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师如何设计更有效的课堂提问?

吴正宪 校长派 2024-03-18

全文长 28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4 分钟


课堂提问是指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针对有关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使学生通过思考和回答,促进思维的积极性,达成教学目标。

提问不仅是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教学手段,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精心设计提问,能够使课堂教学结构更为合理,同时调动学生全员、全程参与学习活动。

教师提问的技能关系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就要求教师掌握和运用有效提问的策略,而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怎样才能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实现有效提问的策略又有哪些呢?

1


提问和情景相契合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活动,能够起到引导教学方向、揭示教学内容、推动教学发展的作用。

要达成上述目标,首先需要教师读懂教材,在备课过程中深入挖掘教材,熟悉教学内容,将知识进行科学的归纳和演绎。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哪些知识用提问表达,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如何用提问衔接,每个环节应该配备的提问难度如何。

对教材进行梳理,准确地把握教材的知识内容,能够提高提问的有效性。有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适当的情境提出问题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分析——猴王为什么笑?

很多老师在讲解“商不变的性质”一课时,往往结合知识内容直指主题。首先给学生出示一组算式,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这组算式,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多数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采用不同的观察顺序观察给出的算式,进而对通过观察得到的结论进行归纳,最后得到商不变的性质。

吴老师独辟蹊径,上课伊始,就给学生讲了一个猴王分桃的故事:

有一天,猴王要给猴子们分桃子。猴王对两只小猴说:“请你们把6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猴子,然后按照这个标准把桃子分给群猴。”两只猴子听了,连喊太少太少。

猴王听了,接着说道:“那就这样来分吧,把60个桃子平均分给30只小猴,然后再按照这个标准把桃子分给群猴吧!”小猴听了,想了想,接着对猴王说:“大王,能不能再多给些?”猴王略作思考说道:“这样吧,把600个桃子平均分给300只小猴,再按照这个标准把桃子分给群猴,这样总够了吧!”小猴子听了,高兴地笑了,连声说“谢谢大王,谢谢大王”,猴王也笑了。

同学们想一想,谁的笑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猴王笑的秘密是什么?

沉浸在故事中的学生被小猴、猴王的对话深深吸引着。是啊,猴王为什么笑?这“笑”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生动的情境,引发出关键的问题。

2


提问和思维相契合

教师提问要看准时机,适时提问是一种高水平的教学艺术。如果把学生的思维活动比作一潭水,教师的提问就如同向潭中投石。

“投石”的早晚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投石”过早,学生的思维尚未充分活跃起来,学生不能很好地把要解决的问题与教师的启发诱导建立起有机的联系;而“投石”过晚,学生思维活动的高潮已经过去,就很难达到开启思维的最佳效果,知识很难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

案例分析——方程是什么?

一提到“方程”一课中应该渗透哪种数学思想方法,老师们会不约而同地说出模型思想。但如何让五年级的学生感受到模型思想,体会到每个方程都是一个模型,又是一道难题。

在陈千举老师的课上,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个困扰大家很久的难题。当学生们经历了操作、分类等一系列活动,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时,陈老师并没有就此写出课题,而是指着20+x=100这个式子说:“大家已经知道了什么叫方程,谁能结合这个式子来说一件事,这件事要能用这个方程来表示。”

一个男孩打破了短暂的寂寞:“妈妈带了100块钱去超市,花了一些钱后,兜里还有20块,这件事就能用这个方程来表示。”

“桌上有20块巧克力,把盒子里的一些巧克力倒在桌子上,桌子上就有100块巧克力了。”

“原来有20张纸,又拿来一些纸,就是100张纸了。”

学生们说得头头是道,听得津津有味,他们讲的一个个小故事都可以用同一个方程来表示。

在这节课上,学生们不仅能够用语言描述方程的意义,而且认识到只要数量关系相同,同一个方程式能够嵌入不同的情境中,感到了方程式既简单又强大。模型思想的种子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在学生幼小的心里扎根了。

3


提问与追问相契合

课堂提问是设疑、激疑的重要手段,是师生交往、互动的外显形式。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经验的教师善于在提问之后不断追问。抓住、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思考现象背后的数学道理。

案例分析——可能与不可能

在教“可能性”时,教师提问:“同学们摸过奖吗?今天老师带来个摸奖箱,猜猜看,今天的奖品会是什么呢?”“小玩具!”“学习用品!”……学生们兴致勃勃地猜测着。“你们说的都有!”教师又接着说:“如果哪位同学能从箱子里摸出一个蓝色的球,你就能获得一个笔记本作为奖品。”

第一个学生没中奖,第二个学生也没摸出蓝色的球。5个人摸完了,都没摸到!

教师若有所思地问道:“都没中奖,今天同学们的运气可不太好哦!”学生有些急了:“我们的运气不会这么差吧?您的箱子里是不是没有放蓝色的球啊?”“大家也这么认为吗?”教师反问学生,很多学生表示赞同。

“让我们来看看究竟。”箱子里的球被倒了出来,有红球、黄球和绿球,真的没有蓝球!

“老师根本就不想我们中奖!”学生吵嚷起来。

“噢,看来有些情绪啊,说说看,为什么我不想让大家中奖呢?”

学生回答:“您的盒子里根本就没有蓝色的球,却规定了摸到蓝色的球才能中奖,我们当然不可能中奖了。”

教师:“怎样才能使同学们有获奖的机会呢?”

学生:“在摸奖箱里放进蓝色的球就行了。”

教师:“那就听同学们的,把这3个蓝色的球也放进去。”教师摇动摸奖箱后问,“这次谁愿意上来试一试?”

一个学生应邀走到摸奖箱前,教师没有让他把手伸进去,而是向同学们抛出问题:“请同学们预测一下,这位同学从箱子里摸出一个球来,肯定能中奖吗?”

“有可能中奖。”

“不一定中奖。”

“可能中奖,也可能不中奖。”

教师转向摸奖人,问道:“你怎么认为?”

“我当然希望中奖了,可是我也不确定。”

教师接着问:“这次大家可是亲眼看见老师把蓝色的球放进去的,怎么还不确定?”

摸奖的学生说道:“因为箱子里不仅有蓝色的球,还有其他颜色的球,所以我有可能中奖,也有可能不中奖。”

“说得太好了。同学们猜猜看,他会摸到一个什么颜色的球呢?”

“红的。”“黄的。”“蓝色。”“绿的。”“四种颜色的球都有可能摸到。”

“我们只能用可能这个词来描述这次摸奖的结果了,是吗?”

学生们众口一词:“是!”

教师板书了“可能”两个字。

教师将摸奖箱送到学生面前:“来看看你的手气吧!”

······

创设学生熟悉的摸奖情境,让学生随着教师的层层设问经历了“猜测—体验—推理—验证”的过程。有趣的情境,充满数学思考的追问,带领学生向问题的纵深探究。

环环紧扣的追问,使学生们对“不可能”“可能”两个词有了深刻的理解。学生们在学中思,在悟中得,教师的追问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层次。

作者丨吴正宪(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正高级教师)


校长派投稿邮箱:xzpxzzk@163.com


往期精彩



◀最好的中学,最后的改革


◀朱永新:未来学校十五个变革可能



◀让乡村教育朴素而体面地活着


◀ “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带来哪些变化?

来源丨《课堂教学策略》编辑丨智库君版权说明丨校长派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权,我们会及时声明或删除。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