并巧妙地利用洋流、季风等天时地利因素, 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所以我们要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停地打破自己的学习边界,走出自己经验的舒适区,不断汲取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中的一切先进的要素,成为懂技术、会创造的新一代出海人和新时代劳动者!

在毕业临别之际,我衷心地希望大家,像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的那样,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将自己积极地融入这个时代。努力学习、艰苦奋斗、敢于担当、笑对挫折、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校园、青春之家庭、青春之上海、青春之民族、青春之国家!

希望大家记得,新时代的上海人一定要去海上!



往期精彩


名家丨做教育45年、校长23年,带给她最重要的三个启示


◀名家丨顾明远:校长首先要是一名优秀的教师



◀名家丨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谈教育:优秀校长还是太少!


◀名家丨刘长铭:这个时代还该不该提倡快乐教育?

来源丨人民教育

编辑丨校长派

出品丨校长智库教育研究院

版权说明丨校长派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权,我们会及时声明或删除。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