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丨巴曙松《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8)》

编者按

2019年2月26日,由中国银行业协会联合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共同主办的《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在京举行。本次银行家调查由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教授主持并负责,《报告》共涵盖宏观环境、发展战略、业务发展、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等十二个部分内容。本文为巴曙松教授央视采访视频和《报告》的主要内容,文末附有购买链接。


巴曙松教授: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


央视采访视频和文字实录



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银行业出现了新的变化——2019年银行家最关注的客户类型是小微企业客户,下一阶段拟重点发展的区域中,县域和小城镇超过一二线城市,首次排名第一。


在采访中,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教授表示,小微企业占整个客户服务的占比上升,并连续七年排在第一位,这表明银行业响应政策的引导,主动将客户服务下沉。另外,2018年调查发现,银行家首次将县城和大城市周边的三四线城市作为下一步业务发展的重点。


此外,报告数据也表明,在风险管理方面,60.8%的银行家认为,不良贷款集中爆发的风险将会是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51.8%的银行家认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需要重点关注。而在银行信贷重点限制的行业中,房地产业超过冶金业位居榜首。


对此,巴曙松教授表示,在信贷投向方面,房地产的市场风险受到的关注最高;在信贷投向的限制方面,各家银行在房地产投向的限制还是保持比较强的水平。


报告主要内容


《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8)》由中国银行业协会和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共同发起,已经是连续第十年公开发布,并即将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8年,中国银行业坚持改革创新与战略转型,以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经营状况稳健,发展态势良好。面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外部冲击、强监管政策的相继出台以及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中国银行业更需审时度势,在改革开放背景下重塑转型发展之路。《报告》旨在了解中国银行家应对这一局面时的判断与思考,以及对市场发展和监管体系等的意见和建议,以促进海内外金融界与监管当局、金融机构与公众之间的相互沟通了解,共同推动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发展


本次银行家调查由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教授主持并负责,主要呈现五个特点:一是“点面结合”。由中国银行业协会负责组织银行家的问卷调查,巴曙松教授带领课题组成员选择有代表性的金融机构,由中国银行业协会代表,普华永道代表和课题组代表组成访谈小组对银行家进行专题访谈。二是“平行展开”。问卷调查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不包括港澳台)平行展开,基本覆盖了各类中国银行业机构,全面保证了工作高质量高效率。三是“形式多样”。调查不仅有面向银行家的电子问卷调查,而且还有面对面访谈、电话访问、书面函询。四是“针对性强”。调查紧跟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着重对行业热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专题调研。五是“内容详实”。2018年共回收有效问卷2380份,获取了大量真实、准确、有价值的数据信息。


巴曙松教授团队已连续十年发布《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


《报告》共涵盖十二个部分,包括宏观环境、发展战略、业务发展、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人力资源与财务管理、金融科技与信息化、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银行家群体、监管评价、发展前瞻、同行评价和专题篇。其中,专题篇分别针对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交易银行的中国发展路径、银行业深入推进资产证券化业务、资管新规与银行理财业务转型、银行业拥抱金融科技发展浪潮、银行业助推精准脱贫与污染防治等六个银行业关注的重点问题进行了调研和访谈,并设两大特别专题篇“《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09—2018全梳理”和“《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十周年精华观点回顾”以集中解读十年间银行家对中国银行业的看法与思考。


《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一、经济增速预期依旧稳定,普惠金融重点放在乡村


进入2018年,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全球经济走势产生分化,美国、欧洲、日本继续复苏,发展中国家增长乏力。从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来看,中美贸易摩擦、美联储持续缩表等不确定因素将对中国经济带来不利影响。放眼国内,金融步入“稳杠杆阶段”,货币政策维持稳健基调,强监管、防范风险依然是主旋律。2018年,约八成的银行家认为经济增长率稳定在6.5%,可以看出在中国经济处在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时期,银行家对经济增速的预期并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体现出预期从高速增长过渡到稳步增长的变化。

 

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明确指出“普惠金融重点要放在乡村”,进一步强调发展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作用,也对银行如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具体要求。为此,一方面应该通过发展金融科技,来解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另一方面应该重点支持农副产品、乡村旅游和文化等涉农特色产业


二、全面提升风险管控能力,规范发展金融综合经营


建设强大高效的风险管理体系,是商业银行守住风险底线、承担社会责任、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水平的必然选择。十九大召开后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将防范化解风险列为未来三年的三大任务之首,并明确“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可见,在未来较长时间内银行业仍需坚持“底线”思维,深入整治市场乱象,严格规范金融市场交易行为,全面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客户金融需求的变迁以及资本充足率监管的趋严,金融综合经营逐渐成为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重要选择。在推进过程中,银行家认为要稳步推进,规范发展,不可过快或停滞。


三、持续重视小微企业贷款,房地产业控制力度加大


近年来,银行业积极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不断提升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水平。小微企业贷款在针对银行业公司金融业务发展重点的调查中连续第七年被银行家列为首位,目前,各类金融机构普遍采用降低小微贷款门槛、提高放贷审批效率、提高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等方式来拓展小微企业贷款业务。


2018年年中政治局会议提出“整治市场秩序,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各地区不断加强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一线城市调控力度持续加大,热点城市普遍存在“认房又认贷” “限购又限售”的现象;三、四线城市则因地制宜,采用多种调控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中国银行业针对房地产行业贷款采取更为审慎的态度。


四、整治银行业乱象,规范银行业经营管理


当前,内外部复杂因素相互交织,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持续推进。在风险管理方面,2018年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仍然是信用风险。为此,银行家更注重风险的识别与监测,加强贷前审查和贷中监控,以期从源头切断风险。在内部控制方面,银行家倾向对内部员工行为开展日常监测,防微杜渐,构筑内外部业务和部门内业务之间的防火墙,防范风险传递。


自2017年开始,监管机构逐步推进整治银行业乱象的各项举措,2018年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在央行MPA考核、银保监会“三三四十”检查等作用下,同业理财规模出现大幅下降,表外业务也逐步回归表内。由于前期急速扩张阶段累积的“灰色地带”面积较大,需一定周期逐步整治,金融体系内部去杠杆、去通道、去链条工作将进一步深入。


五、银行业积极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强调,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银行业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主动适应经济环境变化,支持经济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按照2018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以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发展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推动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业务逐步回归本源。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规划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支持好乡村振兴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先进制造业和民营小微企业等。抓住实体经济融资链条中的薄弱环节,解决好小微企业融资难和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等问题。银行信贷投放做到有取有舍、有保有压、有进有退,支持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巴曙松教授发布并讲解报告


六、加速推进交易银行业务的发展


近年来,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行业风险加剧、资产质量承压、产能过剩企业经营困难、金融脱媒和利差下降持续加剧、互联网金融等新型金融业态快速增长等因素都对银行业传统盈利模式形成挑战,交易银行业务日益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和银行业务转型的重要方向。


超八成的银行家认为应加速或者稳步推进交易银行业务的发展。逾六成的银行家认为交易银行业务对银行获取新的业务增长点以及提高客户黏度方面有重要作用。超半数的银行家认为本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初步发展,其中客户资源雄厚被认为是银行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最大的优势。现金管理业务被认为是交易银行中最受关注的细分业务,供应链金融业务紧随其后。


七、资产证券化业务促进了融资效率的提升


近年来,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呈现出增长迅速、运行稳健、不断创新的良好局面,有效促进了融资效率的提升。2018年前三季度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行总额为5743.36亿元,同比增长78%。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能优化自身的资产结构,提高资产流动性,进一步有效管理其资产负债水平。


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种类繁多,多数银行家认为将优先发展住房抵押贷款。2017年末,我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21.9万亿元,同比增长22.2%。住房抵押贷款体量大且增速快,其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能大力帮助银行提升资产流动性。


八、资管新规促进银行理财业务转型


2018年4月27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管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随后2018年9月29日银保监会《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等监管细则逐步出台落地,各家商业银行正加快理财业务转型步伐。


多数银行家认为资管新规落地后,资管业务将回归业务本源,降低金融体系内的风险集聚。资产管理的本质是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由客户自行承担投资带来的风险与收益。资产管理业务回归本源,可降低资管业务隐性刚兑带来的风险在银行内集聚的问题。


九、银行业积极运用金融科技,探索业务发展新路径


伴随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中国银行业积极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领域探索金融业务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但在创新过程中也面临市场、技术、法律环境等方面的挑战与困难。未来中国银行业与信息科技企业将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加强合作,共同协作推动金融科技发展。


银行家较为重视大数据技术在贷前的应用,对数据的关注也不仅仅局限于覆盖面,而是越来越重视数据的质量。现阶段银行业凭借一定程度的自我研发能力,通过设备开发软件,应用云计算技术提供多样化服务。相较之下,物联网技术应用方向仍在摸索。区块链技术则集中应用于结清算、数字票据与供应链金融业务。


十、银行业助推精准脱贫与污染防治


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在2020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离不开金融扶贫,它能够为扶贫带来大量资金,是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从而保障扶贫目标的实现。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是要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安排专项信贷资金支持是目前对扶贫工作采取的主要措施 ,同时产品创新能力仍需加强。


同时,我国“十三五”发展规划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坚持绿色发展,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进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携手行动,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多数银行家认为应从金融产品创新切入污染防治工作,目前主要涉足绿色信贷业务,未来还需解决创新产品单一、资源较为匮乏的问题。


《报告》即将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预售网址: http://go.cfph.cn/b631.html 。


《报告》预售二维码


  延伸阅读  

新书丨巴曙松教授等著《巴塞尔Ⅲ:金融监管的十年重构》正式出版发行

新书丨《2018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巴曙松教授连续十三年权威发布

新书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报告(2018)》


文章来源:“中国金融杂志”公众号2019年2月26日、央视网2019年2月26日(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作为一位研究人员个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机构的意见和看法)

本篇编辑:黄宇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